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5.74KB ,
资源ID:1776867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76867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社会学著作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社会学著作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集体心理的获得,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接受暗示和相互传染而同一,以及立刻把暗示转化为不再受责任意识约束的行动的倾向,是群体成员一个行为受本能支配的非理性人的主要特点。 二、分析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在大多数群体中,可以看到如下特点:1、冲动、易变和急躁。2、易受暗示和轻信。“群体永远漫游者无意识的领地。”“在暗示和相互传染的推动下,一个人编造的奇迹,立刻就会被所有的人接受。” 而群体表现是好是坏,只取决于所受暗示具体性质。于是便有了十字军,在粮草装备几近全无的情况下,向异教徒讨还基督墓地的英雄主义;也有了罗兰夫人,在被雅各宾派送上断头台之时,留下的那句“自由,多少罪恶假

2、汝之名以行”。 3、夸张与单纯。对于各种意见和信念,群体或全盘接受,或一概拒绝。这种绝对化而不容怀疑的态度,在人数赋予的力量感的催化下,促使群体赋予自己的理想和偏执以专横的性质。同时,其极端化的感情也注定它只会被简单、极端的感情打动。4、偏执、专横和保守。勒庞老师看得很精准:“群体随时会反抗软弱可欺者,对强权低声下气。如果强权时断时续,而群体又总是被极端情绪所左右,它便会表现得反复无常,时而无法无天,时而卑躬屈膝。” 5、群体的道德。“群体的道德水平十分低劣。”人都有野蛮和破坏性的本能,如果加入到不负责任的群体,清楚不会受惩罚后,便会彻底放纵这种本能。群体可能无恶不作,也可能表现出极崇高的献身

3、和牺牲举动,所以“以名誉、光荣和爱国主义作为号召,最有可能影响到组成群体的个人,而且经常可以达到使他慷慨赴死的地步”。 三、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1、群体的观念。书中提到的观点:“给群体提供的无论是什么观念,只有当它们具有绝对的、毫不妥协的和简单明了的形式时,才能产生有效的影响。因此它们都会披上形象化的外衣,也只有以这种形式,它们才能为群众所接受。实话说,我也认同这点:“就观念而言,群体总是落后于博学之士和哲学家好几代人。”2、群体的理性。群体对事情的论证,从逻辑上看十分拙劣。其推理的特点,“是把彼此不同,只做表面上相似的事物搅在一起,并且立刻把具体的事物普遍化。”这个在现实中也十分突出,

4、不管事实本身,只摘取简单的表象的相同点加以放大,后由此得出一个普遍化的结论。3、群体的想象力。正如缺乏推理细胞的人一般,群体的形象思维能力强大而活跃,事实上群体也只能为形象所动。所有时代和所有国家的伟大政客,包括最专横的暴君,都把群众的想象力视为他们权力的基础。而影响民众想象力的,并非事实本身,而是它们发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如,对它们进行浓缩加工),纳粹党宣传部部长戈培尔可谓深谙此道。 四、群体信仰所采取的宗教形式。,群体将暗示立刻转化为行动的倾向、喜怒无常的脾性、对意见全盘接受或拒绝的态度,反映了群体信念的宗教形式一种以盲目服从、专横的偏执和要求狂热的宣传等宗教感情为特点的,将一切危险的讨论

5、排除在外的形式。这点让我想到了某些粉丝群体。 第二卷,群体的意见与信念。在这一卷里,勒庞讨论的几个问题,群体的意见和信念形成的间接和直接因素、群体领袖是什么人,他有怎样的动员手段、最后一点是群体的意见和信念中,有哪些是牢固的信念,哪些是多变的信念,以及这两种信念形成的原因。一、群体的意见和信念中的间接因素。种族、传统、时间、各种典章制度、教育等间接因素是酝酿一切群体意见和信念的土壤。 种族因素对群体意见的影响是第一位的、最重要的。种族的特征通过遗传规律传承,是民族的本质,与此相比,信仰制度艺术等文明只是民族的外在表现。 传统,是种族精神的综合反映。人类历来的两大关切,一是建立某种传统结构,以成

