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9 ,大小:75.50KB ,
资源ID:1781508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81508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发展心理学9个经典实验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发展心理学9个经典实验Word下载.docx

1、”基因的影响看不见)摸不着,甚至我们根本不知道它位于身体的哪个部位 最后,很多人不愿接受基因在其人格塑造中起决定作用的观点,而宁愿认为真正起作用的是他们在生活中所作出的各种选择。因为前者带有宿命论的味道,而且无法体现人的“自由意志”。对那些限制人在意识层面对事物作出判断的理论,很多人都很反感。因此他们便趋向于回避和反对行为及人格的遗传学解释。事实上,完整的人格是通过遗传和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塑造起来的,我们所有问的惟一一个问题是:此二者中是谁占了主导地位,或用媒体的惯用表达方式来说,便是:“人性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本节我们将要探讨的是由托马斯?鲍查德)戴维德?莱肯及其助手们在位于明尼苏达大学所

2、完成的论文。文章所涉及的是一项开始于 1979 年的研究,该研究意在检验基因在个人心理品质的决定中所起作用的大小,人们试图用一种科学的方法将人的行为和人格中的遗传影响(先天)和环境影响(后天)加以分离,这便促使了该项研究的出现。但是,假定你们每个人都不是被收养的,且生长于遗传赠与者(即父母)所营造的环境里,你们想想,此时要把遗传和环境因素分离开来就不那么简单了。举个例子,你可能和你父亲一样具有幽默感(绝无冒犯之意),这种幽默感是你从他那儿学到的(后天的)呢,还是你继承了他那载有“幽默感”的基因(先天的),我们似乎无法找到一种系统的方法来把两种因素分开,对吗, 然而,鲍查德和莱肯会回答“错”他们

3、发现有一种方法可以确定某种心理特征到底是由遗传因素还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他们对这种方法颇有信心。理论假设 这确实不难,你所要做的就是找两个具有相同基因的人,从出生起就把他们分开,在截然不同的环境中把他们抚养成人。然后你就可以假定,到他们成年时,他们的行为和人格的相同之处便是遗传因素所致。但研究者到底怎样才能找到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呢(别回答“克隆”,我们还没有到那一步),即使我们能找到,要强迫他们进入完全相反的生存环境也很不道德,不是吗,正如你已经猜到的那样,研究者没必要这么做。社会已经为他们做好了这一切:同卵双胞胎实际上就是具有完全一致的遗传结构。之所以称其为同卵双胞胎是因为他们始于同一个受精的

4、卵子,简称受精卵,然后才分裂成为两个相同的胚胎。异卵双胞胎和其他非双胞胎的兄弟姐妹一样,仅具有遗传的相似性。不幸的是,双包胎弃婴被不同家庭所收养的情况时有发生。收养机构也尽力把兄弟姐妹放在一起,特别是双包胎,但更重要的是要为他们找到一个好的家庭,尽管这异卵双胞胎为不同的家庭所收养,他们在不同的,有时甚至是反差强烈的环境里长大,而且人们通常都不知道他们还有个双胞胎的兄弟姐妹。鲍查德和莱肯从 1983 年便开始鉴定)寻找这类双包胎并将他们集中起来,他们最终找到了 56 对分开养育的同卵双胞胎( MZA ),这 56 对双胞胎来自美国等 8 个国家,他们同意参加为期一周的心理测验和生理测量。在进行进

5、一步研究分析后,鲍查德等人于 1990 年完成了这篇研究报告(这项研究是在明尼阿波利斯市进行的,该市与圣保罗市是美国著名的“双子城”,该项研究在该市进行,似乎有点嘲弄的味道)。研究者将这些双胞胎与那些共同成长的同卵双胞胎( MZT )进行比较,得出了惊人的发现,在整个生物与行为科学领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方法 被试 这项研究所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要寻找那些早年分离)成长环境不同)成年后才相聚的同卵双胞胎。研究者要进行这项研究的消息以口头传播方式流传开来以后,找到了许多被试。双胞胎本人)朋友或家庭成员与明尼苏达双胞胎收养和研究中心( MICTAR )取得联系,该机构里从事各种社会公益事业的专业人员

