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26.24KB ,
资源ID:1766209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66209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教案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教案Word格式.docx

1、4.师生总结:整个地球的表面是高低不平、复杂多样的,由陆地和海洋两部分组成。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陆地被海洋分开并没有完全连接在一起,形成几大板块。地球表面的样子不是本来就有的,而是经过漫长的演化逐渐形成的。(二)认识陆地的地形地貌1.观察我国的地形图,了解我国的地形特点。(1)观察中国地形图,交流研讨我国的地形地貌特点。(2)说一说自己家乡的地形地貌特点。教师提问:同学们的家乡在哪里?你们的家乡是怎样的地形地貌?它有什么特点呢?学生交流研讨。2.观察图片中的地形地貌,描述它们的特点。 教师出示5种地形地貌图片,组织学生观察交流图片中的地形地貌特点。3.把每幅地形地貌图的特点和自己对这种地形地貌

2、主要形成原因的猜测填写在记录表中。4.学生填写记录表后小组研讨。三、研讨1.各组汇报地形地貌观察记录表。2.研讨:(1)比较各组的解释,你认为哪组同学解释得更合理?为什么?(2)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地球的表面由各种各样复杂的地形地貌组成。地球表面主要有哪些地形地貌?它们的特点是什么?(3)综合全班同学的分析结果,我们认为可能影响地形地貌变化的因素都有哪些?3.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几种主要的地形地貌的特点,还推测出这些地形地貌可能形成的原因,我们的推测是否合理呢?我们将在后续的学习中展开深入的研究。【板书设计】地球的表面地形地貌的主要特点及对其成因的猜测(班级记录表)主要地形地貌及

3、特点猜测1.弯曲的岩层:岩石一层一层地排列、整齐、弯曲地震破坏2.长白山天池:湖面平静、中间低四周高、周围有高山火山喷发3.敦煌雅丹地貌:石柱、平台形高地、沙粒粗大风的侵蚀4.黄土高原上的沟壑:千沟万壑、高原表面破碎、黄土堆积、植被很少水流冲刷5.黄河入海口的沙洲:平坦、河流产生分支、扇形、堆积泥沙沉积【教学反思】2.地球的结构1.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在不断运动着。2.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1.能够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图片类了解地壳运动如何引起地形变化。2.能够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1.保持对探究地球内部构造的好奇心和

4、探究热情。2.乐于参与地球结构模型的制作活动,能够与他人合作、克服困难、积极地完成制作任务。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 感受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带来了可能与便利。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在不断地运动着;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制作地球模型的活动,增强学生对地球结构的感知。橡皮泥(红、黄、蓝三种颜色)、地球内部结构的相关资料、学生活动手册。课件、视频资料、班级记录单。1.谈话: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了解了地球表面的特点,我们现在看到的地球表面和地球的构造有关。2.课件展示本课聚焦环节的“火山口”图片,提问:“这是一个火山口的图片

5、。看到这张图片,你们对地球内部的样子有什么猜测?”3.提问:地球的内部到底是什么样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地球的结构。地球的结构)(一)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1.提问:地球的表面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地球的内部是怎样一番景象呢?2.(课件展示地球内部结构的图片)教师: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1)地壳,是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由岩石组成。厚度各处不一样,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5千米,大洋地壳平均厚度为7千米。(2)地幔,位于地壳以下地核之上,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顶部和地壳一起合称为岩石圈。岩石圈以下是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发源地。(3)地核,是地球内部构造的中心圈层,

6、是地幔以下到地球中心的部分。3.学生完成活动手册第一项,标出地球的内部结构。(二)了解地壳的组成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还知道了最外层的地壳部分是由岩石组成。组成地壳的岩石分为哪几类呢?我们前面研究过的岩石又属于哪一类呢?2.学生阅读教科书24页至25页“了解地壳的组成”部分,自学后完成活动手册中第二项:填写组成地壳的岩石种类及典型岩石。3.交流研讨。(三)了解地壳的运动地壳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是什么力量使地壳运动的?地壳的运动又会产生什么自然现象呢?2.学生阅读学习关于地壳运动的相关资料。3.教师课件展示教材中25页岩层受力产生弯曲变形的图

7、片。提问:“阅读材料以后,你们能解释一下岩层为什么会发生弯曲变形呢?4.学生交流研讨。5.教师补充讲解:地壳运动也称为构造运动,推动着地壳的演化,是地震和火山喷发的主要原因,其最直观的结果是造成岩石的变形。不同年代的岩石或岩层,由于地壳运动而受到力的作用发生弯曲或断裂,形成褶皱和断层等地质构造。(四)做一个地球构造模型为了进一步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我们用橡皮泥来制作一个地球结构模型。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分别代表地核、地幔、地壳三个圈层结构,从里到外逐层制作。2.提问:每层做多厚比较合理呢?3.出示各圈层厚度的数据:地球三个圈层中,地壳最薄,且横向变化大,各处厚度不一,平均厚度约为17千