6、文明;二是摧毁因变得破败不堪而失去必要性的传统,以求进步。“如果一个民族使自己的习俗变得过于坚固,它就不会再发生变化,于是就如中国一样,变得没有改进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暴力革命也没多大的用处,因为由此造成的结果,或者是打破的锁链被重新接凑在一起,让整个过去一成不变地再现,或者是对被打破的事物撒手不管,衰败很快被无政府状态所替代”。这是勒庞在书中少有的几次对中国的叙述中最详细的一次,他写这本书的时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时中国的传统枷锁确实坚固,但不知他会如何解释今日的中国。 时间,时间对群体意见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这点大家都懂,勒老师也只是提供一些名人名言式的说法。政治和社会制度,勒庞首

7、先论证:通过变更制度来改变社会弊端是一种谬论。他有个观点,“一个民族并没有真正改变其各种制度的能力。以暴力革命为代价,换来的往往不是制度的改变,只是名称的简单变化,本质依然如故。 教育,勒庞又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了一个颠覆人们普遍认知的观点:“教育既不会让人变得更道德,也不会让他更幸福;它既无法改变他的本能,也无法改变他天生的热情,而且有时只需进行不良引导即可坏处远大于益处”。用今天的话而言就是:教育没有错,错的是教育体制。著作中还提出教育与群体意见的关联:教育为今天在群众中酝酿、明天就可能付诸实施的各种念头和信仰提供了土壤。即群众怎样通过教育变成了“一直心怀不满的大军”,并且随时有可能被其他势力

8、而利用。 二、群体意见和信念中的直接因素。包括四种:形象、词语和套话;幻觉;经验;理性。群众意见易受形象的影响(这在研究群体的想象力时已经说得很清楚),而形象可以通过词语或套话来激活。这一段很是精彩,词语的威力同它们所唤醒的形象有关,同时又分离于它们的真实含义:比如像民主、社会主义、平【篇二:现代社会学理论读书笔记】 第一章 社会学中的一般性理论 大体来说,有三种类型的理论:形式的 实质的和实证的。形式理论涵盖的范围是最广的。它的目标是提出一个由一些概念和陈述组成的图式,能够说明社会或整体上的人际互动。这样的理论常常具有范式化的特征,即它寻求针对和自己对立的范式的主张,为未来的理论实践建立一整

9、套研究规划。这样的理论也常常具有基础性的特征,即它寻求找到这样一组唯一的原理,它是社会生活归根结底的基础,能够说明一切。 第一中区分有关的,就是理论家相信属于组成社会世界的要素的那些东西,就是构成社会世界的哪些要素。理论家可以有两种看法,要么认为组成社会世界的是出自思想着、行动着的主体的那些创造解释意义及观念,要么认为人类处境的特征就是处在一套不可改变的共有约束之下,没有机会做出选择或表达意图。第二种区分涉及由理论家提供的说明的类型。在第一种说明类型中,社会世界被化约为它的个体参与者各自的特征,化约为它们各自独立的意义或者利益。 建构主义 韦伯和齐美尔认为,人的行为和自然客体的行为有着根本的不

10、同。人总是积极主动的建构社会现实的行动者,其行动方式则要看他们是以怎样的方式理解其行为的,以怎样的方式赋予其行为以意义的。因此,社会学的观察者必须对参与者确立的意义作出解释,即赋予意义。 舒茨 现象学社会学关注的重点是行动者通过哪些方式,将感觉材料转变成各种类型化或心智图像来解释社会世界。 功能主义 涂尔干核心命题是 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通过一套共享意识(集体良知)而整合在了一起。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社会行动对于这种宗教性或道德性的共享意识所起到的作用,来对这些社会行动做出说明。 功利主义 行动(建构主义) 理性(功利主义) 系统(功能主义) 结构(批判结构主义) 行动 这一论题属于人的主体性领域。

11、它关注的是当个人在社会世界中着手行动的时候,在意识中发生了什么。它包括主体赋予其行动的意义及其行动的原因或者动机。不仅如此,行动论题还涉及互动中沟通意义的种种方式,以及在稳定的主体间社会世界借以确立的方式。在阐述行动这一章里,集中考察了这样一些社会学家的著作,他们主张需要按照主题自己的方式来解释其行动的意义和动机。它也考查了这样一些主张,即力求展现个体的行动如何能够生发出集体的安排。 理性 如果一味关注于行动,就会带来一个方法论上的问题:如花可靠的切入主体的思维。有些理论家提出,只有针对有限的一部分行动才能实现这一点。这部分行动我们称之为理性的行动,即行为总是具体明确的旨在实现一个自觉意识的目