6、也在其中协助进行联系工作。有时,也会出现双胞胎之一与中心取得联系并寻求帮助的情况,他们希望找到自己的兄弟姐妹。所有的双胞胎在参加研究之前均经过检测以确保他们确实是同卵双胞胎。 程序 研究者想要在双胞胎来访的一周内获得足够多的资料。每一名被试完成将近 50 小时的测试,测试内容几乎涵盖你可以想到的每个维度。他们完成了四种人格特质量表)三种能力倾向和职业兴趣问卷)两项智力测验。另外,被试还要填写一张家用物品清单(例如:家用电器)望远镜)艺术珍品和辞海等),以评估其家庭背景的相似性;一张家庭环境量表以测量他们对养父母方式的感受。他们还要进行个人生活史)精神病学以及性生活史等三次访谈。每名被试的所有项

7、目全部分开独立完成,以避免一对双胞胎间存在不经意的相互影响。正如你可以想到的,数小时的检测产生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资料。下面我们将讨论这其中最重要)最令人惊讶的结果。结果 表 1 显示了分开养育的同卵双胞胎( MZA )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性,也包含了养育在一起的同卵双胞胎( MZT )在该方面的测量结果。相似程度在表中用相关系数或相关值“ R ”来表示。相关系数越大,其相似程度越高。在此有这样一个逻辑假设:表 1 分开养育的同卵双包胎( MZA )与养育在一起的同卵双胞胎( MZT )在某些特征上的相关系数( R )的比较 相似性 特征 R(MZA) R(MZT) R(MZA)/R(MZT) 生理

8、 - - - 脑电波活动 0.80 0.81 0.987 血压 0.64 0.70 0.914 心率 0.49 0.54 0.907 智力 - - -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0.69 0.88 0.784 瑞文智力测验 0.78 0.76 1.030 人格 - - - 多维人格问卷(MPQ) 0.50 0.49 1.020 加利福尼亚人格问卷 0.48 0.49 0.979 心理兴趣 - - - 史特朗-康久尔兴趣问卷 0.39 0.48 0.813 明尼苏达职业兴趣量表 0.40 0.49 0.816 社会态度 - - - 宗教信仰 0.49 0.51 0.961 无宗教信仰社会态度 0.34

9、0.28 1.210 若个体的差异是由环境引起的,则在相同环境下成长起来并养育在一起的同卵双包胎与分开养育的同卵双胞胎相比,其个体特征应更相似。正如你所看到的,研究者所发现的并非如此。将 MZA 双包胎间每种特征的相关系数与 MZT 双包胎间的相关系数相除,所得数值列在表 1 的最后一列,这列数值表示两类双包胎在每种特征相似性上的差异。如果两个相关系数相同,则相除以后的结果是 1.00 ;如果它们完全不同,则相除以后的结果会接近 0.00 。仔细观察表 1 中的第四列数据,就会发现 MZA 双胞胎和 MZT 双包胎在每种特征上的相关系数惊人地相似,即其比值大多接近于 1.00 ,没有低于 0.

10、70 的。经典实验三 小心视崖 在心理学界,人们常常提起一则有关 S.B 先生(为了保护他的隐私,用字母代替真名)的趣事。 S.B. 天生看不见东西,直到他 52 岁时,一种新出现的先进手术(即现在已很普遍的角膜移植术)才使他恢复了视力。虽然 S.B. 获得了视力,但并不意味着他自动地获得了和我们正常人一样的视知觉能力。这一点在手术后不久,他的视力还没完全恢复的时候就变得十分明显。当 S.B. 从医院的窗户向外望时,他十分好奇地发现在下边的地面上移动着一些小东西,于是他爬到窗边,想探出身子用手去接近并仔细观察这些东西。幸亏医院的工作人员及时阻止了他的行动。他当时住在四楼,下面移动着的小东西是汽

