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4 ,大小:1.22MB ,
资源ID:1782877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82877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美国HEI标准中文翻译版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美国HEI标准中文翻译版Word格式.docx

1、(b) 凝结段中被淹没的面积;和/或(c) 壳侧中未暴露在流动的蒸汽或凝结水中的面积。1.16 整体防冲腔壳体在U形部分之外的加长部分,该处提供空间让输入的疏水倾泻。2.给水加热器性能2.1 加热器性能大家公认,给水加热器不能完全预料诸多运行工况中的每一个工况,因此,加热器按某一特殊工况设计,该工况称为设计工况。加热器设计性能表示加热一定流量给水的能力,以终端温差TTD和疏水冷却段温差DCA表示,如果能适用,应提供如下参数:(a)给水进口和出口温度;(b)疏水出口温度;(c)蒸汽压力和焓;(d)给水压力降;(e)第2.6(c)节所指的壳侧压力降。在评价按本标准制造的闭式抽汽给水加热器的性能时,

2、应遵照最新版本的ASME动力测试规范中针对给水加热器PTC12.1的程序, 2.1.1 要求需方提供的最低限度的数据(a)项目、加热器或级数安装:(卧式、倒立置式、正立置式)布置:(单流或多流)空间限制:(总长或加上抽芯所需空间的总长)(b)管侧给水流量 磅/小时给水终端温差 F给水温度进口 给水焓进口 英热单位/磅给水温度出口 给水焓出口 英热单位/磅给水流速 在 F时最大 英尺/秒给水压力降最大 帕斯卡给水连接尺寸内径 英尺操作压力(绝压) 帕斯卡设计压力(表压) 帕斯卡设计温度 最小设计金属温度 (c)管子材料 (d)壳侧抽汽流量 磅/小时蒸汽压力(绝压) 帕斯卡蒸汽温度总的 蒸汽焓 英

3、热单位/磅饱和蒸汽温度 其他来源蒸汽 来源 流量 磅/小时压力(绝压) 帕斯卡温度总的 焓总的 英热单位/磅进入的疏水温度 焓 英热单位/磅注:若进入的疏水不止一个,应分别列出每一个疏水来源。排出的疏水列出疏水将流向的下级蒸汽压力(绝压) 帕斯卡疏水冷却段端差 压力降过热蒸汽冷却段最大 帕斯卡疏水冷却段最大 帕斯卡(e)超载或非正常工况列出会引起蒸汽、疏水或给水流量增加(见第2.12节)的除设计工况之外的操作工况。应提供如下数据:操作方式 给水进口温度 给水压力(绝压) 帕斯卡抽汽温度 抽汽焓 英热单位/磅抽汽压力(绝压) 帕斯卡进入的疏水流量 磅/小时进入的疏水焓 英热单位/磅超载工况下的压

4、力降:过热段最大 帕斯卡疏冷段最大 帕斯卡管侧最大 帕斯卡(f)壳侧安全阀出口连接端的最大背压(表压) 帕斯卡2.2 污垢阻力推荐管侧表面污垢阻力为0.0002,并修正为外表面有效面积。在过热段和疏冷段管子外表面还应加上0.0003的附加污垢阻力。这些最小值适合于所有材料。2.3 终端温差无过热段的加热器,建议其终端温差不应小于22.4 疏水冷却段端差内置式疏水冷却段的性能,取决于诸多因素,如加热器方位、给水温升、疏水冷却程度、疏水量和被冷却的凝结水的再热。经验告之,能保证的最接近的端差(疏水温度给水进口温度)是10F,设计加热器时,建议端差不应小于此值。要求疏水冷却段端差较小时,应采用外置式

5、疏水冷却器。2.5 管侧流速正常满负荷工况,在平均温度(进口和出口温度的算术平均值)时,管内给水流速不得超过表的值。表 管侧最大流速管子材料给水流速-Vt(英尺/秒)不锈钢,70-30镍铜10.0镍铜(70-30,80-20,90-10)9.0海军铜和紫铜8.5碳钢8.0在60F时,对应的给水温度可由下列公式算出:V60F =VtF = 在60F时的给水温度(英尺/秒)Vt = 在平均温度(进口和出口温度的算术平均值)的给水温度(英尺/秒) t = 对正常满负荷工况,在平均温度时饱和水的比容(英尺3/磅)60F时饱和水的比容(英尺3/磅)图1 示出了比容和平均操作温度之间的关系。插入 图1图

