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63.58KB ,
资源ID:1785376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85376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文档格式.docx

1、此外,采矿(尤其是煤炭大规模开采)造成的国土资源破坏、水资源破坏、机动车快速增长也带来污染加剧。中国要满足小康社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必需在保持经济增长和能源发展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明显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到2030年前后,中国有可能超过美国居世界第1位。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谈判中我国将遇到更大的压力。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即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原则,调控社会生产和消费活动中从资源到废弃物的物质流动方式,转变传统的“大

2、量开采、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发展模式,提高资源生产率,减少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根据中国发改委环境资源司的建议,由世界银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环境和社会司(Environment & Social Development Sector Unit (EASES),East Asia and Pacific Region,The World Bank)通过招标确定由清华大学吴宗鑫教授作为短期咨询专家,承担了“中国循环经济指标研究:建立指标体系并应用于中国”(Circular Economy Indicators Study: Estab

3、lishing the indicators system and an application to China)的研究课题。该课题的主要任务是:(1)研究和建立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2)应用该指标体系对中国资源利用效率和GDP的资源生产率进行评估和分析。本项目研究参照国外的经验,提出了中国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既需要有综合性的指标,在宏观层面上评估,也需要有部门类的指标,在部门层面上加以评估。能源、水资源、钢铁,以及有色金属等资源,中国人均资源的拥有量相对贫乏,其利用的效率及循环利用应是中国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的重点。中国政府已制定了到2010年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及其主要定量指标

4、(未公开发表)。本研究报告收集了相关的数据,给出了中国2000-2004年主要指标的变化,并与中国政府提出的2010年主要指标的目标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提供给了中国的发展改革委员会的资源环境司,起到了重要的政策参考价值。2国际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发展现状最早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国际上开始了全社会经济综合物资流的平衡核算的研究(见Gofman等1974年)。这个核算体系及其指标体系为描述整个社会经济全部的物资和能源的活动提供了一个综合的图像。 20世纪90年代奥地利、德国、日本、荷兰、美国共同合作发展了物资流核算体系,于1997年由美国世界资源研究所(WRI)牵头,这些国家合作发表了国家的重量(The

5、 Weight of Nations)的研究报告,在这个研究报告中提出了直接物资输入、国内过程输出等用于表征一个国家实物流的指标。 在过去几年中各类MFA方法学的发展、改进和规范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欧盟已建立了一个综合性的国家物资流核算标准,2001年由欧盟委员会统计局EUROSTAR发表了“Economy-wide Material Flow Accounts and dirived Indicators - A methodologal guide”, 这个指南为欧盟成员国编制各国全经济范围的物资流的核算和综合平衡,提出了总体框架和实际编制的指南。并且在编制MFA的基础上导出了一系列

6、的,用于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全社会经济范围物资的输入、消费、国内过程输出、物资流的外贸平衡等描述实物流的指标体系。 面向21世纪可持续发展,废弃物管理的环境问题和资源的限制成为制约日本经济稳定发展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循环经济为日本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机遇。1999年7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前通产省)的产业结构理事会(Industrial Structure Council of the formal Minist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y)提出了“建立循环经济”(Towards the Creation of Recyclin

7、g-Oriented Economic System)的建议。这个建议的核心就是在日本推进实施“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方针政策。在这个方针指导下,日本制定了“循环经济促进法”等六个与废弃物管理和再循环利用的相关的法律,并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目标的定量化指标,作为评价循环经济发展的依据,积极推进循环经济社会的建设。 欧盟委员会统计局EUROSTAR发表的“Economy-wide Material Flow Accounts and dirived Indicators - A methodologal guide”报告中,提出了以下的描述在全社会经济范围物资流的指标体系。在图1中表示了全社会

8、经济范围物质流的框架。图1:全社会经济范围物质流的框架(1)投入指标直接物资投入(Direct Material Input,DMI) DMI衡量了用于经济活动的直接物资投入,也即从自然界开采的具有经济价值并且用于生产和消费活动的所有物资。 DMI= 国内开采的原材料+进口物资物资总投入(Total Material Input,TMI) 包括了直接物资投入以及伴随经济活动从自然界开采出的不能用于生产或消费的物资。 TMI=DMI+ 国内隐性物资投入物质总需求(Total Material Requirement,TMR) 物资总投入再加上相应进口物资在进口国拌生的隐性物资。物资总需求表示了支