11、车尽管 S.B. 现在能够看见东西,但他不具有知觉深度。实验心理学家感兴趣的领域之一,是我们用视觉感知和解释周围世界的能力。由此产生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这种能力是天生的还是后天习得的,在后面的文章中会提到,特恩布鲁( TURN-BULL )关于巴布提( BAMBUTI )部落俾格米人肯格( KENGE )不能从远处知觉物体的真实大小的研究。肯格本身具有知觉深度的能力,但由于一直生活在茂密的丛林中,他没有发展“大小恒常性”知觉能力的必要经验。特恩布鲁的发现对科学研究有启示作用,但他的自然观察法不适合对视知觉进行系统的研究。为了确定这种知觉能力视习得的还是天生的,必须把研究移到实验室中进行。许多心理

12、学家认为,我们最重要的视觉能力就是深度知觉。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人如果没有深度知觉问题,其生存将变得多么困难和痛苦。你会撞上东西,不能判断猛兽离你多远,或者从悬崖上掉下来。因此,从逻辑上可以假设人对深度的知觉能力是一种天生存在的机制,是不需要经验来发展的。然而,正像埃里诺?吉布森( ELEANOR GIBSON )和理查德?沃克( RICHARD WALK )在他们文章中写到的那样:“婴儿在爬行和蹒跚学步阶段,很容易从或高或低的地方跌下来。大人们必须很警惕,以防止婴儿爬到儿童床的床栏边或楼梯口。当婴儿的肌肉协调能力成熟了后,他们开始能自己避免跌落。通常人们认为,孩子是从经验中学会认识容易摔跤的

13、地方的,即从有过自己跌落和受伤的经验中学习” 研究者想在实验室离科学地研究深度视知觉能力。为此,他们构思并设计出了一种叫做“视崖”的实验装置。如果你想找到动物或人在发展过程中获得深度知觉的关键点,一种方法是把他们放在悬崖边上,看他们能否使自己不掉下去。这个建议十分可笑,因为从理论上说,这可能伤害到无法知觉深度(特别是高度)的被试。“视崖”则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它能造成视觉上的视崖,而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悬崖存在。他们是如何做的,将在后面详细介绍。这种装置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把婴儿或小动物放在视崖上,观察他们是否能知觉这种悬崖并进行躲避。如果他们不能这样做,并从“悬崖”上跌下来,他们也并没有真正落

14、下的危险。吉布森和沃克是这这篇文章中持有“先天论”的观点,他们相信深度知觉和避免从高处跌落的能力是自动生成的,是我们生理机制的一部分,因此,它们不是经验的产物。经验主义者持相反的观点,认为这种能力是在学习中得到的。吉布森和沃克的视崖允许他们提出这样的问题:人或动物在发展的哪个阶段才能对深度和高度刺激作出有效的反应,对不同种类和生存环境不同的动物,这种反映出现在时间是否相同, 方法 视崖装置的组成:一张 1.2 米高的桌子,顶部市一块透明的厚玻璃。桌子的一半(浅滩)是用红白图案组成的结实桌面。另一半是同样的图案,但它在桌面下面的地板上(深渊)。在浅滩边上,图案垂直降到地面,虽然从上面看是直落到地

15、上的,但实际上有玻璃贯穿整个桌面。在浅滩和深渊的中间是一块 0.3 米宽的中间板。使用这种装置对婴儿施测的过程十分简单。这项研究的被试是 36 名年龄在 6 , 14 个月之间的婴儿。这些婴儿的母亲也参加了实验。每个婴儿都被放在视崖的中间板上,先让母亲在深的一侧呼唤自己孩子,然后再在浅的一侧呼唤自己的孩子。为了比较人类与小动物的深度知觉能力,对其他种类的动物也进行视崖实验(当然没有母亲的招手和吸引)。这些动物被放在视崖的中间“地带”,观察它们是否能区别浅滩和深滩,以避免摔下“悬崖“。你可以想象一下,将许多小动物汇集到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实验室做实验,是一个多么独特而有趣的情景。这些动物包括小鸡、小