12、标。所有关于理性的主张都会面临的一个具体问题是:有些行为所能提供的益处只在于集体层面,而个人却必须为此付出代价,对这样的行为如何说明? 结构 结构指的是直接感受到的经验之下潜藏的各种社会安排所体现出来的模式。至于这样的机构定位在何处,则有形形色色的主张,有的说在无意识的心智中,有的说在物质关系中,或有的说在神话或语言的符号关系中。 系统 第二章 行动:社会安排中的意义和动机 与一套意义、理由或意图相关的行事过程被称为行动。对行动的强调意味着,个体不是社会世界的产品甚或摆布的对象,而是创造其周边世界的主体,它们在思考 感觉行动着。 概括来说,人类行动理论的主要特征如下: 1、把人类看作具有理解力

13、和创造性的主体,最重要的是,他们控制着影响其社会生活的条件。 2、人类赋予行为以意义。而社会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去洞察和理解这种意义。因此社会下必须作为一门研究行动的解释性学科。 3、人类行动是由动机推动的:个体为了实现目标,在内心长时间筹划着行动,根据这种筹划的方式,意义被赋予给了行动。通过人们就行为用言辞表达出来的说法或理由,社会学家就可以理解这些动机。 4、组成社会世界的是人类的互动,这是一个主体之间使用语词、姿态手势和其他符号进行意义协调的持续过程。5、人类的互动当中会产生出一些固定模式,因此不是意义的所有部分都必须进行不断的重新协调。这种突生的模式构成了社会生活中理所当然的、大规模的

14、安排。 6、不过,行动理论还是通常从特定个体或个体类型的角度上看问题,强调对直接的、日常的社会经验给出描述和说明,而不是在理论上阐述持续的、大规模的结构安排。 韦伯和齐美尔寻求在唯物论和观念轮之间开辟新路,主张社会既不是产自精神,也不是产自经济结构,而是人类意图的产物。 韦伯:各人有各人的理解 使行动理论有别于其他社会学理论的核心表述在于,可以在某一事件的参与者赋予此事件的意义当中发现该事件的原因。 另一项关键的特征是,社会学的研究主题被认为是社会行动,所以人们常常把行动理论描述为关于社会行动的理论。只要行动着的个体赋予其行为一个主观意义,行动就发生了。这样,社会学的研究主题就是由行动者定义的

15、。进一步说,只要行动的主观意义考虑到了他人的行为,并就此在行动过程当中借之确定方向,行动就是社会性的。因此,行动是否是社会性的,这一问题是在行动者的头脑当中确立的,而不是由外在观察者来确定的,也就是说,行动要想成为社会性的行动,并不一定非得指向他人,实际上有可能是相当独立的,只是不得不考虑他人的行动。 意义显然在这个分析中占据了核心位置,对此韦伯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讨论。一开始,韦伯就提出社会学家可以探索的意义有两种:一种是行动者在其生活经验中实际上赋予的;另一种是观察者可能赋予假设类型的行动者的类型化意义。在后一种情况下 ,你能够探求类型化意义,比如说,当邮递员把信件放在信箱中时,对他这时的行

16、动意义的理解可以不涉及任何一个特定个体。 四种类型的社会行动 工具理性行动这种行动是个体借以实现其精心计算的短期自利目标的方式。股票市场上的投机或者异性之间单纯对性满足的追求都属于这种行动。 价值理性行动 这种行动取决于对真 美或正义之类较高等级的价值,或对上帝的信奉的一种有意识地的信仰和认同。比如说,仅因为相信教育的价值而接受一份底薪教职,或者为慈善事业捐款。 情感行动 这种行动是由感觉 激情 心理需要或情感状态决定的。包括身体侵犯 性行为 发脾气等举动。 这种行动是一种养成习惯了的行动,因此,之所以这样行动,就在于它总是以这种特定的方式来行动的。婚礼上一套固定祝词的表达 驾驶时左行还是右行

