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更足了。颤听到这个消息,有人颤(zhn)栗,有人颤(chn)抖。匙用汤匙(ch)喝汤,用钥匙(shi)开门。度度(d姓)老师宽宏大度(d名词),一向度(du动词)德量力,从不以己度(du动词)人。哄他那像哄(hng)小孩似的话,引得人们哄(hng)堂大笑,大家听了一哄(hng)而散。【问】怎样复习字形效果才好?【答】“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是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要求。高考对字形的考查,着眼于常用常错的汉字。根据多年的经验,掌握字形,正面识记优于正误判定,牢记正确的写法比盲目的做题效果好得多。对一些常用常错的字要重点识记,如(括号中是错误的字形):再接再厉(励)励精图治(历)仗义执言(直)川流不
2、息(穿)披星戴月(带)责无旁贷(代)病入膏肓(盲)按部就班(步)出人头地(投)走投无路(头)销声匿迹(消)积毁销骨(消)一筹莫展(愁)铤而走险(挺)罄竹难书(磬)文过饰非(是)破釜沉舟(斧)滥竽充数(芋)陈词滥调(烂)无耻澜言(滥)直截了当(接)真知灼见(卓)如法炮制(泡)精兵简政(减)蜕化变质(退)同仇敌忾(慨)流芳百世(留)好高骛远(鹜)草菅人命(管)轻歌曼舞(慢)并行不悖(背)汗流浃背(夹)焕然一新(涣)精神涣散(焕)杳无音信(沓)迫不及待(急)飞扬跋扈(拔)诡计多端(鬼)蜂拥而至(涌)黯然失色(暗)相形见绌(拙)弄巧成拙(绌)激流勇退(急)金榜题名(提)识记时动手抄写,记忆更为准确、牢
3、固。【问】怎样辨析近义词?【答】近义词的辨析一般从以下五个方面着眼:范围大小,如“时代”范围大,“时期”范围小。词义轻重,如:“蔑视”词义重,“轻视”词义轻。感情色彩,如“果断”含褒义,“决断”是中性,“武断”含贬义,“苍穹”与“天空”语体色彩不同。语法功能,如“强大”是形容词,可做定语,如“强大的动力来自崇高的理想”;“壮大”是动词,可做谓语,如“人多可以壮大声势”。习惯搭配,如“改进”常与“工作、方法、技术”等搭配,“改善”常与“生活、关系、条件”等搭配。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对此,不少同学感到头疼。根据行之有效的经验,可以采取造句的形式,将需要辨别的词语组成意思连贯的句子
4、,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辨别词义。必须必需我们必须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必需的地方。度过渡过他渡过了难关后,在海南度过了一个轻松的假期。牟取谋取小商小贩不能用欺诈手段牟取暴利,而应合法经营,谋取利润。窜改篡改日本改动历史教科书的真正意图,不是窜改个别不通的词句,而是篡改历史,掩盖侵略罪行。界限界线正误之间有是非界限(界线),国与国间有国界线,但学止无境,永无界限。推托推脱在抗洪抢险面前,他推托有病不能参加,这是典型的推脱责任的做法。【问】“爆发”与“暴发”怎样区分?【答】都是动词,都有突然发作的意思。“暴发”有两个义项: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突然发作,如“山洪暴发”。爆发有三个义项:
5、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进出,如“火山爆发”。通过外部冲突的形式而发生重大变化,如“爆发革命”。(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如“爆发战争”。两者可从以下几方面区别:在感情色彩上,“暴发”多含贬义,“爆发”多为中性。在表达意义上,“暴发”是突然而猛烈的意思,“爆发”是蓄积已久,猛然破裂或迸出的意思。在突出重心上,“暴发”突出的是声势较大,速度快,让人难以琢磨原因,或没有必要去琢磨原因。“爆发”突出效果,往往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而引发的质的变化,往往能引发人的理性的思考。例海底火山爆发,可能引发海啸。例他囤积居奇,一夜暴发。【问】“制订”与“制定”、“商订”与“商定”、“审
6、订”与“审定”、“订金”与“定金”、“预订”与“预定”如何区分?【答】A“制订”与“制定”。“制订”意思是“创制拟定”。“制订”只说动作本身,不强调动作完成。例“中国要不要制订西部开发法”一时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话题。“制定”意思是“经过一定程序定出法律、规程、计划等”,强调动作已完成。例根据建议的精神,国务院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例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组织资深专家对新编的教材进行了审订。B“商订”与“商定”。两者都有协商、商量的意思。但“商订”强调过程。例澳门今召开紧急会议商订加强禽流感防疫应变措施。“商定”意思是商量决定,
7、强调结果。例各单位根据协调会商定的决议,组织力量开展工作。C“审订”与“审定”“审订”与“审定”都是动词,都含有审查、审阅的意思。“审订”意思是审阅订正。“订正”,主要指文字上的改正。审订指对书面文字材料进行审查、修改、订正。例编辑部调集精兵强将,审订这部书稿,并以最快的速度出版发行。例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审定”:审查决定。“审”:审查核对。“定”:决定;定稿。例苏小姐把他向她哥哥介绍鸿渐心里想,糟了!糟了!这一介绍就算经他家庭代表审定批准做候补女婿了。(钱钟书围城)“审订”侧重
8、在“订”,即修改、订正其中的差错,不强调意见的最后确定;“审定”侧重在“定”,即审查后做出决定、评定,强调意见的最后确定。如是书稿,“审定”意即定稿,可以付印;如是计划,“审定”意即就可实施。D“订金”与“定金”在法律意义上,两者有严格的区分。“订金”属于预先支付的一部分价款,不具备担保的性质;“订金”不具备法律效力,如果收取订金的一方不能履行约定,交付订金的一方只可要求返还订金而不能要求双倍返还。例刘女士对房子比较满意,痛快地交纳了五万元订金。“定金”是一方当事人为了保证合同的履行,向对方当事人给付的一定数量的款项,具有担保作用和证明合同成立的作用。“定金”具备法律效力。例因为王先生违约,预
