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3 ,大小:81.83KB ,
资源ID:1799859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9985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文档格式.docx

1、(1)长度(a)长度(L)应取为虽白龙骨上边的最小型深85%处水线总长的96%,或沿该水线从首柱前边至 舵杆中心的长度,取大者。(b)对于无舵杆的船舶,长度(L)取为最小型深85%处水线总长的96%(c)如果在最小型深85%处水线以上的首柱轮那为凹入状,则总长的最前端和首柱前边应分别 取自(在该水线以上的)首柱轮嘛最后一点至该水线的亚直投影线(见图3.1)o(d)对于设计成有倾斜龙骨的船船,计呈本长度的水线应和最小型深Dm in的85%处的设计 水线平行,最小型深通过绘制一平行于船舶的龙骨线(包括呆木)并与干舷甲板的型舷弧线相切的直线来取 得。最小型深为在切点处从龙骨板上边呈至干舷甲板舷侧处横

2、梁上边的竖直距离(见图3.2)。图3.1图3.2(2)垂线。首尾亚线应取白长度(L)的前后两端。首亚线应与在计虽长度的水线上的首柱前边相重 合。(3)船中。船中是长度(L)的中点。(4)宽度。除非另有明文规定,宽度(B)是船舶的最大宽度,对于金属船壳的船舶是从船中处呈 至两舷肋骨型线,对于任何其他材料船壳的船舶足从船中处呈至船体两舷的外表面。(5)型深(a)型深是从龙骨板上边呈至干舷甲板舷侧处横梁上边的竖直距离。对木质和混合材料构造船 舶,该竖直距离则从龙骨槽口的下边呈起。如船中剖面下部的形状出凹形,或如装有加厚的龙骨翼板,此 距离从船底的平坦部分向内延伸线与龙骨侧边相交点呈起。(b)有圆弧形

3、舷缘的船舶,型深应呈至甲板和船侧形线延伸的交点,即将舷缘当作方角设计。(c)如干舷甲板为阶梯形口此甲板的升高部分延伸至超过决定型深的那一点,型深应呈至从该 甲板较低部分延伸且与升高部分相平行的基准线。(6)计算型深(D)(a)计算型深(D)是船中处型深加干舷甲板边板的厚度。(b)对于圆弧形舷缘半径大于宽度但)的4%或上部燧侧为特殊形状的船舶,计算型深(D)収白一 船中截面的计算型深,此截而两舷上侧亚直并具有同样的梁拱,且上部截而面积等于实际的船中截面的上 部截面面积。(7)方形系数(a)方形系数(Cb)ill下式确定:式中: N 对于金屈船壳的船舶是船舶的型排水体积,不包括附体,对于任何其他材

4、料船壳的船舶为呈至船体外表面的排水体积,两者均 収自d1处的型吃水:d1 最小型深的85%。(b)在计算多体船的方形系数时,应取用第(4)款定义的有效宽度(B),而不是用单体的宽度。(8)干舷核定的干舷是在船中处从甲板线的上边缘向下呈至相关载重线的上边缘的亚直距离。(9)干舷甲板(a)干舷甲板通常是最上层露天全通甲板,其上所有的露天开口设有永久性关闭装置,其下在 船侧的所有开口设有永久性水密关闭装置。(b)下层甲板作为干舷甲板山船东选择并经主管机关批准,可将一下层甲板定为于舷甲板,条件是该甲板前、后方向至少在机器 处所与首、尾尖他舱壁之间以及横向绘全通的永久性连续甲板。(i)如果该下层甲板为阶

5、梯形,甲板最低线及其平行于甲板上部的延伸部分取为干舷甲板。(ii)当一下层甲板被定为干舷甲板时,就干舷的核定条件和计算而言,该干舷甲板以上的船体 部分作为上层建筑对待,即干舷从这个甲板算起。(iii)当一下层甲板被定为干舷甲板时,在货舱范围内,这种干舷甲板的结构最低限度应在船侧设有 骨架支持的边板,并在通至上甲板的每一水密舱壁处有适当的横向构件。这些边板的宽度应顾及船舶的结 构和操作,不小于能够便于安装的宽度。边板的任何布置均应能使结构上的要求得到满足。(c)不连续的干舷甲板,阶梯形干舷甲板(i)如果于舷甲板的凹槽延伸到船舶的两舷侧且长度超过一米,则该露天甲板的最低线及其平 行于甲板上部的延伸