9、撑全社会经济总的物资基础。 TMR= TMI+进口物资在进口国拌生的隐性物资(2) 消费指标国内物资消费(Domestic Material Consumption,DMC) 该指标度量了全社会经济活动直接使用的物资总量。 DMC=DMI-出口物资物资总消费(Total Material Consumption-TMC) 该指标度量了全社会生产和消费使用的物资总量,也包括了相应进口物质伴生的隐性物资。 TMC=TMR-(出口物资+出口物资在该国伴生的隐性物资)外贸实物量平衡(Physical Trade Balance,PTB) 该指标度量了外贸实物量的盈余或赤字。 PTB=进口物资-出口物资

10、(3)输出指标国内过程输出(Domestic Processed Output ,DPO) 进入到社会生产和消费的经济活动边界内直接物资投入,其中相当部分的物资变成为增加的存量(Stock Change),仍存留在社会的经济活动的边界范围内,包括新建造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物资,商品库存增加的物资,新购置的机器设备、交通设施以及家电、家具等耐用消费品的物资。其它的物资则在运输、加工、制造、使用以及最终处理的生产和消费活动链中从经济活动边界内排出,进入到自然环境中,这部分的物资总量即为国内过程输出。国内过程输出包括了排放到大气的废弃物,工业和城市的固体垃圾,进入水体中的废弃物,以及散撒使用流入到环

11、境中的废弃物。国内总输出(Total Domestic Output-TDO) 国内总输出是国内过程输出及隐性开采输出到环境的废弃物之总和。这个指标表示了由于经济活动造成对环境废弃物的总量。直接物资总输出(Direct Material Output-TMO) 直接物资总输出是DPO和出口量之总和。这个指标表示在离开社会经济活动之后所有再排放到国内环境的物资总量。物资总输出(Total Material Output-TMO) 该指标表示社会经济活动造成再排放到环境的物资总,TMO是TDO加上出口的总和。 表1给出了欧盟物资流的汇总表。表1 欧盟物资流指标体系分 类指标名称指标涵义计算方法缩写

12、全 称投入InputDMI直接物资投入Direct Material Input衡量自然环境对经济系统的投入,是直接投入的资源量DMI=国内资源开采进口TMR物资总需求Total MaterialRequirement衡量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物资基础总量和国内国外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TMR=DMI+国内隐性流+进口对应的国外隐性流TMI物资总投入Total Material Input衡量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物资基础总量,和对本国环境造成的影响TMI=DMI+国内隐性流输出OutputDPO国内过程输出Domestic Processed Output国内生产和消费过程经过最终处置排放到自然界的废弃物D

13、PO=大气排放物+废水排放物+流散排放物+最终处置的工业城市垃圾TDO国内物资总输出Total Domestic Output衡量国家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TDO=DPO+国内隐性流DMO直接物资输出Direct Material OutputDMO=DPO+出口消费ConsumptionDMC国内物资消费量Domestic Material Consumption国内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直接物资消费量DMC=DMI-出口TMC物质总消费量Total Material Consumption国内社会生产和消费使用的物资总量,也包括了相应进口物质伴生的隐性物资TMC=TMR-出口-出口对应的隐

14、性流平衡EquilibriumNAS净增加存量Net Additions to Stock衡量经济发展带来的本国的物资增长和积累。NAS=DMI-DPO-出口PTB物质贸易平衡Physical Trade Balance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利用国外资源和国外经济发展利用本国资源状况,衡量经济的物质贸易盈余或赤字,相当于对外贸易的生态环境指标PTB=进口-出口 日本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上,走在世界的前列。在建立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基础上,明确制定出循环型社会推进计划,并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制定了具体的发展目标。日本通过物质流分析方法,对日本1980年2000年的国内宏观物质流动进行了分析,基本完善了循

15、环经济指标,并明确提出了2000年2010年循环型社会基本计划的定量目标。初始时,日本从资源的投入、生产、消费以及最终废弃处置等过程提出了六项循环经济指标,见表2所示。其中:直接物资投入量和直接物资输出量两个指标用于评价,通过促进物资循环利用使得自然资源开采量的减少以及环境负荷的降低; 废弃物的再资源化率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两项指标用于从投入和输出两方面对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进行评价; 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资源的利用时间将生产和消费各个关节的资源“有效利用”程度表示出来。 日本通过多年对MFA方法和循环经济的研究,最终确定了其中的3个指标作为核心的循环经济指标。这三个指标分别为:(1)资源生产率日本

16、将直接物资投入量指标结合经济指标修改为资源生产率指标,即当年本国GDP与直接物资投入量的比值。(2)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不仅包括消费后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还包括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的循环利用。(3)废弃物最终处置量日本将直接物资输出量范围缩减到废弃物最终处置量,这部分包括工业垃圾以及城市垃圾经过最终处置后排入自然界的量。其它如大气排放物以及一些流散的废弃物没有包括在内。其它的指标如“废弃物的再资源化率”,为各个部门作为部门内每种产品的目标进行设定;“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资源的利用寿命”还有待资料的积累和研究。 表2 日本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循环经济指标直接物质投入量(

