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 ,大小:282.70KB ,
资源ID:1793444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93444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HY沪粤版 初二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二学期教学设计 电子教案 第六章 力和机械全章教案 含教学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HY沪粤版 初二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二学期教学设计 电子教案 第六章 力和机械全章教案 含教学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

1、力的作用效果教师设计情景,让学生体会发现以下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多媒体展示图片:小朋友把橡皮泥捏成想要的形状;运动员用力拉弓,使弓弯曲;成年人两手施加力可以使弹簧发生弯曲。综上分析: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多媒体展示踢球动画。运动员甲用脚踢球,使球由静止变成运动。运动员乙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守门员丙用手接住球,球由运动变成静止。力可以使物体的速度或方向(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教师总结归纳: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探究点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活动:选甲、乙两同学均站在滑板上,当其中一人用力推另一人时,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两人的运动情况,活动结束后,甲、

2、乙两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活动分析:甲同学推乙同学时,感觉乙同学也在同时推他,他们同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乙同学在推甲同学时,感觉甲同学也在同时推他,他们也同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教师归纳总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探究点四:力的三要素学生实验:(1)学生甲在门上同一点用大小不同的力推门。(2)学生乙在门上不同点用大小相同的力推门。甲、乙同学报告自己的感受。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分析总结刚才的活动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有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作力的三要素。1什么是力(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2)力的存在必

3、须要有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同时也受到后者对它的力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无论是在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生产中,还是在尖端的科学研究中,各种各样的“力”无处不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离开力,整个世界,整个宇宙都将不复存在。因此,认识“力”,研究“力”,运用“力”显得十分必要。力学知识在物理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初中阶段,我们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力,辨别力。而这一节则要让学生认识物理学中力的概念,明白什么是力,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为以后逐步深化力的概念做必要的铺垫。62怎样

4、测量和表示力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2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过程,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3会作力的示意图。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弹簧,弹簧测力计,拉力器,多媒体课件等。让两名学生分别拉同一拉力器,其他学生猜想他俩谁用的力大,引出力的测量。怎样测量力的大小让学生手拉自然状态下的弹簧,若拉力大小不同,弹簧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现象分析: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教师提问:F1与x1的比值和F2与x2的比值有什么关系?多做几组实验,验证这种关系。实验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就被拉得越长。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其所受拉力的大小

5、成正比。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展示弹簧测力计,请学生观察,介绍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并让学生阅读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说明。(1)弹簧测力计的结构:主要是由弹簧、指针、挂钩、刻度板等组成。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分度值是0.2N。(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首先要看清量程,也就是测量范围。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其量程,否则就会损坏弹簧。认清分度值,以便读数时快速准确。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若没有,则需要把指针调到零刻度线。使用前轻轻地拉动几次挂钩,避免弹簧被外壳卡住。使用时,拉力方向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确保测量准确。活动3: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纸条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并与同学进行

6、比较。怎样用图表示力多媒体展示:一个人推或拉一辆车(力的大小、方向相同,且在一条直线上);举或提一个木箱(力的大小、方向相同,且在一条直线上)我们怎样来表示力对物体的作用,而不必表明是什么样的力?学生分析讨论,交流后回答。教师讲解:假设刚才人拉车的力为100N,演示如何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强调在作图时,如何规定一个合适的长度,如何选择起点、线段的长度、箭头的画法、意义等。力的三要素可以用一段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就是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相同、方向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效果不同,并作图;力的作用点相同

7、、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效果不同,并作图;力的大小相同、方向相同、但作用点不同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效果不同,并作图。学生练习:(1)水平冰面上有一重为300N的雪橇,受到的拉力为35N,方向与水平面成30度角。请在图中画出雪橇受拉力的示意图。(2)一钩码竖直挂在弹簧上,钩码对弹簧的拉力为2.6N,请在图中画出钩码受到拉力的示意图。1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2弹簧测力计:原理弹簧的伸长量和拉力成正比3使用方法(1)调零 (2)认清量程、分度值 (3)使弹簧的伸长和拉力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4力的示意图:画法通过展示,老师讲解,以及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使学生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以及

