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形式 D.产品的交换方式10.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规律是(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 B.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C.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D.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更替的规律11.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 )。A.生产力系统各要素的总和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D.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12.上层建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由两部分构成。这两部分是( )。A.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 B.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1
2、3.政体问题说的是( )。A.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B.一党执政还是多党共同执政C.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 D.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作用14.从起源上看,国家是( )。A.适应管理社会公共事务需要的产物 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C.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正义的产物 D.防御外敌颠覆活动的产物15.国家政权主要代表( )。A.剥削阶级的利益 B.劳动人民的利益C.统治阶级的利益 D.先进阶级的利益16.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的根源是( )。A.不同阶级在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 B.不同阶级在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C.不同阶级在经济利益上的根本对立 D.不同阶级在职业分工上的根本对立17.社
3、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A.争取民主自由问题B.争取人类解放问题C.争取公平正义问题D.夺取国家政权问题18.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这句话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 A.革命是社会发展的最深刻的根源 B.革命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C.暴力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唯一形式 D.革命阶级要积极主动地制造革命19.我国当前进行的改革是( )。A.对社会根本经济制度的变革 B.对社会根本政治制度的变革C.对思想观念的根本变革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20.“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观点的理论前提(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的原理 B.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有制约作用的原理C.人的
4、本质属性是社会性的原理 D.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原理21.在个人还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问题上,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在于( )。A.承认伟大人物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承认政治权力和暴力在历史发展中作用C.否认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决定性作用 D.否认英雄和群众共同创造历史22.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A.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C.人们的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D.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23.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就要坚信( )。A.群众有自发的社会主义觉悟 B.群众有
5、高度的改革开放自觉性C.群众运动具有天然合理性 D.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24.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是( )。 A.社会发展史和自然界的发展史是完全相同的 B.社会的发展过程不受人们思想的影响 C.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 D.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一样有其客观规律25.社会运动的物质承担者是( )。A.社会运动的领导者 B.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D.国家元首26.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在于( )。 A.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主观的 B.自然规律是自发的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而实现的 C.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有
6、阶级性 D.自然规律是可以被支配的,社会规律是不可捉摸的27.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共同点是( )。 A.它们都是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 B.它们的实现都是无需人参与的客观过程 C.它们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运动过程 D.它们都是通过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而起作用的。28.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 )。 A.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B.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C.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D.决定社会能否存在29.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 )。 A.人力、风力、畜力等之和 B.各种力量之和 C.各种知识之和 D.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30.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 )。 A.劳动者 B
7、.劳动对象 C.劳动资料 D.生产管理31.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 )。 A.它是构成生产关系这种物质关系的基础形式 B.它是人们在生产中所结成的物质关系 C.它是一种人们不能选择的既得的物质力量 D.它的实体就是客观自然界32.区分生产关系基本类型的标志是( )。 A.生产过程中各方面的关系 B.产品的分配形式 C.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33.上层建筑是指( )。 A.社会经济制度 B.社会的科学技术 C.社会的生产关系 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34.社会形态是( )。 A.社会存在各个方面的统一 B.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
8、方式的统一 C.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35.国家属于( )。 A.经济基础 B.上层建筑 C.生产关系 D.意识形态36.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 )。 A.个人意识 B.社会心理 C.自然科学以及一部分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D.道德、艺术、哲学37.全部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 A.哲学 B.道德 C.宗教 D.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38.上层建筑是个庞大的系统,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 A.政党 B.国家政权 C.政治思想 D.法律制度39.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是( )。 A.武装冲突 B.思想斗争 C.经济斗争 D.夺取政权的斗争40.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
9、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 )。 A.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B.它本身的性质 C.它的客观性 D.它的规律性41.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 )。 A.人是社会运动的主体 B.社会意识有能动的反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42.道德的特点在于( )。 A.它是靠政治法律设施的保障来实现的精神力量 B.它是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起作用的精神力量 C.它是仅仅在阶级社会中存在和起作用的意识形式 D.它曲折地反映着人的自私的本性43.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个总和是指( )。 A.一定历史阶段上所有生产关系的总和 B.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
