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 ,大小:48.39KB ,
资源ID:17715515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71551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发动机原理复习资料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发动机原理复习资料讲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10混合气浓度对燃烧过程影响很大,爆燃倾向较大的过量空气系数值为(B) P127A1.031.1 B0.850.95C1.12 D0.411. 下列因素对充气效率没有影响的是(D) P43A进气终了状态压力 B进气终了温度C压缩比 D气缸容积12. 以下不能提高发动机充气效率的措施有(B)P44-46A增大进气门直径 B采取较大的S/D值(长行程)C增加气门的数量 D改善进气门处流体动力特性13.四冲程发动机与二冲程发动机相比,其优点在于(C)P50A换气时间短 B扫气消耗功大C变工况运行时经济性好 DHC排放较高14. 以下不属于二冲程发动机换气系统类型的是(A)P50A湍流扫气 B回流扫气

2、 C横流扫气 D直流扫气15. 不能提高发动机输出功率的途径有(B)P59A加大气缸总排量 B减小压缩比 C提高发动机转速D提高平均有效压力16. 增压发动机的优点中不包括(D)P60 A减少污染和噪声 B减小发动机比质量C提高发动机热效率 D能满足车辆对转矩适应性的要求17. 某款增压发动机的增压比为3,则该发动机属于(A)P60A高增压发动机 B中增压发动机C低增压发动机 D以上都不对18. 汽油发动机和气体燃料发动机的燃烧属于(C)。P85A固相燃烧 B扩散燃烧C预混合燃烧方式 D以上都不对19 柴油机混合气形成方式有两种,多数柴油机以空间雾化混合为主,而以油膜蒸发混合为主的柴油机采用(

3、D)。 P98A型燃烧室 B盆型燃烧室C涡流室燃烧室 D球形燃烧室20. 以下燃烧室属于分隔式燃烧室的是(B) P103A球形油膜燃烧室 B涡流室燃烧室C复合式燃烧室 D型燃烧室21. 为了可燃保证混合气的形成,在半开式燃烧室中,必须组织一定强度的空气(A)。 P99A涡流运动 B挤流运动C紊流运动 D层流运动22. 汽油机燃烧火焰传播下限对应的过量空气系数为(C)P117A1.12 B0.88C1.4 D0.423. 汽油机燃烧火焰传播上限对应的过量空气系数为(D)P11724. 对应汽油机功率混合比的过量空气系数为(B)P124A1.12 B0.850.95C1.031.1 D0.424.

4、 对应汽油机经济混合比的过量空气系数为(A)P12425. 现代汽油机上均设有点火提前角调节装置,使转速增加时,点火提前角(C)。P127A减小 B不改变C增大 D以上均不对26. 随着负荷的减小,最佳点火提前角需要(B)。A不改变 B增大C减小 D以上均不对27. 以下燃烧室中不属于汽油机典型燃烧室的是(D)P129A楔形燃烧室 B浴盆型燃烧室C半球形燃烧室 D28. 推迟点火提前角,除可以减少NOx的生成量外,还可以降低(A)。P160AHC BCOC黑色颗粒 DCO229. 废气再循环(EGR)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排放控制措施,可有效减少(C)。CNOx DCO230. 我国汽车发动机试验

5、标准中规定,测量机械损失功率应优先采用(B)。P251A灭缸法 B倒拖法C油耗线法 D以上都不是31. 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轮胎变形而产生的阻力是(D)。P266A坡度阻力 B空气阻力C加速阻力 D滚动阻力32.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燃料供给系统不包括(A)。P200A节气门 B电动燃油泵C油压调节器 D喷油器33. 冷起动喷油器属于(C)。A进气系统 B发动机起动系统C燃料供给系统 D电子控制系统34. 高压缩比紧凑型燃烧室属于(B)。P189A分层给气燃烧室 B均质稀混合气燃烧室C缸内直喷式稀薄燃烧室 D以上都不是35. 利用飞轮进行制动能量回收的方式属于(D)。P344A电能式 B液压式C液力

