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4.75KB ,
资源ID:1769981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69981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国际金融经济形势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宏观经济研究院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国际金融经济形势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宏观经济研究院Word格式.docx

1、为抑制房地产泡沫和通货膨胀上升,美联储从2004年6月起开始收紧货币政策重新上调利率,抵押贷款利率随之上升,住房价格在2006年6月达到高点后开始下跌,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迅速上升,发放次贷的金融机构遭受严重的利息和本金损失,次贷及其金融衍生品市场“繁荣”的基础不复存在。2007年初,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以次贷为基础的资产支持证券及其金融衍生品遭到抛售,价格暴跌,持有与次贷相关证券或衍生品的各类银行金融机构和投资基金的资产大幅缩水,损失惨重。到2007年8月,包括新世纪金融公司在内的美国数十家经营次级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因亏损严重而相继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证券和瑞银等大型金融机构披露巨额次贷

2、相关损失,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旗下两支基金被迫清盘。至此,次贷危机全面爆发,金融体系流动性短缺,美联储联合其他中央银行开始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此后,次贷危机迅速扩散蔓延,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在内的众多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迅速恶化,花旗等著名金融机构出现巨亏,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在美联储的撮合下被摩根大通收购,金融体系流动性紧缺加剧,信贷萎缩,美联储开始连续降息并向金融市场大量注入流动性。2008年9月,次贷危机全面升级,占美国房贷市场40%以上的房利美和房地美濒临破产被美国政府接管,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第三大投行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第一大投行高盛集团和第二

3、大投行摩根斯丹利被迫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大部分股权被美国政府收购,美国最大的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被联邦机构接管。至此,次贷危机全面升级为金融危机,并迅速扩散蔓延,全球股市大幅下挫,欧洲和日本的金融机构也相继陷入困境,金融体系流动性几乎枯竭,资产证券化市场呈现冻结状态,银行信贷急剧萎缩。新兴市场也受到冲击,出现资金外流和信贷紧张状况,并引发股市暴跌和汇率贬 值。美国政府紧急推出7000多亿美元的金融救援计划,欧洲和日本也相继推出规模庞大的救市计划,各国中央银行纷纷降息,放松信贷,美联储更是“创新”信贷工具,直接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部门提供贷款,以更

4、大的规模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二)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深化蔓延 尽管美、欧、日等国相继采取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干预措施,但由于美国等发达国家长期放松金融监管,金融机构无节制的金融创新和资产证券化导致金融资产规模恶性膨胀,资产泡沫破灭后金融机构的高杠杆率要经过漫长的“去杠杆化”过程才能有效降低,再加上金融全球化使得各国的金融市场紧密相连,各金融机构之间的债务债权关系错综复杂,一家金融机构的破产倒闭往往产生连锁反应,将更多的金融机构拖下水,因此,面对金融机构规模庞大的“有毒资产”和不断恶化的资产负债表,政府的注资和救市计划不过是杯水车薪,只能重点救助对金融体系稳定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少数大型金融机构,多数

5、金融机构仍面临资产缩水、流动性不足和破产倒闭的风险。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深化蔓延。包括AIG、花旗集团和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在内的美、欧大型金融机构由于巨额亏损而不得不再度接受政府注资、援助或被国有化,而中小银行和金融机构破产倒闭数量也继续增加。与此同时,全球股市继续加速下跌,其中道琼斯指数在3月份一度跌至6500点,全球股市最低时比危机前下跌超过50%。由于市场参与者信心低落,发达国家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不定,资产支持证券市场和信贷市场持续处于冻结状态,金融机构资产继续缩水,流动性短缺,金融体系的融资功能几乎丧失殆尽。为避免金融体系陷于崩溃,尽快恢复金融体系的正常融资功能,缓解金融危机对实体经