8、用法;会画力的示意图。在中考中,本节有可能与高中的胡克定律相联系,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做一点这方面的拓展,一方面是作为知识扩展,另一方面可以为考试做一定的铺垫。63重力1知道什么是重力、重力的方向、重心以及重心位置的不同会影响物体的稳定性。2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会用公式Gmg计算重力。3通过调查和实际测量了解一些常见物体的重力的数值,从而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重力的方向,重力的大小及物体的重心。重力和重心概念的建立。1.放开手中的粉笔,为什么会自由下落?2.把杯中的水倒出来,水为什么从高处流向低处?3.包围地球的大气为什么不会逃逸?4.月球为什么会绕着地球转动?通过观察,让学生分析产生这些

9、现象的原因,通过讨论得出:物体都是由高处落到低处,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它们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重力的产生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讲个故事,在20世纪,有个爱思考、爱提问的小男孩。一天,他站在一棵苹果树下,突然,成熟的苹果纷纷从树上落下来,有一个苹果刚好落在小男孩的头上,于是,小男孩想到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那个小男孩是谁吗?生:牛顿。那么他想到的是什么问题呢?苹果为什么会落地?我们班有没有哪位同学能解答牛顿的疑问啊?是因为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所以一切物体在地面附近都受到重力。在座的每位同学,这里的桌子、仪器等受不受

10、重力作用?受。那么天上的飞机和小鸟,它们受不受重力作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地面附近的物体。例如:粉笔所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粉笔;水所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水。重力在物理学中用字母G表示。生活中,物体重力的大小,称为物重。重力的方向重力是一种力,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重力也有三要素。砸到牛顿的苹果为什么落下,从什么方向落下的?重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自由落向地面时的方向,这个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与水平面垂直。演示实验:让同学注意观察两条铅垂线的方向。一是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的

11、铅垂线;二是放在斜面上物体的铅垂线。教师分析:在地球表面的每个地方,竖直是个特定的方向,跟当地的水平面相垂直,近似指向地心。举例分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方向可用来检查房屋的墙壁是否竖直。我们常看到建筑工人用一根铅垂线检查墙壁就是应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这个道理。测绘人员用的水平仪下悬着铅垂线,也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来测定仪器是否水平。同学们有兴趣的话,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检查家中的电冰箱放置得是否水平。重力的大小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质量分别为100克、200克和300克的物体的重力,将测量结果填在课本的表格内。分析实验记录,得出结论:物体的质量越大,受到的重力也

12、越大;物体的质量不同,但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质量的比值是一定的;由此说明物体受到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2g的值实验数据中重力和质量的比值大约是10N/kg。精确的测量结果表明,重力和质量二者的比值是9.8N/kg,这个值用g表示,g9.8N/kg。粗略计算,g可取10N/kg。3Gmg如果用G表示物体受到的重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的质量的比值。那么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可以用公式Gmg表示。使用这个公式时,质量m用千克作单位,重力G用牛顿作单位,g9.8N/kg。从Gmg知道,重力跟质量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它们是实质不同的两个物理量。质量重力定义物体所含有物质的多少由

13、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无竖直向下大小不随物体位置、形状等变化而变化,是物体的属性随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单位kgN测量工具天平物体的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粗细均匀的同种材料组成的棒,它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质量分布均匀的圆球的重心在球心;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形薄板的重心在它的对角线的交点。增大底部支承面积,降低重心位置,都可以增大物体的稳定性。1重力:因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重力的方向(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2)铅垂线的应用3重力的大小(1)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受到的重力(2)重力公式Gmg,g9.8N/kg4物体的重心(1)把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看成作用在某一点上(2)物体的稳

