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 ,大小:19.93KB ,
资源ID:17752285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7522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直流电路测量实验报告doc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直流电路测量实验报告doc文档格式.docx

1、2戴维南(诺顿)定理;3开路电压的测量:直接测量法;示零测量法;两次测量法; 4短路电流的测量;5含源电路等效电阻的测量方式: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半电压法;伏安法;三、主要仪器设备电工综合实验台;数字万用表;DG07多功能网络实验组件;导线等四、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置 1.利用软件OrCAD仿真二级管的伏安特性; 理想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50mA-0mA-50mA-100mA-40VI(D1)-36V-32V-28V-24V-20VV(D1:1)-16V-12V-8V-4V0V4V 不同温度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从左到右依次为-10,0,10,20),实验当天温度接近20, 可以将由实验数据

2、得出的曲线与下图中最右边曲线对比分析;装订线30mA 20mA10mA0(转载自:xiaocaOfaNWen 小草 范 文 网:直流电路测量实验报告)A0V I(D1)V(D1:1)0.1V0.2V0.3V0.4V0.5V0.6V0.7V0.8V0.9V1.0V 交流电路中二极管两头的电压波形(可与实验顶用示波器观察的波形对比); 5V0V-5V-10V0sV1(D1)Time0.2ms0.4ms0.6ms0.8ms1.0ms1.2ms1.4ms1.6ms1.8ms2.0ms 2.二极管实验数据处置 实验测得Us=5V时二级管两头的电压与流过二极管的电流如下表所示: 电流(mA) 装订线电压(

3、V) 比较分析: 很显然,实验所得的二极管伏安曲线与用Orcad仿真的理想二极管伏安曲线相差较大,但与20下的二极管的伏安曲线较为相近。仔细对比三张曲线图可知,当二极管两头的电压大于0.7V时,理论上流过二极管两头的电流应该迅速变大(曲线几乎成与y轴垂直),但实验所得的曲线虽然有这样的趋势,但整体来看依旧没那么迅速。其原因主要有:1.理想二极管与实际二极管必然有必然的差距,加上实验所用的仪器设备因使历时间等原因也会对实验数据的得出产生必然影响;2.一般在数据曲线出现猛烈转变的地方,应该增加测量的密度,以避免遗漏某些特征。很显然,此处实验所得图中在这一方面做的还不够,在电压从0.6V转变到0.8

4、V的进程中应该再多测几个数值;3.从仿真第二张图中咱们可以知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还与二级管的温度有关。而实验时二极管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从开始测量到结束,一定会有温度的转变。这也会对曲线的得出造成影响;3.含源一端口网络等效参数和其外特性的测量(只含线性元件) 实验电路图如下所示:A.用软件仿真得出数据如下:由此可得A和B两头电压和电流的关系:U=-0.51059I+10.07672电压(V)装订线10 8 642 电流(mA) B.实际测得实验数据为: (实验中当电阻低于100时电流源示数将发生转变,由发出功率变成吸收功率,此时不能再将两个电源同时结束电路进行测量,而要依据叠加定理别离测

5、出电压源和电流源对电路的贡献,所以表格右边有两组数据。) 由表中数据制图,取得:U=-0.51969I+10.41595 电压(V)装订线108642 电流(mA) C.电压电流修正后数据: (电压修正?U=?eq,U=?测?;电流修正?I=?eq?,I=?其中?eq=513.7,?=5M,?=5)由表中数据制图,取得:U=-0.51481I+10.41666篇二:浙江大学-直流电压、电流和电阻的测量-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电路原理实验(乙) 指导老师: 聂曼_成绩:实验名称:直流电压、电流和电阻的测量实验类型: 验证型同组学生姓名:李东轩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6、(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式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置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直流电源、测量仪表和数字万用表的利用方式; 2.掌握直流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直接测量方式;3.了解测量仪表量程、分辨率、准确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4.学习如何正确表示测量结果。二、 实验内容和原理1.数字式仪表测量误差计算方式数字显示的直读式仪表,其误差常常利用下列三种方式表示:=?(a%)x?几个字?(b%)xm?(b%)xm?几个字式中,x为被测量的指示值;x为仪表满偏值,也就是仪表量程;a为相对误差系数;mb为误差固定项系数。 从上述三种