6、式 D动能式36. 稳定性因素K是决定汽车响应的一个重要参数,当出现不足转向时,K的值为(A)。P361A0 BC=0 D=137. 以下汽车稳态响应中,转向半径与车速无关的是(C)。P359A不足转向 B过多转向C中性转向 D以上都不对38. 当方向盘转角固定不变,汽车以不同的固定车速行驶时,其转向半径R随车速的增加而减小的转向属于(B)。39. 以下控制技术不属于操纵稳定性主动控制的是(D)。P369AABS BARCC4WS DEGR40. 以下制动形式中最需要避免的情况的是(A)。P334A后轮抱死,前轮滚动 B前轮抱死,后轮滚动C前后轮同时抱死 D采用ABS辅助制动41. 汽车行驶阻

7、力中,跟速度和加速度无关的阻力是(C)。P266-273A滚动阻力 B空气阻力C坡度阻力 D加速阻力42. 电控汽油喷射供给系统中的多点喷射属于(B)。P198A缸内喷射 B进气管喷射C连续喷射 D顺序喷射43. 以下技术中不属于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的是(D)。P160-164A推迟点火时间 B燃烧系统优化设计C废气再循环 D催化转换器44. 发动机排放的主要有害气体不包括(A)。P156ACO2 BCOCHC DNOx45. 通过降低燃烧室最高温度,缩短高温时间能够有效抑制(C)。P157C NOx DHC46. 汽油发动机排放中不包含(B)。ACO2 B颗粒与炭烟47. 我国车用汽油的标号是

8、(D)。P81A马达法辛烷值 B汽油的凝点C 汽油的粘度 D研究法辛烷值48. 下列不属于发动机采用增压技术后性能改变的是(A)。P73A加速性能变好 B油耗降低C 排污减少 D噪声降低49. 下列不属于汽油机燃烧过程任一阶段的是(C)。P122-123A后燃期 B着火延迟期C缓燃期 D明显燃烧期50. 柴油机燃烧比汽油机燃烧多出的阶段为(B)。P96 P123A后燃期 B 缓燃期C着火延迟期 D明显燃烧期51. 为了提高发动机的进气充量系数,在高转速、大功率时需要进气管(D)。P221A细而长 B粗而长C细而短 D粗而短52. 下列电子控制技术中不针对柴油机的是(A)。P210-P217A电

9、控电子点火系统 B部分停缸电子控制系统C可变气门定时控制 D电子控制废气再循环53. 发动机爆燃控制,其本质是调节(C)。P212A喷油量 B喷油提前角C点火提前角 D配气定时54. 下列发动机特性中只针对柴油机才有的是(B)。P145A速度特性 B调速特性C负荷特性 D万有特性55. 能够满足高原环境发动机充气效率要求的技术是(D)。P58A可变进气管 B.可变配气定时 C.多气门技术 D.涡轮增压技术56. 提高发动机输出功率的方法不包括(A)。P59A增加气门数量 B增加气缸数量C增大气缸直径 D增大气缸行程57. 二冲程发动机与四冲程发动机相比,排放中明显增多的是(C)。P50ACO

10、BCO2CHC DNO58. 与四冲程发动机相比,二冲程内燃机的换气过程不包括(B)P49A.自由排气阶段 B. 强制排气阶段 C.扫气阶段. D. 进气阶段59. 二冲程发动机扫气门关闭后,排气门开开着,依靠活塞上行的排挤和扫气气流惯性继续排出废气的阶段称为(D)。P49A.自由排气阶段 B. 扫气阶段 C.过后充气阶段. D. 过后排气阶段60. 为减少进气门座处的流动损失,可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P44A.减小进气门直径 B. 增加气门数 C.改善进气门处流体动力性能 D. 缩短气缸行程判断题:(30)1当汽油机转速一定,负荷增加时,最佳点火提前角减小。( 对 ) P1272增压柴