6、部分取为干舷甲板(见图3.3)O(ii)如果干舷甲板的凹槽未延伸到两舷侧,则甲板上部取为干舷甲板。(iii)露天甲板以下的一层甲板定为干舷甲板,且其凹槽未从一舷侧延伸至另一燧侧,则只要露天甲 板上的所有开口设有风雨密关闭装置,该凹槽可以不计。(iv)应充分考虑錨天凹槽的排水以及|勺山液面对稳性的影响。(v)第(i )至(、)的各项要求不拟用于挖泥船、开底泥驳或设有大开口舱的其他类似船舶,对这 些船舶需单独考虎。图3.3(10)上层建筑(a)上层建筑为干舷甲板上的甲板建筑物,从舷侧跨到列一舷侧或其侧壁板离船壳板向内不大 于船宽但)的4%o(b)封闭的上层建筑是一种具备下列设施的上层建筑:(i)结

7、构坚固的封闭舱壁:(11)这些舱壁的出入开口(如有),设有符合第12条要求的门;(iii)上层建筑侧壁或端部的所有其他开口,设有有效的风雨密关闭装置。驾驶台或尾楼不应视为封闭的,除非当端壁开口封闭时,有通道供船员随时H最上层全通露天甲板或 更高甲板上的任何一处用其他方式到达这些上层建筑内的机器处所和其他工作处所。(c)上层建筑的高度是指在船侧从上层建筑甲板横梁顶呈至干舷甲板横梁顶的最小亚直高度。(d)上层建筑的长度(S)是指上层建筑位于长度(L)以内部分的平均长度。(e)驾驶台。驾驶台是不延伸到首亚线或尾亚线的上层建筑。(f)尾楼。尾楼是白尾亚线向前延伸到首亚线后某一位置的上层建筑。尾楼可以起

8、始于尾亚线后 的某一位昼。(g)首楼。首楼是自首亚线向后延伸到尾亚线前某一位呂的上层建筑。首楼可以起始于首亚线 前的某一位置。(h)全上层建筑。全上层建筑是至少自首亚线延伸到尾亚线的上层建筑。(i)后升高甲板。后升高甲板是自尾亚线向前延伸的上层建筑,高度一般低于标准上层建筑, 并有完整的前舱壁(非开启式舷窗设有有效风暴盖和螺栓连接的人孔盖)(见图3.4)0如果前舱壁因设有门和 通道开口而不绘完整的,则该上层建筑应视为尾楼。图3.4(11)上层建筑甲板。上层建筑甲板是构成上层建筑上部边界的甲板。(12)平甲板船。平甲板船绘指干舷甲板上没有上层建筑的船。(13)风雨密。风雨密系指在任何海况下水都不

9、会透入船内。(14)水密。水密系指在所须承受的最大水头压力下,能防止水从任何方向透过结构,并有适当的 抗水裕虽。(15)阱。阱是甲板上可能积水的任何霜天部位。阱被视为在两侧或多侧被甲板结构闱住的甲板部位。第4条甲板线甲板线系长为300 mm.宽为25 mm的一条水平线。甲板线应标志在船中处的毎侧,其上边缘一般 应经过干舷甲板上表面向外延伸与船体外表面之交点(如图4.1所示),如果在干舷经过相应校正的情况下, 甲板线也可以参照船上另一确定点来划定。参考点的定位和卡舷甲板的标定,在任何情况下均应在国际 载重线证书上写明。图4.4甲板线第5条 载重线标志载重线标志山外径为300 mm,宽为25 mm

10、的圆圈与长为450 mm.宽为25 mm的水平线相交组成。 水平线的上边缘通过圆圈的中心。圆圈的中心应位于船中处,从甲板线上边缘垂直向下呈至圆圈中心的距 离等于所核定的夏季干舷(如图6.1所示)。第6条 载重线标志使用的各线段(1)除另有明文规定外,根据本规则所核定载重线的各线段,为长230 mm和宽25 mm的水平线, 这些线段与标在距圆圈中心前方540 mm的一条宽25 mm的亚线成直角,并位于垂线的前方(如图6.1所 示)。图6.4载重线标志及此标志所用各线段(2)所用载重线如下:(a)夏季载重线山通过圆圈中心的线段的上边缘及标有S的线段表示。(b)冬季载重线山标有W的线段的上边缘表示。