9、付的一万元定金没能退回。E“预订”与“预定”。预订:预先订购。如“预订机票”,“预订报纸”。例各大宾馆酒楼年三十的团圆饭,早在一个月前就被预订完了。预定:预先规定或约定。“预定计划”,“预定时间”。例国家开发大西北的十项工程预定在五年内完成。【问】怎样复习熟语?【答】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什么是熟语呢?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固定的词组,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成分,并且往往不能按照一般的构词法来分析,如慢条斯理、无精打采、不尴不尬、乱七八糟、八九不离十等。”“熟语”比“成语”的范围大,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俗语、歇后语等。成语常考,已受到足够重视,不再说它
10、。惯用语是指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惯用语活泼生动,常用来比喻一种事物或行为,相当于一个词或词组,它的意义往往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去推断。如“炮筒子”是指性情急躁或心直口快的人,“狗腿子”是指坏人的帮凶。又如戏台的柱子是十分重要的部分,没有它,戏台就要倒塌,于是人们就用“台柱子”来表示戏中的主要演员,进一步又比喻一个集体中的骨干。“敲边鼓”是指从旁帮腔或助势。在使用时,要弄清感情色彩。“磨洋工”和“泡蘑菇”意思很相近,一个偏重指工作时拖延时间,懒散拖沓;一个指故意纠缠而拖延时间。在“你快说去不去,别泡蘑菇了”这句话里,就不能把“泡蘑菇”换成“磨洋工”。惯用语虽然是一种较固定的词组,但定型性
11、比成语要差些。“无孔不入”是成语,“钻空子”是惯用语。我们可以把“钻空子”拆开说“钻了一个空子”“钻了我们的空子”;却不能把“无孔不入”说成“无一孔不入”。又如:碰钉子(碰了个大钉子)、炒鱿鱼(炒你的鱿鱼)、打交道(打了几次交道)、节骨眼儿上、巴不得、铁饭碗、吃大锅饭、墙头草、踢皮球、驴打滚、眼中钉、钻空子、耳边风“谚语是劳动人民创作并广为流传的定型化的艺术语句,它是人民智慧和生产斗争、对敌斗争以及各种生活经验之总结,是带有讽谕性、训诫性、经验性和哲理特性的语言结晶。”(中国谚语集编辑细则)如:“日落胭脂红,无雨也有风。”“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刀不磨
12、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冬吃萝卜夏吃姜,免得医生开药方。”“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歇后语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如“飞蛾扑火自取灭亡”,“芝麻开花节节高”,“外甥打灯笼照旧(舅)”,“膝盖上钉掌离题(蹄)太远”。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只说出前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如“马尾拴豆腐”省去的是“提不起了”;“围棋盘里下象棋”,以示不对路数。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熟语是今年才新增的内容,估计难度不会太大。了解一些常用熟语的意义和用法,做一些练习加以强化,
13、完全可以应付。请看英才苑网站学生频道创新试题高考新增:熟语练习等资料。【问】成语使用错误常见的有哪些?【答】成语的使用是高考语文比较稳定的考查内容。高考考查的成语一般是常见、常用而又常错的。从近年高考语文成语考查的实际情况来看,成语使用错误有以下几类。1理解有误【功败垂成】垂:接近,快要。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多含有惋惜之意。2006全国卷1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句中当作“成功或者失败”的意思使用,错误。【屡试不爽】屡:屡次,多次。爽:差错。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2005江苏卷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
14、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把“屡试不爽”理解为“几次考试心情不爽快”,纯属望文生义。【万人空巷】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容易误解为“街道上没有人”而误用1997全国卷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人们都在家里看电视而“街上显得静悄悄的”,这样的情景岂能用“万人空巷”?【文不加点】点:涂改。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汉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辍,文不加点。2004北京卷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累人。把
15、“文不加点”理解为文章不加标点,望文生义,大谬不然。2不合语境【一念之差】念:念头、主意;差:错误。一个念头的差错指因一时的疏忽或考虑不周而产生严重的后果。2006全国卷1A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变废为宝是好事,用一念之差显然不合语境。【买椟还珠】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2006北京卷有的国家靠“采购”外籍运动员提高在国际赛事中的名次,使本土选手减少了在更高舞台上历练的机会,这真是买椟还珠。根据句意,批判国家采取的措施过于急功近利,而不是取舍不当。“买椟还珠”与具体语境不