6、1 平均给水操作温度F ,给水比容之比当根据管子材料从表所选给水流速达到最大值时,在60F时的设计给水流速可直接从图2中查得。插入图2平均给水操作温度F时设计给水流速图 22.6 壳侧压降对于设计操作工况,加热器壳侧压降应受如下限制:(a)总压降不得超过加热器级间压差的30%。(b)每一段的压降不得超过5帕斯卡。(c)当管路损失和静压头在级间压差中占很大份额时,用户有必要指定一个比(a)和(b)更低的压力损失。2.7 管侧压降下面一种方法,确定管侧压降的来源,包括水室进、出口接管(压力损失计算了摩擦、接管、管子进口、出口和转角处)。这种方法仅考虑管子伸出管板之外的U-形管(管子胀接或角焊缝焊接

7、)布置和管子与管板边缘小圆弧过渡、焊接连接的布置。由于许多标准都有各自的厚度公差标准,因此,在计算管侧压降时,本标准也提供了一种确定公称内径的方法。这种方法仅适用于湍流摩擦系数的清洁、光滑管子。下述管侧压降计算方法,是提供给用户/A&E在对其计划购买的设备评估时,校核压力损失一种简便方法。应该知道,应根据计算厚度做最终的热力和液压试验计算。管子内部:PT = 式中:=0.0014+0.125(RE)-32RE=接管损失:PNI = PNO = 接管入口、出口和转角处的损失:PE = 定义:PT = 管子压力损失,帕斯卡PNI = 水室进口管压力损失,帕斯卡PNO = 水室出口管压力损失,帕斯卡

8、PE = 管子进口、出口和转角处压力损失,帕斯卡 = 给水流量,(磅/小时)L = 管子总长(英尺)At = 每程管子的流通面积(英寸2)d = 管子公称内径(英寸)对于最小壁厚的管子:公称内径=管子公称外径2(最小壁厚1/2壁厚偏差)对于平均壁厚的管子:(平均壁厚)C = 在平均操作温度下的密度修正系数。(见图 3 a)f = 摩擦系数AN = 给水接管面积(英寸2)锥形接管用平均面积。Kt = 由于管子布置引起的损失修正系数(见图 3 b)N = 管程数RE = 雷诺数 = 粘度(厘泊)所列常数包含5%的安全系数。插入图3a平均给水操作温度密度修正系数图 3a2.8 接管尺寸本标准推荐管路

9、尺寸以管子的内直径为基准,因而在正常满负荷运行工况下不应超过下面所列速度。为满足下表所列最大流速,如果加热器的管路采用了标准变径管,变径管应置于连接件距闭式给水加热器外表面10倍于较大直径的地方。对于给水进口接管,可采用一个7锥角的过渡短节,或者采用整体进口连接件代替变径管。布管不当,会引起过度磨损,用户在进行总体系统设计时应考虑这一情况。(a)给水接管60F时,10英尺/秒(对于碳钢管制的加热器见3.6节)。(b)凝结水疏水出口接管:被过度冷却的疏水在操作温度时,4英尺/秒饱和的疏水1)加热器内水位受控制时在操作温度时,4英尺/秒2)加热器内水位不受控制时在操作温度时,2英尺/秒(c)疏水进

10、口接管:1)扩容液体=4000G = 质量流速,磅/秒英尺2= 混合物密度,磅/英尺3(实际工况下,)2)扩容器来的蒸汽=1000 (最大线速度150英尺/秒)= 蒸汽密度,磅/英尺33)扩容器来的液体在操作温度时,4英尺/秒(d)蒸汽进口接管 英尺/秒2.9 蒸汽接管位置和蒸汽分配拱形区纯凝结式加热器同二段式(有内置式疏水冷却段)加热器的直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蒸汽接管的位置和壳体内蒸汽分布拱形区的组合尺寸。在最大流量工况时,沿加热器轴向方向的最大流速不应大于2.8(d)条给定的蒸汽进口接管的流速。拱形区被定义为:接管在壳体内部的连接点与进汽冲击板之间的锥形弓形区。蒸汽离开拱形区的流速应不大于

