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项目第1 2天结束时,项目经理对项目滞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找出了滞后原因M(由于M造成的偏差是非典型的)。(l)假设M在以后的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会再发生生,请计算网工估算EAC。(2)假设M在以后的项目实施过程中一直存在,请计算完工估算EAC。1),非典型偏差,EAC=AC+ETC=AC+BAC-EV=25000+30000-19000=36000元2),典型偏差,EAC=BAC/CPI=30000/0.76=39473.68元试题二某大型国有企业A计划建立_套生产自动控制系统,改变目前的半自动化生产状态。A企业内部设立有信息中心,具有自主开发能力,但采购部门经理老李认为自主开发耗时长,还是决
2、定从外部选择一家具有相关成熟产品和实施经验的集成商实施外包。老李组织编写了采购计划,确定该项目要对外进行招标。由于招标代理机构B已经与A企业合作多次,并列入了A企业的供应商名录,因此A企业直接委托B机构开始招标工作。招标代理机构B一协助A企业拟制了招标文件,并在互联网上发布了招标公告。招标文件中要求,潜在供方应具有信息系统集成二级(及其以上)资质。集成商C公司想参加投标,但只具有信息系统集成三级资质,C公司联合了有信息系统集成二级资质的集成商D公司共同参加投标。在投标截止时间前一周,A企业发现招标文件中有一处错误,他们对招标文件进行了修改并在网上进行了公告,还电话通知了每一个已知的投标人。代理
3、机构B接收了多份标书,与A企业共同对标书中涉及的技术方案、报价、资质证明材料等文件进行了评审,最终选择了一家报价最低的集成商E公司。接下来,A企业与集成商E公司签订了合同。在项目需求阶段,双方对于需求的理解产生了不一致。为消除需求的歧义,双方召开了多次会议进行沟通。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集成商E公司没有此类软件开发的经验,部分开发模块需要外购,因此导致项目的进度延后。老李直接决定将项目外包的做法是否合适?为什么?不合适,老李应该进行全面的自制和外购分析,单纯从耗时长短来分析就做决策不够,还要分析成本和是否为核心竞争力等多方面因素。判断下列选项的正误(填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正确的选项填写
4、“”,错误的选项填写“”):(1)编制采购计划前应首先做出自制外购决定。 ( )(2)A企业不应该直接委托B机构作为招标代理机构。(3)结束采购过程就是把合同和相关文件归档以备将来使用。(1)(2)(3)(8分)(1)该项目的合同应采用哪一种合同对于甲方比较有利?1)固定总价合同和固定总价加激励合同对甲方会比较有利,因为此类合同的风险较小,成本相对可控。 (2)C公司和D公司的联合体是否符合投标要求?2)不符合要求,因为C公司的资质不符合,联合投标应该以最低资质的企业为联合体的资质。所以不符合要求。(6分) 请说明在该项目的采购过程中可能存在哪些问题?此次采购过程中的问题有1)未进行充分的自制
5、或外购分析2)未审核招标代理机构的资格3)未审核投标方的资质4)招标过程中修改了招标文件,却只进行了电话通知5)选择最低价的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可能缺乏完善的评标标准。6)采购过程缺乏有效的监控。试题三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鉴于配置管理在信息系统集成和IT运维项目中的重要作用,某企业计划在企业层面统一建立配置库,以规范公司的配置管理,并责成公司的商务经理杨工兼任公司的配置经理,全面组织和协调公司的配置管理事项。杨工接到任务后,按照公司目前系统集成和运维的架构,将配置库分为系统集成项目配置库和运维项目配置库,不过这种配置库管理只是从名称方面进行了区分,实际上
6、只有一个配置库。由于公司大部分的运维项目来自于公司的系统集成部,所以底层数据是共享的,没有分割开来,运维人员和系统集成人员经常针对同一个配置项进行修改。在配置库运行4个月之后,公司组织了一次对配置库的审计,发现配置库存在大量的问题,杨工面对这样的局面,对自己在配置管理中的角色也感到非常迷茫。他收集了目前公司配置库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比较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的项目组将配置项细化到了软件产品的模块,而有的项目组以项目简单为由,根本没有进行配置管理,并且各项目组内部对配置管理的需求也不统一,随时间变化波动较大。(2)很多开发人员和运维人员不知道在不同的库里应该放置什么内容,而且