11、油机比非增压柴油机气门叠开角大。 ( 对 )P403汽油机是量调节,柴油机是质调节。 ( 对 )4内燃机的扭矩储备系数指外特性上最大扭矩与标定扭矩之比。( 错 )5当汽油机油门位置一定,转速变化时,过量空气系数a基本不变。( 对 )6当汽油机在使用中出现爆震,常用的消除办法是增加点火提前角。( 错 ) 减小P1277内燃机的换气损失包括:进气损失、排气损失和泵气损失三部分。( 错 ) P40 不包括泵气损失。8为了减少柴油机燃烧噪声,应尽量减少其滞燃期中的喷油量。( 对 ) P979内燃机转速一定,负荷增加时,内燃机的机械效率增加。( 对 ) 10高速小型柴油机通常采用浅盆型燃烧室。(错)P9

12、8 大中型柴油机用。11. 循环净功越大,循环的热效率越高。(错),前提条件是工质在接收的热源一定的情况下。 P20 12.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表述为:功可以完全转变为热,但热不能完全转变为功。(错)热可以完全转变为功,但必须有其他影响为代价才能实现。 P1913. 随着压缩比的提高,发动机理论循环的热效率提高。(对)P2514. 汽车发动机燃料的发展趋势是汽油化,因为汽油有更好的经济性。(错)P36 趋势是柴油化15. 二冲程发动机因为没有单独的进、排气行程,所以泵气功为零。(对)P4116. 柴油机应用增压技术比汽油机困难。(错)P60 汽油机比柴油机困难。17发动机采用增加技术对补偿高原功

13、率损失十分不利。(错)P60 十分有利。18.增压比为2的发动机属于低增压发动机。(错)P60 属于中增压发动机。19. 过量空气系数的值为1.1,则该混合气体为浓混合气。(错)P82 稀混合气。20. 过量空气系数的值越大,则对应的空气燃料比越小。(错)P82 越大。21.柴油机理想的放热规律是先急后缓,即开始时放热要快,随后燃烧放慢。(错)P97 先缓后急,即开始时放热要适中,随后燃烧加快。22. 为了可燃保证混合气的形成,在半开式燃烧室中,必须组织一定强度的空气挤流运动。(错) P99 涡流23. 对于汽油机而言,过量空气系数在1.031.1时,火焰传播速度最大。(错)P124 在0.8

14、50.95时,火焰传播速度最大。24. 只要增加发动机转矩和加大传动系统的传动比,就能够增大用于驱动汽车的驱动力。(错)P277 当驱动力超过轮胎与地面的附着力后,驱动力将不会再增加。25. 汽车行驶过程中,驱动力必须要大于外界阻力。(错)P277 也可以相等,此时汽车匀速行驶。26. 液力耦合器的传动效率随着速比变大而提高。(对)P28927. 带有锁止离合器的液力变矩器可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对)P29028. 活塞式发动机必须与变速器配合使用是因为其自身的适应性系数较大。(错)适应性系数较小。P291-29229. 变速器档数越多,活塞发动机越接近等功率发动机,因而对有级变速器

15、而言,变速器档数越多越好。(错)档数增多,变速器结构变复杂,操作也变困难。P29430汽车传动系统主减速器传动比越大,则汽车的后备功率越大,但经济性降低。(对)P315填空题:(60)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是热力过程中的 (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 P72. 发动机指示指标是以工质在气缸内对 (活塞)作功为基础。P313发动机有效指标是以 曲轴 外输出的功率为基础,代表发动机的整机性能。4 (平均有效压力)和活塞平均速度是表征活塞式发动机强化程度的重要参数,两者乘积通常称为发动机的强化系数。P325. 根据驱动增压器所用能量来源的不同,增压方式基本上可以分为机械增压系统、 (废气涡轮增压系统)

16、、复合增压系统和气波增压系统四种。P606. 增压比为1.5的发动机属于低增压发动机,则增压比为3的发动机属于 (高增压发动机)。7. 废气能量利用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种为恒压增压系统,另一种为 (脉冲增压系统)。P678. 增压系统的选择原则是:低增压时选择脉冲系统,高增压时选用 (恒压系统)。P689.十六烷值是评定柴油自燃性好坏的指标,而 (辛烷值)是表示汽油机抗爆性的指标。P80-8110. 辛烷值是表示汽油机抗爆性的指标,而 (十六烷值)是评定柴油自燃性好坏的指标。 P80-8111. 辛烷值是表示汽油机 (抗爆性)的指标,而十六烷值是评定柴油自燃性好坏的指标。12. 辛烷值是表示汽