17、DMI)衡量发展循环经济,自然资源的投入是否减少国内资源开采量进口量直接物资输出量(DPO)衡量发展循环经济,环境负荷是否减少被排放到环境中的物质的总量资源的利用效率衡量为控制废弃物排放,资源利用过程中对资源副产品的有效利用程度物资的利用寿命衡量产品的使用消费时间废弃物的再资源化率衡量废弃物再资源化水平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衡量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对资源的替代水平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具体表现为以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为内容的3R原则。(1) 减量化原则:作为循环经济的第一原则,就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在资源开采、生产制造中

18、,制造商通过对产品的合理设计、减少每个产品的物质使用量来节约资源,减少排放;在消费中,要求人们减少对物品的过度消费。(2)再利用原则:循环经济的第二个有效原则就是尽可能多次或多种方式地使用一件产品,防止其过早成为垃圾。(3)资源化原则:循环经济的第三个原则是合理地尽可能多地再生利用。即将产品返回到工厂,加工后再利用于新的产品,使废弃物转变为再生资源。选择作为中国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应能体现上述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但是应特别关注到,能源、钢铁和铜铝等矿产资源,以及水资源的供应将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性的制约因素。目前这些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都比较低。提高这些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对未来中国可

19、持续发展是极为关键的。因此,所选择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应能够用于确定中国未来循环经济发展定量化的目标,评价中国未来循环经济发展取得的进展。提出以下几点作为选择中国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准则:(1) 指标体系一般包括: 国家综合指标、部门指标、企业指标。本指标体系拟以宏观指标为主,包括国家综合指标、和部门指标两个层次的宏观指标;(2) 指标体系应能较为系统地、完整地度量、描述、判定、评价和预测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和变化趋势;(3) 指标定义和界定是清晰的、含义是明确的,数据可获得;(4) 与国际已有的指标相衔接,以便于国际比较;(5) 突出重点: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但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因此应特别关注能源

20、、水资源、钢铁、有色金属(铜、铝、镍、铅、锌)等的利用和循环利用,废弃物的排放。 根据上述的准则,中国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设计将主要参考欧盟的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以物资流核算体系为基础加以导出,包括直接物资输入、消费、废弃物的产生、存量的增加等指标。但是,从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考虑,对于能源、钢铁和铜铝等矿产资源,以及水资源的利用和循环利用应给予更高的关注。因此,需要将中国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设计为两个层次:综合性的指标和部门类的指标。在部门类的指标中将分别的描述能源、水资源的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及钢铁和铜铝等金属矿产资源的利用和循环利用。3.2 中国循环经济综合类指标(1)

21、资源输入类指标 在欧盟提出的资源输入类的指标均包含了直接物资输入(DMI)的指标,包括国内从自然界开采的具有经济价值并且用于生产和消费活动的所有物资,以及进口的自然资源和产品的总重量。 该指标给出了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活动需要的直接物资输入的总量,是一个宏观总量的指标,显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 同时由此派生出来的一个指标称为资源生产率,它定义为单位直接物资输入产生的GDP,即: 资源生产率= GDP/直接物资输入 GDP有两类指标:以汇率计算的GDP、以及以平价购买力计算的GDPppp。 实际上中国官方发表的以美元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均以汇率计算,因此资源生产率中的GDP也以汇率作计算。 另外,在

22、直接物资输入中相当大量的物资是砂、石、粘土等用于建筑的原材料,当然这些物资的大量开采会对中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但是对中国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而言,其战略重要性远不能与化石能源、铁矿石、铜铝等有色金属矿相比。为了突出这些战略物资对中国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中国的直接物资输入指标中增加了一项重要资源生产率的指标,重要资源仅计算了直接物资输入中16类的开采资源,包括:化石燃料(煤炭、原油、天然气)、铁矿石、10种主要有色金属(铜矿、氧化铝、铅、锌、镍矿、铬矿、钾矿、钒矿、钛矿、黄金),4种主要非金属矿石(稀土、磷矿、硫矿、石灰石)等,均以实物的重量计算。这些物资是国民经济发展关

