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企业负债率达到100%,则企业价值最大,融资成本最小,即最佳资本结构应该全部是债务,不需要发行股票。米勒(1976)在债务与税收一文,为了探讨负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建立了一个同时考虑公司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在内的模型。米勒均衡理论模型的基本结论是:个人所得税的存在,会在某种程度上抵消负债的节税利益,但是在正常税率的情况下,负债的节税利益并不会完全消失。因此,米勒模型认为企业负债率越高,则企业市场价值越大。在权衡理论、代理理论以及不对称信息理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Myers 和Majluf (1984) 在财务学刊杂志的资本结构之谜一文中提出了“啄食”优序融资理论(Pecking Order
2、Theory)。公司融资顺序有较明显的先后之分:所需要的资金首先依赖于内源资金;在内源资金不足,需要外部资金注入时,债权融资成为次优选择;而外部股权融资由于成本太高,只是作为一种融资渠道的补充来源形式存在。因此,企业融资通常都遵循所谓的“啄食顺序”,即先内源融资、再外源融资,在外源融资中优先考虑债权融资,不足时再考虑股权融资。1.2 国内的研究状况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状况的研究。国内学者张人骥、阎达五、黄少安和张岗、方晓霞、刘星等人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状况进行的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与欧美、日本等资本市场发达的上市公司相比,资产负债率明显偏低,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具有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其融资顺序表
3、现为股权融资、短期债务融资、长期债务融资和内部融资。上市公司在进行长期融资决策时普遍存在“轻债务重股权”的股权融资偏好。这种融资顺序安排显然不符合西方的优序融资理论。袁国梁,郑江淮,胡志乾对我国股市的股权结构,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及公司治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中对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解释中,认为股权融资成本低于债权融资成本是造成企业融资偏好的主要原因。刘星,魏锋和詹宇对中国的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融资决策时,首选外部融资。而在外部融资中,以股权融资为主,债权融资又以短期债务为主。近几年,袁卫秋(2004)检验静态权衡理论和啄食顺序理论在我国市场的适用性,发现啄食顺
4、序理论不宜用来解释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特征,而静态权衡理论可用来解释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特征。张兆国、宋丽梦、和张庆(2005)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股权代理成本的影响,结果发现经营者持股比例与股权代理成本有较显著负相关性;负债融资比例、法人股比例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均与股权代理成本有不显著的负相关性;国家股比例和流通股比例均与股权代理成本有较显著的正相关性。张兆国、闫炳乾、和何成风(2006)通过实证研究了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治理效应,结果发现主营业务利润率、经营费用率、和资产利用率三个指标比公司价值指标能够更好地解释公司绩效;国家股比例对经营绩效的负向影响越来越不显著;法人股比例和负债融资
5、对公司绩效有不显著的正向影响;流通股与公司绩效之间没有显著关系;股权集中度和经营者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有较显著正向影响;留存收益对公司的绩效有显著负向影响。林凡(2007)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本书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在中国特定的政策环境以及不健全的市场环境下,股权结构成为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控制人主导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形成机制的主要特征,由此本书以“制衡控制人的权利”为出发点提出了治理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总体思路和规范措施,这对推动中国相关制度、法律环境的完善和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二、相关综述和评价美国学者Myers 和Majluf在1984
6、年提出了优序融资理论,较早的对融资偏好问题进行了直接研究。他们探讨了公司如何选择最优融资渠道,即遵循“啄食顺序”,先内源融资、再外源融资,在外源融资中优先考虑债权融资,不足时再考虑股权融资。此后,又有很多学者对融资偏好进行了研究,已有的研究成果一般都认为,企业融资应该遵循“内源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的先后顺序。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学者开始对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问题进行研究。他们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与国外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大相径庭,突出表现为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具有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这种融资偏好在微观上表现为上市公司通过不同形式的股权融资方式进行“圈钱”行为。在宏观上表现为资本
7、使用效率不高、资源配置效率未得到充分发挥等。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行为如果不及时加以规范治理,最终将影响到中国证券市场以及公司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制度和市场环境各方面的差异,现有西方财务理论尚不能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进行圆满解释。国内有些学者表示,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低是形成融资偏好的直接原因。资金成本是公司决定融资行为的最根本的因素。公司为融入资本必须给予投资者一定的回报,回报率的高低,基本上反映了融资单位成本的高低。与债权投资者相比,股权投资者承担更大的风险,因而要求更高的回报率。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证券市场的过小规模与投资者巨大的需求空间存在反差,加之非流通股的大量存在,
