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3 ,大小:49.32KB ,
资源ID:1779629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79629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乐山市城市地系统防灾避险绿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乐山市城市地系统防灾避险绿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明洪武九年(1376年)嘉定府改为嘉定州,原龙游县入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嘉定州为嘉定府,增置乐山县。以乐山县命名自此开始。民国三年(1914年)实行以道辖县,乐山隶属建昌道(治地雅安)。抗战期间,乐山成为沿海企业和大中专院校内迁的重点地区之一。1949年12月16日乐山解放后,设立乐山专区,隶属于川南行政区,1968年乐山专区改称乐山地区。1985年撤销乐山地区,升地辖乐山市为省辖乐山市。1997年由乐山市划出眉山县、彭山县、青神县、洪雅县、仁寿县、丹棱县,另设眉山地区。3、城市概况乐山中心城区包括主城区(市中区)、五通桥区、沙湾区三区的建成区,建成区人口52.91万。2012年乐

2、山中心城区的建成区总面积为6190公顷,其中有绿地1923.96公顷。二、自然条件1、地质地貌乐山市地处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北接成都平原,西连横断山地,东南有广大丘陵,山地、丘陵、平原兼有,以山地、丘陵为主,整个地形走势西南高,东北低,高差悬殊。地势海拔320米至4288米,垂直地带性显著,峨边县马鞍山海拔高达4077米,岷江出境外海拔320米。地形、地貌表现的成因和类型比较复杂,根据地貌差异可以明显分为:山地、丘陵、河谷平原三大地貌单元。市内见到最老地层为前震旦系峨边群,最新地层为第四系。除泥盆系和石炭系外,各系均有代表,总厚12000余米,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在市内大面

3、积分布,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展布于西侧,第四系构成河谷阶地及小冲积平原。2、气候乐山市境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冬暖夏热、热量充足、降雨丰沛、四季分明、多阴少照、山区气候多样、垂直变化显著等特点。因湿度高、云量多、气温年日较差小、大陆度低(45.19%),而成为四川盆地西部“海洋性气候岛”的一部分。乐山市年降雨量平均为1367.6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年平均降雨日多达174.9天,日最大降水量为248.2毫米(出现于8月)。年蒸发量平均为1045.9毫米。风微,寡照。3、水文 乐山市境内水系发达,河流纵横,分属岷江、沱江、金沙江水系, 其中,90%的河流属岷江水系(除中都河流入金沙

4、江、卫家河流入沱江水系的球溪河外,其余均为岷江水系的支流。)全市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6条,流域面积在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4条,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米公里以上的有6条,绝大部分河流属于岷江水系。4、土壤 乐山市土壤有96个土种,分属10个土类,其中,除水稻土外,丘陵区广泛为结构差的紫色土,山地土壤又多为粗骨土,它们的抗蚀能力在植被率低的条件下易受水蚀,全市水土流失面积6217平方米,占幅员面积的48.5%。市中区土壤主要为冲积潮土和紫色土。岷江流域主要是棕灰色冲积潮土,大渡河,青衣江和小河流沿岸主要是紫色冲积潮土。丘陵地区主要是中生代侏罗系沙溪庙组,遂宁组,蓬莱镇组的

5、紫色沙泥岩碎屑风化物,堆积物形成的紫色土,磷钾含量高,矿物养分丰富,粘沙适中,自然肥力高。5、生物(1)植物资源乐山市内自然植物种类繁多,植被类型较齐全。据不完全统计,地域内共有植物约3540余种。植物种属组成以亚热带和温带种属为主,南部地势较低地带有少量热带植物生存,在高山区有寒温带植物分布。其中中国特有种植物925种、四川特有种植物338种、峨眉山特有种植物107种。根据1984年中科院植物所与国家环保局联合发布的我国第一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乐山共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39种,占全省总数74种的52.7%。市境内纬度地带性植被是常绿阔叶林,但水热条件不同,地貌条件差异,植被地理分布既有水平

6、地带性变化,又有垂直地带性变化,是四川省内重要林业基地之一。境内药用动植物约有1600余种,占全省拥有品种的51,是四川省重要中药材基地之一。经济林木种类繁多,经济价值较高。(2)动物资源乐山市野生动物区系成分,处于古北界与东洋界的过渡地带。主要是东洋界中的中印亚界的西南区和华中区的成分。动物种类繁多,有脊椎动物37目、112科、599种。三、经济条件2011年,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初步核算,全年GDP918.06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增速居全省第2位,是2007年以来的最好位次。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4.58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567.37亿元,