16、合。【感同身受】感:感激;身:亲身。心里很感激,就像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晚清文学丛钞轰天雷第二回:“再者北山在京,万事求二兄代为照顾,感同身受。2006江苏卷清晨,我来到天安门广场,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在场的群众自发唱起庄严的国歌,强烈的爱国热情使我感同身受,心潮澎湃。“我”就在现场,就是自己亲身领受,不是“就像”。【拍手称快】快:痛快。拍掌叫好。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2006全国卷1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表演精彩赢得观众喝彩,用拍手称快,不妥。3用错对象【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
17、。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2006山东卷近年来禽流感在国内时有发生,危害极大,各级政府必须筚路蓝缕,积极作好预防,以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筚路蓝缕”用于创业,这里用于预防禽流感,不妥。【不期而遇】期:约定时间。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2006山东卷显然,打造“信用政府”和发展“民营经济”这两大热点,在民众的关注下不期而遇了。“不期而遇”主语应是人,用错对象。【珠圆玉润】润:细腻光滑。像珠子一样圆,像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2006辽宁卷不管走到哪里,她总是穿金戴银,珠圆玉润,一身珠光宝气,令人感到十分庸俗。珠圆玉润适用对象是歌
18、声或者文字,不能用于人的穿戴。【豆蔻年华】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2004福建卷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豆蔻年华”只能用于十三四岁的女子。用于大学生,年龄不符;大学生中还有男性,男性更不能用“豆蔻年华”。4褒贬失当【无所不至】至:到。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2006广东卷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做了周密安排,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显然应改为“无微不至”。【巧立名目】变着法定出一些名目来达到某种不正当
19、的目的。含有贬义。2006安徽卷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开发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值得赞扬。【睚眦必报】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借指极小的仇恨。像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比喻心胸极狭窄。2006重庆卷李老汉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别人给他的帮助与恩惠,哪怕仅仅只是一句安慰的话,他也睚眦必报。睚眦必报含贬义,感情色彩不当。【弹冠相庆】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2004广东卷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勇气。中国女排夺冠,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用“
20、弹冠相庆”,大为不妥。5不合逻辑【不足为训】足:够得上;训:法则,典范。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2006全国卷2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无伤大雅,指虽有影响但对主要方面没有妨害。“无伤大雅”意在肯定,“不足为训”意在否定,两者连用,矛盾。【宛然在目】宛然,仿佛。仿佛就在眼前。2006浙江卷我终于登上了魂牵梦萦的黄山,奇松异石、流云飞瀑宛然在目,令人赞叹不已。本来就在眼前,再用宛然在目,错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外面像金像玉,里面却是破棉絮。比喻外表很华美,而里面一团糟。2004福建卷写文章首先要言之有物,否则,
21、无论文字如何优美,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能打动读者。“言之有物”就是文章有内容;“否则”就是“言之无物”。“败絮”也是物,不是无物,而是一团糟。【春意阑珊】阑珊: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南唐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2004辽宁卷初春的校园,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在唱着,有的在跳着,有的在谈着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初春怎么会春意将尽呢?自相矛盾。6不合语法【走马观花】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2005山东卷这次来美国参加国际会议,要积极参加活