8、证券市场市盈率和股价长时间维持在较高水平上,而与之相比的公司派息水平则显得微不足道,因此投资者并不指望通过获取公司的派息来得到投资回报,而是希望在市场的短期投机行为中获取资本利得。从公司的角度看,股权资本成本是以配股价或新股发行价为计算基础的,而我国的配股价和新股发行价多以市盈率为计算基础,通常要远远高出每股账面净资产,由此计算的股权资本成本很低。正是这种不合理的现状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现象的形成。近十多年来,中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高速发展。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壮大,上市公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显重要。和非上市企业比较而言,中国上市公司经营行为比较规范,管理理念比较科学,
9、很多上市公司已经成为行业的领头羊。因此,对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针对性治理措施,将有利于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完善证券市场监管,加速证券市场建设,提升公司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1 林凡.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 黄少安,张岗.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J.经济研究,2001(11)3 刘星,魏锋.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顺序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2004(6).4 何佶.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D.东南大学,2005.5 张霞.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11).6 郑志波.浅议我国企业的融资方式现状J.经营管理,
10、2009.7 杨鑫.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8 谢聪.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分析J.财会通讯,2008(1).以论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为例的文献综述:2009届本科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一)、文献的评价1.文献简介论文搜集的著作、文章和网页总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1)文献搜集的跨度很小、由于会计职业道德问题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受到重视。为此,文献的时间范围主要是近几年的论文及一些权威著作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刊物的论述中。(2)文献中的观点鲜明。基于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目前存在的问题,多数作者认为,会计人员是从事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特殊行业,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因
11、而从事会计职业的人们的职业道德优劣,势必直接影响会计职能的发挥,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道德,所以通过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从而强化商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为社会解除隐患是十分必要的。2.文献的分类(1)一共有3种资料来源:首先是发表于各主要期刊的有关产品品牌策略的论文,一共有十余篇近几年的论文,其中有2篇权威著作,还有网站发表的文章。(2)在全文的资料中,这十余篇论文按照论文所涉及的基本内容进行排列,排列顺序为第一步分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概述(如曾纯,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科学出版社)第二部分是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如邓春华,财务会计风险防范,中国财政经济
12、出版社)第三部分是会计人员会计职业道德弱化分析(如项怀诚,会计职业道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四步分是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如朱世宏 杨长荣 边惠敏,财经职业道德建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3. 对文献的简评 通过专业文献的阅读,尽管各学者所谈问题的角度不同,所持观点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极其必要的。它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等等。所以,我们会计从业人员要以身作则、高瞻远瞩,从国家利益出发,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被金钱所诱惑,不为权利所屈服,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捍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二)选题范围 通过以上文献的简单评价、归类总结,再结合我所学习的
13、专业知识以及阅读的文献内容,初定论文题目为论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论文的内容大概涵盖以下几个方面: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概述,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会计人员会计职业道德弱化分析,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三)结论 克己自律是道德修养的一种境界,也是会计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我们要建立完备的道德教育体系,建立监管机制,以法管材。一个会计人员道德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会计道德修养的自觉程度。会计从业人员经常单独承担某些工作任务,而且总是同钱物打交道,更应慎独自律,洁身自好,不断净化灵魂,提升道德水准。只有做到处处明于自察,时时自觉追求,事事严于律己,才能始终保持思想道德的纯洁性。为此,会计人员应该自觉按照“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要求来约束自己,恪守职业道德。建立会计岗位轮换制度,保证会计工作质量。以精益求精的精神鞭策自己,奋发进取,争创一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