17、油机抗爆性的指标,而十六烷值是评定柴油 (自燃性)好坏的指标。13. 燃烧可分为气相燃烧和固相燃烧两种,内燃机中,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燃烧是以 (气相)方式进行的。14. 由于汽油机和柴油机燃烧方式不同,对过量空气系数的要求也不同,柴油机的过量空气系数比汽油机 (大)。P82-8615. 柴油机的混合气形成与燃烧是紧密联系的,当前采用的混合气形成方式主要有两种,即空间雾化混合和 (油膜蒸发混合)。P9816. 柴油机混合气形成方式基本上有两种,其中,空间雾化混合将燃料喷向燃烧室空间,形成雾状混合物, (油膜蒸发)混合将大部分燃油喷射到燃烧室壁面上,形成一层油膜。17. 空间雾化混合和油膜蒸发混合是

18、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的两种方式,其中,前者是将燃料喷向 (燃烧室空间),形成雾状混合物,后者将大部分燃油喷射到燃烧室壁面上,形成一层油膜。18. 为了可燃保证混合气的形成,在半开式燃烧室中,必须组织一定强度的空气 (涡流)运动。(错) P9919. 在气缸盖上采用特殊形状的进气道,如:切向气道或螺旋气道,是为了产生进气 (涡流)。P9920. 汽油机不规则燃烧主要包括各循环间的燃烧变动和 (各缸间的燃烧差异)。P12521.汽油机不正常燃烧包括 (爆燃)和表面点火(早燃)。P12622.汽油机燃烧室内的气体流动主要有 (进气涡流)和压缩挤流两种。P12823.发动机速度特性包括 (外特性)和部分速

19、度特性。P14124. 汽油发动机速度特性包括外特性和部分速度特性,其中外特性是指 (节气门全开时)所测得的速度特性。25. 为了保证柴油机高速时不飞车,怠速时不熄火,需要安装 (调速器)。26. 柴油机用调速器安装功能可分为两极式调速器和 (全程式调速器)。27汽油机排气后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热反应器和 (催化转化器)。P16428.常用的非排气污染物控制技术主要包括 (曲轴箱强制通风装置)和燃油蒸发控制系统。P17029. 曲轴箱强制通风装置和 (燃油蒸发控制系统)是目前常用的非排气污染物控制技术。30. (倒拖法)是我国汽车发动机试验标准中规定的应优先采用测量机械损失功率的方法。31.汽车的

20、动力性主要应由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 (最大爬坡度)三个指标来评定。P26032. 爆燃和 (表面点火或早燃)是汽油机不正常燃烧的两种形式。33. 汽车行驶过程中的空气阻力分为 (摩擦阻力)和压力阻力两部分。P27134.传动系对汽车动力性的影响取决于主减速器传动比、 (变速器档数)与传动比等。P29235. 主减速器传动比、变速器档数与 (传动比)等传动系统参数对汽车动力性有影响。36. 在任何速比下,泵轮转矩系数维持不变的液力变矩器称为 (非透过性)变矩器。P28737. 电控汽油喷射一般由进气系统、 (燃料供给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38.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分别

21、为: (进气系统)、燃料供给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39. 制动效能的评价指标为制动距离和 (制动加速度)。P32640 (制动距离)和制动加速度是评价制动效能的主要指标。41.决定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包括:制动器起作用的时间、 (最大制动减速度(最大制动器制动力)和制动的起始速度。P32842. 盘式制动器与鼓式制动器相比,其热衰退程度要 (小)。P33043. 自动防抱死系统由传感器、控制器和 (压力调节器)三部分组成。P34244.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依据采用蓄能方法不同可分为:电能式、 (动能式)和液压式三种。45. 汽车稳态响应过程中,当稳定性因素K0时,汽车出现 (过多)转向。46.