7、各种配置项的配置格式也不统一,导致配置库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3)配置库增删比较混乱,很多配置项还找不到最后的版本,而且很多配置内容也放置混乱,各种库的分割管理起不到预期的效果。请结合以上案例,简要说明配置管理的目标和主要活动。配置管理的目标是为了系统的控制配置变更,在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维持配置的完整性和可跟踪性,标示系统在不同时间点上的配置。配置管理包括6个主要活动:制定配置管理子计划、配置标识、配置控制、配置状态报告、配置审计、发布管理、发布管理和交付。 请说明杨工在配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杨工在配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1)没有指定配置管理计划2)没有对配置库进行很好的分类管理3)版本管控不
8、到位,造成版本丢失4)没有成立配置控制委员会5)变更管理没有走流程或者没有规范的变更流程。6)没有任命专职的配置管理员7)没有很好的配置管理系统。根据你的理解,请指出配置审计的功能是什么?配置审计也称为配置审核或配置评价,包括功能配置审计和物理配置审计,分别用以验证当前配置项的一致性和完整性。配置审计的实施是为了确保项目配置管理的有效性,体现了配置管理的最根本要求,不允许出现任何混乱的现象,防止向用户提交不合适的产品,如交付了用户手册的不确定版本;发现不完善的实现,如开发出不符合初始规格说明或未按变更请求实施变更;找出各配置项间不匹配或不相容的现象;确认配置项已在所要求的质量控制审核之后纳入基
9、线并入库保存;确认记录和文档保持着可追溯性。试题四A公司属于创业型公司,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公司领导决定成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全面负责公司所有项目的质量,并降低产品的缺陷率。公司还聘任了具有多年质量管理经验的张工担任公司质量管理部门的经理。张经理上任后,从每个项目组中抽调了一名QA.QA隶属于公司质量部,工作地点在各个项目所在地点,与项目组一起工作,负责所在项目的质量管理。小王是X项目的QA,当前X项目正在研发阶段。张经理要求小王按照项目进度提交一份项目质量管理计划,并提供了常规质量管理计划的模板,主要包括质量检查点、检查人、检查内容、检查时间、检查方式等。小王于是按照张经理的要求编写并
10、提交了项目质量管理计划一X项目。过了2个月,张经理根据质量管理计划的某一个时间点,询问小王某一个设计评审的会议情况时,小王没有找到有关的会议记录。张经理又电话询问X项目的项目经理有关质量管理的情况,该项目经理认为质量管理是由小王根据质量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的,自己会大力配合。结合以上案例,请指出该质量管理计划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张经理制定小王一个人来制定项目质量管理计划,不够,应该和项目组成员共同制定。2)小王制定的质量管理计划内容不全面,质量管理计划是项目管理计划的组成部分,描述如何实施组织的质量政策,以及项目管理团队准备如何达到项目的质量要求。3)在规划质量管理的时候应该同步制定
11、过程改进计划、质量测量指标、质量核对单,并同步更新项目文件,这些小王都没有做到。4)实施过程有评审却没有记录,应该记录所有的评审会议记录。5)项目经理认为质量管理中他是配合的角色,认识错误。结合以上案例,请指出QA的主要工作内容。质量保证人员是高级经理的耳目。QA的作用不仅限于发现和报告项目的问题。一个合格的QA在项目中会充当三种角色:(1)导师:具备学习和培训能力。在项目前期,QA辅助项目经理制定项目计划,包括根据质量体系听标准过程裁剪得到的项目过程,帮助项目进行估算,设证质量目标等;对项目成员进行过程和规范的培训以及在过程中进行指导等。(2)医生:通过度量数据对项目过程进行诊断,帮助分析原
12、因,开处方。在项目过程中,QA可以承担收集、统计、分析度量数据工作,用于支持管理决策。(3)警察:以企业流程为依据,但要告诉大家流程背后的原因;如果和项目组针对某些问题意见相左,可以直接汇报高层。在项目过程中,QA有选择性地参加项目的技术评审,定期对项目的工作产品和过程进行审计和评审。典型的QA的职责包括:过程指导、过程评审、产品审计、过程改进、过程度量结合以上案例,你认为设计评审会议应该由谁组织?本案例中,张经理又电话询问X项目的项目经理有关质量管理的情况,该项目经理认为质量管理是由小王根据质量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的,自己会大力配合。该项目经理的理解是错误的,项目经理是项目的总负责人,项目经理