11、(c)北大西洋冬季载重线山标有WNA的线段的上边缘表示。(d)热带载重线山标有T的线段的上边缘表示。(e)夏季淡水载重线山标有F的线段的上边缘表示。夏季淡水载重线勘划在亚线的后方。夏季 淡水载重线和夏季载重线之间的產数,也是对其他各载重线在淡水中装载的允许左额。(f)热带淡水载重线山标有TF的线段的上边缘表示,并勘划在垂线的后方。(3)如根据木规则核定了木材干燧,则木材载重线应在通常载重线以外列行勘划。除另有明文规定 外,这些线段应为长230 mm和宽25 mm的水平线,这些线段与勘划在距圆圈中心后方540 mm,宽25 mm 的亚线成直角,并位于垂线的后方(如图所6.2示)。图6.2木材载重

12、线标志及此标志所用各线段(4)所用木材载重线如下:(a)夏季木材载重线山标有LS的线段的上边缘表示。(b)冬季木材载重线山标有LW的线段的上边缘表示。(c)北大西洋冬季木材载重线山标有LWNA的线段的上边缘表示。(d)热带木材载重线山标有LT的线段的上边缘表示。(e)夏季淡水木材载重线山标有LF的线段的上边缘表示,并勘划在垂线的前方。夏季木材淡水 载重线和更季木材载重线之间的差数,也是对其他各载重线在淡水中装载的允许基额。(f)热带淡水木材载重线山标有LTF的线段的上边缘表示,并勘划在亚线的前方。(5)如船舶的特殊性或船购的业务性质或受航行的限制,不可能使用某些季节的载重线时,则这 些载重线可

13、不勘划。(6)如对船舶所核定的干舷比最小干舷为大,因而其载重线是勘划在相当或低于根据木议定书所 核定的最低季节性最小干舷载重线位習时,则仅需勘划淡水载重线。(7)如在同一垂线上的北大西洋冬季载重线与冬季载重线重合,则此载重线仅标W。(8)其他现行国际公约所需的替代和(或)附加载重线,可勘划在第(1)款规定的亚线后方并与亚线 成直角。第7条 载重线核定当局的标志载重线核定当局的标志可表示在通过载重线圆圈中心的水平线上方或上方和下方靠近圆圈处。此标志 应山不多于四个表明当局名称的首字母所组成,每个字母的高度约115mm,宽度约75mm。第8条勘划标志的细节对圆圈、线段和字母,当船舷为喑色底者,应漆

14、成白色或黃色,当船舷为我色底者,应漆成黑色。它 们也应该是经主管机关认可,并勘划在船舷两侧的永久性标志。这些标志应能清晰可见,必要时应为此作 出专门的安排。第9条标志的鉴定在官员或验船师根据木公约第13条的规定认定这些标志是正确地和永久地标示在船舷两侧以前,不 应发给该船国际载重线证书。第II章 核定干舷的条件第10条提供给船长的资料(1)应提供资料给每艘新船的船长,使之在装货或压载时避免在船舶结构中产生过度的 应力,但对任何特殊长度、设计或级别的船舶,主管机关认为不必要时可以不适用此要求。(2)应以主管机关或认可组织批准的格式向船长提供资料。稳性资料以及第(1)款要求的 与船舶强度相关的装载

15、资料,应连同这些资料已经过主管机关批准的证明一起始终保存在船 上。(3)按现行有效的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不要求在其完工时进行倾斜试验的船舶应:(a)进行倾斜试验确定空船状态的实际排水量和重心位置;(b)若基本稳性数据可取自姊妹船的倾斜试验,且主管机关认为可靠的稳性资料能够从 这些基本数据取得,经主管机关批准,可免除在完工后进行倾斜试验;(c)如果主管机关判定由于船的大小、布置、强度或船形使得进行倾斜试验不实际、不 安全或得出不准确的结呆,则町以通过详细的重量估算并经空船重量检验验证而确定空船特 性;(d)向船长提供了使其能够简捷地获得在正常营运中可能遇到的所有情况下关于船舶 稳性的正确指导所必

16、需的资料*;和(e)始终随船携带经批准的稳性资料及主管机关批准这些资料的证明。(4)如果对船舶进行了任何改动而实质上影响了提供给船长的装载或稳性资料,则应提 供经修订的资料。必要时船舶应重新进行倾斜试验。第11条 上层建筑端壁封闭上层建筑的露天端壁的强度应达到可接受的水平。第12条门(1)封闭上层建筑端壁上的所有出入I I应装设钢质或其他相当材料的门,永久地和牢固 地固定在端壁上,并加框、加强和装配,使整个结构与完整的端壁具有同等的强度,并在关 闭时保持风雨密。保证风雨密的装置应包括衬垫和夹扣装置或其他相当的装置,并应永久装 固于端壁或门上,同时这些门应在端壁两边都能进行操作。 除非主管机关另