22、动,既能向各国的同行学习,又能走马观花地感受美国的生活。适用于对事物粗略的观察;“走马观花地感受”,搭配不当。【摧枯拉朽】枯、朽:枯草朽木。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2005山东卷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更需要不断超越的勇气。“摧枯拉朽”用于修饰“创造力”,不妥。【每况愈下】越往下越明显。表示情况越来越坏。2004天津卷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仍不能有丝毫大意。从句意看,情况是越来越好,用“每况愈下”不妥。“事故的发生率”也不能与“每况愈下”搭配。7谦敬误用【抛
23、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2005广东卷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是谦辞,只能用于自身,而不能用于别人。【蓬荜生辉】蓬荜,编蓬草、荆竹为门,形容穷苦人家。使寒门增添光辉。2001全国卷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蓬荜生辉”是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增添光辉。谦辞用于对方,很不得体。8程度不当【九牛一毛】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2004全国卷套机场附近山顶的
24、大量无线发射台严重影响飞行安全,目前虽有一些已搬下山,但这对实现机场净空不过是九牛一毛。从句意看,“机场附近山顶的大量无线发射台”与“已搬下山”的一些无线发射台之间,构不成“九牛一毛”的关系,不合语境。【有口皆碑】碑:指记功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人人称赞。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七:“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2002全国卷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的时候,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会有口皆碑。配用“有口皆碑”的,一定是不同凡响的,而且是已被普遍肯定的。“机关作风的变化”还不够“有口皆碑”的程度,并且尚未实现,所以不能用“有口皆碑”。【问】有些词
25、语的意思与与其字面相反,请举例解说一下好吗?【答】汉语中有看似肯定而实为否定的现象,如: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孔雀东南飞)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闺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鲁迅故乡)以上4例中,画线的“敢”、“忍”、“可堪”、“好容易”都表示否定,意思分别是“不敢”、“不忍”、“不堪”、“好不容易”。如果照字面理解,就会出错。课本将“忍看朋辈成新鬼”注释为“忍心看着朋友们一个个被反动派杀害”,这是不对的。“忍”应是“不忍心”,正因为不忍心眼看着朋友们一个个被反动派杀害,才“怒向刀
26、丛觅小诗”,即用投枪、匕首似的笔,与敌人作坚决的斗争。也有看似否定而实为肯定的现象,如: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不出现一些差错。(全国高考题)一会儿又从哪儿惊起一只野兔,也那样近,你差一点儿没踩到它。(吴伯箫猎户)集市上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小王终于穿上了绿军装,好不高兴。上述例句都用了否定词“不”或“没”,但它们都不表示否定,“难免不出现”=“难免会出现”,“差一点儿没踩到”=“差一点儿踩到”,“好不热闹”=“好热闹”,“好不高兴”=“好高兴”。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好不热闹”等于“好热闹”,“好不高兴”等于“好高兴”,唯一相反的例子是“好容易”等于“好不容易”:这已经是汉语语法里边的常识,不用多说
27、了。(语文杂记)【问】标点符号如何复习?【答】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要能够根据句子本身的意思来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标点符号运用容易出错的地方有哪些?要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可以结合以前的高考题进行复习。标点符号的考查重点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括号和表停顿的点号同时并用,后面的点号是在括号里还是在括号外;二是引号与点号并用时,后面的点号应在引号里还是在引号外;三是有疑问词的句子是否都要以问号结尾,几个疑问句相连,问号应该怎样打;四是几个并列的短语相连,如何使用逗号和顿号。这些也确是标点使用中的难点,复习时应认真辨析。如问号的常见错误:标点符号的考查,可以在第卷中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查辨识能
28、力;也可以在第卷中,由考生给语段加标点,或在一语段中,同时要求修改语病和使用不当的标点。【问】高考常考问号的用法。问号错用的情形有哪些?【答】问号错用,常见的情形有以下三种。1没有疑问语气而误用问号有些句子虽然用了疑问代词“谁”“什么”“怎么”“哪里”等,或有疑问语气词“吗”“呢”等,但全句不是疑问句,就不能用问号。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怎么办?这句尽管有疑问词“怎么”,但整句话是向人们陈述一件事情的,并没有提出问题,句中应该用逗号,句末用句号。请你去问问他在哪儿工作?这是一个祈使句,“他在哪儿工作”是“问问”的宾语,句末应用句号。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条路谁能走通”是“不知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