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24.66KB ,
资源ID:1795119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95119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新媒体期间的舆论法则思索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新媒体期间的舆论法则思索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在此背景下,如果主流媒体只是跟在网络信息后面跑,满足于在网上找选题素材,丧失了去伪存真的专业能力,沉迷于取悦迎合的自我定位,不啻对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放弃。更重要的是,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主流媒体的作用不仅是传播信息,更有着强大的社会政治功能。这就要求主流媒体“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既要当时代变迁的风向标,又要做社会舆论的稳定器。事实上,汶川大地震中,正是主流媒体的及时公开报道,凝聚起万众一心的抗震救灾精神;“723”动车事故后,关于遇难人数的传言不断,正是主流媒体真实客观回应公众关切,才使得真相得以还原、谣言迅速平息。今天,身处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面对多元多样多变的

2、舆论场,主流媒体的“稳压功能”尤为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主流媒体要时刻铭记“角色意识”,提供优质信息,而不是粗鄙媚俗;传播事实真相,而不是夸张炒作;彰显主流价值,而不是割裂社会共识;倡导社会互信,而不是放大对立误解;引导社会舆论,而不是迎合偏激情绪。换言之,主流媒体只有以敏锐的新闻触觉,对处于青萍之末的舆情保持敏感;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对可能引发误解的事件主动回应;以积极的建设性思维,通过舆论监督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才能消解网络传播中的“偏激共振”,破除焦虑情绪下的“谣言法则”,驱散心理逻辑上的“腐败猜想”,化解媒体竞争时代的“眼球情结”。一切传播关系都反映着社会关系,主流媒体更是维系社会健康运

3、行的重要一环。小平同志强调,“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面对纷繁复杂的改革发展环境,主流媒体要以更大的责任担当,做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压器”,疏导社会情绪的“整流器”,化解社会矛盾的“安全阀”。如何消除“偏激共振”新媒体时代的舆论法则思考之二吴焰2012年02月28日00:当“官二代”的身份标签被证为“莫须有”,药家鑫之案成为社会反思的一个痛点。无数人追问:为什么当初理性的分析无人理睬,诸如家庭背景的各种揣测却受人热捧?为什么最初自信满满的“舆论正义”,却演变为伤及无辜的“舆论乱象”? 这起事件也把新媒体时代的舆论课题放在我们面前:如何消除越来越多的“偏激共振”,实现舆论

4、场上的“理性共鸣”?传播学研究发现,身处舆论场的个体容易有这样的倾向:部分人较为偏激的观点,在交流互动中不断强化,甚至走向极端,变为群体极化中负面观点的集体宣泄,从而形成与“沉默的螺旋”相对应的“偏激共振”现象。这种现象,在新媒体类聚化特征与网民年轻化倾向的共同作用下,更容易被诱发并加剧。网络环境的人以群分,跟帖留言的相互激荡,“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个性表达,往往会使“偏激共振”集聚了频率、增强了振幅,进而也放大了破坏力。按说,“发点牢骚”并非洪水猛兽,有点“偏激”、带点“情绪”,也不必大惊小怪。不过,当“五道杠少年”只因喜欢读党报、看新闻联播就引来众多网民人肉搜索、恶搞揶讽;一些“粉丝”容不得

5、自己的偶像受半点委屈,而向批评者集体谩骂、泼污“黑人”,这样的“偏激共振”显然逾越了道德的底线,向“网络暴力”演化。而在“年轻干部提拔必有背景、宝马撞人定是为富不仁”的标签化指向下,这种不求真相、只求“需要的真相”,然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很可能变成一种“多数人的暴政”,对社会的和谐互信与稳定造成伤害。分析多数“偏激共振”事件,那些非理性、极端化的表达之所以引来共鸣,既有认知的原因,更有情绪的驱动。快速变化的外部世界与呼啸而来的海量信息,往往让人们产生强烈的不确定感,对于信息蜻蜓点水的快读与不求甚解的误读,极易让人得出以偏概全的判断。另一方面,焦虑、迷茫、同情弱者、怀疑社会社会转型期的这些典型

6、社会情绪,也驱使着一些人以先入为主的立场,“选择性相信或不信”,不加分辨地对一些偏激观点推波助澜。这也启示我们,消除“偏激共振”,固然有赖于相关部门在增强公信、保障民生方面做得更好,让人们的幸福感更多、焦虑感更少;作为传统媒体和网络把关人,面对众声喧哗的舆论场,同样不应弃守自己的责任和担当。试想,假如在针对大型化工项目的汹涌质疑中,我们的权威媒体能及时介绍国外类似工程的安全性,澄清公众的误解和恐慌;设若在类似药家鑫案的一边倒众议前,主流媒体能深入采访相关知情者、当事人,防止某些人制造放大冲突对立、误导公众;如果报道“八毛门”的众多媒体中,能有人及时冷静地核实,向当事的另一方了解情况,而不是偏听

