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32.27KB ,
资源ID:1770627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70627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文明中国文学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文明中国文学文档格式.docx

1、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先秦“百家争鸣”中,百家思想虽然各异,但他们共同的学术之源是_。2与唐宋文化相比,汉代文化最突出的表现是-一。3佛教把一切现实世界中引发人内心欲望的东西,都称为_。4剑文化原本跟侠文化的关系不大,但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种趋势,第一种就是跟侠文化结合起来,第二种就是跟一- 结合起来。5明代朱载培用“新法密律”建立起科学的_,其科学性至今仍得到肯定。6统一的清王朝为了对四周少数民族实施有效统治,创造性地在中央设立了-7作为一个现代中国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不仅要_,更重要的任务是还要促其前进,使之_。8.一-是官商知识分子对西学入侵理性应对,太平天国和_ 则是

2、贫民百姓对西学入侵的应对。三、筒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1简述春秋时期士的崛起有哪些原因。2简述唐代科举制的特点。3简述古代中国文化南移的过程。4简述近代西学东渐的特点及其意义。试卷代号:2210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中国文化导论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2011年7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J1A 2B 3A 4A 5D6A 7A 8D 9A10.D1六经2浑厚3色相4道教5十二平均律6理藩院7继承 现代化8洋务运动 义和团三、简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春秋时期士的崛起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经济基础。铁器的使用,生产力

3、的提高,促使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使士“不耕而食”成为可能。(5分)其次,社会原因。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宗法制度受到挑战,使士失去生活保障,他们便凭借才能重新寻找生活出路和进行人生价值定位。最后,是政治条件。诸侯为求富国强兵,纷纷招贤纳士。士于是作为政治智囊、军事参谋、外交使节、思想精英步人了历史舞台。唐代统治者废除了魏晋时期只于士族选拔官员的九品中正制,取而代之的是给所有士子公平竞争机会的科举制。它给了大批中下层士子或自耕农出身的读书人(寒士)一个通过考试参政的机会。唐代科举与后代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开放性和透明度。唐时科举不用糊名制,录取的关键并不在一次考试的成绩,而在于平时的声誉。这既

4、迫使考生在科考之前就要漫游天下以激扬身价,结交豪俊名流以求延誉,使唐代士人从一开始就离开象牙塔,步人壮阔的社会生活,多方面体验人生,铸造其雄视百代的阔大胸襟。另外,也迫使主考官员注意社会公识和舆论,以显示他的识贤和得人。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激荡出唐代士人壮浪豪纵的英发之气。完善的科举制,以制度文化的形式,为寒士进入统治阶层提供了保证,从根本上消除了先秦战国时期士人政治关怀的无秩状态。唐代寒士以士节为重,自觉地将个体的功名之心与国家的整体利益挂起钩来,在为自己谋得统治集团一席之地的同时,也推动了这个统一大帝国文化的前进。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中华文明呈现出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南移之势。历史上,文化南移运

5、动有三个十分集中的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南北朝时的永嘉之乱。五胡乱华,晋室南迁,迫使汉族士民大规模南移,中原文化随之南播,打开了南方经济文化的新局面。到唐初,南方已经在经济上处于领先地位。第二个时期是唐代的安史之乱。叛乱使黄河中下游地区残破凋弊,加上紧随而来的藩镇割据和政局动荡,使士民再次大规模南迁。此消彼长,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为文化的南移埋下伏笔。第三个时期是宋代的靖康之乱,给文化中心的南移以最后的推动力,完成了文化中心的南移。近代以来,西方文化汹涌而来,表现为三点:其一,西学传播的渠道大为增加。(3分)其二,西学传人的内容广泛和丰富。其三,影响的深刻和久远。全方位的文化输入,对中国社会各阶

6、层都发生了影响,近代史上,戊戌变法、洋务运动、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辛亥革命、五四运动,都是在这一背景上展开的。可以说,西学东渐,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传统走向,改变了中国的命运。(6分模拟试题李科2013年07月10日文章浏览次数:37资源来源:河南广播电视大学中国文化概观 试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在中国文化中,两种法则经常是错位的,主要表现就是士大夫从政时,每每以-代替-,结果是给王朝政治带来灾难和混乱,加速王朝的灭亡。2论古代政治之宽平,当以西周制度为最。在政治上,周王的本质不同于国家的本质,周王是_的掌握者,而不是_ 的把持者。3在商鞅变法的过程中,民众经由- 和_等制度,被严格地