6、济的影响,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在继续推出经济复苏刺激计划的同时,也加大了对大型金融机构的注资和问题资产的处置力度。美联储在3月份开始入市购买总额达3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并宣布收购“两房”持有的总额高达1.45万亿美元的住房抵押贷款,一方面通过压低长期国债收益率来降低市场贷款利率,另一方面借此向市场注入更多的流动性。美国政府还制定了与私人部门共同收购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计划,为私人部门收购不良资产提供贷款和担保,同时修改“按市值定价”的会计准则,允许金融机构依据模型自行核定资产价值。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状况和盈利状况,促进了金融体系融资功能的恢复,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7、并推动了股市的反弹回升。(三)国际金融危机有可能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其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都远远超出预期。在这场危机中,各类金融资产价格暴跌,大批金融机构因此破产倒闭或被政府收购接管,金融市场流动性枯竭,资产证券化市场和信贷市场陷入冻结状态,金融体系的融资功能几乎丧失殆尽,市场参与者的信心极度低落,金融体系甚至濒临崩溃的边缘。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称这场危机是“百年一遇”,其严重程度和破坏性不亚于上世纪30年代的金融危机。虽然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相继推出一系列规模庞大的金融救援计划,动用数万亿美元的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用于收购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充实濒

8、临倒闭的金融机构的资本金,以及向金融体系大量注入流动性,然而,由于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中有问题的资产数额庞大,因此政府有限的财力只能用于救助那些对整个金融体系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大型金融机构,而众多其他金融机构仍处于资产继续缩水、流动性不足、资本金不断消蚀,以至严重亏损和资不抵债的困难境地。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估计,到2010年,各国金融机构持有的美国金融资产的损失将高达2.7万亿美元;如果加上源自其他发达国家的金融资产,全球资产减计损失预计高达4万亿美元;其中2/3的损失将由银行承担,其余损失则由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对冲基金和其他金融机构承担。从目前的情况看,虽然在政府的大力救援和干预下,发达

9、国家的金融体系免于崩溃,大型金融机构破产倒闭的可能性在降低,并且股市出现企稳回升迹象,但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状况仍在恶化,大量不良资产和坏账需要剥离处理,资本金不足、流动性短缺和经营亏损问题依然严重,多数金融机构面临巨大的“去杠杆化”压力。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如果将各类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恢复到危机前4%和上世纪90年代中期6%的平均水平,从而将“杠杆率”相应地分别降至25%和16.7%,仅补充银行资本金一项,美国银行需要27505000亿美元,英国银行需要12502500亿美元,其他欧洲银行需要47509500亿美元。在金融机构走出困境之前,市场信心和金融体系的融资功能都难以恢复正常,包括

10、股市、债市、汇市等在内的金融市场仍将持续动荡不定。因此,这场金融危机有可能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其发展前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何时见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世界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后续政策措施和国际合作。目前,美、欧等国的救市措施在遏制大型金融机构破产倒闭风潮和防止整个金融体系崩溃方面已初见成效,大幅降息直至零利率和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也为金融机构恢复放贷创造了条件,以减税和大规模扩大政府开支为特点的刺激经济复苏的赤字财政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的恢复,但要彻底摆脱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仍需采取更多的措施剥离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和坏账,帮助金融机构恢复正常运营,进一步加大刺激经济复苏的财政政

11、策力度,加强在金融监管和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冲击方面的国际合作。二、世界经济陷入战后最严重的衰退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2008年9月以来,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急剧演变为波及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也因此受到巨大冲击而陷入战后最严重的衰退。金融危机导致金融系统融资功能弱化、银行信贷紧缩和各类金融资产价格暴跌,居民消费开支由于家庭财富大幅缩水和消费信贷紧张而大幅缩减,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投资活动由于信贷紧缩和消费需求下降而受到严重影响,全球经济活动因此急剧减速。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08年四季度,全球工业生产下降了15%20%,商品出口下降了30%40%,世界生产总值下降了6.