7、增长20.3%;第三产业增加值236.11亿元,增长12.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2.5%,下降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1.8%,上升2.3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5.7%,下降1.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5、12.1和3.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4%、75.4%和21.2%。四、城市环境状况1、城市主要污染源乐山市城市主要污染源是吉祥木业、四川长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其污染物主要是粉尘和工业废水,长药粉尘排放量为24.63千克/天,废水排放量为197.1万吨/年。中心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各项指标均达国家二级标准,各项指标呈基本呈下

8、降趋势,大气环境总体质量有显著改善。区域内大部分地表可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三类标准;四川长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业废水进入竹公溪,受污染较严重。市区内机动车交通量较大,有一定的交通噪声,除此外无其它较大噪声源。城区周边的乐峨公路及大件公路交通噪声受丘陵及林木的屏敞作用,噪声衰减迅速,对区内影响微乎其微。2、污染治理情况市政府对市域污染十分重视,2011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4个,投入资金4625万元。污水处理厂2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18.0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五、主要灾害类型与分布1、洪灾乐山地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处,同时又是川西暴雨始发区和四川盆地

9、主要暴雨中心,洪涝是乐山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洪涝的发生常常伴有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易诱发泥石流、滑坡等山地灾害,具有季节性强、危害重、频率高的特点。2、地震乐山市域内有两条基底断裂:峨眉宜宾基底断裂和龙泉山基底断裂。乐山主要地震活动断裂带有8条:峨眉山断裂带、镇阳新桥断层、铁山断层、金口河断裂、峨边烟峰断裂、利店断裂、靛兰坝断裂、玛瑙断裂。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其第1 号修改单(2008 年6 月11日批准实施)划定各区、市、县、自治县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除马边为 0.15g 外,其余均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划定各区、市、县、自治县的地震动反

10、应谱特征周期分别为:市中区、马边、峨边、沙湾、峨眉山南东、沐川大部、五通桥和井研西部为0.40s,犍为、金口河、夹江、峨眉山大部及五通桥和井研东部为0.45s。规划乐山市中心城区及各县市区地震设防标准均为7度。3、地质灾害乐山市地处四川盆地与川西南山地接壤部位,自然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山地、丘陵占87.5%。地形总体南西高北东低,高差悬殊,地貌类型多样;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降雨集中在夏、秋二季,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080%,多暴雨;水系以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为主流的各支流水系发育;地质构造、断层、褶皱等发育,新构造运动较为强烈;地层较为完整,除泥盆系、石炭系缺失外,其它均有出露,岩性种类

11、繁多。特殊的自然地质环境条件为我市地质灾害发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供了有利条件,是乐山市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决定因素。乐山市地质灾害隐患具有点多面广、规模不等、隐蔽性和突发性强、危害大、时间集中在汛期等特点。截止2010年8月25日统计,全市列入预案防范的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1430处。其中以马边、峨边、金口河、沐川、峨眉等县(市、区)为代表的山区,位于盆周山地地质灾害区和川西南山地地质灾害区,区内山高、坡陡、谷深,地形切割强烈,地质构造条件复杂,斜坡稳定性差,地质灾害强烈发育。地质灾害类型为滑坡、泥石流、崩塌,因采矿等引起的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特别是“5.12”特大地震后,斜坡稳

12、定性进一步降低。因此,防灾形势十分严峻。表1-1 乐山市主要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区市县滑坡崩塌泥石流其他合计金口河41161067峨眉山4214662沙湾85273125犍为8625114峨边904071138井研9352146马边1302148沐川1845189市中区10537142夹江1418159五通桥7560140107230222341430六、防灾避险绿地现状及主要问题(一)现状城市绿地及防灾避险绿地概况2006年乐山市被国家住建部评选为国家园林城市;乐山绿地覆盖率高,生态资源丰富;中心城区现有绿地总面积1923.96公顷,绿地率31.08%,其中公园绿地441.96公顷,人均公园面积