7、表达式可知,数字表的误差主要由与被测值大小有关的相对量和与被测量大小无关的固定量和显示误差一路组成。其中,前者是由于仪表基准源、量程放大器、衰减器的衰减量不稳定及校准不完善的非线性等因素引发的误差;后者包括仪表零点漂移、热电势、量化误差和噪声引发的误差。 2.测量结果的表示直接测量的结果表示为:x?u(cP)。其中,x:n次测量的平均值;uc:合成不确度;P:置信概率。各量的计算方式和依据,请参阅第四章。3.直流电压、电流的直接测量将直流电压表跨接(并接)在待测电压处,可以测量其电压值。直流电压表的正负极性与电路中实际电压极性相对应时,才能正确测得电压值。电流表则需要串联在待测支路中才能测量在

8、该支路中流动的电流。电流表两头也标有正负极性,当待测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流到“负”时,电流表显示为正值。理想电压表的内阻为无穷大,理想电阻表的内阻为零。可是,若是电压(电流)表的内阻为有限量,则当该电压(电流)表接入电路时,将会改变原来的电路工作状态,从而使待测电压(电流)产生误差。该误差的计算和修正方式将在基础规范型实验2中专门研究。直流仪表的测量误差通常由其说明书上的计算公式给出,与测量值和量程大小有关。 4.电阻的测量 电阻的直接测量通常可用万用表(电阻表)、电桥、电参数测量仪LCR来测量。电阻的测量误差由该仪表说明书上的计算公式给出,与测量值和量程大小有关。三、主要仪器设备MES-1电

9、工实验台直流部份相关仪表:双路直流电压源、直流电流源、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 MY61万用表 实验板四、操作方式和实验步骤实验任务1:查教材附录、万用表说明书,填写实验1中表格7.1.1-7.1.3 准确度(系统/仪表误差)= a%*念书 + 几字200档位,01999共XX个字,每一个字0.1依次类推测量完成表7.1.4-7.1.5,万用表不同档位测量该电阻产生的仪表误差 = ?填入中实验任务2(1)Us=15V,R1=R2=500k U1=?U2=?U1+U2=? 计算值?测量值? 测量结果误差如何? 用什么测?有几种仪表?怎么测? (2)Us=2V,R1=R2=500k U1=? 实验任

10、务3(1) Is=20mA,R1=R2=10(1k)I1=?I2=?I1+I2=?计算值? ? (2) Is=2mA,R1=R2=10(1k)I1=?五、 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置 实验任务一的数据表7-1-3 数字直流仪表技术性能实验任务二的数据实验任务三的数据七、实验结果与分析 1.KVL的验证:对于表7-1-6(15V):用数字万用表测量:U1+U2=14.62VUS=15.00V; 用数字直流电压表测量:U1+U2=14.35VUS=15.00V。 对于表7-1-6(2V): 用数字万用表测量:U1+U2=1.945VUS=1.99V;U1+U2=1.38V明显看到第4组数据时有问题的,1.

11、38V和2.00V误差较大。 而仔细查阅书后边附录可以看到直流电压表2V量程时内阻为500 k。 和电路元件的阻值接近,容易造成误差。 所以对电路做戴维南等效,依照公式U=-U*(R1*R2)/(Rv*(R1+R2)=0.345V而实际的U=1V-0.69V=0.31V,二者接近。说明事实成立2.KCL的验证:对于表7-1-7(20mA):R一、R2标称值均为10:I1+I2=18.87mAIS=19.8 mA; R一、R2标称值均为1k:I1+I2=19.88 mAIS=19.8 mA。 对于表7-1-7(2mA):I1+I2=1.391mA同理对于第3组数据,1.391mA和2.00mA误

12、差较大。而仔细查阅书后边附录可以看到直流电压表2mA量程时内阻为10。 所以对电路做诺顿等效,依照公式 I=-I*Ra/ (R1+R2) =0.3475mA而实际的I=1mA-0.695V=0.305V,二者接近。说明事实成立八、讨论、心得思考:Is=190mA,R1=R2=2k,有什么现象?在短路恒流源时,电流能调节到190mA,而接上负载的刹时,发现输出电流降低。继续调节表现为无效。说明此时负载过大恒流源已经带不动。仔细查阅技术参数,发现恒流源最大输出电压为30V。倘使Is=190mA,而R=R1+R2=4k,此时输出电压已经大于30V,所以无效。这次实验培育了咱们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对