17、行批准,否则门均应向外侧开启并以提供防止海水冲击的附加保护。(3)除本规则另有规定外,封闭上层建筑端壁上出入II门槛的高度,应高出甲板至少380nmio(4)应避免采用可拆移的门槛,然而为了装卸笨重的备件或类似物件,可在满足下列条 件时采用可拆移的门槛:(a)必须在船舶离港之前装好;(b)门槛应有衬垫装置并应用间距紧密的螺栓紧固。第13条 舱I、门I】和通风筒的位置本规则规定舱口、门口和通风筒的两种位置,其定义如下:位置1 在露天干舷甲板上和后升高甲板上,以及位于从首垂线起船长的四分之一以前的露天上层建筑甲板上。位置2 在位于从首垂线起船长的四分之一以后干舷甲板以上至少一个标准上层建筑高度的露

18、天上层建筑甲板上。在位于从首垂线起船长的四分之一以前,且在干舷甲板以上至少两个标准上 层建筑高度的露天上层建筑甲板上。第14条货舱口及其他舱口(1)处于位置1和位置2的货舱门和其他舱I 1保持风雨密的方法,应至少相当于第16-1 条的要求。(2)上层建筑甲板以上的各层甲板的露天处所的舱I I,其舱I II制板和舱I I盖应符合主管 机关的要求。第(b)将14-1条舱口闱板舱III判板按照其位置应结构坚固,其在甲板上的最小高度应:在位置1时,为600 mm;在位置2时,为450 mm.如果主管机关认为在任何海况卜都不影响船舶安全,则这些圉板的高度可以减小或第15条采用活动舱盖关闭以及用舱盖布和封

19、舱压条来保证风雨密的舱口舱口盖(1)舱口盖每个支承面的宽度应至少为65 mm。(2)当舱口盖为木质、跨距不大于1.5 m时,其加工后厚度应至少为60 mm。(3)如舱盖用软钢制成,其强度应根据16(2)-16(4)条的要求来计算,并且按此计算所得 的最人应力与系数1.25的乘积应不超过材料的极限强度的最低值。舱盖的设计应使在假定 负荷下其挠度限制在不大于跨距的0.0056倍。活动梁(4)当支撑舱I I盖的活动梁用软钢制成时,其强度对位置1的舱I I应以假定负荷不 小于3.5 t/ni2来计算,对位置2的舱I I应以假定负荷不小于2.6 t/ni2来计算,并且按此计算 所得的最大应力与系数1.4

20、7的乘枳,应不超过材料的极限强度的最低值。梁的设计应使在 假定负荷下其挠度限制在不大于跨距的0.0044倍。(5)在位置1的舱口上,其假定负荷对长度24m的船舶,可以降低到2 Mm2,但对 长度100 m的船舶,应不小于3.5 t/ni2o在位置2的舱I】上,其相应负荷可以分别降低到1.5 t/m2和2.6t/m2。在所有情况卞,介于中间长度的船舶,其负荷数值应用线性内插法求得。 箱形舱口盖(6)当采用代替活动梁和舱盖的箱形舱I I盖是用软钢制成时,其强度应以16(4)所规 定的假定负荷来计算,并且按此计算所得的最人应力与系数1.47的乘枳,应不超过材料极 限强度的最低值。箱形舱I I盖的设计

21、应使其挠度限制在不人于跨距的0.0044倍。制造盖顶 的软钢板厚度应不小于加强筋间距的1%或6 mm,取其大者。(7)用软钢以外的其他材料制成的箱形舱盖,其强度和刚度应相当于用软钢制成者,并 使主管机关满意。舱口梁座或插座(8)活动梁的梁座或插座应结构坚固,并应具有有效的装配和紧固活动梁的装置。使用 滚动式梁时,其装置应能保证在舱口关闭后,梁仍正确保持在原位上。舱口楔耳(9)舱I I楔耳的安装应适合楔子的斜度。楔耳宽应至少65 mm,其中心间距不犬于600 mm; 沿舱口每侧或每端的楔耳距舱I的转角,应不大于150mm。封舱压条和楔子(10)封舱压条和楔子应坚固并处于良好状态。楔子应用坚韧的木

