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潜意识在绘画创作中的作用6(一)被压抑的欲望表达6(二)潜意识中自恋心理在艺术家身上的体现10三、结论12注释13参考文献14附录15后记17摘要本文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为理论基础,分析潜意识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研究艺术家创作时的心理状态。好的艺术作品常常会使人莫名感动,与作者产生共鸣和精神上的沟通,这便是艺术家真实情感的注入与潜意识操纵创作出的奇迹,具有独特性,他人绝对模仿不了的。本文着重探讨的是潜意识的本能对绘画创作的影响,同时并不否认意识对创造性活动的作用。心理学只能用有目的的行为的方法来解释人的一切行动,而无时不在的潜意识让人捉摸不定。它对人的创造性行为时而激励、时而抑制,使人回
2、复到过去的感情,甚至儿时的记忆及幻想,会使艺术家的创造性得到认识或感知。文章从人被压抑的欲望出发,阐述了绘画的功能性,且艺术活动是宣泄被压抑的的潜意识。偷窥心理、儿时记忆、同性恋以及自恋心理的构成因素在艺术家意识形态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对艺术家们心理世界的分析过程中,可以更加深层次的了解艺术的根本精神所在!关键词:绘画;潜意识;灵感;压抑;释放AbstracIn this paper, Freuds psychoanalytic theory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unconscious in artistic creation of the ro
3、le of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the artist. Good works of art will make people often inexplicable move, resonates with the author and spiritual communication, this is the artist and the subconscious into the real emotional manipulation to create a miracle, unique, never imitate others can not. This
4、 paper focuses on the subconscious instincts of the impact of painting, but does not deny awareness of the creative activities. Psychology can only be purposeful way to explain the behavior of all human action, and everywhere he is in the subconscious uncertain. Sometimes its creative act inspired,
5、and sometimes depression, the feelings of people return to the past, and even childhood memories and fantasies, the creative artists will be recognized or perceived. Article were repressed desires starting to explain the function of painting, and arts activities are suppressed in the subconscious ca
6、tharsis. Peeping psychology, childhood memories, homosexuality and psychological components of narcissistic ideology of the artis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Psychological world of the artists i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can be more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damental spirit of art!Key words
7、: Painting;subconscious;inspiration;depression;release前 言我第一次了解精神分析论是在大一时。那时对各种画派都很好奇,从书本上了解了超现实主义画派受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便有意的去了解这一理论。因为单从名字上看,它与精神、潜意识、梦境有关,就足以吸引我。之后的了解是枯燥的,因为当时知识面还很狭窄,并没有体会到与绘画的紧密联系。直到大三,在别人的介绍下看了大卫林奇导演的电影穆赫兰道(影片讲述一个梦魇可以运用精神分析论分析每个片段),又重新对精神分析论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这时候发现这个理论对人心理的分析是如此神奇。人的心理活动与艺术活动有着极为密切