11、拱形区的流速,但不管怎样,接管焊接点与进汽冲击板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4倍接管内直径。接管下方应设置一块冲击板,管束上防冲板的尺寸,自接管与壳体内相接处的发散角最小应为45。2.9.1 单接管加热器蒸汽接管应位于管束热力中心线上。热力中心线是在沿管束两个方向蒸汽流量(或负载)相等的点上。如图4所示,来自接管的蒸汽分成两路,可使每个拱形区面积只占接管截面的1/2,壳体直径最小。蒸汽接管位于其他地方,均需增加壳体的直径。2.9.2 多接管加热器接管沿加热器长度方向分布的理想位置,是在接管向管束段提供蒸汽的各自热力中心线上。这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达不到,因而就需要加大壳体直径。为防进入管束的阻力过大,接

12、管间的距离不得小于图5中给定的最小尺寸。若接管靠得过近,应考虑接管偏置,这样就使得沿壳体长度方向上的防冲板相互错开了。2.10 疏水接管无疏水冷却段的加热器,其疏水出口接管的位置应按分两路进入接管的原则设置。确定流动中心线,应考虑疏水进入加热器的位置和流速,以及流出管束的凝结水的不均匀分布。如果疏水接管不在流动中心线上,应相应增加疏水面积,以使疏水区域内任一点的流速不超过疏水接管内的流速。2.11 给水加热器的控制2.11.1 总的控制要求应认真考虑连接液位控制器和玻璃液位计之间的平衡管的位置,以免出现假水位。由于涉及到给水加热器内部结构,在与制造厂协商之前不应作变更。对卧式加热器,平衡连接管

13、必须位于或近似地位于同一垂直平面内,这就不会产生压差。设有内置式疏水冷却段的加热器,在疏水冷却段进口或附近必须设有液位控制器平衡连接管。对立式加热器,液位控制器平衡连接管必须横跨控制液位线。允许的液位上升量取决于加热器的内部结构。制造厂应在其图上注明不会严重影响加热器性能的凝结水位的最大上升量。用户在安装高水位报警器时,应按这些资料的指导。即便是几台加热器并联运行,每个加热器也应单独设有液位控制器。所选液位控制器必须是,在稳定工况下能够维持加热器内的凝结水位,使水位在制造厂标明的水位正或负限度范围内。对于玻璃管水位计、水位控制和水位报警器应考虑单独的平衡连接管。单独连接的控制器和报警器,可确保

14、在一条管路被堵塞时,至少还有一组在运行。当布置要求单套平衡连接管时,应作确保管路内无沉积物的防备。2.11.2 立式加热器的容积要求为使立式给水加热器(特指倒置式设计)的正常运行,水位必须得到准确控制。依次控制加热器调节阀的水位控制器,通过加热器内置(或外置)的凝结水储罐里的水位变更而被激活。加热器内凝结水净控有效容积取决于加热器的特定设计型式。例如,在壳体直径相同时,二段式加热器(凝结段和疏水冷却段)就比三段式加热器(增加了过热蒸汽冷却段)有更大的凝结水空间。控制范围内的有效容积,由总容积减去该范围内的管子容积来确定。为了避免加大加热器直径,又要获得想要的控制容积,可采用外置式储罐。由于每英

15、尺的水位(见下列公式)是仅由加热器的直径决定而不是总长,采用外置式储罐是可能的。提供所需加热器容积和控制系统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加热器在设计控制范围内正常运行,整个系统中涉及到的所有系数均应相互协调。下面描述了变量之间的关系:C=K = 均衡水位控制器的比例常数。C = 所需容量(加仑/英寸)。它是在控制区段内,每英寸深的凝结水容积。T = 通过量(加仑/分钟)。它是流出加热器的壳侧流量。P.K. = 比例带设定值(%)。比例带越小,水位控制器就越准确,但这样会增加加热器的容积。为确定加热器的水位,应具备一定尺寸。高水位和低水位与正常水位之间通常为2英寸。这就对容量提供了有效容积。若设有过热蒸汽

16、冷却段,最高水位到过热蒸汽冷却段的距离至少应为12英寸。类似地,低水位应高出疏水冷却段进口几英寸。2.12 超载和非正常操作方式当一只加热器或加热器组在超过设计工况水位运行时,可能会使流率增加到一定水位,引起操作系统产生故障或遭到破坏。下列是三种在超载和非正常操作工况可能会出现的情况:(a)双倍的凝结水量或给水流量,会引起两倍蒸汽被抽取。(b)给水流经单只加热器或加热器组的旁路,会引起给水以较低的温度进入下一级。(c)汽轮发电机超载运行时,会增加壳侧和管侧的流量。当上述工况能够预料时,应认真考虑和详细说明对每个加热器的影响,以便恰当地对加热器进行内部结构设计(见2.1.1e节)。如果超过设计限

