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241.04KB ,
资源ID:1786799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8679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历史届一轮复习一轮复习通史版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与经济 doc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历史届一轮复习一轮复习通史版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与经济 docWord格式.docx

1、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2宗法制目的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实质是处理同一宗族内部成员间的亲疏、等级和世袭权力的制度,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和余子分封制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大宗和小宗的区分,是宗法制的基本特征一方面把族权、政权和神权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以尊祖和敬宗为信条,确定了诸侯与王室的关系以及诸侯国的继承规则,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等级秩序,具有维护政权的作用另一方面,宗法制度本身也有其无法克服的弊端,当社会生产资料基本分

2、割完毕后,它就无法应付不断滋生的新贵。同时,“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做法,也是与政治机制不断更新的要求背道而驰的3礼乐制度(1)含义:周礼是维护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2)作用: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必不可少的工具。1.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历史遗存(1)分封制的历史遗存: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皇族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许、郑、陈等。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2)宗法制的历史遗存:封建政治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制原则;对祖宗的崇拜;“家国同治”的统治理念等社

3、会习俗后世的百家姓丛书、家族家谱修订、宗祠家庙的修建;民间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及祭祖扫墓等思想观念“忠”“孝”等伦理观念;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等社会公德;男尊女卑、等级贵贱、过分强调家庭本位、任人唯亲等现象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3)地方权力较大: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统治者尚未形成中央权力的集中。 (4)迷信色彩浓厚: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

4、。3.理解“家国同构”(1)“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2)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嫡长子世袭王位,是君主,也是宗族的大宗。其他诸子分封为诸侯,是臣子,也是宗族的小宗。(3)“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国同构”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洽。这种借助血缘人伦关系来治理国家的政治模式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1王权体制面临的挑战周平王东迁后,王畿的土地日益缩小,政治、经济实力大大衰落。大国诸侯均被连绵不断的战争消耗得筋疲力尽,这为诸侯国内部的卿大夫提供了绝好的发展机会表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王失去了天下

5、共主的地位,成了诸侯的附庸。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朝聘和述职,西周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至此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诸侯国中卿大夫强宗的崛起和国君公室的衰微:出现“田氏代齐”、“三家分晋”和“鲁三桓执政”。春秋初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到此时再变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甚至“陪臣执国命”影响卿大夫专权以至夺取政权后,为了巩固自己的胜利成果,必然不能再沿袭原有的统治模式,而需要采用新的统治方式。这在客观上使国家政权逐渐由分散趋于集中,血缘关系的纽带进一步松弛,从而为战国社会政治新局面的到来准备了条件。从这种角度来看,春秋后期卿大夫专权的政治格局,乃是中华文明发展

6、史上的一个必经阶段2.变法运动的兴起以商鞅变法为例(1)原因: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经济生产力: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及推广生产关系: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政治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成为社会发展的要求社会阶级关系变化:出现新兴地主、自耕农等军事争霸和兼并战争频繁,富国强兵成为各国改革的内在动力思想文化民间办学兴盛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法家思想成为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2)表现: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普遍推行县

7、制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令”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3)影响:积极性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制,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局限性轻视教化,刑法严苛,鼓吹轻罪重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未与旧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知识点二先秦时期的经济(一)发达的古代农业1耕作方式(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使用石刀、石斧、石犁,依肥力变化而迁徙。(2)石器锄耕: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主要工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3)铁犁牛耕:春秋战

8、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及推广。2耕作技术(1)商周时期:掌握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等技术。(2)春秋战国:使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垄作法。3水利工程(1)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2)郑国主持修建郑国渠。4经营方式(1)集体劳作: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分散性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具有封闭性自足性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脆弱性具有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低等影响因素生产力因素:耕作方式、

9、耕作技术、土地制度等小农经济自身特点:自给自足、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抗御天灾人祸能力差等政府政策因素:封建政府为保证封建统治的稳固,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严重的自然灾害地位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评价积极方面: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重要贡献消极方面: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5土地制度原始社会(公有制)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夏、商、西周(井田制)内容:土地属于国家,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受封者要向国王交纳贡赋。庶民和

10、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遭受剥削和奴役实质: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春秋战国(封建土地私有制)原因: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确立:公元前594年,鲁国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问题:土地兼并和集中,政府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的比较自然经济小农经济概念主要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本身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形式,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个体劳动基础上,以户为单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经济形式特征规模小,生产分散,技术因循守旧,闭关自守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精耕细作