23、键性的重要原材料,而且中国的资源短缺。在欧盟的指标体系中还包括了物资总输入和物资总需求的指标,在这两个指标中包含了隐性物流(hidden material flow)的概念,它是指伴随直接物资输入的开采从自然界开采出的不能用于生产或消费的物资。 欧盟选择了隐性物资流的指标主要出于环境影响的考虑。这些物资流对于自然环境生态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往往侵占用了大片的土地,破坏了周围的景观,尘土飞扬,影响大气质量,随雨水冲刷,污染水体等。 隐性物资流的数量很大,大体与直接物资输入的数量相当,一般没有统计的数据,大都采取工程技术的估计,而且这些物资流没有商品价值,因此未进入到社会生产和消费经济活动的边界之内

24、。我们建议,隐性物资流不列入中国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因此也就不包括物资总投入和物资总需求的两项指标。(2)资源利用率类指标 资源利用的效率应是评价循环经济成效的重要指标。但在欧盟的指标体系中未包括这类的指标,在日本最初建议的6项指标了包括了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但在后来确定的3项作为核心的循环经济指标指标中也未包括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认为资源的利用效率的指标还有待资料的积累和研究。 最初日本关于资源利用效率指标的定义是: 资源利用效率= 资源的有效利用量/资源消费量 但是“资源的有效利用量”如何界定确实需要有待资料的积累和研究。以化石能和钢铁两种资源为例进行讨论: 化石能:化石能从开采到最终

25、使用,经过开采、运输、加工、转换、终端使用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能量的损失。化石能开采出来的是一次能源,终端使用的是有用能。按能源工程技术的定义,有用能才是化石能的最终有效利用。有用能大多是热、电、光、机械功等形式,都不是实物量,难于用重量来加以核算。因此,在以实物流核算为基础的MFA体系中,能源的有效利用量应为零。 显然,这种以重量为核算基础对能源的利用效率进行评估的方法是不合 理的。况且,化石能的资源投入量在直接物资输入量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钢铁:从自然界开采出来的初级资源是铁矿石,经过选矿、炼铁、炼钢、轧制、加工等各环节,制成为最终产品,用于建筑基础设施、交通工具、机械设备和耐用消费品

26、等的新增存量。在钢铁这个物流中,可以将新增存量中的钢材定义为资源的有效利用量,国内开采的铁矿石加上进口的铁矿石中的铁元素定义为资源消费量,以此计算铁矿石的资源利用效率。 从上述的两个物流案例的讨论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全经济范围还难于界定“资源有效利用率”的指标,确实需要有待资料的积累和研究,暂不宜列入为评价指标。但是,对于某些重要的物资是有可能,也需要根据物资的特点,在部门的层次上建立“资源有效利用率”的指标。(3)资源消费类 在日本的指标体系中,没有资源消费类的指标。在欧盟的指标体系中,资源消费类的指标包括了国内物资消费量和物质总消费量两项指标。国内物资消费量定义为: 国内物资消费量= 国内

27、直接物资输入 出口物资(资源+产品) 国内物资消费量表示了国内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直接物资消费量,中国可以采用这个指标,该指标基本是由直接物资输入指标衍生出来的。(4)环境排放物类的指标 在欧盟的指标体系中包括了国内过程输出、国内物资总输出、以及直接物资输出三项指标,在日本的指标中包括了废弃物最终处置量的指标。 污染物排放总量,相当于欧盟采用的国内过程输出量(domestic processed outputs)是指直接物资输入在生产和消费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排放物从经济活动边界内离开,进入到自然环境中的物资总量。国内过程输出包括了排放到大气的排放物,工业和城市的固体垃圾,进入水体中的废弃物,以及散撒

28、使用流入到环境中的排放物。国内过程输出量也等于直接物资输入减去增加的存量,也即是所有排放物的总量。这个指标表示了物资使用后,产生的各类排放的废弃物造成对环境压力的总量。在中国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中应包括这个指标。这里需将废弃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区分开,例如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相当大的一部分回收后加以综合利用,剩余部分为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储存量和处置量,也即进入环境的固体废弃物的最终处置量。同样,工业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硫,一部分在生产工艺过程加以去除回收利用,其余的排放进入到大气环境,造成对环境的危害。国内过程输出量仅指排放进入到环境的废弃物,不包括回收后加以资源化循环利用的废弃物。 这里要强调第一排放点的核算原则。从经济活动边界内排放出的废弃物进入到周围的环境中是以第一排放点计算的。(5)净增加存量及存量使用寿命类指标 在欧盟的指标体系中包括了净增加存量的指标,它等于直接物资输入减去国内过程输出及出口。之所以称为净增加的存量,是因为在国内过程输出中也包含了原有存量的淘汰和撤除所产生的废弃物。净增加存量的指标用于衡量经济发展带来的本国的人造资本增长和积累,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在中国循环经济的指标应包括该项指标。 在进行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时,经常采用资源的累积消费量作为评价的指标。例如,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标志,而基础设施的建设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