13、在项目管理中担任整合者的角色,而设计评审会议涉及到多个部门,所以建议由项目经理来组织设计评审会议。但是会议的把关人员应该为QA部门,项目经理只负责召集和主导会议,并完成会议纪要。具体评审的质量要求以及评审点十分通过应该最终由QA部门负责决策。附赠资料:2022年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高频考点系统架构设计师一、考虑用户的观点当您为智能客户端应用程序确定合适的性能目标时,您应该仔细考虑用户的观点。对于智能客户端应用程序而言,性能与可用性和用户感受有关。例如,只要用户能够继续工作并且获得有关操作进度的足够反馈,用户就可以接受漫长的操作。在确定要求时,将应用程序的功能分解为多个使用情景或使用案例通常是有用
14、的。您应该识别对于实现特定性能目标而言关键且必需的使用案例和情景。应该将许多使用案例所共有且经常执行的任务设计得具有较高性能。同样,如果任务要求用户全神贯注并且不允许用户从其切换以执行其他任务,则需要提供优化的且有效的用户体验。如果任务不太经常使用且不会阻止用户执行其他任务,则可能无须进行大量调整。对于您识别的每个性能敏感型任务,您都应该精确地定义用户的操作以及应用程序的响应方式。您还应该确定每个任务使用的网络和客户端资源或组件。该信息将影响性能目标,并且将驱动对性能进行度量的测试。可用性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源,并且可能大大影响性能目标的定义。正式的可用性研究在确定用户如何执行他们的工作
15、、哪些使用情景是共有的以及哪些不是共有的、用户经常执行哪些任务以及从性能观点看来应用程序的哪些特征是重要的等方面可能非常有用。如果您要生成新的应用程序,您应该考虑提供应用程序的原型或模型,以便可以执行基本的可用性测试。二、考虑应用程序的操作环境对应用程序的操作环境进行评估是很重要的,因为这可能对应用程序施加必须在您制定的性能目标中予以反映的约束。位于网络上的服务可能对您的应用程序施加性能约束。例如,您可能需要与您无法控制的Web服务进行交互。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确定该服务的性能,并且确定这是否将对客户端应用程序的性能产生影响。您还应该确定任何相关服务和组件的性能如何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某些系统
16、会经受相当稳定的使用,而其他系统则会在一天或一周的特定时间经受变动极大的使用。这些区别可能在关键时间对应用程序的性能造成不利影响。例如,提供应用程序部署和更新服务的服务可能会在星期一早上9点缓慢响应,因为所有用户都在此时升级到应用程序的最新版本。另外,还需要准确地对所有相关系统和组件的性能进行建模,以便可以在严格模拟应用程序的实际部署环境的环境中测试您的应用程序。对于每个系统,您都应该确定性能概况以及最低、平均和最高性能特征。然后,您可以在定义应用程序的性能要求时根据需要使用该数据。您还应该仔细考虑用于运行应用程序的硬件。您将需要确定在处理器、内存、图形功能等方面的目标硬件配置,或者至少确定一
17、个如果得不到满足则无法保证性能的最低配置。通常,应用程序的业务操作环境将规定一些更为苛刻的性能要求。例如,执行实时股票交易的应用程序将需要执行这些交易并及时显示所有相关数据。三、使用分页和惰性加载在大多数情况下,您应该仅在需要时检索或显示数据。如果您的应用程序需要检索和显示大量信息,则您应该考虑将数据分解到多个页面中,并且一次显示一页数据。这可以使用户界面具有更高的性能,因为它无须显示大量数据。此外,这可以提高应用程序的可用性,因为用户不会同时面对大量数据,并且可以更加容易地导航以查找他或她需要的确切数据。例如,如果您的应用程序显示来自大型产品目录的产品数据,则您可以按照字母顺序显示这些项,并
18、且将所有以“A”开头的产品显示在一个页面上,将所有以“B”开头的产品显示在下一个页面上。然后,您可以让用户直接导航到适当的页面,以便他或她无须浏览所有页面就可以获得他或她需要的数据。以这种方式将数据分页还使您可以根据需要获取后台的数据。例如,您可能只需要获取第一页信息以便显示并且让用户与其进行交互。然后,您可以获取后台中的、已经准备好供用户使用的下一页数据。该技术在与数据缓存技术结合使用时可能特别有效。您还可以通过使用惰性加载技术来提高智能客户端应用程序的性能。您无须立即加载可能在将来某个时刻需要的数据或资源,而是可以根据需要加载它们。您可以在构建大型列表或树结构时使用惰性加载来提高用户界面的
