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35.09KB ,
资源ID:17654558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6545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动物学实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动物学实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1、2、水螅网状神经的显示。3、水螅玻片标本的观察,认识标本室中腔肠动物种类。作业:绘水螅的横切面图。实验四 涡虫一. 目的与要求通过对涡虫的形态和结构观察,了解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二. 材料活体涡虫、涡虫横切片和全形封片三. 操作与观察1、外形观察:眼点、口、生殖孔。2、内部结构消化系统:口、咽、肠;排泄系统:焰细胞、排泄管和排泄孔神经系统:脑、神经索、横神经生殖系统:雌雄同体。雄性:精巢、输精小管、输精管、储精囊、阴茎、生殖腔雌性:卵巢、输卵管、阴道、生殖腔、卵黄腺3、体层(横切片):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四. 作业绘涡虫1/2横切面图,注明各部分名称。实验五 华枝睾吸虫及其他吸虫通过华枝睾

2、吸虫的形态和结构观察,了解寄生虫由于寄生生活方式,在结构上引起的变化。华枝睾吸虫全形封片1、外形:柳叶状、口吸盘、腹吸盘 消化系统:口、咽、食道、盲肠 排泄系统:排泄管、排泄囊、排泄孔 生殖系统:精巢、输精管、贮精囊、雄性生殖孔卵巢、输卵管、受精囊、卵黄腺、卵黄管、成卵腔、卵壳腺、劳氏管、子宫、雌性生殖孔绘华枝睾吸虫整体图,并注明其结构。实验六 蛔虫及其它线形动物一. 目的要求了解蛔虫形态结构及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二. 材料:猪蛔虫浸制标本及横切片三. 实验步骤及内容1. 外形:雌雄、背腹、前后端的区别2. 内部解剖(解剖方法)口、咽、肠、直肠及肛门2条排泄管位于侧线中雄,精巢、储精囊、射精管、

3、雄孔雌,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雌孔3. 横切面观察 角质膜、表皮层、体线、肌肉层(原生质部和收缩部)、肠、原体腔、卵巢、输精管、子宫、精巢、输精管、储精囊4其它线虫观察三. 作业:绘蛔虫横切面图实验七 环毛蚓及其它环节动物一. 实验目的:了解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二. 实验内容:环毛蚓浸制标本外形观察及内部解剖,环毛蚓横切片观察三. 实验步骤1. 外形观察:环带、刚毛、环节、节间沟、受精囊孔、雄孔、雌孔、背孔.注意:前后端、背腹面2. 内部解剖1)解剖方法及注意事项2)隔膜3)消化系统:口、咽(-)、食管(-)、嗉囊(前)、砂囊(-)、胃(-)、肠(后)、盲肠4)循环系统:背血管、心脏(、)、

4、腹血管、食道侧血管、神经处血管5)生殖系统:雌雄同体 雄性:精巢囊(、二对,内含精巢和精漏斗)、储精囊(、)、输精管、前列腺 雌性:卵巢(前缘)、卵漏斗、输卵管、受精囊6)神经系统:脑、围咽神经、咽下神经节、腹神经索3. 横切片观察 角质膜、上皮层、肌层、体腔膜、肠、血管、神经索(注意:原体腔和真体腔的区别)4. 作业:绘蚯蚓1/2横切面图实验八 河蚌及其他瓣鳃纲动物通过对河蚌的外形及内部解剖的观察,掌握瓣鳃纲的主要特征,了解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河蚌浸制标本、其他贝类标本三. 实验操作及观察前后端、背腹面、壳顶、生长线、韧带2. 解剖方法、闭壳肌、伸足肌、缩足肌、外套膜、外套腔、外套线、入水