22、当方向盘转角固定不变,汽车以不同的固定车速行驶时,其转向半径R随车速的增加而减小的转向是 (过多转向)。47. 当方向盘保持一个固定的转角加减速时,汽车的转向保持半径不变的是 (中性转向)。48. 汽车的 (几何参数)及支承牵引参数是表征汽车通过性能的主要参数。P37749. 由于汽车与越野地面间的间隙不足而被地面托住,无法通过的情况称为 (间隙失效)。50. 通常将传统的由弹簧、减振器、稳定杆及控制臂等组成的悬架称为被动悬架,而将包含力发生器的悬架称为 (主动悬架)。P37151. 汽车的附着力决定于 (附着系数)以及地面作用于驱动轮的法向作用力。P27852. 确定汽车传动系统最大传动比时

23、,要考虑三方面因素:最大爬坡度、附着条件和 (最低稳定车速)。P31653. 汽车变速器各档的传动比应该按 级数分配。P31754. 电控汽油喷射供给系统按照喷射位置不同可分为缸内喷射和 (进气管喷射)。55. 电控汽油喷射供给系统按照喷射方式可分为连续喷射和 (间隔喷射)。56. 发动机与动力装置的匹配,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即经济性匹配和 (动力性匹配)。P15357. 我国国标规定,发动机有效功率和燃油消耗率的修正采用两种方法:等油量法和 (等过量空气系数法)。P15158. 汽油机正常燃烧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着火延迟期、 (明显燃烧期)和后燃期。P12359. 柴油机喷油油束的特征可用喷

24、雾锥角、射程及 (雾化质量)来说明。P9360. 柴油机喷油器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孔式喷油器和 (轴针式喷油器)。P93-94名词解释题:1. 循环平均压力 P26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做的循环功,用以评定发动机的循环作功能力。2. 换气损失P30由于燃烧废气的排出和新鲜空气的吸入而消耗的功。3. 平均有效压力P32单位气缸工作容积输出的有效功。4. 发动机升功率P33发动机每升工作容积所发出的有效功率。5. 发动机比质量P33发动机的质量与所给出的标定功率之比。6. 发动机强化系数P33平均有效压力与活塞平均速度的乘积。7. 气门重叠 P40由于排气门晚关闭和进气门提前打开而存在的进、排气门

25、同时开启的现象。8. 充气效率 P42实际进入气缸的新鲜充量与进气状态下充满工作容积的新鲜充量之比。9. 过量空气系数 P82燃烧1Kg燃料实际供给的空气量与燃烧1Kg燃料理论上需要的空气量之比。10. 空燃比 P82预燃混合气中包含的空气质量与燃料质量之比。11. 供油规律 P92单位时间内喷油泵的供油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12. 喷油规律 P92单位时间内喷油器喷入燃烧室内的燃油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13. 分隔式燃烧室 P103指整个燃烧室分隔在两个空间,主燃烧室设于活塞顶上,副燃烧室则在气缸盖内,其间用通道相连。14. 供油提前角 P107指喷油泵开始压油时,曲柄所在的位置距上止点的曲轴角

26、度。15. 汽油机不规则燃烧 P125描述汽油机在稳定正常运转时,存在的各循环间的燃烧变动和各缸之间的燃烧差异。16. 发动机特性 P137发动机性能指标随着调整情况及运转工况变化而变化的关系。17. 汽油机负荷特性 P138汽油机的转速保持不变,逐渐改变进气门开度,小时耗油量和耗油率随功率(或转矩、平均有效压力)变化而变化的关系。18. 汽油机速度特性 P140汽油机的节气门开度一定,其有效功率、有效转矩、耗油率等性能指标随速度变化而变化的关系。19. 柴油机速度特性 P142喷油泵的油量调节机构(油门拉杆)位置固定,柴油机的有效功率、有效转矩、耗油量、耗油率等性能指标随速度变化而变化的关系。20. 汽车驱动力 P261发动机输出的转矩经传动系传到驱动轮上,作用于驱动轮上的转矩,产生的由路面对驱动轮的反作用力。21. 汽车制动性 P321指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的稳定性和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22. 地面制动力 P322产生于制动力矩,并在制动力矩下由地面作用于车轮使汽车减速或停车的外力。23. 制动器制动力 P322为克服制动器摩擦力矩而在轮胎周缘所需施加的切向力。24. 汽车制动效能 P326指汽车迅速减速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