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6 ,大小:274.16KB ,
资源ID:1792483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924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年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年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1、学年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绝密启用前 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质量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2019年11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性状B. 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和染色体片段交换一定导致基因重组C. 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种基因型D. 自然状况下,病毒和原核生物都会发生基因重组【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在农业生产中最经常的应

2、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详解】A.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型,没有产生新的基因,也不会产生新的性状,A错误;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易位,B错误;C.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可以形成多种基因型,C正确;D.自然状况下,病毒和原核生物都不含染色体,也不会进行有性生殖,所以只会发生基因突变,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D错误。故选C。【点睛】学生要理解基因重组的概念,是针对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的,同时基因重组没有产生新的基因,也就没有新的性状。2.有关基因突变的特点,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表现在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

3、育的任何时期B. 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为,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方向发生突变C. 基因突变可以在各种因素下诱发产生,也可以自发产生,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D. 因为基因突变发生的频率很低,所以不能够提供丰富的可遗传变异【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1)基因突变的概念:DNA分子中发生替换、增添和缺失,从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2)原因:外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内因:DNA复制时偶尔发生错误,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等。(3)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突变率很低;多数有害;(4)基因突变对后代的影响:若发生在生殖细

4、胞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遗传,但有些植物可通过无性繁殖遗传。【详解】A.突变的不定向性是指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方向发生突变,而不是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A错误;B.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为: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B错误;C.基因突变有普遍性,可以在各种因素下诱发产生,也可以自发产生,C正确;D.基因突变虽然频率低,但种群的数量足够大,产生新的基因也能够为进化提供原材料,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特点,需要学生理解各种特点的含义,特别是随机性、普遍性、不定向性。3.下列情况属于基因重组有几项(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

5、由组合表现型正常的双亲生下患苯丙酮尿症的孩子基因型为 DD 的豌豆,种植在土壤贫瘠的地方而出现矮茎性状,下一代种植在水肥充足的地方, 全表现为高茎黑色家鼠和白化家鼠杂交,F1 全为黑鼠,F2 中黑鼠:淡黄鼠:白鼠=9: 3: 4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在农业生产中最经常的应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详解】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正确;表现型正常的双亲生

6、下患苯丙酮尿症的孩子,属于等位基因的分离,不是基因重组,错误;基因型为DD的豌豆,种植在土壤贫瘠的地方而出现矮茎性状,下一代种植在水肥充足的地方, 全表现为高茎,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错误;黑色家鼠和白化家鼠杂交,F1 全为黑鼠,F2 中黑鼠:淡黄鼠:白鼠=9: 3: 4,说明控制这对性状有两对基因,遵循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理解基因重组的本质特别是第个选项,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不是受精作用。4.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先取洋葱根尖 0.5-1cm,放在卡诺试液中浸泡 0.5

7、-1h,然后放在低温下诱导培养B. 低温的作用原理是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着丝点的分裂C. 本实验处理过程中要用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冲洗 2 次D. 用低倍镜观察,视野中能够看到染色体数目正在改变的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1、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2、该实验的步骤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3、该实验采用的试剂有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解离)。【详解】A.应该是先培养根尖在用

8、卡诺试液固定,A错误;B. 低温的作用原理是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而不能抑制着丝点的分裂,B错误;C.用卡诺氏液固定后,需要用95%的酒精冲洗2次,C正确;D.实验过程中细胞已经死亡,所以不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正在改变的细胞,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5.随着“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实施,许多高龄妈妈加入生二孩的行列,此时做好遗传病的预防工作显 得尤其重要。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年轻女性弟弟患白

9、化病,该女性一定携带白化病基因B. 产前诊断包括羊水检查、B 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以及基因诊断等C. 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个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D. 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答案】B【解析】【分析】1、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2

10、、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详解】A.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病,女性的弟弟患病,父母是携带者,而该女性有2/3的可能是携带者,1/3可能没有携带致病基因,A错误;B.产前诊断包括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以及基因诊断等,B正确;C.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C错误;D.先天性疾病有可能是环境改变引起的疾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实例,掌

11、握几种常见单基因遗传病的特点;掌握监测和预防人类遗传病的措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6.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大部分肠癌都是非遗传性的“散发性肠癌”。散发性结肠癌是一个多基因突变累积作用的结果。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B. 基因突变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可遗传变异方式C. 由基因突变导致的散发性结肠癌一般不遗传给后代D. 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是有害的【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1)基因突变的概念:DNA分子中发生替换、增添和缺失,从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2)原

12、因:外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内因:DNA复制时偶尔发生错误,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等。(3)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突变率很低;多数有害;(4)基因突变对后代的影响:若发生在生殖细胞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遗传,但有些植物可通过无性繁殖遗传。【详解】A.基因突变导致基因结构发生了改变,所以一定会导致遗传信息发生改变,A错误;B.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可遗传变异方式,B正确;C.基因突变发生在结肠,属于体细胞,一般不传给下一代,C正确;D.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

13、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类型、特点、原因及意义等基础知识,掌握基因突变与性状改变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基因突变能否传递给下一代取决于突变发生的部位。7.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重组不产生新基因,所以不会导致生物性状变异B. 多倍体植株的产生是由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导致的,其产生的配子数也加倍C. 基因突变不一定都能引起生物性状变异D. 染色体结构变异只能改变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基因重

14、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自由组合型和交叉互换型两种类型;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详解】A.基因重组是在有性生殖的过程,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会导致后代性状发生改变,A错误;B.多倍体的染色体组数如果奇倍数的增加(如三倍体),其后代遗传会严重的不平衡,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B错误。C.基因突变会导致DNA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体性状发生改变,C正确;D.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重复、缺失、易位、倒位,会使排

15、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变异及其应用,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变异的类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8.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B. 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C. 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D. 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答案】D【解析】【分析】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3)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4)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突变、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非随机交配、遗传漂变等。3、自然选择对于不同变异起选择作用,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并繁殖后代的机会增大,有利变异的基因频率增大,具有不利变异个体生存并繁殖后代的机会降低,不利变异的基因频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