16、海龟、小老鼠、小绵羊、小山羊、小猪、小猫和小狗。有人可能会问:”这些动物是否是同一天接受测试的,“ 请注意,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检测深度知觉是后天习得的还是天生的。这个实验方法之所以巧妙,是因为可以回答或至少开始回答这个问题。毕竟,我们无法向婴儿或小动物询问他们是否知觉到深度,而且,就像上面提到过的那样,他们也不能在真正的悬崖上进行试验。心理学上很多问题试由于新的实验方法的进步而得到答案的。吉布森和沃克早期研究的结果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 结果和讨论 在研究中 9 名婴儿拒绝离开中间板。虽然研究者没有解释这个问题,但这可能试因为婴儿太过固执。当另外 27 位母亲在浅的一侧呼唤他们时,

17、只有 3 名婴儿极为犹豫的爬过视崖的边缘。当母亲从视崖的深渊呼唤孩子时,大部分婴儿拒绝穿过视崖,他们远离母亲爬向浅的一侧;或因为不能够到母亲那儿而大哭起来。婴儿已经意识到视崖深度的存在,这一点几乎是毫无疑问的。“通常他们能透过深的一侧玻璃注视下面的深渊,然后再爬向浅滩。一些婴儿用手拍打玻璃,虽然这种触觉使他们确信玻璃的坚固,但还是拒绝爬过去” 这些研究结果能证明人类知觉深度的能力是天生的而不是后天习得的的吗,明显不能这是因为这项研究中所有婴儿至少已经有了 6 个月的生活经历,在这段时间内,他们可能通过尝试和错误而学会了知觉深度。然而 6 个月以下的婴儿由于不具备自主运动的能力,所以不能接受试验

18、。这也是吉布森和沃克用各种动物作为实验参照的原因。众所周知,大部分非人类的动物获得自主运动的能力比人类婴儿要早得多。动物测试的结果很有趣不同种类动物知觉深度能力的发展与他们的生存需要有关。例如,小鸟出壳后就必须马上开始自己觅食。当研究者把出生不足 24 小时的小鸡放在视崖上接受测试时,它们从不会犯跌下深渊的错误。小山羊和小绵羊在出生后很快就可以站立、行走。从能站立的那一刻起,它们对视崖的反映和小鸡一样准确而可预测,一次错误也没有。当研究者把一只出生仅一天的小山羊放在深的一侧玻璃板上时,它变的惊恐呆滞,表现出防御性姿态。随后,如果把它推向浅的一侧,它变得轻松自在,并跳上看似坚实的表面。这说明视觉

19、起着完全的控制作用,动物虽然能感觉到在深一侧上面有坚实的玻璃,但这种感觉没能影响它们的反应。而对于小老鼠则是另一回事了。它们对浅滩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偏好。你认为这一不同为什么会存在呢,在你得出“小老鼠比较愚蠢”这样的结论以前,先来看看吉布森和沃克的解释:小老鼠对视觉的依赖性不大。实际上,它们的视觉系统不够发达。它们在夜间活动,因而它们靠嗅觉寻找食物,在黑暗中运动时靠鼻子上坚硬的触须感知物体。所以当一只小老鼠被放在中间地带时,它不被视崖所欺骗,因为它不是用视觉来决定走哪条路的。对小老鼠的触须而言,深测和浅测的玻璃在感觉上没有区别,所以小老鼠离开中间地带走向深测的几率与浅测相同。你可能会猜测小猫也会