8、的关系,艺术也就是对心灵一种抚慰,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就是内心的释放。在绘画的学习阶段,对意象油画、表现主义绘画和画家的心理与创作过程进行研究时发现,潜意识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自己在绘画创作过程中也不自觉的体会到心理因素的作用: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得到了快感,也体会到是对自我欲望的一种释放。在研究过程中我似乎被某种力量所触动,这就是人类精神世界的魅力。一、绘画与精神分析论(一)精神分析论简述精神分析学派主要研究人的潜意识,这个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阿德勒、荣格等。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ismund Shlomo Freud)是一位奥地利的心理学家。他在精神病的医疗实践中,探索出精神分析的方法
9、,提出利用自由联想研究人的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等。其中潜意识的提出对心理学的贡献极大。以后他又将人格结构分成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人格的原始部分,包括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本能冲动受快乐原则的支配,它不断追求,形成人格发展的动力。1早期的弗洛伊德就对莎士比亚和歌德的作品特别喜爱,甚至着了魔。他对文学艺术和生命科学的浓厚兴趣,奠定了他的心理学对艺术问题关注的基础。在他众多的美学论文中涉及了艺术的本质、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创造、艺术的功能等重大的课题,他的研究为艺术创作找到了人的深层心理根据,拓展了文学艺术的思路,尤其是推动了绘画艺术研究的进步与发展。(二)本我、自我、超我弗洛伊德认为,人类文化中最
10、重要的价值建立在本能抑制之上。他从本能出发,研究美的根源,研究艺术的推动力。他特别指出了无意识的理论是他全部理论的核心。无意识的生命冲动,潜在的支配着人类的一切有意识的行为活动,他把人的行为活动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组成部分。1.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2.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
11、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自我反应本我的需求,但不完全满足他的要求,因为自我还要听超我的安排。3.超我是社会化了的道德观念意识,他通过自我调节间接管理本我。弗洛伊德在解释文学艺术现象时,认为梦幻、白日梦、文学艺术都是本我化装之后出现的,他可以逃避超我的律条和自我的不经意管理,进入本我的自由释放,所以绘画艺术的创作过程也就是艺术家原始冲动的升华过程,艺术创作的产生就是艺术家对本能冲动加以改装进行创造的结果。(三)精神分析论中所阐述的潜意识与绘画的关系将精神分析论运用到绘画艺术的创作中,可以从人的精神层面解析绘画与绘画创作,更容易理解艺术本身的力量,了解
12、自我,了解艺术,对艺术家的创作有重要的意义。精神分析论中最主要的部分是潜意识,而潜意识在绘画创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潜意识能从人内心获取艺术创作的本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而精神分析论也正是阐述人的心理在不同的意识层次中的变化。人的心理活动中能够被觉察的部分就是意识层次。而一些本能的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情趣在不知不觉的潜在意识中发生,艺术的感染力就在于能触动人的潜意识。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实际上也是潜意识的释放过程。在正常情况下,人的潜意识被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所压抑;当控制力松懈后,这种力量就会释放出来,比如人在醉酒后、催眠状态或梦境中。而绘画创作过程实际上