17、都属于这种行动。人类的行为的绝大多数都属于这一类习惯行动。 正是在这一点上,韦伯区分丁意义充分性(meaning adequacy) 标准 和国果充分性(皿.usal adequacy) 标准。对于探讨个社会过程的一毒理 论,要确立其意义充分性,只需确立起动机便且臭。当我们根据自己通常 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把行为过程的各个构成元章之间的荣革认定为 类型化意义丛时,意义充分性就确立起来了。相反,当行为过程的各 个构成元章之间的关革能够显示出经常宜生,或者毋宁说是恒常发生时, 因果克分性就确立起束了。当这两个条件都满旦的时候,即统计上成为常 规的公开行动及其背后的动机之间确立起某种关系,才可以说

18、对行动高一 个正确的因果解释(注意这两个词的结合)。 齐美尔: 印象风格的理论符号互动论:自我塑造的社会 米德:共同感知 米德论社会化:玩游戏【篇三: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 社会学家的理想形象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 为此,米尔斯在书中摆出了战斗的姿态,在全书的第二至第六章中,他严厉地批判了社会科学中的几种流行趋势。而在第七至第十章中,米尔斯从否定性批判走向了对知识分子本位的寻找,我不得不说,这一次他站到了社会现实的对立面上,他渴望召唤社会知识分子来教化科层制顶峰的领袖和弱智化了的普通大众一个使徒般的理想。 社会学的想像力是米尔斯战斗的武器,他将其定义为一种视角的转换,即将“环境中的个人困

19、扰”转化为“社会结构中的公共论题”,他认为只有这才能使人认清自身价值,从焦虑与淡漠的陷阱中挣脱出来,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看待这个价值缺失的时代。同时,社会学的想像力帮助社会学家回归经典的社会分析:关注历史中的社会结构,主旨与紧迫的公共论题和持续的人类困扰直接关联。 而社会学的领域中,显然有一些与传统目标背道而驰的趋势,这种倒退不仅使社会学研究变得无益,在米尔斯眼中,知识分子也将因此被这个无知的世界所消化。第一种趋势是宏大理论流派,米尔斯对宏大理论的代表人物帕森斯的社会系统作了精细的分析,从而刺穿了宏大理论的面具,宏大理论用枯燥乏味的概念游戏替代了轻松自由的想象力,企图迷惑读者,从而构造一个不切实际

20、的概念王国。帕森斯的社会系统理论就完全不能解决关于冲突的问题,因而被米尔斯尖刻地称为“百分之五十只是晦涩的用词;百分之四十是众所周知的教科书社会学”,另外百分之十,鉴于它的含糊不清,很可能被借作意识形态上的工具。 而方法论的登峰造极,则造就了另一不良的趋势,即对“抽象经验主义”的盲目崇拜。他指出,通过对各类研究的简单的加总,绝不可能达成对社会的完整认识,而只是一种奇怪的砌砖成墙的努力。他鄙夷抽象经验主义对系统的研究历史和比较方法的拒绝,也怀疑数据取得的过程中信息的缺失和数据的人为修饰。虽然也有人辩解称这种方法论的抑制将助长整个社会科学领域中专业化的进程,但米尔斯似乎对称为“科学家”不屑一顾,他

21、认为这使他的群体降格为助产婆式的专家。 抽象经验主义对时间、机构和金钱的特殊需求也极有可能使社会科学的研究堕落为一种行政职能,发展出一整套恐怖的科层制体系,并为整个社会的科层化服务。社会科学的学者事实上被称作“学术行政官”,他们组成互相攻讦的派系,排斥独立学者,服务于社会的非民主领域,培养出自身的“合理性功能”并试图创造更广泛的“功能合理性”,他们是十足的权威的工具。而有这样一群社会科学的学者正在变成为某一特定群体服务的实用性角色。学者对“改变世界”的渴望,或是自身理想和价值的缺失,使他们积极投靠社会上层,追逐实用性而非其它。他们研究他们的新主顾们的问题,试图通过“学术”的方式为急需证明其权力

