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13.69KB ,
资源ID:177689      下载积分:1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768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公司财务欺诈治理对策.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公司财务欺诈治理对策.docx

1、摘要公司财务欺诈是诸多因素在公司财务活动中的综合反映。文章对各种公司财务欺诈理论对公司财务欺诈根源的分析进行了概述并着重从制度战略理论的角度探讨了财务欺诈的成因与防治措施。关键词财务欺诈制度战略理论近年来发生在美国、欧洲的安然、施乐、帕玛拉特等一系列重大的财务欺诈丑闻致使整个CPA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极大地打击了众多投资者的信心影响了所在国家资本市场的稳定。近年连续发生的银广厦、郑百文、猴王集团等造假事件使我国也同样面临着如何规范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和重塑公司信用的难题。因此剖析公司财务会计欺诈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国际对比和反思采取针对性措施无疑将对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经济持续

2、稳定的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一、公司财务欺诈的涵义与根源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SAS82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欺诈的考虑中把财务欺诈定义为“在财务报表中蓄意错报、漏报或泄露以欺骗财务报表使用者。”公司财务欺诈是指会计活动中相关当事人为了逃避纳税、分取高额红利、提取秘密公积金等谋取私利的目的事前经过周密安排而故意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财务欺诈的发生既有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产权关系模糊、会计审计制度缺陷等微观方面的原因也有法规体系不健全、市场监管弱化等宏观方面的问题是社会上诸多因素在会计活动中的综合反映。二、财务欺诈理论综述(一欺诈三角理论唐纳得卡瑞塞博士是欺诈研究领域享有盛名的教授他在该

3、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被称为反舞弊专家。他建立并发展了欺诈三角理论图1)以解释为何人们会进行欺诈。卡瑞塞得出结论当动机、机会和理性程度三个重要因素归在一起时进行欺诈的倾向就会出现。在一个人真正进行的欺诈中三个因素中的每一个都是必要的并且相互关联的。缺少任何一项因素都不会使一个人进行欺诈。每个公司的执行者需要明白此欺诈三角并明白为什么员工从事各种各样的欺诈行为。(二欺诈范围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伯明翰扬大学的史蒂夫W阿尔伯察博士就研究并分析了欺诈行为。其研究表明那些居住条件高于平均水平并有个人或赌博债务有试图拥有个人地位的欲望或有从家庭及周围同伴身上得来的身份压力的工作者最容易进行欺诈。那些认为

4、自己工资过低不被重视的员工也更可能(三其他欺诈理论除了前面描述的传统欺诈理论马丁T毕格曼MaetinT.Biegelman)在防范欺诈与内部控制的执行路线图一书中设计了一些新的理论。如欺诈的薯条理论、欺诈的烂苹果理论、低挂水果的欺诈理论、欺诈的加减法理论、舞弊的员工是欺诈者的理论等等。三、制度战略理论中财务欺诈原因与改革对策通过上述欺诈理论发现所有财务欺诈案的源头都可以归结为“利益驱动”。因此发案公司管理人员为利益所驱动就会不惜损害投资人的利益审计人员为利益所驱动就会置委托人的利益于不顾。本文将从企业制度战略理论全面探讨这个问题具体包括财务披露制度审计制度财务事件调查制度等正是在这些方面的不完

5、善给财务欺诈预留了空间。所谓制度战略(institutionalstrategy)是企业在进行资源竞争过程中与制度结构管理相关的活动方式是与制度、规则和标准制度环境的形成和转化相关的组织活动方式。我们着重从组织对制度压力的战略性回应针对制度上的缺陷探讨应对的对策。(一财务披露制度的缺陷及改革对策1、网络化经营活动。现代公司运营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公司的经营不再具有孤立性而是其所属的集团公司、联合企业或者股东经营的一个组成部分。甚至在一定的情况下为了一定的目的而组建一个新的法人以完成一个特定的财务或者经济目的。尽管现实中网络化经营存在正常的经济原因但是它经常被滥用成为财务欺诈的重要手段。安然利用特

6、殊目的实体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韩国的Lernout公司案就是明显的例证。因此对投资人以及其他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来说正确了解上市公司的真实的经营状况是非常重要的财务报告应当正面给予披露。2、无形资产。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产地、商标、专有技术、经营信息、独特的组织结构也就是供应链、技术管理制度、人力资本等。研究发现目前美国公司股票的80%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建立在未来的价值基础之上的包括商标、商誉、生产能力等无形资产的价值。根据当前的会计制度财务报告所反应的主要是有形财产其中主要是货物。无形资产价值的增加己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争论的焦点在于这种资产是否和怎样在公司的正常财务报告中予以披露。在美国公共注册

7、会计师协会和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都正在审查对无形资产报告的语言Language)的问题丹麦和澳大利亚率先给予了承认欧洲的国家鼓励公司对无形资产特定的方面给予财务披露。事实上在国外已经有很多的商业数据、软件选择和知识产权评估公司其通过专业分析提供一些专利资料确定公司无形资产的价值。总之当前的财务报告之所以不披露无形资产原因是现在的会计制度不符合知识经济的需要造成的。因此为了预防会计欺诈在财务报告中披露公司的无形资产必须修改现行的会计制度在资产负债表中承认无形资产。3、风险披露。传统的会计制度主耍关注的是公司的资产、债务和经营成果(主要是收益和现金流严重忽视经营风险披露。在最近二十年间金融创新迅速发