13、就是在超我的状态下释放自己的本我状态,是可以控制的潜意识释放。绘画、音乐、舞蹈、诗词、歌赋等各种文学艺术形式都是人意识内容的外显结果。艺术活动不仅能焕发人的生命力,而且还能表现出人的自我意识。人类的艺术活动经历了由无意识到有意识、自由发展到自觉发展的过程,原始人类的求美意识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德国著名艺术史学家歌赛罗指出:科学充实并提高了我们的知识生活,而艺术同样也充实提高了我们的感情生活。我们祖先在原始艺术活动中,逐渐体验了爱与恨,粗暴与温柔的区别,心理内容渐渐丰富了。二、潜意识在绘画创作中的作用一件好的艺术作品是能够触动人的心灵的。每个人的心底都潜藏着某些愿望或者经历过的事情,他被压
14、抑在内心不被人提起,比如童年的经历。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压抑就是潜意识的原型。绘画创作中潜意识又支配人的动机和表达,这与心理学是密不可分的。(一)被压抑的欲望表达艺术家们通过绘画的形式,释放自己的痛苦与压抑;当欣赏者接受作品之后,便能获得类似解脱的快感。绘画创作的过程也就是发泄的过程,可以平息艺术家内心的矛盾与冲突,使本能的冲动得到升华。早在上世纪初,弗洛伊德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的摩西、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等文艺复兴作品进行了分析,提出艺术起源的原动力是“力比多”力比多也称性力,是一种原始、本能、盲目的冲动,且通常压抑在潜意识当中,它是一切行为与力
15、量的来源和推动力。在对达芬奇的研究中,他以精神分析的观点与传记研究方法,详尽介绍了达芬奇童年以来的感情生活,深刻分析了他的性心理的历史发展过程,着重阐述了他的艺术与科学活动的心理起源。弗洛伊德的主要观点是:1强调童年经验的重要性和“恋亲丛”对他的创作(如蒙娜丽莎、圣安妮和另外两个人等)及其一生命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2指出他是一个特殊类型的同性恋者和强迫性精神病症者,把想象特别是幻想视为创作的出发点和主要形式。3宣称艺术家的创作是他性欲的一种宣泄,主张艺术和科学成就是性本能升华的两种表征。4提出以性压抑为本源的科学研究本能的三种类型,即神经性抑制型、强迫性沉思型、替代性升华型。2弗洛伊德研究了陀
16、思妥耶夫斯基、梵高、尼采、卡夫卡等艺术家。他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位“癫痫”病人,当他沉浸于创作时,各种神经症状都没了。弗洛伊德由此认定,艺术家的创作是精神症的转机,艺术家的创作对其神经症有补偿和代替的作用。所以精神症是艺术创作的心理基础。梵高、尼采、卡夫卡都有类似的情况。3从弗洛伊德得出的这个结论中我们可以发现,人专注于某件事情可以忘记疾病的痛苦。当年画家吴冠中得了肝炎,在那个时候肝炎是很难治愈的。吴冠中索性不去理会,疯狂画画,想以画画来自杀,以图在忘我中死去。但他画了一段时间病居然好了。这件事连他自己都感到奇怪。在忘我中释放出来的不仅有被压抑的潜意识,还有积压于身体中的病魔。弗洛伊德在四人同
17、白昼梦的关系一文中提出了游戏说。弗洛伊德指出:每个做游戏的儿童的行为,同一个富于想象的作家是一样的;他创造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他按照自己中意的新方式,重新安排了世界的一切。艺术家也像儿童做游戏一样,他创造了一个幻想的世界。他们倾注了丰富的感情,这种想象的诗一般的世界就是艺术。4我们在看儿童画时很容易被触动,他们天真无邪,将自己的认识很真诚表达出来。而在成人之后随着外界的影响,社会、道德、法律等多方面的因素的控制与压抑,人慢慢失去了儿童时那种天真无邪,考虑事情也变得复杂了。看德库宁的作品可以感受到他想要表达的那种张力,可以产生流动的韵律与气质上的音乐性,体会到画面的线条的张力与空间之间的节奏,让人
18、完全可以体会他在创作时的状态。潜意识可以单纯通过技法表现,单从伦勃朗画面的局部就能感受到他的笔触的变化与质感的表现,在平静的画面中突显出一种情绪的跳跃感,那些笔触似乎想说明些什么。这让我想起了梵高的执拗的笔触、跳跃的颜色,这恰恰与他的精神有关。众所周知,梵高有精神性疾病,在创作过程中很容易处于癫狂状态,自由抒发内心感情其实也是释放能量的过程。他的画许多都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和“视觉冲击”,旋转的线条,粗犷有力,让人感到画家复杂强烈的感情和表达的冲动。(见附录图13)德加的作品大部分是以一种偷窥的视角去描绘女性洗澡的场面(见附录图4),而我们每人内心中都有种偷窥的心理,这就人的好奇心。好奇是我们原始
19、的本能,但是它与社会的禁忌之间总是存在着许多冲突,如同性欲。但是被自我所压制。其实偷窥也是为了满足自己心理欲望的一种行为。德加空缺的情感生活,对他独特的艺术风格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当他以厌恶女性者的态度表达他把女性视为动物的鄙夷看法时,我们不难发现,他虽热衷表现女性,对女性身体之美深深吸引而难以自拔,却害怕面对她们,往往选择以偷窥的视角来观察和表现女性。爱德华蒙克是表现主义画家。他出生于挪威的洛顿的一个名门望族,家庭成员多是政界和军界要员,蒙克5岁时母亲因病去世,15岁时,姐姐索菲亚又死于肺结核。他自己从小也体弱多病。蒙克成年后,父亲和一个弟弟又相继离世。这样的童年和少年记忆成为了蒙克绘画表