22、正当性的决策层生产“权威”。米尔斯用悲哀但愤怒的语调评价说:“若是说有人正在出卖自己,那就有些天真了,而且也不甚妥当;因为,这种苛刻的词汇只有在确实有东西出卖时,才是妥当的。” 现今时代的社会科学,不再关注人类的多样性,放弃了比较研究,过分强调专业化从而不愿整合社会科学的各个部分作系统化的研究。社会科学的学者抛弃历史,切割历史,狭隘地看待历史,对历史进行“仪式化的运用”。同时,他们忽略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从而错失了对个人生活历程进行研究纪录的机会,去做对所谓“人性”的抽象。这些现象在米尔斯看来都是相当荒谬的。 在米尔斯看来,正确的研究方向应当是关注时代的显著特征,以及历史在这一特定时代中构建出

23、来的过程;也应关注“人性的本质”以及在时代中哪些类型的个人开始盛行。在这个后现代社会中,随着科层制的广泛运用,大多数人运用个体理性的机会被扼杀,成为“快乐的机器人”,而社会科学的使命在于用理性与自由改造社会。自由首先是阐明实际可行的多种选择,而理性所承担的社会任务是在阐明各种选择的基础上拓展在构建历史过程中人类决策可影响的范围,因此,运用自由和理性,人类不是被创造而是可以创造历史,是启蒙运动重现的时刻了。社会科学作为一种公共的智力工具,超越日常生活的环境,关注公共论题、私人困扰以及潜存在二者之下的时代的结构性趋势。社会科学的学者赋有教育和公共职责,必须捍卫理性和个体性,使其成为民主社会的主流价

24、值,从而对所处的社会结构和时代产生影响,再度打造自由的理想,重现社会科学的古典价值。 这一古典价值,在米尔斯的时代,在我们的时代,又有多少实现的可能性呢?知识分子是否当真会朝这一方向发展呢?我想米尔斯本身也会持存疑态度吧。 米尔斯面临的是一个万头攒动的战后大众消费社会,在这个年代里,有寂寞的群众,有推销员之死,米尔斯在自己的社会研究(权力精英、白领等)著作中也勾勒出了一幅黑色的图景:“后现代情境”带来了理性的沉沦与退化,自由和民主不再是人们追求的中心价值,权力集中在科层制顶峰,知识分子与工人领袖被收编,普通人变得弱质化。换言之说,这是一个工具理性替代价值理性达到极致,人类的大地上一片信仰荒芜的

25、时代。这个年代,与米尔斯企图重建知识分子地位的理想环境当然是极不相称的。 对此,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像力最后这样写道:“我们要以我们已经或在一个完全民主的社会的假设来行动。”这是一种多么不合时宜的殉道情操啊!我想这才是米尔斯真正要抨击他的同行们的重点。当今的社会科学研究者们,在米尔斯眼中,是失去了信仰,失去了行动力,从而毫无价值的一代。他们沉迷于数据或是文字游戏,其实质是对社会责任的逃避。而米尔斯在书中,是多么地怒其不争。他是多么希望能够敲醒他们,让他们和自己一道,戴上社会学的想像力这副望远镜,站在世界之巅,向着这满目的荒凉呐喊,唤醒民众理性的热情。 米尔斯还在附录中详细介绍了他的治学之道,从建

26、立学术档案到进行社会调查,步骤是相当明晰的。比照吉登斯在社会学中介绍的社会学研究的通常方法,也会发现是更有创造性和可操作性的一个示范。我从中的受益就像我在看整本书时的感觉是一样的,或许我还不明确我能做什么,该做什么,但在适当的时候,米尔斯教会了我不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社会科学的研究,不论是社会学还是法学,既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缘木求鱼,而是一种“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一种站在公共论题的高度上的真切关注和考察。 看到过一张米尔斯的照片,工装裤,运动鞋,骑着bmw的重型机车,据说,他还有bmw原厂发放的机车维修资格证书。他的独立学者风范,我们可以表面化的说,从一张照片上体现了出来。而在社会学的想像力中,米尔斯所体现出的批判精神,更是这个时代,一名以学术为业的知识分子必然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姑且不论其他社会学家对米尔斯的批判作何回应,社会学的想像力仍理应是社会学、乃至社会科学的领域中一本具有启蒙意义的著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