11、,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时间产生于原始社会,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联系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二)手工业的兴起与发展1经营形态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品用途流通方式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的生活用品不在市场流通至明代前期占据主导地位,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经营民间消费在市场流通明中叶后占据主导地位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出售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2主要成就冶金业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了冶铜技术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出现后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西周晚期出现铁器陶瓷业原始

12、社会的彩陶已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商朝时烧出原始瓷器纺织业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多种丝织品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三)商业的发展商业活动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称从事商业活动的人为“商人”商业城市春秋战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战国时期,有的城市出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商业政策商周:国家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的发展战国:秦国商鞅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四)铁器时代生产关系的变革1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飞跃,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公田之外的私田不断扩大,公田日益衰败。2生产关系变革初税亩公元

13、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屡亩而税”。这是中国税制史上田租和田税分离的开始,从此,贵族所有的田地都要按照面积向国君交税,其结果是使贵族土地的私有权更加牢固,农民自耕的小土地的所有权也逐渐得到保障相地而衰征“相地而衰(cu)征”,即根据土地的好坏贫瘠征收不同的赋税。是管仲经济改革中的最主要内容,它实质上是以实物地租取代劳役地租,是对农业生产关系上的一次重大调整,从而加速了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废井田,开阡陌商鞅变法规定“废井田,开阡陌”,军功贵族土地所有制代替了氏族世袭贵族土地所有制。土地买卖的出现,打破了世袭贵族土地所有制时期“田里不鬻”的惯例。农民摆脱了氏族土地所有

14、制的残存影响,成为独立的小土地所有者。商鞅变法使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进一步扩大,也使贵族依世袭身份而占有土地的所有制转变为通过买卖占有土地,成为军功贵族、商人、货币持有者的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标志。至此,乡村的井田制和宗族组织彻底瓦解,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以地主和农民为基本阶级的经济形态逐步完善主题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国同构”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家国同构”是我国传统社会的独特的社会结构,它源于“始于殷、成于周”的宗法制度。“家国同构”的本质就是家、家族、国家在结构上的同一性,也就是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在家庭、家族内,父家长地位至尊,权力至大;在国内,君王地位至尊,权力

15、至大。简言之,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庭治理的形式扩大到国的范围。古代早期“家国同构”实现了“族权”与“政权”的统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国同构”现象,充分体现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封制的特点和历史遗存史料一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是“掺沙子”分封出去的邦国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共存共荣。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探究根据史料一,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这一举措对西周政治体制产生了什么影响?教你读史注意以材

16、料中逗号分层,第一层体现了分封制下的诸侯国与原有邦国的不同;第二、三、四层说明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拥有较大的权力,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说明分封制下诸侯国实行世袭贵族统治,拥有较大的独立性。提示意图: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影响:形成了二元体制。史料二西周分封诸侯的战略示意图探究该示意图反映了西周分封制哪些特点?教你读史解读本史料应注意图中文字信息和封国地域分布上的特点。由图中“王室”“武王弟”“周公子”等信息分析出同姓封国数量上的特点;从封国的地理分布可看出同姓封国地域分布上的特点。提示该图反映出西周分封的对象主要是王族、功臣、先代贵族。从布局上看,王族封国占据战略要地

17、,是分封的主体,直观反映了“拱卫王室”的分封意图。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史料一探究“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像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什么?教你读史史料一中图片及“宗庙”“祖庙”等信息说明宗法制是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缘关系远近区别亲疏的制度。提示祖先牌位。史料二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或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

18、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又一特色。中国历史纵与横探究据史料二,分析宗法制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教你读史史料二描述了西周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特点。史料以省略号为界分为两层。第一层主要阐述了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特点“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第二层主要阐述了宗法制的裙带作风和荫庇现象。提示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宗法色彩,表现为等级制,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极端皇权主义,亲贵合一,裙带作风等,这对中国几千年的伦理道德观、民族性有深远影响。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史料一(西周)整个国家政权就是由“大宗”“小宗”的宗法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家族的血缘关系与国家的组织关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19、周天子在宗法关系上是天下的“大宗”,在政治关系上是一国之君总之,宗法系统上的等级与政权组织中的等级是对立统一的,这就形成了亲贵合一、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摘自张荫麟中国史纲探究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家国关系上有何特点。教你读史本史料重在找论点,明确论据。以省略号分层是解读史料的关键。省略号后说明了论点“亲贵合一、家国一体”;省略号前的内容从“血缘关系”展开论述。提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政权和家族关系结合起来,形成了“家国一体”的局面。史料二西周分封和等级制度示意图探究该图片反映了哪些相关历史信息?教你读史图片的左侧反映的是分封制的等级序列,右侧反映的是宗法制的特点,整体反映了分封制与宗