5、管、出水管、足3. 呼吸系统:瓣鳃、鳃小瓣、瓣间隔、鳃丝、丝间隔、鳃上腔4. 循环系统:围心腔、心脏(2心耳、1心室)、动物干5. 排泄系统:肾脏(肾体和膀胱)、围心腔腺6. 生殖系统:雌雄异体7. 消化系统:口、食管、胃、肝脏、肠、直肠8. 神经系统:脑神经节、脏神经节、足神经节三. 作业 绘河蚌内部结构图实验九 乌贼及其他头足类动物通过乌贼的外形及内部解剖的观察,掌握头足纲的主要特征,了解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乌贼活体、其他头足类标本1. 外形 头足部:腕(触腕、茎化腕)、眼、口 颈部:漏斗、舌瓣、闭锁器 躯干部:外套膜、外套腔、鳍、壳1)呼吸系统:鳃2)生殖系统:卵巢、输卵管、缠卵腺、副

6、缠卵腺精巢、输精管、储精囊、前列腺、精荚囊3)排泄系统:肾前大V、后大V、鳃心、心脏(2心耳、1心室)、前大A、后大A5)神经系统:脑(脑神经节、足神经节、侧神经节)、星芒神经节、视神经节6)消化系统:口、口球、食管、胃、胃盲囊、肠、肝脏、唾液腺、胰腺、墨囊7)软骨:头中央和眼基部具半透明的软骨 绘乌贼生殖系统图实验十 对虾及甲壳纲主要类群一. 目的要求:通过对对虾(沼虾或螯虾)的外形观察和内部结构解剖,了解甲壳纲的主要特征。二. 操作与观察(一)外形1. 头胸部:头部5节和胸部8节愈合而成,头胸甲、额剑、复眼、颈沟、鳃腔2. 腹部:7节(含尾节)3. 附肢:19对,头胸部附肢(小触角、大触角

7、、大颚、小颚2对、颚足3对、步足5对),腹部附肢(5对腹肢、1对尾肢)(二)内部结构1. 呼吸系统:鳃(侧鳃、足鳃、关节鳃、肢鳃)2. 循环系统:围心窦、心脏、心孔、动脉3. 生殖系统:精巢1对(位于心脏前下方,白色)、输精管、雄孔(开口于第5步足基部内缘)卵巢1对,输卵管开口于第3步足基部内侧4. 消化系统:口、食道、胃、中肠、后肠、肛门;肝胰腺触角腺也称绿腺(第2触角基部)6. 神经系统:食道下神经节、围食道神经节、食道上神经节,腹神经链按顺序排列附肢并注明名称实验十一 蝗虫的外形和内部解剖通过对蝗虫外形观察和内部结构的解剖,掌握昆虫纲的主要特征。(一)外形观察1. 头部:复眼、单眼、触角

8、、口器(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和舌)2. 胸部:分前、中、后胸3节,外骨骼由背板、腹板和侧板组成。具翅2对、足3对、气门2对3. 腹部:11节,8对气门、1对听器(腹部未端雌、雄差异)(二)内部解剖1. 循环系统:管状心脏(心室、心孔)、心翼肌、大动脉2. 呼吸系统:气管、气囊。气管临时装片制作雌雄异体、异形 1)雌性:卵巢、输卵管和受精囊(卵萼、副性腺) 2)雄性:精巢、输精管、射精管、前列腺、储精囊前肠(口腔、咽、食道、嗉囊、前胃)、中肠(胃盲囊)、后肠(回肠即大肠、结肠、直肠、肛门);唾液腺(1对嗉囊腹面两侧,白色葡萄状)马氏管脑、围食道神经、腹神经链绘蝗虫内部解剖图实验十二 昆虫分类学

9、习昆虫分类的基础知识,初步学会检索表的使用和制作方法,了解重要目的主要特征,认识习见种类。二. 内容:观察昆虫不同类型的口器、翅、足和触角;观察昆虫的变态类型;认识主要目及种类。三操作及观察(一)分类特征1口器:咀嚼式、嚼吸式、刺吸式、舐吸式、虹吸式2足:步行足、捕捉足、开掘足、游泳足、抱握足、携粉足、跳跃足、攀缘足3翅:膜翅、革翅、鞘翅、半鞘翅、不衡棒、鳞翅、缨翅、毛翅4触角:刚毛状触角、丝状触角、念珠状触角、锯齿状触角、栉齿状触角、羽毛触角、膝状触角、具芒状触角、环毛状触角、球杆状触、锤状触角、鳃状触角5变态类型:无变态、有变态(渐变态、半变态、完全变态)(二)检索表四作业:列检索表实验十