10、和 C.一定历史阶段上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的总和 D.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44.在生产关系体系中,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是( )。 A.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B.交换关系 C.产品分配关系及消费关系 D.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45.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 )。 A.人 B.社会活动 C.社会劳动 D.地理环境46.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 A.生产关系的发展史 B.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C.社会意识的发展史 D.阶级斗争的发展史47.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 )。 A.思想文化技术领域的重大变革 B.革命阶级反对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的斗争
11、C.统治阶级内部政权的更替 D.反动阶级对革命政权的篡夺48.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 )。 A.人口太多而造成贫穷落后 B.国际阶级斗争形势的影响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人民群众的觉悟及其积极性49.暴力革命是( )。 A.社会革命的唯一形式 B.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 C.社会革命的辅助形式 D.社会革命的特殊形式50.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 A.建立革命政党 B.国家政权问题 C.创造革命理论 D.发展教育51.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是( )。52.“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提出这一论断的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53.人民群众的主体( )。 A.是
12、体力劳动者 B.是进步的知识分子 C.是各个时代的进步阶级 D.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54.杰出人物是指( )。 A.各阶级的领袖人物 B.统治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 C.同情劳动人民的历史人物 D.对社会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历史人物55.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 )。 A.纯粹是偶然的 B.纯粹是必然的 C.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 D.有的是偶然的,有的是必然的56.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 )。 A.自然界 B.主观思维 C.个人的活动 D.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57.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 A.对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 B.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留下明显的印记 C.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
13、D.超越历史条件的限制59.科学是( )。 A.一种社会物质生活现象 B.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 C.物质的特殊表现 D.没有任何阶级性的学问60.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 )。 A.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推动社会历史前进 B.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C.人民群众的行动就是社会规律 D.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创造者61.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因为( )。 A.改革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 B.改革同革命都是阶级斗争 C.改革同革命没有本质区别 D.改革与革命的主体都是人的活动6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 )
14、。 A.一个与自然界没有区别的物质存在形式 B.一个不断运动发展的有机体 C.一个与自然界无关的人的组织 D.一个纯粹观念的东西63.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规律表现为( )。 A.由生产力到生产关系的运动 B.由生产关系到生产力的运动 C.由不适合到基本适合,再到不适合 D.由基本适合到不适合,再到基本适合,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64.上层建筑通常分为( )。 A.精神上层建筑和物质上层建筑两部分 B.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部分 C.政治上层建筑和经济上层建筑两部分 D.精神上层建筑和文化上层建筑两部分65.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 )。 A.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
15、质 B.它本身的性质 C.它的客观性 D.它的规律性66.唯物史观认为,阶级斗争是( )。 A.人的本性决定的 B.历史上的一些偶然事件 C.政治家的本能 D.在阶级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象67.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是( )。 A.物质财富的充分涌现 B.物质运动 C.剩余产品的出现 D.物质产品多于精神产品69.“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原理承认( )。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知识分子创造精神财富 C.知识分子不是劳动者 D.人民群众不包括知识分子在内70.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能力是( )。 A.有限的 B.无限的 C.有限与无限的对立统一 D.由其本身
16、决定的71.唯物史观认为,普通个人( )。 A.在历史上不起任何作用 B.在历史上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C.在历史上是微不足道的 D.的欲望和需求对社会历史有推动作用72.科学发展的物质基础条件是( )。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 C.政治上的民主 D.哲学指导思想73.社会改革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 )。 A.根本质变 B.部分量变 C.部分质变 D.非爆发性飞跃74.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和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的根本对立在于( )。 A.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B.是否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C.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反作用 D.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75.在生产方式内部各要素中,最活
17、跃.最革命的要素是( )。 A.生产力 B.产品的分配形式 C.生产关系 D.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76.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 )。 A.生产关系的发展 B.生产力的发展 C.上层建筑的发展 D.经济基础的发展77.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 A.阶级斗争 B.科学技术 C.社会基本矛盾 D.上层建筑78.国家的消亡是指( )。 A.封建主义国家的消亡 B.资本主义国家的消亡 C.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消亡 D.奴隶制国家的消亡79.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80.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是( )。81.社会运动的物质承担者是( )。 A.社会运动的领导者 B.经济上
18、占统治地位的阶级82.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在于( )。 C.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有阶级性 D.自然规律是可以被支配的,社会规律是不可捉摸的83.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共同点是( )。 D.它们都是通过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而起作用的84.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 )。 A.社会历史现象的知识总汇 B.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C.生产发展的理论 D.经济关系的学说85.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 )。86.人类社会不同于自然界的特点在于它( )。 A.依赖于人的意识 B.不依赖于有意识的人 C.依赖于人的理性活动 D.依赖于有意识的人87.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 A.阶级斗