8、米;地幔的厚度约为2865千米;地核的平均半径约为3400千米。4.教师与学生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计算,算出地核半径与地幔厚度的比例,学生按照这个比例完成地球结构的模型的制作。5.切开地球结构的模型,观察它的剖面。地球内部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有哪些现象或证据支持你的观点?2.学生研讨、交流。地球的结构地壳 岩浆岩 内部结构 地幔 地壳岩石种类 沉积岩地核 变质岩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1.地壳运动是地震发生的原因。2.地震的发生会使地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1.能够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2.能够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图片,分析地震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3.能够制作关于抗震防灾的手抄报,宣传抗震防

9、灾的常识。1.保持对地震现象的探究热情,乐于参加模拟实验。2.能基于证据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形成集体观点。1.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2.知道抗震防灾的基本常识。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地震发生的原因。结合真实情景及模拟实验中获得的证据,解释地震发生的原因。分组活动材料:一次性饭盒、保鲜膜、泥土、水、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课件、班级大表。1.出示本课首页图片,请学生描述图片中的情景。2.讲述:地震后,公路的路面被破坏了,出现了塌陷、断裂的现象。3.提出本课聚焦问题:地震是怎样发生的?地震发生时的情景是怎样的?会给地球表面带来哪些改变呢?(一)了解地震的成因地震是怎样

10、形成的呢?我们来交流一下对地震成因的想法。2.引导学生依据前面所学知识对地震成因进行猜测,并将学生提出的假设整理后记录在黑板上。3.出示模拟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1)将小盒的两半拼接起来,在上面铺一层保鲜膜。(2)用水将土和成泥,并将它铺在有保鲜膜的小盒中。(3)等泥变干后,将这个小盒的两半迅速拉开或挤压。(4)观察发生的现象。4.提问:模拟实验中每一部分材料分别代表什么?(教师明确:两半拼接的小盒代表地壳中的两个板块,铺在小盒中的泥代表岩层,拉开或挤压是模拟岩层受到的作用力。)5.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要求学生不仅观察“地面”的变化,还要注意观察“地面”断裂、隆起的位置与“板块”对接边界的

11、位置关系。6.出示岩层弯曲、断裂、错位的图片,学生结合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解释地震发生的原因。(二)了解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及给地表带来的变化1.交流在电视、网络上看到的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地震会给地形地貌带来怎样的改变呢?教师提供唐山地震、汶川地震的资料,请学生阅读资料、分析图片。3.学生交流从资料、图片中获得的信息:地震会使地表断裂、隆起,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三)搜集地震中自救、互救的相关知识,制作成海报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自救与互救?学生交流相关经验。2.搜集相关知识,做成宣传海报,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根据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我们能推测出岩石弯曲的原因吗?2.通过今天的

12、学习,我们能说说地震是怎么发生的吗?会给地表带来哪些改变?这些改变是剧烈的,还是缓慢的?3.学生研讨交流,教师加以恰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共同梳理地震的成因以及地震给地表带来的各种变化,从而形成全面的认知。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六大板块不停运动:碰撞、分离地壳或岩石圈机械变形、变位:升降、漂移、褶皱、断裂4.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1.地壳运动是火山喷发的原因。2.火山喷发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1.能够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图片,分析火山喷发给地形地貌带来的改变。2.能够通过模拟实验获得证据,探究火山喷发的原因。1.对探究火山喷发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2.积极参加模拟实验,具有基于证

13、据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认识到人类、动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火山喷发的原因。基于模拟实验中获得的证据解释火山喷发的原因。为学生准备:火山喷发的文字及图片资料、土豆泥、番茄酱、罐头盒(或不锈钢小盆)、铁架台、酒精灯、护目镜、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课件、视频资料、班级记录单。1.复习导入:地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火山喷发与地震一样,也是地球内部力量的表现形式。火山喷发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又会给地球表面带来哪些改变呢?(一)了解火山喷发给地表带来的改变1.课件展示火山喷发时的情景,并为学生提供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盖下的火山喷发的资料。请学生阅读并思考:火山