10、三 海盘车及其它棘皮动物一目的:通过海盘车的外形观察与内部解剖,了解棘皮动物的基本特征。二材料:海盘车浸制材料和其它棘皮动物标本1外形观察:棘、棘钳、皮鳃、口、步带沟、管足、筛板、肛门2内部解剖1)体腔2)消化系统:直肠与直肠盲囊、胃、食管3)水管系统:筛板、石管、环水管、辐水管、管足与坛4)生殖腺:雌雄异体,位于两腔基部间隔板的两侧,分支状5)骨骼:步带板、侧步带板、下缘板和上缘板、背侧骨板、龙骨板绘海盘车水管系统图。实验十四 半索动物、原索动物及圆口纲一、 目的与要求通过对柱头虫、文昌鱼、七鳃鳗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了解脊索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明确脊索动物的主要特征。二、 内容柱头

11、虫和文昌鱼的外形观察。文昌鱼整体封片及横切面的观察。海鞘标本示范。三、 材料柱头虫、海鞘、文昌鱼的浸制标本;文昌鱼整体封片及横切片。四、 操作与观察(一)柱头虫的外形观察:柱头虫全体可分为三部分:吻部、领部、躯干部(鳃殖部、肝部、腹部)(二)文昌鱼的观察:1、 文昌鱼整体封片观察(1)口笠与前庭 (2)口须与轮器 (3)缘膜与缘膜触手 (4)口、咽、肠、肝盲囊、鳍、神经管、脊索、肌节与肌隔、生殖腺2、 文昌鱼横切片观察观察神经管、脊索、肌节、围鳃腔、体腔、生殖腺、肠、肝盲囊等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三)海鞘的浸制标本观察五、 作业绘文昌鱼过咽横切面图,标出各部分结构名称实验十五 鲫鱼的骨骼和内脏一

12、、 目的:掌握鲫鱼的外部形态及内部各大系统的形态构造及其特点二、 材料:鲫鱼活体及骨骼标本三、 操作及观察(一)外形:体表、体形、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二)消化系统1.口腔、咽2.食道、肠、泄殖腔、胆囊3.消化腺:(三)呼吸系统鳃:鳃弓、鳃耙、鳃片(四)循环系统1.心脏:心房、心室、静脉窦2.动脉:颈动脉弓、体动脉弓、肺皮动脉弓3.静脉系:腔静脉、肺静脉、门静脉(五)排泄系统1、肾脏2、输尿管3、膀胱(六)生殖系统1.雄性:精巢、输精管2.雌性:卵巢、输卵管 (七)骨骼系统1、头骨:脑颅、咽颅2、脊柱和肋骨3、附肢骨骼四、 作业绘鲫鱼的剖面图实验十六、十七 鱼纲分类一、 目的认识常见的和有经济价

13、值的种类;了解各群鱼类的特点;学习鱼纲的分类方法。1、 鱼类的测量方法、记载及种的描写。2、 鱼纲分类:国内常见目及代表种。3、 检索表的编制。浸制的准备观察的鱼类。四、 操作及观察1、鱼类的一般测量与记载2、鱼类分类术语3、描写鱼类的种时,可参考下列内容:外形观察、内部解剖、生活习性等。4、国内常见目及代表种编制一个简单的检索表。实验十八、蟾蜍(青蛙)的解剖掌握蟾蜍外部形态及内部各大系统的形态构造及其特点二、材料:蟾蜍活体及骨骼标本三、操作及观察体表、眼睛、外鼻孔、耳后腺、四肢1.口腔:内鼻孔、耳咽管孔、喉门、食道开口、舌2.食道、胃、肠、泄殖腔肝脏、胰脏1.鼻腔与口腔 2.喉气管室 3.肺