13、8.35平方米。公园绿地多分布郊区,结合旅游资源建设,老城区公园绿地不足,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目前乐山市区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防灾绿地,少有的几个市级公园虽然达到城市防灾公园规模应在5公顷以上的要求,部分公园的服务半径、用地条件、出入口却不能达到城市防灾绿地的要求,不利于市民在灾害发生时前往避灾。(二)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1、防灾避险绿地不成系统,缺乏专业规划虽然城市总体规划的综合防灾规划对包括防灾避险绿地在内的防灾避险用地及通道等做出了原则性要求及规划,但在落实用地的环节存在一定问题,而且中心城区目前没有防灾公园、避险绿地、隔离缓冲带等避难设施,防灾避险绿地在规划及落实阶段不成系统,缺

14、乏专业规划。2、城市公共绿地严重不足这一现象在旧城区表现得特别明显。旧城片区内建筑密度偏高、建筑年代稍显久远,布局过密,直接造成由于中心城区人均有效避险用地面积不足(包括防灾避险绿地)。一旦灾害发生,城区的主要绿地、广场、公园、道路绿地、沿河绿带等地将人满为患,交通也随之受到影响,城内只有乐山广场、阳光广场、春华公园少数几个避险绿地,城区包括防灾避险绿地在内的防灾避险用地无法满足市民临时避险的需要。3、各级公共绿地分布不合理由于城市用地发展的限制,城市公共绿地存在严重的分布不均匀、不合理的现象,给防灾避险绿地选择和布局带来了同样的问题。这种情况不利于市民在灾害发生时进行就近避险。4、城市公共绿

15、地通达性较差绿地间缺乏有机连接,不能完全满足市民的避灾需要,无法与其他避难空间形成快速的联系;在灾后应作为应急系统和生命通道的城市紧急疏散通道没有经过系统规划,使局部地区的市民逃生受到一定阻碍。5、绿地内防灾避险的功能性较差现状绿地中可用于防灾避险的绿地大部分有空间无功能,有场地无设施,有分布无标示。给水、排水、供电、通讯等生命线工程严重缺失,救灾指挥中心、医疗救护与防疫点、垃圾收集点等未进行相关规划。绿地内标示不明确,不便于物资、设备、人员集散、灾民安置、应急服务等功能布置及交通组织。第二章 相关规划概要一、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一)规划编制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由上海同济城

16、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二)规划要点1、城市性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渝西南中心城市、现代产业技术基地、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为依托的国际生态文化旅游胜地。2、城市职能重要的区域性的贸易、服务中心,生态文化旅游城市,现代产业技术基地,西部综合交通次枢纽和港口城市,生态宜居的山水园林城市。3、规划城市人口规模规划预测2015年乐山中心城区人口80万人,2020年为100万人,2030年为140万人。4、规划城市用地规模规划乐山中心城区2015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80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2030年城市建设

17、用地控制在140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5、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形成“三江、三区、三带”的城市结构。三江: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区:嘉州功能区(商务文旅功能区)、沙湾功能区 (制造业功能区)、五通桥功能区(临港产业功能区)。三带:田园生态风光带、都市农业示范带、生态涵养带。6、城市交通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以综合交通一体化为发展方向,加强与区域综合交通体系的协调和融合,促进区域交通一体化;整合市域交通系统,加强市域空间结构的联系;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拓展相协调;以公共交通为主导,构建合理的城市交通结构,推动BRT的发展。规划道路分级体系包括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

18、干路和城市支路。对于不同等级的道路,应保持适当的间距,合理的组织交通出行,避免道路空间的过渡集中或浪费。不断完善次干路和支路系统,增强城区各个地块的可达性,疏解交通量,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健康完善的道路体系。同时,对道路功能应根据用地规划布局和交通出行需求合理确定,满足交通、生活、休闲、景观等不同需要,为营造舒适、宜人、和谐的城市空间创造条件。中心城区形成以高速公路与快速路为骨架、主城区与各组团内部路网以方格网为主要形式、组团间以环线加强联系的路网格局。其中快速路形成主城区环线并向外呈放射状,主城区主干路形成“十横十纵”并向周边组团延伸的路网格局。十横:杨湾南路-棉通大道-通牟大道,苏棉路-通棉