20、有同样的结果。它们主要在夜间活动而且也有触须。然而,猫时食肉动物,不像老鼠一样是食腐动物,因而它们更加依赖视觉。相应地自从它们能够自主运行起(约在出生 4 周),小猫便具有极好的深度知觉能力。尽管有时这篇研究文章(特别是讨论部分)听起来好像是给孩子讲的动物故事,但还要说明的是,各种动物中在视崖上成绩最差的是海龟。研究者选择的海龟是水栖类生物,因为研究者猜测由于海龟自然生活的环境是水,它们可能更喜欢深的一侧。然而,事实证明,聪明的海龟知道它们并不是真的在水里,“它们中 76 ,都爬到浅的一侧,但是也有 24 ,的小海龟”越过边界“。“数量相对较多的小海龟选择了深测,这一事实可能表明这种海龟的深度

21、知觉能力比其他动物要差,也可能是它的自然生活环境使它较少害怕跌落的状态”很明显,如果你生活在水中,在防止跌落方面,深度知觉能力对于你生存的价值将会减小。吉布森和沃克指出,他们所有的观察结果和进化论完全一致。也就是说,所有种类的动物,如果它们要生存,就必须在能够独立行动时发展感知深度能力。对人类来说,这种能力到 6 个月左右才会出现;但是对于鸡、羊来说,这种能力几乎是以出生(一天之内)就出现了;而对于老鼠、猫和狗来说,大约在 4 周时出现这种能力。因此作者得出结论:这种能力是天生的。因为,如果通过尝试错误而获得这种能力,可能会带来过多潜在的、致命的危险。那么,如果说我们在生理上已经具备了足够的能

22、力,为什么仍会有那么多儿童摔交呢,吉布森和沃克解释说,这是因为婴儿的深度知觉能力比他们的行动技能成熟的早。实验中,许多婴儿在中间带转身时,会借助深测玻璃转换支撑点,当他们开始转向浅测爬向母亲时,有的甚至倒在深的一侧。如果那儿没有玻璃,一些婴儿会真的摔下悬崖。经典实验四 情绪化的小艾尔伯特 你想过你的情绪反应是从那里来的吗,如果想过,那你也不是唯一一个这样的人。情绪起源的问题在整个心理学史上一直令许多科学家着迷。我们可以在本书中找到一些证据来证明这点,它们包括与情绪反应直接相关的四个实验。当这项由华生和雷诺所做的条件性情绪反映实验在 70 年前公之于世的时候,它是一项极具影响力的研究,并且其影响

23、力一直延续至今。当你翻开一本普通心理学课本或有关行为与学习的书籍时,很难发现有不介绍这项研究的。这项研究的历史重要性不仅要归功于研究结果本身,更是由于它开拓了心理学的新领域,如果我们回逆到上个世纪初,感受一下那时的心理学的状况,便会发现当时的心理学几乎完全被西格蒙德?佛罗伊德的研究方法所统治。佛罗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关于人类行为的基本观点是:行为的动力来源于无意识的本能和童年压抑了的内心冲突。简单地说就是:行为和特殊的情绪是有内在的生理和本能过程产生的。20 世纪 20 年代,心理学界开始了一场新的运动,以巴甫洛夫和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出现了。行为主义者的观点与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完全相反,他们提出

24、,行为是通过外在的不同环境和情境刺激而产生的。因此,华生指出,情绪反应是我们对环境中某种特定刺激的条件反射。换句话说,人的情绪反应是习得的。华生相信所有人类行为都是学习和条件反射的产物,正如他在 1913 年的著名研究报告中所宣称的:“ 给我 12 名健全的婴儿和我可用以培育他们的特殊世界,我就可以保证,对随机选出的任何一名婴儿,我都可以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领袖或乞丐和小偷。”(华生, 1913 年) 在那个时代,这是一种极具革命性的观点。大多数心理学家以及公众普遍不愿接受这些这些新观点。对情绪反应来说这点尤为严重,因为情绪反应似乎是产生于内部的