14、喷发时,会伴随哪些现象?2.全班进行交流、汇总:形成裂缝、熔岩喷涌、充满泡沫的火山岩小山3.阅读长白山天池和叙尔特塞火山岛的资料,请学生根据图片和文字资料,分析火山喷发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4.交流:我们还知道哪些有关火山喷发的事例?(二)了解火山喷发的成因1.请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的内容,对火山喷发的原因进行猜测。2.梳理、归纳为三点:高温高压、地壳中存在着薄弱地带、岩浆中存在着大量的气体。3.模拟实验,探究火山喷发原因。(1)介绍模拟实验材料及实验材料代表的含义。(2)讲述模拟实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在罐头盒内放入一些土豆泥,堆成小山的形状,并在山的顶部向下挖一个小洞。向小洞内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

15、适当稀释),然后用一层薄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将罐头盒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火山”喷发现象。注意事项:不要用手摸热的罐头盒,带好护目镜,注意安全。(3)学生分组实验,并将实验材料代表的含义及实验现象记录在活动手册中。4.交流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解释火山喷发的原因。(三)了解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材料,交流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2.学生进一步交流自己知道的相关信息,丰富学生知识。1.通过今天的学习,说一说,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与探究方法来交流总结,提升认知。2.火山喷发会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学生能从利与弊两个方面进行交流总结。火山喷发的成

16、因及作用 火山喷发的原因:高温高压 地壳中存在着薄弱地带 岩浆中存在着大量的气体5.风的作用风的力量会磨蚀岩石并且搬运岩石破碎物,对地形变化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和变化是缓慢进行的。1.能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风对地形的作用”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根据,并且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分享。2.会做“模拟风卷起沙子对岩石的影响”的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1.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2.意识到探究成果对解答问题的重要价值。认识到由于风的作用形成的地形地貌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宝贵自然遗产。通过研讨、模拟实验对“风对地表的作用”进行探究。运用探究成果对“风对地球表面的影响”进行推测和解释。岩石(砂岩)

17、、砂纸、实验记录表。教学课件、风蚀地貌照片(戈壁、沙漠、风蚀蘑菇)、雅丹地貌的视频资料、班级记录表。 一、聚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火山喷发和地震塑造和改变着地球表面。除了火山喷发和地震,还有哪些自然的力量会改变地球的表面呢?(学生回答:风、海水、河水、下雨、动物、植物等)2.教师:地球表面被一层空气包围着,叫“大气层”,大气层对地形也施加着缓慢的作用。例如,空气流动形成了风,风能改变地形吗?风又是怎样改变地形的呢?(出示:风蚀图片)这块岩石是怎样形成的?是风作用的结果吗?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风的作用)二、探索:风是怎样改变地球表面的1.讨论并记录我们的看法。(1)教师讲述“研讨

18、”方法:围绕着“风是怎样改变地球表面的”这个问题,每位同学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还要认真倾听组内其他同学的发言,并与自己的想法进行比较,哪些想法是相同的,哪些想法是不同的。思考别人发言中哪些是合理的,自己的看法中哪些是不正确的,需要改进的。小组长要组织组员归纳本组的主要观点,并记录下来。(2)学生分小组研讨,并完成小组研讨记录表。(3)全班交流分享。教师把全班学生的看法归纳成几点。(4)小结:风的力量可以搬运沙和土,也可以改变岩石的形状和大小。风卷起的沙子像磨刀石一样不停地打磨岩石,缓慢地改变着岩石的大小和形状。2.模拟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影响。(1)我们的看法是否正确呢?我们通过模拟实验

19、来验证一下。(2)怎样做模拟实验呢?岩石用什么来模拟?风卷起的沙子用什么来模拟?(3)教师介绍模拟实验的方法(边讲解边演示)。用砂岩来模拟岩石,用砂纸来模拟风卷起的沙子。先用放大镜观察砂岩,然后用砂纸打磨砂岩。打磨结束后,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砂岩有什么变化。做好观察记录。(4)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实验,填写模拟实验记录表。(5)全班交流分享。(6)小结:我国西部有的地区常年降雨稀少,气候干燥,经常刮大风。当大风卷起沙子从岩石上刮过时,就像用磨刀石打磨一样,不断对岩石进行侵蚀,慢慢地改变着岩石的大小和形状。经过成千上万年的作用,岩石就变成了奇形怪状了。(7)你能根据模拟实验得到的结果,解释风蚀桥和风蚀