19、性能。在此情况下,您可以在用户需要看到数据时(例如,在用户展开树节点时)加载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一、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企业经营战略、行为规范和业务流程。企业信息化结构:产品/服务层,作业层,管理层,决策层。企业信息化就是在企业作业、管理、决策的各个层面,科学计划、过程控制、事物处理、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引进和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全面改革管理体制和机制,从而大幅度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二、企业资源规划(ERP)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一般来说,ERP是一个以财务会计为核心的信息系统,用来识别和规划企业
20、资源,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销售、运输、财务、人力资源等进行规划和优化,从而达到最佳资源组合,使企业利润最大化。从计算机技术的角度来看,ERP系统是一种软件工具,是一套复杂的信息管理系统。ERP系统综合运用数据库、面向对象、图形用户界面(GUI)和网络通信等计算机技术,实现系统化的企业管理。ERP系统特点:ERP是统一的集成系统;ERP是面向业务流程的系统;ERP是是模块化可配置的;ERP是开放的系统。ERP系统功能:财会管理;生产控制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三、供应链管理(SCM)供应链的概念:传统概念认为供应链描述的是企业间的采购、供应关系,这种关系仅局限于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的
21、关系,忽略了与外部供应链成员的联系。现代供应链概念增加了三个要点:关于核心企业、关于战略伙伴关系、关于增值链。供应链的结构:供应链是一个范围很大的企业结构模式,包含了所有参与的节点企业,从原材料开始,经过各个环节,直到最终用户。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在满足服务水平要求的同时,为了使系统成本达到最低而采用的将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和商店有效的结合成一体来生产商品,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各种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并把正确数量的商品在正确的时间配送到正确的地点的一套管理方法。供应链管理分类:(1)按供应链管理的对象分:企业供应链、产品供应链、基于供应链契约的供应链;(2)按网状结构分:V
22、型供应链、A型供应链、T型供应链;(3)按产品分:功能型供应链、创新型供应链。敏捷供应链特点:(1)支持供应链中跨企业的生产方式的快速重组,有助于促进企业间的合作和合作的优化,从而实现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对市场需求的快速理解,对新产品或服务的快速研发、生产和供应;(2)不仅支持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调整、重构和信息共享,而且支持供应链中跨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调整、重构和信息共享;(3)敏捷型供应链中各个企业能根据敏捷化要求方便地进行组织、管理的调整和企业生产模式的转变。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一、知识产权和标准1、企业商标有效期为10年,期满之后如果不续用注册,则其他公司使用商标不违法。2、先提交专利
23、申请的企业获得专利权。3、我国软件工程标准分为4类:基础标准,开发标准,文档标准,管理标准。4、ISO20000是信息技术服务管理标准;ISO27000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EEE802.16是宽带无线城域网5、软件文档分为:(1)开发文档:描述开发过程本身。(2)产品文档:描述开发过程的产物。(3)管理文档:记录项目管理的信息,建立在项目管理信息的基础上。6、文档质量分为4级:(1)最低限度文档(1级文档),适合开发工作量低于一个人月的开发者自用程序。(2)内部文档(2级文档):可用于在精心研究后被认为似乎没有与其他用户共享资源的专用程序。(3)工作文档(3级文档):适合于由同一个单位内若干