14、心房、心室、动脉圆锥、静脉窦(五)泄殖系统1.雄性泄殖系统:肾脏、输尿管、膀胱、精巢、脂肪体2.雌性泄殖系统:(六)骨骼系统1、头骨2、脊柱四、作业绘蟾蜍剖面图实验十九 两栖纲的分类一分类术语二分类概况(一)有尾目1 分类依据:以头部骨骼和外部形态特征为依据,如犁骨齿的形式、头部骨片排列次序、体形大小、皮肤光滑或疣粒大小和多少、体侧肋沟、唇褶,卵大小、色素分布和卵胶囊形状。2 主要特征:皮肤裸露无鳞,体侧常具肋沟,常具上、下眼睑,无鼓膜、鼓室,上下颌有细齿、犁骨齿,唇缘多具唇褶。3 主要科的特征1)隐鳃鲵科:口大、眼小无眼睑,头、躯干宽扁,尾侧扁;体侧有纵肤褶,鳍褶发达;犁骨齿和上颌齿平行,呈

15、长弧形;无鳃;椎体呈;体外受精,卵呈念珠状排列于胶囊内,如大鲵。2)蝾螈科:皮肤光滑,四肢发达;犁骨齿形,椎体,肛腺3对,体内受精,卵单生。如东方蝾螈。(二)无尾目1分类依据:分科:主要根据骨骼和外形,肩带与胸骨的组合形式,椎体的类型等。分属、种:主要根据瞳孔形状,耳后腺有无,指趾吸盘大小,趾蹼发达程度,声囊类型,皮肤上的疣粒、角质齿、色斑、蝌蚪的唇齿行数和排列形式等。2主要科的特征1)蟾蜍科:皮肤极粗糙,具耳后腺,上颌无齿、无犁骨齿,舌长椭圆形、后端无缺刻,肩带弧胸型,椎体前凹型。2)雨蛙科;肩带弧胸型,椎体前凹型,上颌有齿,指、趾末端两骨节有间介软骨末端有吸盘。3)蛙科:肩带固胸型,上颌具

16、齿,常具犁骨齿,舌后端分叉或不分叉。4)树蛙科:肩带固胸型,椎体参差型,具间介软骨,指、趾端具吸盘、并有马蹄形横沟。三、作业实验二十 爬行纲分类一. 分类术语(略)二. 主要类群(一)龟鳖目:体被背腹甲,大多水生,在陆上产卵。(二)有鳞目蜥蜴亚目蛇亚目附肢大多存在大多退化眼具动性眼睑不具动性眼睑下颌骨左右互相固着左右以韧带相连鼓膜、鼓室及咽鼓管常存在不发达胸骨有无尾长尾长大于头体长尾长小于头体长1蜥蜴亚目1)壁虎科:皮肤柔软、头顶无对称排列的大鳞;体背粒鳞,腹部为圆鳞或六角形鳞;无活动眼睑;趾端膨大;型椎体。2)石龙子科:体被鱼鳞状的光滑鳞片,腹鳞近圆形;头背具对称大鳞;无股窝或鼠蹊窝。3)蜥

17、蜴科:头背具对称排列的大鳞,腹鳞为方鳞或矩形,有股窝或鼠蹊窝。2蛇亚目:体细长,四肢消失,肩、胸骨退化,上下眼睑愈合不能活动,方骨可动,无外耳、鼓膜、鼓室和咽鼓管,无胸骨、肋骨可动。毒蛇与无毒蛇的区别毒蛇无毒蛇体形较粗短较细长头形较大,多呈三角形,蝰亚科多呈椭圆形多呈椭圆形,较小眼间鳞具大小鳞片, 头背全为小鳞片大形鳞片瞳孔直立(少数圆形)圆形尾短,骤细长(花条蛇,绿瘦蛇除外)长,渐细肛鳞多为一片常为二片动态常翻团,爬行时蹒珊大意爬行敏捷1) 游蛇科:上下颌具齿,尾下鳞双行。约1400种,我国 141种,浙江42种2) 眼镜蛇科:上下颌具齿,上颌短,具前沟牙,头椭圆形,有毒。如银环蛇、金环蛇、