7、控制了起来。4.一-在明夷待访录中以“四大害”来称胥吏的罪恶,这一点和-在郡县论中的指责和忧虑一致。5历史上变法成功者,商鞅而外是中唐_、张居正整理明朝财政及清代-二、名词解释(每个10分,共20分)6国人7八股文三、筒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每小题答题不要超过300字)8简述“轻重”之术的文化史意义。9简述周礼在文化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化导群伦的作用。四、分析论述题(第10小题必选11、12两题任选一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每小题答题不要超过500宇)10结合教材和你所了解的历史个案,谈谈你对民众丧失了正面获取权利保障时选取的不同的反叛方式的认识和理解。11隋唐以至明清,士大夫进入科

8、举时代。结合你所了解的文化史个案,谈谈宋代士人所呈现出的新文化特征。12.隋唐以至明清,士大夫进入科举时代。结合你所了解的文化史个案,谈谈明清时期士人所呈现出的新文化特征。1305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中国文化概观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2012年1月一、填空题I每空2分,共20分)1思想的法则 历史的法则2最高权力 所有权力3户籍 什伍连坐4黄宗羲 顾炎武5两税法 摊丁人亩答案要点:国人,简单地说,就是“城里人”,就是住在城郭里面的人。这是西周分封建国的结果。这些人是封建国家国邑体系的基础,国家大事他们是应当参加的,如大的军事行动、大的典礼如“

9、大蔸礼”之类。春秋以前,国人大众是一个政治经济上颇能捍卫自己的社会群体;春秋以后,则变为一群被动的农民。八股文是一种“代圣人立吉”的文体,从四书出一个句子,考试者必须模仿圣人的口气,挖空心思没话找话地对其进行阐发。其文章结构有破题、承题、起讲、人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故名八股文。这种文体高度讲究形式,讲究声律、对偶等。八股文题目范围过窄、思想束缚严重,但却是明清科举考试录取与否的主要依据。文化史研究的是一个文明的国家群族的历史道路和历史命运。春秋战国东西两大区域的1623文化分野,其间的胜负,关涉着中华民族未来的走向。假如不是商鞅那一套富国强兵论最终获得了胜利,而是在治国理念上

10、走管子“轻重”之术的路线,中国的历史文化肯定会是另一番模样。首先,以小农为核心的重农主义,肯定不会在中国获得那样永久性的统治地位。其次,管子的“轻重”之术,是一种国家干预的治国之术。它是从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治国理念,对治国者提出很高的以经济手段管理国家的技术要求。再次,要讨论以下“轻重”之术下的的民众。“轻重”之术,只是排斥、限制富人群体,却不是消灭它。政府与豪民们“定券契”,豪民的粮食就被国家控制了,国家掌握了大的主动权,粮食价格就操控在国家手里了。复次,“轻重”之术与小民的关系,是它的“无籍”主张,政府通过“官山海”,即通过控制盐铁等重要物资的生产销售,来获得财政收入,进而

11、免除一般民众的赋税。民族形成的前提是氏族界限的消失,而界限消失的要件,是有高出于氏族界限的共同生活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建立。周礼所代表的文化系统,即是这样的标准。到春秋时,这个文化系统“教化”人群的历史效果,已是清晰可见了。周礼化及的人群由内而外,由近及远。“礼不下庶人”,周礼的最低界限是“士”,所以周礼的文献从“士冠士昏”之礼记起。像饮酒、习射诸礼,其范围也是在“乡”内进行。也可以说,西周礼乐所及的直接范围,是周人的基本人群,即六乡之民,六乡之外的“野”人无由享受。礼既不行于乡之外的野,化导范围就该是有限制的。但问题不是这样简单。礼乐作为一种文化,不同于一般死板的政令,而是像一个具有吸附力量的磁

12、棒,能超越等级族群而产生引导的作用。周礼不单“文化”着中原各国,王朝的礼乐文明对那些相对边远的邦国,同样具有化导意义。楚国从西周中期开始,就是周王朝和中原各国的敌人。但这并不妨碍楚国对礼乐文化的学习。这不是说楚国在精神文化上没有自己的东西,但一个有着自己文化传统的邦国,它的上层人物并未因此而停止向中原文化学习,正说明着周代礼乐文明所具有的巨大吸引力。吴的情况更能说明问题。直到春秋较晚的时候,楚国一直是默默无闻的。然而,吴公子季札到中原各国访问,却显示出良好的礼乐文化修养,这一现象只能从周礼所包含的文明价值来理解其对所有人群的感染力了。四、分析论述题I第10小题必选11、12两题任选一题;每小题