22、材或其他相当的材料。楔 子斜度应不大于1:6,且其尖头的厚度应不小于13 iiuiio舱口盖布(11)在位置1和位置2的每一舱II,至少应备有两层良好的舱II盖布。舱II盖布应防水并 具有足够的强度,其材料的重量和质量至少应达到认可的标准。舱口盖的固定(12)在位置1和位置2的所有舱I I,应备有钢质压条或其他相当的装置,以便在舱盖布封 舱以后,能独立地有效固定每段舱II盖。舱II盖的长度超过1.5m时,应至少用这样的两套 紧固装置来固定。第16条风雨密钢质舱盖或其它相当材料舱盖所封闭的舱口(1) 位置1和位置2上的所有舱I I应设有钢质或其他相当材料的舱I I盖。除第14(2)条 规定的情况

23、以外,舱II盖应为风雨密,并应设有衬垫和夹扣装置。关闭并保持风雨密的措施 应经主管机关批准。其布置应确保能在任何海况卜保持密封性,为此,应在初次检验时要求 进行密封性试验,并可在换证检验和年度检验时或更短的间隔期进行此种密封性试验。 舱口盖最小设计负荷 对于船长为100 m及以上的船舶(a)位于首部四分之一船长范围内的位置1舱II盖,应按首垂线处的波浪负荷设计,该负荷用下式计算:负荷=5.0 + (LH-100)aint/m2LH 对于船长不超过340 m但不小于100 m的船舶,取L:对于船长大于340 m的船舶,取340 m;L 第3条定义的船舶长度(m);a 由表16.1给出,并在首部四

24、分之一船长末端减至3.5 tiii2,如表16.2所示。每个舱I I盖板格的设计负荷应确 定在其中点位置。(b)所有其他的位置1舱I I盖应按3.5 t/in2设计。(c)位置2舱口盖应按2.6 t/ni2设计。(d)如位置1舱口位于干舷甲板以上至少一个标准上层建筑高度,则可按3.5 t/ni2设计。B型干舷船舶0.0074根据第27(9)或(10)条规定为船舶核定了减小干舷0.0363表 16.1 对于船长24 m的船舶(a)位于首部四分之一船长范围内的位置1舱I I盖,应按波浪负荷在首垂线处为2.43 Vni2并线性减至首部四分之一船长范围末端处的2 Vni2进行设计,如表16.2所示。每

25、个舱 口盖板格的设计负荷应确定在其中点位置。(b)所有其他的位置1舱I I盖应按2 t/ni2设计。(c)位置2舱口盖应按1.5 t/ni2设计。(d)如位置1舱口位于干舷甲板以上至少一个标准上层建筑高度,则可按2 Mm2设计。(4) 对于船长为24 m和100 m之间的船舶上首垂线和0.25 L之间的位置,波浪负荷应通过对表16.2中的数值采用线性内插法取得。纵向位置首垂线 |0.25L |025L之后L 100 m干舷甲板第16l(2)(a)条中 的公式3.5 t/m2上层建筑甲板3.5t/m22.6t/m2L= 100 m5.0 Vm2L = 24m2.43 t/m22.0t/m22t/

26、m22.01/m21.5 t/m2表 16.2(5)所有的舱口盖均应设计为:(a)按照上述负荷确定的最大应力与系数1.25的乘枳应不超过材料的拉伸极限屈服强 度的最低值和压缩临界屈曲强度的最低值:(b)挠度应不大于跨距的0.0056倍;(c)舱盖顶钢板的厚度应不小于扶强材间距的1%或6 mm,取大者;并,(d)将适当的腐蚀余量考虑在内。紧固装置(6)如采用不同于衬垫和夹扣的其他紧固及保持风雨密的措施,应经主管机关批准。(7)设于圉板上的舱II盖应通过能承受任何海况卞水平方向载荷的冲击的装置保持关 闭状态。第17条机器处所开口(1)在位置1和位置2的机器处所开I I应有适当的构架和用足够强度的钢

27、质舱棚有效地 I制闭,如果舱棚没有其他建筑物防护,其强度要作特姝考虑。上述舱棚的出入II,应装设符 合第12(1)条要求的门,如在位置1时,门槛应至少高出甲板600mm,如在位置2时,应至 少高出甲板380 nun.在上述舱棚中的其他开I I,应设有相当的罩盖,永久附装于其适当位 置。(2)对核定干舷小于根据第28条表28.2所列干舷的船舶,如果机舱棚没有其他结构保 护,则应装设双道门(即符合第12(1)条要求的内门和外门),且内门门槛高度应为230mm, 外门门槛高度应为600 mm。(3)干舷甲板或上层建筑甲板上露天部分的任何机炉舱顶棚、烟囱或机器处所通风筒的 I制板,应合理地和切实可行地高出甲板。一般情况卞,向机器处所连续供风所必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