12、3%;发达国家经济下降了7.5%,其中美、欧、日经济分别下降了5.8%、6%和12.1%,已经陷入严重衰退。受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和外需缩减以及对外融资条件趋紧等因素影响,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和制造业生产遭受重大打击,经济收缩了4%。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化蔓延,全球经济继续下滑,金融领域的危机与实体经济的衰退形成相互拖累的恶性循环。一方面,信贷紧缩和财富缩水继续对经济构成下行压力;另一方面,经济衰退导致信贷违约增加又加剧了金融危机。从上半年的情况看,美、欧、日经济在一季度分别继续下降了5.5%、9.7%和14.2%,工业生产连续6个月同比降幅分别超过10%、15%和30%,出口降幅

13、分别超过16%、23%和42%,失业率则分别升高至9.5%、9.5%和5.2%,均创出新高。受发达国家需求持续萎缩和融资环境恶化等因素影响,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和经济增长继续下滑,其中亚洲主要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出口和制造业生产降幅分别高达30%和15%左右。与此同时,全球通胀水平继续下降,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落,石油价格最大 降幅高达70%,铜、铁、锌等金属产品价格最大降幅达50%左右;虽然近期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在流动性充裕的作用下重新回升,但仍显著低于金融危机前的历史高位,部分国家甚至面临通缩压力。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7月的最新预测,受金融危机继续深化蔓延的影响,今年世界经济将出现6

14、0年来首次衰退,预计将从去年增长3.1%转为下降1.4%;发达国家将从去年增长0.8%转为下降3.8%,其中美、欧、日将分别出现2.6%、4.8%和6.0%的负增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也将从去年的6.0%大幅下滑至1.5%。受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影响,国际贸易也将大幅萎缩,世界贸易量将从去年增长2.9%转为大幅下降12.2%;其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将分别下降13.6%和9.6%,出口将分别下降15.0%和6.5%。(二)明年世界经济有望缓慢复苏 当前,美、欧等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仍处于“去杠杆化”过程,银行金融体系的信贷融资功能尚未恢复正常,对生产、消费和投资等实体经济活动的正

15、常运转依然构成制约;与此同时,消费者收入由于经济衰退和失业增加而减少,家庭财富大幅缩水和未来养老金预期收入降低也迫使消费者增加储蓄减少消费,以往依靠财富效应进行透支消费和超前消费的行为受到极大制约,而消费需求的萎缩导致企业销售下降和产能过剩,进而导致企业减少设备和固定资产投资,从而对经济继续构成下行压力。发达国家经济持续下滑导致进口需求下降,继续影响依靠出口带动的众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同时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外部融资条件由于发达国家金融机构收缩投资和撤回资金而趋于恶化,进一步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复苏。因此,全球经济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另一方面,美、欧、日等发达国家连续出台的一系列

16、金融救援和经济刺激计划对稳定金融形势和促进经济复苏的作用也在逐渐显现,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企稳迹象,全球股市显著回升,部分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状况有所好转,美联储、英格兰银行和日本银行实行的零利率政策和量化宽松政策为促进金融机构恢复放贷创造了良好条件,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也在通过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扩大内需。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逐步付诸实施和刺激效果的逐渐显现,预计今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将逐步回稳,今年底和明年初有望逐步缓慢复苏。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的分析预测,如果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能够加强国际合作,采取进一步的综合政策措施稳定全球金融体系,有关国家进一步加大财政政策

17、的刺激力度,明年世界经济有望走出衰退实现缓慢复苏;同时,美国房地产市场有可能在今年底见底回升和大幅回落的国际市场能源资源产品价格也有助于世界经济复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明年世界经济有望实现2.5%的增长,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将停止下滑而实现0.6%的微弱增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有望回升到4.7%;世界贸易量也将增长1.0%,其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将分别增长0.6%和0.8%,出口将分别增长1.3%和1.4%。另据世界银行预测,按市场汇率计算,明年世界经济增长将从今年的-2.9%回升到2.0%;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将从今年的-1.7%回升到2.8%。(三)世界经济面临深刻调整