13、20分,共40分;每小题答题不要超过500字)围绕教材所探讨的“民众的反叛方式”,能够结合一个至若干个历史个案,即可酌情给分。11.隋唐以至明清,士大夫进入科举时代。围绕教材所探讨的“中唐至宋士大夫精神的新格局”和“北宋科举变革与选举法则的悖违”,能够结合一至若干文化史个案,即可酌情给分。围绕教材所探讨的“明清时代士风”,能够结合一至若干文化史个案,即可酌情给分。说明:(1)简答、分析论述题不要求与本答案字句相同,言之有理有据即可得分;其他题学生回答与本答案不同而又确有根据的,不扣分;(2)分析论述题要点与论证各占一半分;分析论述题如果3题都答,只判10、11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4、)1在先秦跟儒学一样的显学,墨家思想中最强调的一点是(A术 B仁C博爱 D兼爱2“舍生取义”是( )话。A孟子 B孔子3佛教传人中国的时间是( )。A先秦时期 B秦汉之际C西汉时期 D两汉之际4以下著作中,属于法家的是( )。1L萄子 B庄子C.商君书 D周易5中国封建时代运用“外儒内法”的统治术是在( )就开始的。A先秦 B秦C西汉 D东汉6“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概念之一。下面有关“礼”的说明中,错误的一项是(C指一种礼仪 D指互相之间赠送的礼品7古老的仙文化在后来跟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究其源头,却可从多个方面看出二者之间的差别,下面所列,不正确的是( )。A先秦时期神仙之说就已广泛流

15、行B仙文化与原始天文学有关C仙文化表现出万物有灵的思维,是道教所不具备的D仙文化中有祖先崇拜与图腾崇拜的迹象,跟先秦道家学说很不一样8从本源上讲,炼丹是( )的思想。A道家 B道教C神仙家 D佛教9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宋代享有“梅妻鹤子”美誉是( )。A苏轼 B林违C陆游 D辛弃疾10.作为现代新文化运动标志的刊物是( )。A邹容的革命军 B陈天华的猛回头C陈天华的警世钟 D陈独秀的新青年1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特色是_。它对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化走势、审美追求、价值观念都有极大的影响。2西方的“博爱”可以说是先秦_思想的最好对译,它还脱去了西方“博爱”的宗教色彩。3宋代理学

16、的建构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其开创期的代表人物是_ 、邵雍,发展期的代表人物是张载、一-、-集大成时期的代表人物是_。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融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一-的融合;其二是_的融合。5中国书法所负载的丰富文化内涵,体现着中国人特有的形象思维和_。6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融合道教的太极理论,配置出太极生化万物之图,还专门写下了 来阐述其思想。1简述文化原典对现代的影响。2简述唐代文化的主要成就。3简述南宋文化中心南移的表现。4简述明代知识分子对西学传人的几种不同态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1D 2A 3D 4C 5C6D 7C 8C

17、9B 10D=、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天人合一2墨家的兼爱3周敦颐 程颐 程颢 朱熹4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 民族文化5超越意识6太极图说文化原典对现代的影响,不仅是深远的,而且是入微的。我们的民族精神,既是由那些文化原典所浇铸。中国人所表现出来的民族特性,从某些方面来说,正是那些文化原典的表现。比如我们通常所说的“仁爱”、“博爱”、“仗义”、“忠诚”等,都可以从先秦的文化原典中找到根源。因而对传统文化要理性地接受和辨析,并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之进行改造更新,才能有利于我们的文化建设。这就是学习和阅读文化原典的重要意义。唐代实行科举制,使大批寒士崛起,并因而在各个文化领域产生巨大影响,创造出一

18、代辉煌的文化。唐代文化高度发达,以诗歌和书法最具代表性。崛起的寒士们以一种经天纬地的豪情和大气受容、改造前此以往的诗歌传统,形成一种“既多兴象,复备风骨”的全新的唐诗气象。诗至唐代,无论其内容,风格、形式、技巧,都已全面成熟,达到难以企及的高度。跟唐诗一样,浸染着饱满的时代精神的唐代书法,也集中反映了唐帝国文化的物质所在。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狂草奔放不羁,最能反映唐代书法的精髓和气质。草书之外,篆、行、楷诸体都各有大家,如唐诗的众体兼备一样。诗(文)、书之外,唐代的音乐、舞蹈、绘厕、建筑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南宋以来,文化中心的南移,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第一是学术中心的南移。北宋以