14、定性与什么因素有关本节我对研究方法比较重视,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教学中我不呆板地搬用“什么法”,侧重于让学生去体验、领悟。采用演示法、观察法、实验与讨论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容易也更好把握住本节的重、难点。6.4探究滑动摩擦力 第1课时探究滑动摩擦力1知道摩擦力的概念及摩擦现象,知道滑动摩擦、滚动摩擦。2通过观察与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及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滑动摩擦力的定义。多媒体课件,木板,玻璃板,弹簧测力计,毛巾,木块等。通过播放录像导入新课:从滑梯上滑下的儿童,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慢慢停下来;滑雪运动员停止动作后滑行一段停下

15、来;推出的砂壶球,在轨道上慢慢停下来。教师:它们的运动最终都会停下来,这是为什么?学完今天的课我们就会知道原因了。生活中的摩擦摩擦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图: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事例,使学生认识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接触面间就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摩擦力。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摩擦力的概念。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发生相对运动或者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受到的阻碍作用叫作摩擦力,摩擦力可以分为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1提出问题:教师先通过几个活动让学生感受摩擦力的大小,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猜想。把手放在桌面上,轻压桌面,拖动;手用力压桌面,再拖动。用

16、铅笔在纸上写字,再在玻璃上写字。让学生谈谈,有什么发现?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学生根据实验的感受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思考,提出可能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有关,跟物体的粗糙程度有关,跟物体运动的快慢有关,跟物体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跟物体的重力有关等。教师既要对学生大胆的猜想给予鼓励,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猜想,让学生说出猜想的依据。然后,师生共同对这些猜想进行分析、归纳,最后可合并为四个因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积、运动速度有关。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实验和收集证据了。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先

17、让学生交流和讨论制定出实验方案,教师可提醒学生注意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不止一个,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来研究呢?在实验中如何控制这些变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如何测量?如何才能准确读数?并且要求学生设计出记录数据的表格。通过学生的思考、交流和讨论,老师的点拨,大多数学生制定出正确的探究计划,然后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方案,并且让全体学生对该方案进行评估、纠错、补充、完善。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学生每24人为一组,因课堂时间有限,每个小组可选择三个问题进行探究,必选问题: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自选问题:其他几个猜想任选其一进行实验。鉴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实验中,要给学生做如

18、下具体指导:匀速直线拉木块运动时,拉动木块所用的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因此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拉力的大小,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使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关键是拉力要均匀,眼睛注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在指针不颤动时读数。由于弹簧测力计本身受到重力的作用,为了保证拉力在水平方向上,牵引木块时,可握住弹簧测力计的外壳,而不是只拉住吊环。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并正确读数,如实记录实验数据。5分析与论证:实验结束后,指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描述。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分类整理,得出结论。实验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接触表面的粗糙程度以及压力的大小有关

19、。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接触表面越光滑,滑动摩擦力越小;在接触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6收获与反思:实验结束后,询问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无法解决?这里的“收获”不仅指学到了什么知识,而且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到了哪些方法、有哪些情感体验,如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及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即使是失败了,学生也会积累一些经验和教训,并且失败后会反思,会进行再实践、再验证,这也是他们的收获。阅读“信息浏览”中关于“在相同压力情况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的资料。实验验证:把带轮的小车车轮向下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弹簧

20、测力计的示数;再将小车倒置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较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结论。64探究滑动摩擦力1摩擦力(1)概念(2)产生(3)方向(4)分类2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摩擦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摩擦力也是我们最常见的力之一。滑动摩擦力既是本章的重点,又是以后学习牛顿运动定律、力和运动的关系、力的平衡等知识的基础。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注重教给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我先举生活中的几个现象,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提出要探究

21、的问题;再让学生用手掌在桌面上摩擦,体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提供依据。“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两个环节,我并没把现成的方案和具体的实验步骤详尽地写出来,而是指引思路,教给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智慧,以学生为主体,这样学生也更容易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第2课时增大与减小摩擦的方法知道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了解摩擦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会用摩擦力的知识解释相关现象。多媒体课件等。生活中摩擦现象普遍存在,这些摩擦都是有害的吗?我们应该如何利用摩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知识。探究点:增大摩擦与减小摩擦的方法上节课,同学