17、定时,加热器内部的金属会出现损耗和断裂。目前,还没有可利用的方法来确定在超载或非正常工况下损耗与时间长短的关系。对加热器不正常工作时,参看附录B5。2.13 排汽管线每台给水加热器连续排汽系统应尽可能单独地排向冷凝器或除氧器。不推荐歧管装置和串联连接排汽。排汽系统应大小适中,以排除不凝性气体。排汽系统应尽可能采用最直接方式,消除可能会阻碍凝结的任何环状密封。连续排汽系统应当单独设置,以减小内部凝结水集结。壳侧启动排汽不应该接入连续排汽系统,除非设计时考虑了这种运行工况。根据排汽压力,可直接排入冷凝器或排向大气。管侧启动排汽不应该接入连续排汽或者壳侧启动排汽系统,除非设计时考虑了这种运行工况。除

18、了在核能装置中,辐射潜能指令将这些启动流体直接引入冷凝器或其他特定的排气系统,管侧启动排汽可排向大气。应采取措施,最小排掉进入加热器的蒸汽的0.5%。2.14 除氧器中的含氧量在某一特定工况下,并对系统考虑了特殊设计,对闭式除氧给水加热器的最大含氧量就可得到保证(疏水离开加热器)。离开加热器的最大含氧量受几个变量的作用,应根据不同情况确定。适用的参数是:抽汽中的含氧量、进入加热器的疏水含氧量和运行工况(例如,加热器的温度和压力,气体的溶解度正比于液体上方的气体分压亨利定律)。考虑到排汽,离开加热器的疏水保证的含氧量,应当由制造厂和购买商取得一致。但是,推荐的保证的含氧量不得低于70PPB。含氧

19、量的测定应按照HEI标准“溶氧量的测定方法和步骤”。正如上面指出,为保证输出加热器的疏水的含氧量,购买商应作如下说明:(a)抽汽中的含氧量。(b)进入加热器的疏水的含氧量。(c)其它来源的蒸汽中的含氧量。为了保证制造厂承诺的输出加热器的疏水含氧量,由购买商规定的进入加热器的疏水含氧量不应该被超过。在不能提供对含氧量的专门数据时,特定含氧量应基于通过稀释方法的计算。为在除氧闭式给水加热器获得要求的含氧量,制造厂应对整个系统的内件和排汽装置作特殊设计。特殊设计应由制造厂负责。购买商应该知道,对未除氧的加热器来说,排汽系统流量的变化大小,也许会超过的正常要求。3机械设计标准3.1 规范要求所有给水加

20、热器的设计和制造应当符合ASME的锅炉和压力容器规范,第篇第一分册,包括合适的增补和特例处理。该规范以下简称ASME规范所有设备均应打上ASME规范标志。其它可用的标准引起的变化应由购买商加以说明。3.1.1 腐蚀裕量根据下表提供腐蚀裕量:受压件厚度 腐蚀裕量 0.25 按ASME规范UG-25节0.25 0.0管 子 0.0 任何超过上述值的腐蚀裕量,当购买商要求时,均应提供。3.2 设计压力购买商应指定壳侧和管侧的设计压力。另外,如果加热器壳侧在任何工况下会出现真空,购买商也应该说明。3.3 设计温度购买商应指定壳侧和管侧的设计温度。建议设计温度按下述确定:(a)壳侧在莫尔图上找到正常运行

21、工况下的温度和压力,沿等熵线找到最高工作压力。读出该点的温度,并将其圆整到高10F的温度。对有过热蒸汽冷却段的加热器,只有壳体包壳需要按此温度设计。对此种加热器,其壳侧圆筒的设计温度至少应等于设计压力下的饱和温度。(b)管侧最大设计温度应该是壳侧设计压力下的对应的饱和蒸汽温度。对设有过热蒸汽冷却段的,过热蒸汽冷却段内的管子直段的温度应考虑比壳侧设计压力对应的饱和蒸汽温度高35(c)ASME规范第篇第一分册UG-20节要求购买商明确壳侧和管侧的最小金属温度(F)。3.4 水压试验水压试验压力应按ASME规范第篇第一分册UG-99节。试验温度应按ASME规范所推荐的确定。3.5 无塑性转变温度推荐