19、前的学术中心,主要集中于洛阳及关中等黄河流域,但那时南方学术气氛已日渐浓厚起来,江西、福建各自成为文化中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等人都出自江西。南宋时,福建更成为学术中心。第二是政治人物的南人化。天圣以前,选用人才,多取北人,故南方士大夫沉抑者多。从仁宗皇帝开始兼收博采,用人不分南北。南宋之后,整个国家偏隅江南,朝堂之上,更是南人的天下了。第三是政治中心的南移。南宋都城杭州与苏州成为事实上的南宋文化中心。而原来洛阳及关中等地,由于金统治者文化上的相对落后,因而无法跟“杭州一苏州”这一南方文化轴心相比。这也就使南方文化更显示出优势文化的特色来。明后期以耶稣会士为载体,西方科学、哲学、艺术传人中国

20、。对待西学的传人,中国知识分子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一部分人以徐光启为代表,为西学所吸引,意识到吸收西方文化有利于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主张全面接受西学。另一部分知识分子则完全相反,他们严“夷夏之防”,主张禁绝西学。在这两个极端之外,还有一部分人以比较科学的态度对待西学,以方以智为代表,以冷静理智的态度对待西学,对其内容进行谨慎而细致的清理和辩识,吸取其优点,而摒弃其神学的伪妄。(5分2012年7月1最高权力 所有权力2天道信仰 长生不老3教化论 修己以安百姓4文景之治 贞观之治5行省制 宰相制6大菀礼大蔸礼是一个集体性的军事演习性质的大礼,培育着国家军事活动所需要的整体精神,也培养着古代战阵中特有

21、的贵族作派。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大菀礼即关涉到“戎”。参加大蔸礼的都是周人的基本组织,也就是乡里中的国人阶层。据周礼记载,乡以外的野中之人是不出战的,只交纳相关的赋税。大蔸礼有繁多的节目,最重要的是射杀和分享猎物,有许多重要的规矩。大蔸礼是以典礼的方式,调动、汲取应付外患的战争资源,首先是国家团结的精神资源,其次则是通过种种约束培养君子风范。7三询三询是“国人”在邦国中的权力,即周礼秋官小司寇所记之职。小司徒之职第一是“询国危”,国家遇到灾难的时候,要向民众征求意见;第二是“询国迁”,国家若迁都,要征求国人的意见;第三是“询立君”,特殊情况下,民众对君主的确立有参与权力。“三询”之事在左传中得

22、到直接或间接的印证。8简述分封制的历史价值。分封制是中华民族形成自己统一化的历史进程中的制度,为后代社会许多文化现象奠基。它有自身形成的特殊因果,也有特殊的历史价值。(一)分封制激发了人群的历史创造性。这种创造性,首先就表现在每一个国家都根据各自的情况开始了各自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人的智慧和力量得到了激发。同时,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化是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诸子文化,而这种创造性力量的经久不衰,其原因也在于分封制的激发。(二)分封制早就统一化的文明进程。分封制使得不同的人群最终放弃了敌对,走向融合,孵化了一个统一的文化人群。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建立,标志着一种横亘了多少世代的局部历

23、史运动期的结束和统一的历史期的开始。相对于此前的“族群代兴”而言,西周的分封制凝聚了各古老的人群,建立了统一的政治后,文化的统一,精神的统一才上升为历史的主导趋势。9简述黄老道术政治文化设计的要义。老子道家学术的后继者是黄老之学。顾名思义,就是黄帝、老子之学。“黄老”之称,始见于史记。这派学术最早应形成于春秋战国之际的齐国,其的文献主要保存在管子中的心术上下两篇、白心篇和内业篇中。老子文化设计的要义,在君主“无为”而民“自为”,亦即以限定君主的方式为民众的“自为”提供前提。但是,发展到黄老之学,在限定君主方面,即在要求“最低度的政府方面”,从老子的立场后退了。“无为”变成了一种君主“无为”与臣下“有为”的相对关系。所谓君主的“无为”,只是要求君主尽量少“为”具体之事,而将具体之事交给臣下,“无为”的君主修道,并以此驾驭群臣。从内涵上说,在老子“无为”强调君主对民众减少干预,而君主的少干预也就是臣下的少干预;在黄老,则变为君主少做具体事情而让大臣去做,大臣做也是对民众的干预。从方法论上看,老子强调“无为”,重的是社会“自然”秩序,因而“无为”是一个禁令;在黄老,“无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