7、偏信一方之言,又如何会诱发那么多极端情绪,造成医患双方那么多不必要的伤害?从物理学的角度讲,消除共振的最有效方式便是错开振动频率。这一原理对媒体舆论引导颇有启发。主流媒体若能做网络舆论的冷却器和分流器,主动提供“多维的视角”,全面呈现“复杂的真实”,让固执的偏见不致膨胀;巧妙铺设“导流明渠”,注重公众心理抚慰,对宣泄的情绪进行“整流”;用心倾听“沉没的声音”,将“沉默的螺旋”有效激活,“偏激共振”的概率就会少一点,理性平和的声音就会多一些。怎样破除“谣言法则”新媒体时代的舆论法则思考之三詹勇2012年02月29日06:40 来源:日前,网上一度盛传的“江苏地震”、“河北保定出现非典变异病毒”等

8、消息,相继被证实为谣言。发人深思的是,这些谣言尽管事后看起来“假得不能再假”,依然有着可观的网上转发量,甚至在个别媒体添油加醋的报道下导致恐慌。这样的情形,不免令人想起去年“碘盐防辐射”谣言被极度放大后所掀起的食盐抢购风波。如果把观察的视野再打开一些,更会发现,在新媒体时代的社会化网络中,谣言的生成、传播与消失,远非“不攻自破”那么简单,也不是一句“止于智者”所能立马解决。在网络谣言“超音速翱翔”的背后,存在着深层的“谣言法则”,这既拷问着公众的理性,更考验着媒体的作为。电影让子弹飞里有这样的台词:人们不愿意相信一个土匪的名字叫牧之,人们更愿意相信叫麻子,人们特别愿意相信,他的脸上应该长着麻子

9、。正如学者指出的,一些谣言之所以逃过了人们的常理辨别系统,是因为它们与我们已经相信或愿意相信的事情合拍。群体的焦虑感越强,谣言越容易传播开来,“成功的谣言”往往正是利用和强化了这种焦虑情绪。从这个意义上说,食盐抢购风波凸显了公众对核辐射危害的恐慌,深圳“八毛门”事件反映了对医患矛盾的纠结,红十字会“发文索捐”谣言不胫而走表达了对慈善机构信息透明的渴望。这反过来恰恰说明,谣言一旦与现实问题、社会焦虑“剪不断理还乱”,媒体破解谣言便升级为一场更为艰难的博弈,呈现着事实真相和信息交流目的之间的曲折较量。看看社会学家的传播公式:信息越模糊不清,在公众心目中越重要,流言便传播得越快。这说明媒体的信息要更

10、快更清晰,才能让真相跑在谣言前面。听听心理学家的深刻警告:如果我们听到的谣言给事实做出了一个符合我们日常经验的解释,我们便愿意相信并传播它。这要求媒体的声音要更有说服力,才能越过谣言占据舆论制高点。由此看来,破除“谣言法则”,媒体首先要当好“检测仪”,善于明辨是非真伪、剖析机理成因,对深层问题心里有数,不被情绪和偏见所裹挟甚至沦为谣言“推手”。也要当好“定位仪”,在众说纷纭、人心惶惶之际敢于站出来,推动和配合有关方面及时提供真实、客观、权威的信息,让公众心里有底。还要当好“导航仪”,纾解公众焦虑,正视现实问题,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在加强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教育,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引导各方面

11、群众共同前进。谣言也是一面媒体之镜,既照出面对“国税总局47号文件”不少媒体集体“自摆乌龙”的教训,也折射出水污染问题之下各类媒体进行科普、解疑释惑,成功化解矿泉水抢购危机等经验。其间的经验和教训充分说明,在新媒体时代,虽然人人都有麦克风,但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手中的麦克风是“金麦克风”,不仅音量大、功能强,而且受众多、传播广。在新形势下,媒体怎样用好手中的话语权,以媒体理性涵养公众理性,以媒体责任激发公民责任,不仅事关媒体自身发展,也影响着社会的文明进步。如何驱散“腐败猜想”新媒体时代的舆论法则思考之四唐宋2012年03月01日00:进入新媒体时代,言论闸口日渐拓宽,信息来源变多变杂,各种真真