13、咱们很有帮忙.篇三:直流电路的大体测量(完整版)直流电路的大体测量1. 实验目的(1) 学习万用表的利用(2) 学习电阻,电流,电压和电位的测量 (3) 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3.(1)电压与电位在电路中,某一点的电位是指该点到参考点之间的电压值。各点电位的高低视所选的电位参考点的不同而变的,参考点的电位为零,比参考点电位高者为正,低者为负。电位是相对的,参考点选取的不同,同一点的电位值不同。但电压是任意两点的电位差,它是绝对的。(2)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分为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KCL应用于节点,KVL应用于回路。KCL内容:对于电路的任意一个节点,任意时刻,

14、流入节点的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其表达式为I=0KVL内容:对于电路中的任意一个回路,任意时刻,沿回路循环方向各部份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其表达式为U=04.实验内容(1)电阻的测量1)将万用表红表笔插入标有“+”的孔中,“”的孔中;2)采用数字万用表2k档进行测量,无需调零,测量后直接在显示屏上读数;3)将结果填入下表中(2)电流的测量 按图1-38所示连接电路。测量电流可以用指针式万用表,也可以用数字式万用表。为保证测量读数的精准,选用数字式万用表测量,将量程转换开关转到DCA位置20mA档位,断开被测支路,将万用表串联进相应的支路,将测量结果记入表1-3中 F U1U2B+E1-R4 510

15、R5 330C 图1-38直流电路大体测量实验电路 E2()电压的测量 电路如图1-38 所示,测量电压可以用指针式万用表,也可以用数字式万用表。为保证测量读数的精准,选用数字式万用表,将量程转换开关转到位置档位,断开被测支路。将万用表并联在被测元件两头进行测量,将测量结果记入表中()电位的测量 选取为参考点,别离测量,D,E,各点的电位,计算两点之间的电压值,将测量结果记入表 中,再以为参考点,重复上述实验的内容,将测量结果记入表中公式:当电位参考点为A点:UAD=VA-VD=0-(-4.04)=4.04UBF=VB-VF=6.04-1.0=5.04 UCE=VC-VE=(-6.05)-(-

16、5.04)=-1.01?当电位参考点为D点:UAD=VA-VD=4.04-0=4.04 UBF=VB-VF=10.10-5.05=5.05 UCE=VC-VE=(-2.0)-(-0.99)=-1.01 总结:分析实验中得出的数据。从表1-5的数据可以看出,无论电位参考点是A点仍是D点,UAD、UBF、UCE的计算值都几乎相等!由此说明了电位的相对性。当电位参考点为A点时,各点上的数值均与电位参考点为D点时的数值不同。如表1-5中的VB当电位参考点为A点时,VB的数值为6.04;若电位参考点是D点时,VB的数值为10.10。因此说明了电压的绝对性。从图1-38中的电路图可知,由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得

17、出,在节点A上有入=出,既I1+I2=I3。在表1-3中,I一、I2别离为1.94mA和5.95mA,则I1+I2=1.94+5.95=7.89mA,与在实验中测出的I3=7.86mA相接近。所以图1-38电路中电流之间的关系符合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由图1-38电路可以看出,电路图共有3个回路,其中2个回路别离为回路ADEF和回路ADCB。运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U=0,列出回路电压方程:回路ADEF为E1=U1+U3+U4,回路ADCB为E2=U2+U3+U5。按照测量出来的数据U1+U3+U4=1+4.04+0.99=6.03V,而实验时E1的值为6V,两数值相似;在回路ADCB中,U2+U3+U5=6.04+4.04+2.01=12.09 而实验时用的是12V的直流电源E2,两数值相近。另外,实验采用的是碳膜电阻,误差为20%,而测量值均在正常误差之内,且误差较小,对实验影响不大。所以,图1-38电路中电压之间的关系符合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