19、路-龙游路北段-龙牟大道,体育北路、乐峨路-长青路-吉祥路-通江路,进站大道-柏杨西路-柏杨中路-柏杨东路,乐峨快速路-人民西路-大桥西街-大桥东街,苏沙路-水口路,临江西路-临江东路,乐高大道,双林路;十纵:苏西路-德胜路、苏稽大道-苏安大道-安金路-石坝西路,苏水大道-安港大道,青衣江路,建业大道-高港大道,棉青大道-青衣路-肖坝路-滨河路,瑞云路-瑞云南路,佛光路-岷江二桥-嘉州大道-凤凰南路-绿心路-大渡河大桥-迎宾大道-进港大道,龙游路北段-龙游路西段-龙游路东段-嘉定北路-嘉定中路-嘉定南路-土桥街,关牟大道-桃源路-碧山路-凌云路-九峰路-乐五路。组团内部则以方格网形道路系统为基

20、础;老城区组团对现有路网不合理的部分加以整合,减少错位通道,保证过境交通和对外交通顺畅,在难以改造的地区进行交通疏导和组织控制,提高道路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三)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关于城市防灾规划的主要内容1、城市防洪规划(1)防洪排涝标准依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和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根据分区设防原则,乐山市中区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五通桥区、沙湾区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排涝标准为10-20年一遇。加强江河防洪工程建设及防汛预警预报系统等非工程措施建设;防洪规划中沿江堤顶高程按50年一遇洪水位加堤顶超高确定,防洪治理方针坚持疏导与调蓄结合,以导为主,

21、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2)防洪规划对现状中心城区防洪提进行加固,规划对大渡河、岷江、青衣江沿岸进行防洪堤的新建加固整治,规划沿江堤顶高程按100年一遇洪水位加堤顶超高确定。加强对于各江河支流生态河沿岸的堤防工程建设,特别是沙湾大渡河沿岸生态河,需要随着安谷电站的建设,逐步提高提防等级,远期达到100年一遇重现期防护标准。规划乐山港区防洪堤结合港口岸线,保证港口陆地主要作业区100年一遇重现期防护标准。对各条江河进行清障清淤、岸坡整治等工程,并对两岸岸坡进行顺直削坡整治及生物固岸工程,为改善河段正常行洪状态,局部应进行裁弯取直,降低河槽弯曲对两岸的冲刷,部分河流可另开辟泄洪支流以方便排洪

22、。建立法规制度,落实组织措施,把防洪工程管理好。健全洪水预报、预警系统,以先进、科学的观测设备及传递手段使流域与城市形成微波电脑网络化,汛期统一调度、统一指挥。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特别是汛前河道清障,排涝管清瘀,以利安全泄洪。(3)防涝规划在低洼处设立排涝泵站,将雨水径流就近排入河沟或蓄水湖塘。其它易涝地段,通过竖向地面标高调整,新铺设排水管道及疏通原排水管道,以达到除涝之目的。充分保护、新建和利用城市中的湿地、自然水道、河岸缓冲带、土壤渗透、天然植被带,进行有效的城市治涝。对排涝泵站进行统一管理,在雨季通过水位电子信息监控进行排涝决策和管理实施。2、城市消防规划规划保留现状乐山特勤消防站,并进

23、行远期扩建,主要作为乐山消防支队办公及管理,并且在站内配备1个中队负责辖区内灭火救援任务;规划建设2座特勤消防站,占地控制为0.5公顷,位于沙湾和五通桥片区,主要负责管理各个片区的消防站,并且站内下辖消防支队负责辖区灭火救援任务。规划对现状6座普通消防站进行升级改造,除乐山大佛景区消防救援站外,其余现状消防站在规划区末均达到一级普通消防站及以上。规划新建23座陆上消防站,其中2座特勤消防站,占地0.5公顷,位于沙湾和五通桥片区,其余21为座一级普通消防站,每座0.4公顷,同时在临港产业园区新建1座水上消防站,陆上占地0.3公顷。消防用水取自市政给水管网,消防给水管径不应小于150毫米,布置于城

24、市主要道路上的消火栓间距不应超过120米。建设较为先进的有线、无线火灾报警和消防通信指挥系统。有线通信装备应能同时受理两起火灾信号,指挥中心和消防站应建立通信专线,有线、无线通信网络应覆盖全区,建立重点单位(市政、供电、供水、救护等)调度专线。对现状和规划高压线走廊严格按照规范保护控制。消防站的供电负荷等级不宜低于二级。依托城市主、次干道及其支路,特别应加强作为消防车主要通道的次干道、支路规划及其建设,以保证消防车通道的畅通。消防车道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有关消防技术规范的规定。旧城区改造,要开辟出消防通道,新区开发,要留出足够的消防通道。道路的宽度和转弯半径,均应满足消防车辆通行要求。依托