12、假假的传言、猜想裹挟在信息洪流中泥沙俱下,令舆论场的复杂性骤然增加,也给舆论引导增添了难度。年少轻狂者打伤他人,父母到医院探视致歉,“八成是仗势欺人给对方施加压力”;公职人员非正常死亡,总能引发不少人的围观“看哪,又一个贪官自寻短见了”。这种并无根据的揣测甚至推而广之,变成一些人对某些特定群体的预判:“不查孔繁森、一查王宝森”,“品质好的人肯定没法在那里边混”在信息公开不断推进但又不足以完全赢得公众信任的转型期,人们的一些猜测想象由于不时得到“印证”而加深,逐渐固化为条件反射式的成见。如果这种成见不断生长蔓延,理应融洽的社会关系便有被割裂和极化的危险。这样的情势下,媒体应该怎样作为,才能驱散非

13、理性的“腐败猜想”?驱散“腐败猜想”,绝非埋起头来当鸵鸟,无视客观存在的腐败现象。恰恰相反,只有充分正视这一现象,才能恪守新闻媒体客观公正的立场,才能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团结更多人与腐败现象作斗争。有人担心,媒体曝光的贪官,会不会让人产生“腐败越来越严重”的印象,会不会影响党的形象,消解社会信心?这些担心虽有一定道理,但事实证明,那种捂着盖着怕揭短的心理,只会令群众失望。在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的今天,舆论监督已经成为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手段。事实是,在公众、媒体、纪检监察部门的合力作为之下,一些腐败官员被绳之以法,极大地震慑了腐败分子。主流媒体及时准确地报道郑筱萸、赖昌星等大案要案,保障了民

14、众的知情权,表明了我们党“有腐必反”的决心。人们对腐败的印象,大体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本人或身边人的亲身经历,切身感受;二是新闻媒体“重构情境”传递的信息。媒体分寸把握得好,有利于达成反腐共识、遏制腐败现象、增强反腐信心。相反,如果过分渲染阴暗面,甚至炒作“日记”、“情人”等腐败细节,就不可避免地加剧公众的焦虑情绪,激发更多“腐败猜想”,让人产生“越反越腐”“无力回天”的错觉。这提醒我们,在报道敏感度很高的反腐新闻时,不能为了吸引眼球,把严肃的反腐新闻变成八卦新闻、娱乐新闻;不能为了迎合猎奇心理,把反腐报道情色化,以耸人听闻的手法满足低级趣味;更不能挑战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制造和传播虚假新闻。在这

15、一点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制定的“法律打击、预防控制、教育绝缘”三管齐下的反腐战略可资借鉴。一方面,新闻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要以客观理性充分的报道揭露腐败激浊扬清;另一方面,媒体一定要有高度的法律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注重传播的社会效果,拿捏好报道的分寸。只有这样,才能消减和驱散非理性的“腐败猜想”,凝聚起“与腐败斗争到底”的共识和力量。化解媒体“眼球情结”新媒体时代的舆论法则思考之五陈家兴2012年03月02日00:一则“鲁迅作品大撤退”的不实消息,一度引起媒体广泛转载和热议。传播学研究者追根溯源后发现,媒体“标题党”们在一条网络小帖基础上的几度“创作”,是这则“乌龙”新闻风行一时的关

16、键。而“标题党”乐此不疲的背后,是少数媒体刻意吸引眼球的“营销心理”。我们今天所处的新媒体时代,堪称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早已告别“被灌输”,而是“自由猎取”。当每天海量的信息扑面而来时,受众就开始变得“挑挑拣拣”了。斯坦福大学等曾经利用眼球跟踪技术和录像设备,对网民的新闻阅读行为进行研究。结果发现,79%的读者在阅读网络新闻时,属于典型的“浮光掠影”型。在这样的背景下,“三秒钟原则”近乎残酷地起着作用:如果一条新闻在三秒钟之内不能吸引注意,新闻就会从受众眼前溜走,所花费的编采功夫等同白费。对于媒体来说,谁抓住了眼球谁就赢得了生存的基础,求关注、求影响并没有错。然而这并不是说,媒体

17、就要被受众的“眼球”所左右。如果媒体都染上“眼球情结”,唯“眼球”是从,舆论生态就会在人为的“拔苗助长”和“乱砍滥伐”中不断被破坏。“8毛钱治好10万元的病”、“产妇疑因少送红包肛门被缝”、“妻子遭联防队员毒打强奸,丈夫躲隔壁忍辱一小时”,这样的新闻曾经紧紧抓住了社会的眼球,引起强烈关注。尽管它们最后都被查证为不实,但医院、执法人员等受到公众的强烈质疑,他们的形象和公信力受到较大损害,社会对他们的负向舆论情绪也已形成。在舆论学的“首因效应”作用下,事后的更正往往难以修复人们此前业已形成的观念和印象。如果说这些新闻事件的背后,是一些媒体在“眼球情结”作用下急于“抢”新闻,省略了深入核实、多方求证