20、法制的互为表里的关系。提示史料图文反映了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有相对性;大宗和小宗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形成了从周天子到士的严格等级序列。主题二“你耕田来我织布”的田园风情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精耕细作是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对其精华的高度概括。精耕细作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中国古代耕作方式的发展演变史料一夫范、中行氏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国语晋

21、语探究史料一反映出当时社会生产中出现了什么现象?教你读史解读史料时注意对“宗庙之牺”与“为畎亩之勤”的解读。“宗庙之牺”是指用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意为用作耕地的动力。提示春秋时期出现了牛耕技术。史料二战国时吕氏春秋总结了利用土地的十大问题,内容涉及整地、用地、改土、耕作、保墒、除草、通风、生长、健壮、高产等方面,形成较为深刻的技术认识。李群农业科技史探究史料二反映出战国时期农业生产技术有何特点?教你读史注意把握史料中的关键信息“整地、用地、改土、耕作、保墒、除草、通风、生长、健壮、高产等”,这体现出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有较深刻的技术认识。提示农业技术非常细致,具有精耕细作的特点。史料三

22、探究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有利于汉代关中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教你读史解读图片信息时,注意从图中提取关键信息,如该图中郑国渠、白渠等。提示密集的水利工程分布,农业灌溉水平高;关中地区开发早,自然环境有利于发展农业;汉代都城在长安,政治中心的经济需求;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应用等。小农经济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史料一西周时期那种“千耦其耘”的大规模集体耕作制到秦汉则以“一夫挟五口,治田四百亩”的小家庭耕作制为主。与倡导农业生产小家庭化相配合的是,战国时期手工业也日益小家庭化一个家庭内“男子力耕女子纺绩”的自给自足的家庭小农业,逐渐成为中国农耕经济的主体。孟意华中华文化产生形成的基础探究据史料

23、一概括我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模式。教你读史史料一以句号为界分为两层,分别指出了从西周到秦汉生产模式的变化和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的特点。提示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史料二(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牛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摘自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探究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教你读史解读史料注意概括政府官员重视农业生产的措施。“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

24、体现了官员引导、改进耕作技术。“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反映出政府在天灾时减赋赈灾。提示有利因素:政府重视,官员的动员、引导,政府在天灾时减赋赈灾。本讲命题点研究20102017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年份卷别命题角度政治上2017全国卷西周分封制2016全国卷西周政治制度2014全国卷分封制的影响2013战国时期秦国墓葬等级2011全国卷西周政治对秦汉统一的影响2010经济上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2015战国时期的小农经济综合考查我国春秋战国对海洋的利用考情分析先秦时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和奠基时期,新课标全国卷在此处命题更是不吝笔墨,尤其是核心素养立意的考查态势

25、日趋明显,如分封制与文化认同的关系、青铜器铭文与历史价值的养成、墓葬考古与史料实证的方法等等,均在本讲考题中体现。试题强调能力立意,呼应现实热点问题,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复习本单元要重视文本阅读,加强对宗法分封制、小农经济的认识,深刻理解先秦时期政治、经济对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选择题考查趋向研究(一)历史价值观引领考1(2017全国卷)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解析:选A根

26、据材料“河南”“山东”“北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王分封王族成员,使得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有了共同的文化底蕴,这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的形成,故A项正确。周不存在君主专制,B项错误,排除;C项错在“直接控制”,排除;材料并未体现“世袭特权”,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2(2016全国卷)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选B题干反映的是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字数、格式和内容情况。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意味着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故B项符合题意。周代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与商代一样,都是“金文”,并没有创造出全新的文字体系,故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宗法制度,故排除C项。商周青铜器多用于祭祀,题干信息不能说明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故排除D项。3(2011全国卷)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