18、眼镜蛇、眼镜王蛇等。180多种,我国4属8种,我省4属5种3) 蝰科:具长管牙,头大,尾短,蝮亚科具颞窝。如竹叶青、烙铁头、五步蛇。180多种,我国5属20种,我省3属6种三蛇伤类型与症状1.神经毒:银环蛇、金环蛇、海蛇等,有神经肌肉阻断作用,为前沟牙类。2.血循环毒:五步蛇、竹叶青、烙铁头、蝰蛇等。可损害血液和心血管系统,导致严重出血和心脏抑制等。为管牙类。3.混合毒:眼镜蛇、眼镜王蛇、腹蛇等。实验二十一 鸡或鸽子的解剖通过对鸡(或家鸽)骨骼及解剖的观察,认识鸟类各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适应于飞翔生活的主要特征;学习解剖鸟类的方法。鸡(或家鸽)活体及骨骼标本五、 操作及观察体表、体形、眼睛、喙、

19、外鼻孔、四肢、外耳孔。内鼻孔、喉门、食道开口、舌2.食道、嗉囊、胃(腺胃和肌胃)、十二指肠、小肠、直肠(大肠)。外鼻孔、内鼻孔、喉、气管、肺、气囊。心房、心室2.动脉3.静脉1.排泄系统肾脏、输尿管、泄殖腔2、生殖系统1、脊柱: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和尾椎。2、头骨3、肩带、前肢及胸骨4、腰带及后肢六、 作业绘鸟类的消化系统(或泄殖系统)图。实验二十二 鸟纲分类一、分类依据1、 骨骼的形态和排列:龙骨突的有无和腭型、裂腭型左右上颌骨和腭骨在正中线处不汇合,犁骨发育完善,其前端类锐,后端围绕蝶骨吻突,为原始型,见于鸠,鸽,许多涉禽及游禽类、索腭型左右颌腭合并形成完整的顶盖,犁骨小或退化,包在基蝶

20、骨的前端,裂腭以外的涉禽,游禽。、雀腭型左右颌腭骨在正中线处不汇合,梨骨广阔,前端钝,后端内缺刻,鸣禽类。、蜥腭型颌腭骨只留遗迹,梨骨为一对棒状体(啄木鸟)2、 翼的形状、园翼(黄鹂)、尖翼(家燕)、方翼(八哥)3、 尾羽的形状、平尾(鹭)、园尾(八哥):凸尾(伯劳),楔尾(啄木鸟),尖尾、凹尾(沙燕)4、 尾羽的数目5、 鸟嘴的形状、钩曲状,如鹰,鹦鹉、楔状,如啄木鸟、园锥状 如鸡、扁平宽阔具缺刻 如锯齿鸭;缺刻成栉状,如绿头鸭、强直端有钩曲 如:鸬鹚;强直端尖,如鹳、扁长杓状 如篦鹭、上下啄左右交叉,如交嘴雀6、 鸟脚长短7、 趾的排列1)常态足(不等趾型):3趾前1趾后;如鸡2)对趾型:

21、第2、3趾前,1、4后,如啄木鸟3)异趾型:第3、4趾前,1、2后,如咬鹃4)并趾趾:前3趾基部有不同程度愈合,如翠鸟5)前趾足:4趾均向前,如雨燕8、 蹼、蹼足:前三趾间完全有蹼愈合,如雁,鸭等、凹蹼足:蹼中部凹入状 如鸥、全蹼足:四趾间都具有蹼,如鸬鹚、半瓣蹼足:趾间微具蹼膜,如鹭、瓣蹼足:趾两侧有叶状瓣膜,如辟鸟 虎鸟9、 鸟体各部羽毛颜色10、雏、早成鸟孵出的幼鸟密生羽毛,能行走和独立取食,如鸡、晚成鸟孵出的鸟仅初生羽,不能行走,靠亲鸟喂食,如鸽二、外形简介、头部:额,头顶,枕部,眼,围眼,颊,耳羽,颏、颈部:后颈,颈侧,喉(上喉、下喉)、躯干:背、腰、胸侧、肋、胸、腹、肛周、翼:飞羽