18、、请教专家等基本的新闻功课,是因“急”而“听风就是雨”。那么,还有一些新闻事件则是某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而有意为之,实因追求“轰动效应”而不择手段。2009年全国热议的“偷窥强奸罪”即是如此。成都一家媒体有意忽略“两次入室欲行性侵犯并与女方抓扯”情节,以“爬树偷窥女邻居,男子被判强奸罪”为题报道新闻,引起全国轰动。事实上,判强奸罪的依据是上述情节而非“偷窥”,当地其他媒体也并未遗漏这一情节,然而当时的许多报纸和网站同样在“眼球情结”作用下,只转载“偷窥强奸”新闻而不采用其他媒体真实报道。一时间,在诸多受众心目中留下了对法官、法院乃至法治的严重不良印象。媒体的影响不可低估,在网络时代,尤其如此。一

19、条新闻,一个观点,一处看似不起眼的新闻细节,只要切中大众关切,就可能迅速形成强大声势和影响,从而促使一些问题的解决、推动社会的进步。但如果滥用舆论法则,甚至违反新闻传播规律,则可能对公众和社会造成较大伤害和损失。受众越是变得“浮光掠影”,媒体从业者越不能“捕风捉影”、“哗众取宠”,越是要坚持新闻专业守则,不轻信、不盲从,清醒、理性、冷静、踏踏实实做新闻。一再地“忽悠”受众,媒体难免被受众抛弃,失去立身之本。善用网络“水波效应”新媒体时代的舆论法则思考之六张 铁一条“道德不曾跑路,良心仍在心中”的微博,转发超过21万次,在2011年“十大转发微博”中位居第五;QQ推出“拒绝冷漠,传递温暖”活动,

20、超过600万网友在QQ签名档中点亮爱心这样的力量,与其说是一个原点的激发,不如说是无数传播者聚集的合力。在“前网络时代”,媒体传播是一对多,而在新媒体时代,传播更是多对多。众声交汇的舆论场里,一些声音会在多点传播中不断向外辐射,如同池塘中的水波,越传越远,产生更广泛的影响。“水波效应”,能量巨大。以微博为例,一个人拥有1万粉丝,每个粉丝再有100个关注者,仅仅两次传播,影响就能达到百万量级。而仅仅新浪网的微博账号,就已经超过3亿,更何况还有各种博客、论坛、社交网站等等。每个账号都是一个自媒体,发布信息、传递观点,产生惊人的叠加效果。水波效应固然可能作用于夺人眼球的事件、偏激极端的观点,但同样可

21、以传递主流的价值、理性的思考、积极的声音。“免费午餐”就是从一个质朴的善念开始,在140字的转发中传递与扩散,“3元加3元”的同频共振,掀起一层层爱的涟漪,为无数山区孩子奉上热腾腾的饭菜,也写就水波效应的经典案例。能搅动舆论场“一池春水”的,往往触动了人们最深沉的情感、承载着公众最渴望的声音。失去双腿,“板凳妈妈”却以板凳为支架,照顾了130多个孤残儿童;大雨倾盆,“最美女孩”不顾自己被淋湿,为乞讨者撑起一把伞物质潮流冲刷之下,道德良知拷问之中,还有什么能像人性之善那样能产生最广泛共鸣?这也是为什么这些诉诸人类普遍情感、诉诸时代共同感受的网帖,能够赢得最多的评论和转发,取得最好的传播效果。水波

22、传得更远,也有赖传播方式助力。如果不能聚拢680万粉丝,郭明义难以把善念辐射向最广大人群;如果没有微博、团购等新手段,“聚蕉行动”也不能把滞销的香蕉售往全国。魔弹式的“我说你听”,只是被动传播;而散弹式的“大家都在说”,则是主动传播。自媒体能“选择性关注”,只有与受众契合,才能得到波峰加波峰的强劲效应。对于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能否用好水波效应,考验着传播能力,体现着引导水平。一方面,需要主动设置议程,找到“共鸣点事件”、“公约数观点”,发现那些体现时代精神、社会风尚的人物与事件。而从骑三轮车捡垃圾助学的白芳礼老人,到单手托举救下跳楼女子的消防战士,他们从未远离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也需要探求传播规律,找到“共振频率”、“相通波段”。如果只是以“要”字打头,以“应该”领跑,投入舆论的石子非但不能激荡波纹,更容易让人反感、招致抵触。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正是新闻舆论工作重要的时代考题。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能是舆论水面上漾起的一圈涟漪。即便手握“金话筒”,媒体也需要让自己的声音不断传递,才能成为舆论的领唱,也才能更好地“引导人民思想、培育社会风尚”。而这,也正是主流媒体的价值所系、责任所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