25、城市主、次干道及其支路,消防通道净宽度和净高度均不低于4米,以保证消防车通道的畅通,主要消防通道间距不应大于160米。规划对于重点消防区域的消防通道采取必要的单行限流等措施,以满足消防车通道的要求。危险品主要沿城市外围道路进行运输,一般不得穿越城市建成区。3、城市人防规划按照国家和省人防办对战时城市人口疏散的要求,确定战时留城人口的比例为30%,人均占有人防工程1.2平方米,则城区人防工程面积远期应达到50.4万平方米。人防工程主要包括:指挥工程、医疗救护工程、防空专业队工程、人员掩蔽工程和配套工程五方面的内容。4、城市抗震规划根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乐山市城市抗震设

26、防标准是7度。城市供水、排水、交通、通信、燃气、医疗救护、粮食供应、消防等城市生命线系统工程按照8度标准设防。新建、改建、扩建的一般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新建、改建、扩建的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对其工程建设场地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重大工程和容易引发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项目,要进行前期地震危险性论证,避

27、开地震断裂带和抗震性能差的地段,在地震活断层两侧500米范围内和断裂交叉地段,避免建设抗震设防分类中的甲类建筑。提高城市供水、排水、交通、通信、燃气、医疗救护、粮食供应、消防等城市生命线系统工程的设防标准。对于重要的交通生命线路,其工程设防标准可提高12度。同时,做好次生灾害的预防工作。5、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逐步治理一批稳定性差、危害性大的滑坡、危岩,根除隐患,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地质环境的监督管理,杜绝人类工程活动而诱发新的地质灾害。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网络,加强山体地质环境保护,逐步退房还山还绿,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防止因过量开采诱发地质灾害。主要措施为做好土

28、体排水,削坡减载护坡,修建挡土墙、抗滑桩,限制或控制在滑体上进行工程建设,居民异地安置等。可采用在人为切坡的陡坎处修挡土墙,在滑坡前缘及中部打锚桩,在滑体上排水。用挡墙或护坡支撑,或用锚杆固定,钻孔灌浆等方法加固,对规模小的灾害点,可采用人工爆破或人工排除手段清除危岩。如出现大规模的危岩崩落,危险区居民应搬迁撤离。选择安全的采矿方法和采矿深度,对采空区进行回填及安全柱的科学处理,加强采矿区地面沉降监测,必要时撤离沉陷区居民。一要选址得当,避免堆放在顺层的斜坡上,二是不能堆积过高、过陡,三是堆积要远离建筑物和人群。搞好山坡绿化,避免水土流失;对汇水面较大的山坡进行地表水排水截水工程;对采矿弃渣、

29、工程建设弃土,不得随意在山坡、沟谷堆放;避免人为因素诱发新的滑坡、滑塌产生;规划建设管理应避免在沟谷山脚建设工业、民用建筑,建设时在靠山一侧建造挡墙、水沟等排、截水工程。6、应急救援体系规划设置市级抗震指挥中心一个,结合规划的行政中心一起设置。在接到临震预报后,能及时协助市政府统一指挥,组织人员疏散,物资转移和生产自救。规划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结合广场、绿地、公园等开敞空间的建设,规划应急避难场所。应急避难场所应具备供水设施、应急棚宿区、应急照明用电、应急厕所等设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还应兼顾考虑其它易发生的重大突发性灾害的避难。疏散通道的规划建设结合旧区改造和新区开发,合理规划道路的红线宽度和路网密度。道路两侧建筑高度须与建筑线宽度相适应,以提高疏散通道的安全度。对暂不能实施改造规划的支路和里巷,要对两侧建筑采取加固措施。疏散场地:结合城市改造和新区开发以及绿色家园规划的实施,按标准建设园林绿地。同时将中心城市内的绿地、广场、体育场、学校操场等开敞空间,作为就地疏散场地。疏散场地服务半径以0.5-1.0公里为宜。人口疏散:就地疏散为主,中程疏散为辅,远程疏散补缺,以街办事处、镇乡为单位,进行人口疏散安置。二、乐山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一)公园绿地规划公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