18、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新科技革命和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兴起,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美国凭借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通过实施国家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和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实现了长达10年之久的持续经济扩张,成就了所谓的“新经济繁荣”。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历史性机遇,通过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和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 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制造业的生产和出口能力显著提升。可以说,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相结合,有力地促进了全球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了世界经济增长潜力,推动世界经济实现了较长时间的持续快速增长。从1991年到2007年,

19、世界经济增长从1.5%提高到5.1%,其间虽有波动,但总体保持增长向上态势。然而,在世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全球经济失衡问题也日趋严重。2001年美国新经济泡沫破灭后,信息技术从创新转向推广应用,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减弱,美国实施赤字财政政策和超低利率政策刺激经济增长,通过制造房地产泡沫诱导居民超前消费和透支消费,导致储蓄率不断降低和经常项目赤字迅速扩大。为弥补经常项目逆差,美国依托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将贸易盈余国家的过剩储蓄转化为资本流入,通过制造金融资产泡沫进一步刺激消费开支,在拉动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严重的全球经济失衡。在20032007年,世界经济以年均近

20、5%的速度快速增长,期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最高时超过8000亿美元,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6.5%,占全球经常项目逆差的63%;也就是说,全球净资本输出的63%流入美国,世界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主要依靠美国的消费需求拉动。显然,这种以全球经济失衡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因为美国的消费扩张是建立在房地产泡沫的金融资产膨胀基础上的透支消费。美国的低储蓄率、“双高赤字”和信用膨胀不仅加剧了全球经济失衡,而且推动国际能源资源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加大了全球通货膨胀压力。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和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引发次贷危机,并最终演变成波及全球的严重金融危机,世界经济陷入战后最严重的

21、衰退,全球经济失衡面临强制性调整。从发展趋势看,虽然经济全球化推动形成的全球产业分工和贸易格局决定了全球经济失衡不可能完全消除,但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再平衡调整不可避免。金融资产价格暴跌和居民财富大幅缩水已经迫使美国消费者缩减消费和增加储蓄,而金融“去杠杆化”过程将继续促使美国转变以往那种不可持续的透支消费模式,其经常项目逆差将趋于缩减。亚洲等发展中国家也将被迫调整过分依赖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多地转向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其贸易盈余将趋于下降,而石油价格的大幅回落和难以重返危机前的高位也会减少石油输出国的贸易盈余。因此,全球贸易失衡状况将有所改善。在全球经济再平衡过程中,美国消费需求对世

22、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趋于减弱,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进一步提高。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催生新的技术和新的产业,从而引发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此次金融危机不仅引发全球需求结构调整,推动全球经济走向再平衡,而且也为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带来新的契机。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在努力恢复金融稳定和刺激经济复苏的同时,还着眼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纷纷加大在节能环保、新能源开发和绿色经济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方面的投入,积极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未来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技术的创新突破和推广应用,很有可能引

23、领未来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形成支撑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新的主导产业。三、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由于我国的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银行金融机构持有的与美国次贷相关的 资产有限,因此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金融体系并未构成直接冲击。但是,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衰退,外需急剧缩减导致我国外贸出口大幅下滑,并通过出口关联行业对国内工业生产和经济增长形成巨大下行压力,使得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更加突出,就业形势也更加严峻。2008年9月以来,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全球经济活动急剧减速。受外需大幅缩减的影响,我国外贸出口增速从去年前三个季

24、度的20%以上迅速滑落至四季度的4.4%,今年一季度更是大幅下降19.7%,二季度继续下降23.4%,并且自去年11月以来连续8个月同比负增长。受出口持续下降和国内需求减弱等因素影响,工业生产增速大幅回落,从去年前三个季度的13%以上大幅滑落至四季度的6.4%和今年一季度的5.3%,二季度回升到9.1%;经济增长也从去年前三季度的9%以上降至四季度的6.8%和今年一季度的6.1%,二季度回升至7.9%。经济增速放缓导致物价水平迅速回落。工业生产价格指数自去年11月份以来已连续8个月负增长,今年6月份降幅高达7.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自今年2月份以来连续5个月负增长,6月份降幅为1.7%。国际金