20、现的主要内容,蒙克的个人史和绘画史几乎是一体的。比如蒙克早期的作品病中的孩子(见附录图5)就是以他姐姐病重的印象为原型。蒙克的绘画介入童年的经历与潜意识的释放,因而他描绘焦虑、抑郁的色彩和形象,这些色彩和形象也相应地具备某种精神分析的特质,它们对称于蒙克隐晦的内心世界。看他的作品可以感受到某种潮湿的温度,这种温度低沉,焦躁,很容易使观者陷入其中,因为对称于我们敏感、共性的心理结构。蒙克曾说:“我要描绘的是那种触动我心灵的眼睛的线条和色彩,我不是画我所见过的东西,而是画我所经历的东西。我绝不会描写男人们看书,女人们织毛衣之类的室内画。我一定要描写有呼吸、有感觉,并在痛苦和爱情中生活的人们。”5蒙
21、克就充分利用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将自己潜藏在内心的感受充分释放。如果我们对蒙克的画系统进行解读不难发现,嫉妒、欲望、性吸引、性压抑和阴沉的暴力感等主题都会在他的绘画中出现,蒙克的女人形象充斥着邪恶的欲望,那种躁动感从他的用笔上就可以体会到。代表作品呐喊(见附录图6)那种波浪式的线条,血红的色彩和强烈的透视构成了整个作品浓郁的“悲剧”效果。他的作品以”性”和“死亡”为主题,触及到了人的记忆、自觉等人性的普遍心理。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他发现了弗洛伊德的关于性爱关于潜意识意象的重要著作,又结交了一群才华横溢的巴黎超现实主义者,这群艺术家和作家努力证明人的潜
22、意识是超乎理性之上的更为重大的现实。为从潜意识心灵中产生意象,达利开始用一种自称为“偏执狂临界状态的方法,在自己的身上诱发幻觉境界。达利发现这一方法后,画风异常迅速地改变和成熟。19291937年间所作的画使他成为世界最著名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在他所描绘的梦境中,以一种稀奇古怪、不合情理的方式,将普通物像并列、扭曲或者变形。达利对这些物像的描绘精细入微,几乎达到毫发不差的逼真程度,通常将它们放在十分荒凉但阳光明媚的风景里。在这些谜语一般的意象中,最有名是记忆的永恒(见附录图7)。这幅画表现了一种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与幻觉,是他自己不加选择,并且尽可能精密地记下自己的下意识,自己的梦的每一
23、个意念的结果。而为了寻找这种超现实的幻觉,他曾去精神病院了解患病人的意识,认为他们的言论和行动往往是一种潜意识世界的最真诚的反映。达利运用他那熟练的技巧精心刻画那些离奇的形象和细节,创造了一种引起幻觉的真实感,令观众看到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根本看不到的离奇而有趣的景象,体验一下精神病人式的对现实世界秩序的解脱。这也许是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真正的魅力所在。而达利的这种将幻觉的意象与魔幻现实主义作对比的手法,更使得他的画在所有超现实主义作品中最广为人知。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很多绘画作品与“性”有关,从古典绘画对女性的身体的描写到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直接对性的表现,“性”主题占据了很大的部分,“性”是人的本能,是
24、欲望的源泉,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当这种能量(弗洛伊德称之为力比多)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而绘画的表现恰恰就是对这种能量的另一种释放,通过绘画表现“性”触及到人本质,让人感知到绘画的力量。为什么很多艺术家是同性恋?比如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卡拉瓦乔、劳森伯格、巴特尔、福柯、沃霍、帕索里尼等等,其实这样能将自己的潜意识释放出来,他们对于情感更加敏感,接受面更广,他们的感情相对而言是纯粹的(可以跨越性别)。其实艺术家就是充当这心灵的使者!为什么好的作品能够使人感动?他能触碰到人的潜意识!让人回归到本我,不
25、受到束缚的状态,从而产生快感。摇滚乐可以充分释放感情,使人忘我,达到癫狂,这就是释放的快感。因其有传染性而很容易感染人!又比如酒醉时的快感,能使人释放压抑,回归本我。酒醒之后又会感到不安在我看来,每个人在本我中的感情并没有什么界限,而是被这个社会现实所压抑。这样看来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同性恋,就看谁能冲破那无形的枷锁。艺术创作也是一样的,想象与创造是无限的,就看谁能充分的释放自己的潜在能量,这时人的力量是强大的,关键在于如何控制。我们不妨这样假设:每个人都有同性之间的感情,但是在这个社会环境中被隐藏了。因为从小的教育是一种程式化的教育,男人就应该爱女人;画一个熊猫就应该是这样画,而不去教育他怎样观