22、(初级、次级、三级飞羽)、上覆羽、小翼羽、脚:股、胫、跗、趾、尾三、量度(见图)、体长、嘴峰长、翼长翼角至最长飞羽端的直线距离、跗长有跗中关节的中点,至跗与中串关节前面最下方的整片鳞下缘的直线距离。四、分类(一)主要目全世界约9021种,我国约1186种,浙江省有414种28亚种,隶属于19目63科。平胸总目企鹅总目突胸总目现存鸟类中体型最大,后肢强壮有力,善走,胸骨扁平,无龙骨突,翼退化,羽毛无羽小钩,不形成羽片;无尾综骨和尾脂腺,雄性具交配器。双翼变成鳍状,趾间具蹼,羽毛鳞片状,善游泳,潜水;骨不充气,龙骨突发达,后肢短。翼和龙骨突起发达,正羽形成羽片,有羽区和裸区之分,具有充气性骨和尾综

23、骨,大多雄鸟不具交配器(约35个目,8500种以上,我国26目81科)非洲鸵鸟,美洲鸵鸟皇企鹅雀形目、鹈形目1. 鹈形目( Pelecaniformes) 大型游禽,4趾间具全蹼、嘴大具钩、喉囊发达。斑嘴鹈鹕、鸬鹚(鱼鹰)2. 鹳形目(Ciconiiformes) 大中型涉禽,嘴、颈、腿均长,胫裸露、趾细长、4趾在同一平面(与鹤类不同)、晚成鸟。鹳和鹭(中趾爪内侧具栉状突、颈部S型。3. 雁形目(Anserifoemes) 大中型游禽,嘴扁、边缘具梳状栉板、前3趾间具蹼、具翼镜、气管基部具骨质囊(发声时共鸣)、雄鸟具交配器、尾脂腺发达、早成鸟。野鸭、雁、天鹅 4.隼形目(Falconiform

24、es) 大、中型,嘴具利钩、钩爪锐利、晚成鸟。红脚隼、秃鹫5.鸡形目(Galliformes) 陆栖,爪钝、上嘴弓形、嗉囊发达、翼短圆、雌雄大多异色、 早成鸟。绿孔雀、红腹锦鸡、环颈鸡、褐马鸡、鹌鹑6.鹤形目(Gruiformes) 体大小不等,涉禽,腿、胫、喙较长、胫部常裸露无羽、趾不具蹼或微具蹼、后趾高于前3趾、早成鸟。丹顶鹤、秧鸡类7.鸥形目(Lariformes) 习性近游禽,前3趾间具蹼、翼尖长善飞、形态上为早成鸟、习性似晚成鸟。红嘴鸥、燕鸥8.号鸟形目(Strigiformes) 夜行性猛禽,外趾能后转成对趾型(利攀缘)、两眼大向前、具面盘(有助于分辨声响)、耳孔大、具耳羽、羽片柔软、晚成鸟。长耳号鸟9.啄木鸟目(Piciformes) 攀禽,脚对趾型、嘴形似凿、尾书羽轴硬而富有弹性、晚成鸟。斑啄木鸟10.雀形目(Passeriformes) 鸣禽,鸣管及鸣肌复杂、趾3前1后、后趾与中趾等长(离趾型)、跗后的鳞片愈合成一块完整的鳞板、晚成鸟。百灵、家燕、画眉、麻雀。我国有28种,650余种(二)生态类群类别喙脚翼习性代表动物走禽类扁短长而大退化善于奔驰驼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