25、融危机导致我国沿海地区大批外贸出口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停产裁员,造成大批工人特别是农民工丧失就业岗位。随着企业经营困难局面逐渐从沿海向内地、从出口行业向其他行业、从中小企业向大型企业扩散,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一些行业特别是产品主要依靠出口的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虽然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的作用下,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变化,投资增速加快,消费较快增长,国内需求稳步提高,特别是二季度经济增长和工业生产显著加快,呈现出明显的企稳回升态势,初步遏制了去年下半年出现的经济持续下行趋势。但是,经济回升的基础仍不稳固,经济增长和工业生产主要靠政府主

26、导的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拉动,制约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需求扩大的因素仍然较多,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效益下滑状况短缺内难以扭转,外需萎缩导致的产能过剩和就业压力增大问题依然突出,要形成稳定的经济回升势头还面临较多困难,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压力日益增大。从国际上看,国际金融领域还存在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国际金融危机仍难言见底,继续深化蔓延的潜在风险依然存在;世界经济总体仍处于衰退之中,实现复苏将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外需持续萎缩和贸易保护主义加强有可能导致我国出口继续下降,并制约和影响国内经济增长。总体看,我国经济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

27、响还会不断显现,巩固经济企稳回升势头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和充实完善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和相关政策措施。(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外需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提出挑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鼓励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和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就业增加,年均经济增长率高达9.8%,外贸外资及相关行业吸纳就业人数超过1亿人。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全面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对外贸易以年均25%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年均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高达600亿美元左右,经济增长在20032007年连续5年保持在10%以上。但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的对

28、外依存度也不断提高,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0%左右提高到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30%以上和近年来的60%以上;按支出法计算的居民最终消费率从改革开放初期的50%左右逐步下降到2007年近36%,同期固定资产形成率则从不足30%上升到近40%;特别是近些年来,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下降到不足 40%,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投资特别是企业设备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又靠出口增长拉动,从而形成过分依赖外需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实际上,即使没有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这种高度依赖外需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也是难以持续的。在20032007年间,世界经济以年均近5%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国际市场需求明显扩大,拉动我国

29、外贸出口高速增长,众多行业纷纷增加投资扩大产能,在推动我国经济以10%以上速度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导致需求结构特别是内外需求比例严重失衡,外贸顺差大幅增加并造成流动性过剩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并造成产能过剩和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同时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也给能源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经济面临巨大的内在调整压力。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和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我国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大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然而,就在我国经济在宏观调控下增速开始稳步回落和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之际,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和外部需求的大幅萎缩,对我国的外贸出口产生巨大冲击

30、,并通过出口关联行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广泛的负面影响,而经济减速和就业减少又导致产能过剩和居民收入下降,进一步削弱了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给经济造成巨大的下行压力。上述情况表明,这种过分依赖外需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不仅自身不具有可持续性,而且还必须面对巨大的外部风险。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再次说明我国外需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面临严峻挑战。无论是保持短期宏观经济稳定运行,还是实现经济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都要求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更加坚定地立足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三)国际金

31、融危机给我国加入国际金融体系带来难得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通过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和扩大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凭借劳动力等低要素成本优势,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依托制造业加入全球分工体系,并逐步成长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但是,我国金融领域改革开放相对滞后,金融体系相对封闭,长期游离在国际金融体系之外,对国际金融运行规则和国际货币体制改革缺乏影响力和话语权,成为不合理的国际金融秩序的被动接受者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受害者。加快金融领域的改革开放,建立安全高效开放的金融体系,不仅是国内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更加全面深入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实现由制造大国向经济金融强国转变的必然要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