26、察。其实没有什么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的,就是被自我所制约了,而同性恋者是冲破这种世俗的制约的,所以接受面比普通人更广,感受能力更强,他们回归本性的艺术就更有感染力。从人格方面分析,本我、自我、超我,三重人格是相互联系的,本我是无意识的,从自我回归本我,是返祖现象,但是由超我意识控制产生出的艺术作品会更有感染力。也许大多数人排斥同性恋者。我们可以这样分析,其实排斥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本我状态,而这是无意识的!他的心理暗示其实是想与此划清界限。艺术作品打动人心的奥秘在于,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意图在观众心中唤起与之同样的感情态度和心理品质。同时必须指出,在艺术作品欣赏中对一些人们容易忽视的细节的注意和
27、分析,可使人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探索人感性的世界,而感性与潜意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艺术家感情最真实的表达。阿恩海姆说过:“艺术之所以令人尊敬是因为他有助于人们理解这个社会和自己,并把他理解的和有助于理解的展现在他眼前”研究艺术作品的潜意识有助于艺术家更好的表达。艺术创作本身就具有“意识”行为。画家通过自身经历的表达与艺术技法的探索,以及对灵感的捕捉来进行创作。艺术创作时心灵的活动,是绝少人觉察的“心灵震荡”,“是一种包藏在自然形式下的心灵的特殊状态”而那些只长于表现技巧的艺术家则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按照精神分析论,“艺术家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使自己自由,并且靠自己的
28、作品传达一些有着同样被压抑的愿望的人们。”这样看来创造者和欣赏者要有同样被压抑的愿望,艺术作品才能引起共鸣,在欣赏作品时可以将自己被压抑的情绪毫不犹豫的释放出来,或者悟出了些什么,找到了解决自己疑难问题的方法,心也随之喜悦。被压抑的愿望在梦幻中实现,感情也得到了升华。弗洛伊德曾指出:“在艺术中,精神分析学一再把行为是想要缓解不满足的愿望这首先体现在创造性艺术家本人身上,继而体现在听众和观众身上”这样说来,艺术的宣泄首先发自创作者,然后诱发欣赏者的共鸣。6(二)潜意识中自恋心理在艺术家身上的体现下面我要引用一则神话故事,故事里潜藏着艺术家们自恋倾向,和他们在绘画创作中心理动机的基本推定。在奥维德
29、的变形记里,有个有关那喀索斯的故事。这则故事可以很形象地解释人对自己的关心,以及绘画这个自身表现方式的本质。那喀索斯是一位英俊的美少年。但他随着年龄的增长,却始终对女性没有兴趣。在众多倾慕他的仙女当中,一个名为埃克的仙女竟然爱慕那喀索斯不果而憔悴致死。她的尸骨化为岩石,只留下声音“埃克”。那喀索斯因为对女性冷淡而犯了众怒。众仙女起誓,要让复仇女神替她报仇,要让他尝到恋爱的滋味,但又不能让他得到他心爱的人。一天,打猎中那喀索斯因为口渴在泉边坐下。当他俯身准备喝水时突然被倒映到水里的影子所吸引,他一心以为这个虚无的影子是真实的,他被水中的自己深深吸引并对其爱慕不已,甚至想拥抱水中的幻象,久久不愿离
30、去。几天后,一直守在水边的那喀索斯终于气衰力尽而死。之后,他的遗体化为紫蕊白瓣的水仙花,人们因此把水仙花叫做那喀索斯。7弗洛伊德把“自恋”的心理症状称为那喀索斯。他把“把自身,自己的身体作为爱的对象”这种行为与心理定义为“自恋”,英文为narcissism。可以看出“自恋”一词来源于那喀索斯传说。弗洛伊德把自恋作为了一种心理学意义上的病态来看待。而科胡特修正了弗洛伊德对“自恋”的定义,提出自恋就是“力比多”的本质,或者说自恋就是人类的一半本质,每个人的本质都是自恋的。自恋是一种藉着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值得保护的真实感觉。也就是说一般个体的自恋并不是不健康的,而且我们整个社会也是允许适度自恋的,而只有个体过度自恋,并超出了社会对自恋许可的范围才是不健康的。 不管自恋在心理学中是不是一种病,画家的创作与自恋是有一定关系的。至少是在自画像的创作中,人对自身拥有着极大自我关心的因素。而自画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自恋这种极度自我意识的表现。就像那喀索斯传说的人对自身的关心与爱恋一样,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不管是健康的自恋还是病态的自恋,人们必须经历这个阶段才能成熟。而且我认为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存在着自恋的因素,也是人本我的表现,就像科胡特所说的“自恋就是人类的一半本质”。只是在正常状况下感觉不到,而是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