22、用于锻制碳钢管箱和高压加热器管板的所有材料,至少应以平均15英尺磅作三次夏比V形缺口。在最大试验温度40F下,每次试验至少12英尺磅。3.6 管子加热器管子的使用寿命通常受到工作条件的影响,诸如,水的化学特性、运行温度和流体流速,同样受到长期或短期停运的影响。购买商在选择管子材料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对碳钢管制给水加热器,接管、管子流速、管箱布置以及上述因素可能导致进口处金属的损耗。3.6.1 管子金属温度推荐最大管子金属温度不应超过表所列。表 管子材料的最大金属温度材 料 温 度砷 铜 400海军黄铜 45090-10铜镍 60080-20铜镍 70070-30铜镍(退火) 70070-30镍

23、铜(消除应力) 80070-30镍铜(退火) 900碳 钢 800不锈钢 800 3.6.2 管接头温度对于管子与钢管板之间仅采用胀接连接的,推荐连接处管子材料最高温度见表。为此,在特定工况下,将给水出口温度视为管子接合处的温度。当温度在表的值和表给定的最大金属温度之间变动时,应采用焊接连接。表 胀接连接接头的最大温度砷 铜 350海军黄铜 35090-10铜镍 40080-20铜镍 45070-30铜镍(退火) 50070-30镍铜(消除应力) 50070-30镍铜(退火) 55070-30镍铜(消除应力) 550碳 钢 650不锈钢 500 3.6.3 管壁厚度限制当满足压力所需计算厚度考

24、虑了厚度的正负偏差,对平均壁厚的管子,以平均或最小管子壁厚提供是同样可以接受的。表 管子最小设计厚度 铜和铜合金 0.049平均厚度 镍合金 0.049平均厚度不锈钢(U形管) 0.035平均厚度不锈钢(直管) 0.028平均厚度碳钢 0.050平均厚度从设计上讲,管子厚度不应小于表所列厚度。3.6.4 管子长度不推荐采用管子环焊缝来增加管子长度。3.6.5 U形管U形部位最小弯曲半径应为管子直径的1.5倍。在弯制前,应用下列公式计算管子需要的厚度。t=t = 弯制前管子壁厚,英寸d = 管子外径,英寸P = 设计压力,帕斯卡(表压)R = 管子中心线的弯曲半径,英寸S = 由3.3(b)确定

25、的对应于设计温度下的许用设计应力,帕斯卡3.6.6 消除应力的U形弯头弯制U形弯头的冷加工,对某些材料和环境,可导致应力腐蚀裂纹的敏感性。购买商应明确U形弯头是否需要消除应力。3.6.7 管塞当组装好的管系在按标准进行水压试验时,管子偶而会出现失效。失效的管子所处位置是既无法够到也无法更换,可用合适的永久性地将其堵上,并告之购买商。3.7 管束管束中的隔板和支撑板应用拉杆和定距管或相似结构牢固地固定到位。管束应能从壳体中取出或壳体从管束外取出。直管/固定管板式加热器免作取出要求。3.7.1 管子布置推荐管子采用三角形排列布置。管子间最小中心距应等于管子直径加3/16英寸或1.25倍管子公称外径

26、,取二者中的较大者。3.7.2 隔板和支持板3.7.2.1 管孔除疏水冷却段的隔板孔比管子公称外径大1/32英寸外,隔板孔和管子支撑板孔应比管子公称外径大1/64英寸。去除所有毛刺,以防损伤管子。3.7.2.2 间距和管子振动管子支撑板的间距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HEI对此作了深入的研究。但是,由于管子振动受许多因素影响,包括但不限于此:(a)流体进口处几何形状;(b)流体出口处结构;(c)受隔板结构影响,横流和纵向流元件(如弓形或其它不同型式),还不可能对所有特殊设计建立统一标准来计算支撑间距。推荐的基本准则是按流体弹性方法,由H.J. Connors, Jr. 主编(ASME, Dec.1970 pp. 42-56)。同样,对液液热交换段,如内置或外置式疏水冷却段,涡旋脱落准则可作为二次校核。针对单个设计结构,每个制造厂有必要通过试验、经验或分析方法建立必需的数据。作为一个最低要求,隔板和支撑板应当分隔开,使未被支撑的管子直段距离:对管外径为5/8英寸不大于48英寸;对管外径为3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