20、蘑菇形成的原因吗?3.了解更多风对地球表面的影响。(1)风除了对岩石有磨蚀作用,还对地球表面有哪些影响呢?(2)观察戈壁、沙漠图片,分组研讨。(4)教师讲解: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石砾,便形成了戈壁滩。在风和流水速度减小时,被刮跑的沙子沉积下来,形成了沙漠。4.总结风对地球表面的影响,填写学生活动手册中的实验记录表。(1)风对岩石的磨蚀作用,改变着岩石的形状。(2)风能搬运沙、土,形成戈壁。(3)风力减弱时,风搬运的沙土沉积形成沙漠。1.在模拟实验中,是什么力量使岩石发生了改变?学生回答:是风卷起的沙子,像磨刀石一样不断对岩石进行侵蚀,是磨蚀作用改变着岩

21、石的形状和大小。我国敦煌地区的雅丹地貌是怎样形成的呢?你能根据我们刚才的研究进行推测吗?学生研讨前可观看雅丹地貌的资料片或者图片。3.地球表面的变化还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和地震、火山喷发相比,引发的改变有什么不同?除了风之外,动植物、雨水、河流、冰川等对岩石和土地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都属于外部因素,它们对地球表面的改变是缓慢的,而火山喷发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造成的,属于内部因素,对地球的改变是剧烈的和迅速的。填写学生活动手册中的“实验记录表”对地表的改变改变特点的比较风磨蚀地震搬运、堆积快速缓慢风的作用课件我的看法(班级记录表)1.2.3.4.6.水的作用1.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

22、洋及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2.雨水降落到地面会侵蚀土地。3.河流会侵蚀河床和两岸,这些被侵蚀的泥土在水流缓慢的地方又会沉积下来。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1.能通过模拟实验探究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2.能够通过分析、阅读资料了解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地形地貌。1.积极参与模拟实验,尊重事实,愿意沟通交流自己的观点与发现。2.提升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1.认识到水土流失的危害和减少雨水对土地侵蚀的重要性。2.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通过模拟实验观察降雨对土地的作用。归纳总结降雨、河流对土地的影响。泥土、有颜色的沙子、报纸、小桶、自制喷壶、塑料盒。老师准备:教学课

23、件,河流侵蚀、沉积作用形成地形地貌的图片及资料,班级记录表。1.出示图片,请同学观察。在地表的变化过程中,水发挥着怎样的作用?3.进一步聚焦:降落的雨水和众多的河流会给土地的样貌带来怎样的影响?会使地表发生怎样的改变呢?今天我一起来学习水的作用。(一)认识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1.大家的猜测是否正确,让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观察降雨对土地的改变。小组根据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方法。2.小组讨论并汇报实验方法。3.出示实验方法指导课件,指导学生分组实验的方法及记录的方法。(1)动手制作一个小山丘模型。为了便于观察现象,可以在土壤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2)用喷壶中的水喷洒小山丘的顶部,观察“雨水”对小山

24、丘的影响。土壤和带有颜色的沙子分别怎样移动?(3)比较“降雨”前后小山丘发生的变化。用图画描绘出实验前后土壤的样子。4.指导学生填写活动手册的方法。5.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在活动手册上记录。6.学生汇报交流。7.师生小结:雨水降落到地面会侵蚀土地。(二)了解河流给地形地貌带来的改变1.通过模拟实验,我们观察到降雨对土地的改变。河流对地形地貌又有哪些影响呢?观察两幅照片,试着分析河流对地形地貌的改变。2.同学们分析得是否正确?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36页资料,了解河流是如何改变地形地貌的。3.指导学生填写活动手册的方法。4.学生研讨后填写活动手册。5.师生总结:河流会侵蚀河床和两岸,

25、这些被侵蚀的泥土在水流缓慢的地方又会沉积下来。1.降雨会对地表产生怎样的影响?根据你的认识解释图中沟壑的形成原因。在学生发表观点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斜坡上留下的许多细沟是雨水汇集在一起侵蚀斜坡土地形成的切沟,许多切沟又形成下面的一条水平的大冲沟。2.黄河第一湾和黄河入海口这两段河流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地形地貌?根据你的认识试着进行解释。指导学生根据教科书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解释。3.水在改变地形地貌的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与地震、火山喷发、风的作用比较,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填写学生活动手册。指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水在改变地形地貌的过程中的作用,并与前面学习的地震、火上喷发、风的作用相比较,发现水的作用与地震、火山喷发不同,它是缓慢的,这一点与风的作用相同。水的作用降雨 侵蚀 河流 侵蚀、沉积7.总结我们的认识1.地球内部力量如地壳运动产生的力,与外部因素如风、水等,都会影响地球表面的形态。2.斜坡上有无植被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1.能回顾并梳理出影响地球表面变化的因素。2.能够通过对比实验,研究植被对侵蚀影响。愿意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识到各种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反思,建构科学解释;知道斜坡上有无植被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控制变量完成探索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