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遇教育于活动之中。4、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5、品德与社会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价,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三、简答题:(共24分)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6分)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是什么?3、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建议包括哪五个方面?(10分) 4、品德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误区有哪些?(8分)四、论述:(15分)品德课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 1、学生生活、螺旋上
2、升、学生社会性发展2、综合性、实践性 、开放性3、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学生良好品德形成4、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5、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社会关系、主动学习6、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社会环境、社会生活、社会活动、学生社会生活7、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8、个性品质、社会性、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爱心、责任心、良好品德9、多主体、开放性、学生相互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 家长、社会参与评价10、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价、学生互评、作品评价、个案分析二、判断题1、 2、 3、 4、 5、三、简答1、答:(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2)学生的生活
3、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3)提高德育的时效性社课程的追求。2、答:(1)综合性(2)实践性(3)开放性3、答:(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四)充实教学内容(五)拓展教学空间4、答:(一)老师把品德课上成讲授课、吞图说话课、手工课、表演课、自由游戏课等。(二)高度结构化的教学,教师活动表现为既定程序的再现及教师忙于催促、转化、统领。(三)过于关注教材,而忽略了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四)缺乏及时总结与反思。四、论述答题要点:品德课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是: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存在的问题:实际不当、分组不科学、规则不明、时间不足、评价不全。对
4、策: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时机;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方式。2011版小学品德课程标准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 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 )。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型综程 D生活课程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A帮助学生养成基本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B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C引导儿童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D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3品德与生活课程注重对儿童安全行为的指导,“祝你平安”主题中设置了学打电话求助
5、的活动,其中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 )。A110 B122 C 119 D1204、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思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请问一条主线指以 ( )为主线。A、学生的生活 B、学生的发展 C、学生的体验 D、学生的实践5了解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独特风土人情是“多彩的民族风情”主题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内容,泼水节是( )传统节日。A彝族 B布依族C傣族D蒙古族6“将垃圾分类”是主题“美,就这么简单”中的一个操作性活动,其目的是激励学生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下列()是可回收的垃圾A霉变食品碎玻璃片B废弃衣服,废弃电池C报纸 矿泉水瓶 D烟头 建筑垃圾7、在学习“选购商品的
6、初步知识,能够独立购买简单物品,文明购物,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这个教学内容时,一位教师在课前安排学生独立去商场购买东西,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本课程( )的基本特征。A、实践性 B、开放性 C、活动性 D、综合性8唐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是()一种“插茱萸,除恶气”的传统习俗。A端午节B中秋节C重阳节D清明节9品德与生活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 A生活质量的提高B生活能力提升C生活品质的提升D生活能力10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 A感受 B感情 C感
7、悟 D感想二、简答题1、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回答下列问题:1)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常用的教学形式分别有哪些? 2)试就其中一种活动形式举例说明。(4分)2、请简要介绍品德课程开放性具体包括哪些方面的开放?(10分)3、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性质、核心是什么?三、教学活动设计试着运用品德与生活新课程理念,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出“我为家人添欢乐”或“可爱的动物”的教学设计。要求:活动设计的目标准确,能很好地表达教材意图,活动设计过程清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等。一、B D B B CC A C B C二、1、(1)答:品德与生活课程常用的教学形式有:A: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
8、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B: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2)答:(略)2、答:开放性具体包括了以下几方面:教材的开放性;教学活动内容的开放性;教学活动形式的开放性。教学活动时间、场所、人员的开放性;教学评价的开放性。性质:(1)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性质: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核心:(1)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2)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是:帮助学
9、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三、答: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计10分)1.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 )为基础,促进学生( )和( )的综合课程。2、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 )、( )和( )。3、 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 )、( )、( )、( )。4、品德与社会课程为学生认识社会、( )、( ),成为具有爱心、( )、良好的行为习惯和( )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5、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是一个结构体,分目标是由( )、行为与习惯、( )、( )四个层面整合。6、品德与社会课程采用主体、开放性的评价,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 )评价、(
10、)评价、( )评价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6分)1. 国家课程标准是( )、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A教材编写 B教学设计 C教学质量 D教材选定2.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活动、( )和其他的实践活动。A参观 B. 调查 C. 游戏 D. 课堂学习3. 作为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的组织与实施都以学生的( )为主。 A家庭生活 B主体活动 C主观意志 D直接参与4( )是实施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是课程理念的重要载体,是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 A课程目标 B课程理念 C内容标准 D实施建议5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中具体的依据是( )。 A
11、内容标准 B课程标准 C课程目标 D课程理念6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实现课程的( )作为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A活动性 B综合化 C学科化 D实践性7.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将品德教育、生活教育、文化教育、( )等教育领域有机地整合成一门包容性更强的综合课程。 A家庭教育 B科学教育 C实践教育 D心理教育8.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标准中 ,( ) 内容是最能体现过程和方法的目标要求。 A.健康、安全地生活 B.愉快、积极地生活 C.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D.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三、专业知识1、我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宛如璀璨的明星,在人类历史的星空熠熠生辉。请将下面几位历
12、史名人按朝代的先后顺序排序:李白 李时珍 李广 李清照( )( )( )( )2、请将每个纪念日的具体日期用线联结起来(8分):国际禁毒日 6月5日 世界环境日 6月26日国际残疾人日 3月22日 世界水日 12月3日3、请将民族节日和具体的民族用线联结起来(8分):泼水节 壮 族刀杆节 傣 族那达慕大会 傈僳族三月三歌会 蒙古族4、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56枝花,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都不相同。请从下面的图文信息判断他们属于哪个少数民族。 蓝齐儿 马 康 卓 玛 马 图 ( ) ( ) ( ) ( )四、简答题1.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哪几方面?(9分)2.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评价内容有哪几方面?3、中国的四大发明(4分)4、地球上的四个大洋(4分)5、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至少四个)(4分)五:论述(15分)怎样做才能保护好环境?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