24、人联合开发的程序,或可以被其他单位使用的程序。(4)正式文档(4级文档):适合那些要正式发行供普遍使用的软件产品。7、产品解释权不算知识产权。8、根据软件文档编制规范:(1)需求阶段要编制出:需求规格说明书,数据要求说明书,初步的用户手册;(2)设计阶段要编制出:架构设计说明,详细设计说明,测试计划初稿;(3)实现阶段要编制出:用户手册,操作手册,测试计划;(4)测试阶段要编制出:测试分析报告,项目开发总结报告。二、项目经理团队建设要点的内容(1)设定目标。对项目设定一个愿景和使命,确保项目团队每个成员都能理解这些目标;清晰的为项目中的人员定义他们不同的角色,确保达成共识。(2)管理期望值。务
25、必了解和重视团队成员的期望,以此也了解大家的能力,增强大家的信任度;对团队成员做一个员工绩效单,记录他们一段时间内的绩效和改善状况,定期开会,对绩效和改善状况进行评估;确保每个人都能从项目中学到新的东西,使它们从项目中获益。(3)激励。通过召开例会的方式,对团队成员的优异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感谢;让团队成员有机会被高层管理者和客户认识了解;建立一个基金,定期的,公开的给予他们奖励;团队成员都成功才是项目的成功,最终也是项目经理的成功。(4)沟通。鼓励公开交流的团队文化。欢迎成员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和项目经理交流;大家的沟通应该是诚实和透明的;项目经理和成员定期进行非正式的沟通;尽可能让汇报关系扁平
26、化,确保不多于两层的汇报层次;项目经理应该客观的分析他人,不要带着旧有的偏见;对团队成员的承诺,要最终付诸行动,不要食言;项目经理对待自己的错误要敢于公开承认;相互信任,用人不疑。(5)工作环境和文化。建立鲜明的团队文化,促进团队的成长和进步;重视团队合作。鼓励多种协作方式;建立一个令人兴奋的环境。激发每一位成员的小宇宙。网络工程师一、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9年建立了一个分委员会来专门研究一种用于开放系统的体系结构,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这是一个定义连接异种计算机的标准主体结构。2、OSI简介:OSI采用了分层的结构化技术,共分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
27、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3、OSI参考模型的特性:是一种异构系统互连的分层结构;提供了控制互连系统交互规则的标准骨架;定义一种抽象结构,而并非具体实现的描述;不同系统中相同层的实体为同等层实体;同等层实体之间通信由该层的协议管理;相信层间的接口定义了原语操作和低层向上层提供的服务;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是面向连接的或无连接的数据服务;直接的数据传送仅在最低层实现;每层完成所定义的功能,修改本层的功能并不影响其他层。4、物理层:提供为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所需要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有关的物理链路上传输非结构的位流以及故障检测指示。5、数据链路层:在网络层实体间提供数据
28、发送和接收的功能和过程;提供数据链路的流控。6、网络层:控制分组传送系统的操作、路由选择、拥护控制、网络互连等功能,它的作用是将具体的物理传送对高层透明。7、传输层: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传送连接的功能;选择网络层提供最合适的服务;在系统之间提供可靠的透明的数据传送,提供端到端的错误恢复和流量控制。8、会话层:提供两进程之间建立、维护和结束会话连接的功能;提供交互会话的管理功能,如三种数据流方向的控制,即一路交互、两路交替和两路同时会话模式。9、表示层:代表应用进程协商数据表示;完成数据转换、格式化和文本压缩。10、应用层:提供OSI用户服务,例如事务处理程序、文件传送协议和网络管理等。二、分组交互技术1、分组交换的优点:线路利用率提高;分组交换网可以进行数据率的转换;在线路交换网络中,若通信量较大可能造成呼叫堵塞的情况,即网络拒绝接收更多的连接要求直到网络负载减轻为止;优先权的使用。2、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主要差别:在分组交换网络中,要限制所传输的数据单位的长度。报文交换系统却适应于更大的报文。3、虚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