25、。所以华生试图用实验来证明情绪可以通过条件反射而产生。华生提出,假设一种刺激自动地导致你产生某种特定的情绪反应(如恐惧),倘若这种体验每次重复时都伴随着其他事物,如一只白鼠。那么,白鼠在你的大脑中与恐惧建立起联系。换句话说,你最终会条件反射的害怕白鼠。他认为我们天生并不害怕白鼠,这种害怕是通过条件反射习得的。这就是他最著名的实验的理论基础,该实验的被试名叫“小艾尔伯特? B ”。方法和结果 被试艾尔伯特? B 是一名 9 个月大的孤儿,从出生起就一直待在医院里。研究人员和医护人员都认为他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很健康。为了了解艾尔伯特是否害怕某种特定刺激,实验者给他呈现白鼠、猴子、狗、有头发和没头发的

26、面具以及白色羊绒棉。研究者密切观察艾尔伯特对这些刺激的反应。艾尔伯特对许多动物和物体都感兴趣,愿意接近它们,并不时触摸它们,从没表现出丝毫的恐惧。因为这些东西不引起恐惧,所以可以将它们看做是中性刺激。实验的下一步是要确定艾尔伯特对巨大的声音是否会产生恐惧反应。所有人,特别是婴儿,都会对突然发出的巨大声音产生恐惧反应。因为这种反应是无须学习就会发生的,所以巨大的声音被看做是“无条件刺激”。在本实验室中,实验者在艾尔伯特的身后用锤子敲一根 1.2 米长的铁棒。这种声音的突然出现,使他受到惊吓而哭泣。现在我们就可以检验艾尔伯特的恐惧情绪是不是条件反射的结果了。真正的条件反射检验是在艾尔伯特11 个月

27、大时进行的。因为研究者曾对通过实验引起儿童恐惧反应的做法感到犹豫,但最后他们决定继续进行。实验开始时,研究者向艾尔伯特同时呈现白鼠和令人恐惧的声音。一开始,艾尔伯特对白鼠很感兴趣并试图触摸它。在他正要伸手时,突然敲响铁棒,突如其来的响声使艾尔伯特十分惊恐,这一过程重复了 3 次。一周以后,重复同样的过程。在白鼠与声音的配对呈现 7 次后,不出现声音,单独向艾尔伯特呈现白鼠时,你可能已经猜到,艾尔伯特对白鼠产生了极度恐惧。他开始号啕大哭,转身背对白鼠,向远离它的方向移动,他爬的飞快,以致研究者不得不冲过去抓住他,以免他从桌子的边缘掉下来。对于一种物体从没有恐惧到产生恐惧只有短短的一周时间。研究者

28、随后想要探讨这种习得的恐惧是否会迁移到其他物体上。在心理学术语中,这种迁移叫“泛化”。如果艾尔伯特对其他刺激物产生恐惧,那么这种习得的行为就已经泛化了。一周后,对艾尔伯特的再次测试发现,他仍旧对白鼠产生恐惧。随后研究者欲测试这种恐惧是否泛化,他们呈现给艾尔伯特一种与白鼠相似的动物(白兔)。用研究者的话来说:“消极反应立即出现,艾尔伯特尽可能地远离动物,低声抽泣,然后大哭起来。我们让他触摸兔子时,他却把脸埋在垫子里,然后用四肢将自己职称起来,边哭便爬走了”。这里要提醒读者的是,在这种条件反射建立之前,艾尔伯特并不害怕兔子,并且没有让他将兔子与恐惧建立特定的条件反射。同一天,研究者依次给小艾尔伯特呈现狗、白色皮毛大衣、一袋棉花和华生头上的灰白头发。他对所有这些东西都感到恐惧。在这项最著名的泛化测验中最无耻的一件事是,华生把一个圣诞老人的面具呈现给艾尔伯特,猜猜他的反应会是什么,对圣诞老人的面具感到害怕 5 天后,再次对艾尔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