8、展在经济领域中基于套头交易、投机出现了很多的债权证券、各种形式的资产证券、职工股特权等大量的金融衍生工具使得公司、股东面对的经营风险越来越大并且难以预测与防范。根据现在的会计制度可预期的变化并不向投资人披露使得投资人很难正确、全面地评价投资风险和回报。在这方面最为典型的例子是美国的第一太平洋银行案。因此我们需要矫正目前的财务报告应当扩展报告的范围对公司的财务运营情况进行全面的披露。报告的资产应当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个方面。(二审计制度的缺陷及改革对策1、审计师聘任制度的改革。在传统的会计制度模式下外部审计很难发挥作用的原因是审计师由公司的管理人员或者董事会选聘使审计师很难独立于公司当局。对

9、于变革的方向学界主要有两个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主张股东选聘独立审计师即股东通过一个类似于“代理权争夺”的程序根据审计师的信誉和报价决定审计师的人选期限一般以五年为宜。由于我国还没有引进“代理权争夺”制度这种观点在我国实施的难度较大。第二种观点认为外部审计师应当由公司的审计委员会委托使审计师独立于公司管理层。这一做法被美国的萨班斯法案Sarbanes-Oxle,Act,2002)所接受我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也采用的这种立场。2、非审计服务。审计师向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的同时由于收费低往往还向审计客户提供非审计服务。从理论上讲审计师向审计客户同时提供非审计服务是有损审计师的独立性的。这是

10、因为审计客户最后出具的财务报告其实包含着审计师的咨询价值即财务报告中包含着审计师的利益。审计师对这样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无异于自己评价自己的工作因而审计师的公信力大大降低因此应当禁止审计师向审计客户提供非审计服务。事实上一些非审计服务早在一些法规中给予了禁止争议的焦点集中在于咨询服务上。美国的五个会计大公司坚决反对这种立法理由很简单即认为咨询服务会影响审计的独立性是没有实证根据的另外为了吸引和留住有才能的职员会计公司需要咨询业务。美国的萨班斯法没有将咨询服务列入禁止的业务之中但是要求上市公司应对审计师提供的咨询服务进行披露从而在现实中已经间接地否定了审计师提供咨询服务的可能性。我国的会计制度可以

11、借鉴这种做法。3、择业自由问题。会计公司主管审计业务的合伙人可否直接跳槽到被审计师的公司担任管理人员尽管从表面上看这属于择业自由问题但有很多研究表明很多会计公司的前合伙人在被审计的上市公司担任管理人员期间仍在原会计公司领取养老金、分享盈利或者与会计公司的审计师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会计公司对这样的审计客户进行审计能否保持客观、独立的立场则存在疑问。而且这也很容易使会计公司与审计客户形成一种长期的协作关系进而损害审计师的独立性。因此会计公司的合伙人要想进入被审计的公司担任管理人员必须要有一个时间限制借鉴我国公司法的竞业禁止规定设置为三年为宜即会计公司对审计客户提供审计服务结束之日起三年内会计公司的合

12、伙人、注册会计师及其近亲属不得为审计客户的管理人员或者受雇于审计客户o4、扩大审计报告的范围。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审计报告提供的信息仅限于财务报告只就财务报告所涉及资料的真实性、程序的合法性等内容进行评价并不披露具体的过程以及与财务报告相关但财务报告没有涉及的内容股东和债权人很难据此了解审计的对象和证明过程。因此目前的审计报告应当被更为开放型的文件所取代即凡是涉及到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的重大问题审计报告都应当从审计的角度给予反应然后再附上反应公司财务状况的财务报告。审计报告反应的重大问题应当包括公司治理制度的适当性、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公司而对的非正常风险以及审计过程中审计师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公司管理层

13、的答复情况等。(三财务事件调查制度的缺陷及改革对策财务造假事件的性质是比较复杂的根据现行的法律制度如果仅限于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的范围调查应该主要局限于主管部门。上市公司的主管部门有工商管理部门和证监会会计公司的主管部门为财政部门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的审计主管部门为我国的审计署。如果会计造假事件为刑事案件侦查权由公安机关进行。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会计造假事件的主管部门是多元化的对会计造假事件时迅速做出反应是相当困难的再加上会计造假事件的专业性很强调查部门不仅要有丰富的侦查经验而且还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作为后盾因此需耍成立一个专门的组织负责调查处理会计造假事件并增加调查的透明性。当前对财务报告以及审计报

14、告的调查过程、结果并不向公众公开。因此资本市场、公司董事、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对此知之甚少有关禁止财务欺诈的法律法规很难发挥其威慑力。每出现一起会计丑闻公众只能从一些新闻报道中了解一些结论性的细节从而使投资人失去了识别财务报告真假的现实例证对正在或者打算从事财务欺诈的公司失去了警示作用。最后内部交易应及时向调查组织进行报告。上市公司与公司的官员、董事、其近亲属或者其控制的公司进行的交易应当及时向主管部门或者调查组织进行报告。为了确保投资公众能够及时地了解这种交易公司应当采用电子系统在交易发生的次日向公众进行披露。参考文献1、王世利吴长勇.美国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欺诈的关注简介及其启示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5).2、王健新.财务欺诈及其防范J.审计研究,2007(1).3、LawrenceT.B.InstitutionalstrategyJ.JournalofManagement,1999(2).4、陈汉文吴益兵等.萨班斯法案404条款:后续进展J.会计研究2005(2).5、叶陈毅叶陈云.试探公司财务欺诈治理对策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6(5).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