22、们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认识了摩擦力,并从探究活动中知道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下面请同学回答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什么?学生作答。请同学们进行讨论,举出例子说明并不是所有的摩擦都是有害的,生活中也存在有益的摩擦。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鞋底摩擦大可防滑,传送带等。教师总结:可见,生活中存在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我们要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谁能举出增大摩擦的方法?学生讨论交流,举出各种各样的方法和实例。如:(1)轮胎印上花纹,增大摩擦;(2)演奏前在小提琴的弓弦上擦些松香;(3)自行车的刹车。总结:可以通过增加压力和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加摩擦力。谁能举出减小摩擦的方法?(1)打气筒的内部做得

23、很光滑;(2)在自行车车轮的轴承中加润滑剂;(3)自行车的车轴处装有滚珠轴承;(4)气垫船能够快速行驶;等等。减小摩擦的方法:(1)减小压力;(2)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4)使摩擦面分离。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简单介绍“气垫船”和“磁悬浮列车”等,还可以给学生讲解气垫导轨的原理。(1)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加压力;使接触面更粗糙。(2)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使摩擦面分离。1增大摩擦的方法(1)增加压力(2)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减小摩擦的方法(1)减小压力(2)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4)使

24、摩擦面分离本节课上,我先让同学们回顾了上节课的知识,然后让学生们举出生活中一些摩擦力的例子,来分析、总结增大摩擦与减小摩擦的方法。利用简捷明了的图片提示,让同学们更直观地感受。最后我还简单介绍了磁悬浮列车和气垫船的原理,激发了学生们对科学的热爱,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智慧,以学生为主体,让其感受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这样学生也更容易掌握本节课的知识。6.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第1课时认识杠杆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工具中辨认出杠杆。2能够辨认出支点、动力、阻力,会确定动力臂、阻力臂。3通过观察与实验,探究并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进行简单计算。杠杆平衡条件,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并运用它分析

25、有关问题。力臂的概念和画法。羊角锤,铁架台,钩码,细绳,等分刻度的均质木尺,多媒体课件等。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时利用简单机械搬运巨大石块;我国古代利用桔槔在井上汲水;在现代建筑工地上,人们利用挖土机、起重机、吊车、钳子等工具进行劳动,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通过这些实例,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导入新课。探究跷跷板中的道理多媒体展示的工具中共同点有哪些?学生分组讨论回答:(1)都是硬棒;(2)工作过程都在转动,转动过程中有一点是不动的;(3)除了固定点不动以外,还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使它转动,另外一个阻碍它转动。1提出问题看教材P24图637,提问:跷跷板为什么能上下转动?跷跷板为什么能平

26、衡?跷跷板受到哪些力的作用?怎样才能使跷跷板保持水平平衡状态?2设计方案为了便于探究跷跷板怎样才能成水平平衡状态,我们可采取转换法。用带有等分刻度的均质木尺代替跷跷板,用钩码代替人进行实验研究。每2人一组实验,要求讨论如何设计这个实验。设计如下:(1)将杠杆挂在铁架台上,观察是否在水平位置平衡(静止);若不是,可调节平衡螺母,使之水平平衡。此处可提问:为什么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学生回答不出,可要求课后思考。(2)在杠杆支点的左边挂一定量的钩码,在支点右边也挂上钩码,直至杠杆平衡为止。(3)重复多做几次平衡实验,得到不同数据。(4)将数据记录下来,分析得出结论。3进行实验开始实验,完成探究任务。老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完成实验后,任意选择五组,请组中作记录的学生将结果投影到屏幕上。将五组中的实验数据任意各取一组填入表格中,讨论可得到什么结论?教师可提出各种猜想,加、减、乘、除关系都可。可能有学生得到其他关系式,但不适合所有数据,因此它不是杠杆平衡条件。4分析论证杠杆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作支点,从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L1和L2叫作力臂;动力的力臂叫动力臂;阻力的力臂叫阻力臂;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叫作平衡。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