19、争 B.社会精神 C.上层建筑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88.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 )。89.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地理环境 B.社会存在 C.生产方式 D.人口因素90.人和物的要素从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的关键是( C )。 A.生产管理的科学化 B.正确调整分配关系及消费关系 C.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D.把科学技术物化在机器.工具等生产资料中91.在生产关系体系中,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是( )。 C.产品分配关系及消费关系 D.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92.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 )。 A.人力.风力.畜力等之和 B.各种力量之和 C.各种知识之和 D.劳
20、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93.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 )。94.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 )。 C.它是一种人们不能选择的既得的物质力量 D.它的实体就是客观自然界95.在劳动资料这一复杂系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 )。 A.信息传递系统 B.生产工具系统 C.控制系统 D.能源系统96.生产资料包括(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B.生产工具和劳动者 C.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D.商品和产品97.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个总和是指( )。 A.一定历史阶段上所有生产关系的总和 B.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一定历史阶段上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的总和 D.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
21、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98.区分生产关系基本类型的标志是( )。 A.生产过程中各方面的关系 B.产品的分配形式 C.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99.上层建筑是指( )。100.社会形态是( )。 A.社会存在各个方面的统一 B.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统一101.国家属于( )。102.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 )。 A.个人意识 B.社会心理 C.自然科学以及一部分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D.道德.艺术.哲学103.群体意识是( )。 A.集体思维的产物 B.个体意识的总和 C.群体实践的产物 D.群体共同意识的产物104.自然科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22、,它属于( )。 A.没有阶级性的上层建筑 B.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C.特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D.思想上层建筑105.全部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106.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的贯彻主要是通过( )。 A.人们的自觉遵守来实现 B.统治阶级的精神力量来维护 C.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来实现 D.政治暴力的强制来维持107.宗教是( )。 A.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的一种社会心理 B.人类知识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 C.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精神骗局 D.统治人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颠倒的反映108.道德的特点在于( )。 B.它是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起作用的精神力量 C.
23、它是仅仅在阶级社会中存在和起作用的意识形式 D.它曲折地反映着人的自私的本性109.艺术的特点是( )。 A.以永恒的.共同的美来概括和影响生活 B.用生动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通过美的感染力影响人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 C.以抽象的.理性的形式反映和影响人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 D.以超脱阶级偏见的纯艺术反映社会的本质.净化人的心灵110.资产阶级法律的根本原则是( )。 A.天赋人权 B.人道主义 C.自由.平等.博爱 D.私有财产不可侵犯11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是( )。 A.前者和后者相互决定 B.前者和后者并行不悖 C.以前者为基础,两者相互制约
24、.相互作用 D.以后者为基础,推动前者矛盾的解决112.上层建筑是个庞大的系统,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113.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中的钥匙,因为劳动是( )。 A.人的本质 B.人的生命存在和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 C.一切财富的源泉 D.全部人类社会的内容114.社会活动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社会规律是( )。 A.由人的意志决定的 B.革命阶级能够加以改变的 C.偶然事件的堆积 D.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可以为人们所认识和利用的115.人的活动受着社会历史条件及其规律性的制约,这种制约性表现在( )。 A.人们的思想动机根源于社会存在,社会发展规律制约人们思想实现的程度 B.人们的自
25、觉活动不能影响历史的进程 C.人们的企图与其活动的结果是一致的 D.人们的主观愿望不可能超越现实的历史条件116.生产方式之所以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在于( )。 A.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都是在它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 B.它决定着各个社会形态的全部具体特点 C.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自然前提 D.它规定了社会生活的所有细节117.“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本涵义是( )。 A.科学是第一性的生产力 B.科学第一个被发现的生产力 C.科学技术在任何时代对物质生产都具有第一位的作用 D.科技进步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杠杆 E.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第一个独立的要素二、多选题目1.下列各对矛盾属于社会
26、基本矛盾的有( )。A.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B.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E.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2.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认为(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B.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各个细节 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具体形式E.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3.上层建筑由诸多要素构成,下列各项属于上层建筑要素的有( )。A.军队、警察、法院等设施 B.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C.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 D.逻辑学、语言学、自然科学 E.文艺、道德、宗教4.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 A.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B.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C.生产力的变化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同步进行的 D.生产力是生产关系的补充形式 E.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5.判定一种上层建筑是先进的还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