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 ,大小:16.73KB ,
资源ID:1765289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65289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选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选择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农村城市化;动力机制;政策选择一、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1.农村城市化整体水平低。从统计数据看,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1万亿大关,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8%以上,城市化水平是%,但人口城市化远远滞后于经济的非农化。同时考虑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和劳动力人均赡养系数的城乡差别,以及由于种种原因,坚持打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并未真正意义上地完全享受现代城市文明,如教育、就业、就医、养老等优惠政策,可以说明我国城市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乡镇企业及后来民营企业的发展相比较,农村城市化水平也远远滞后。1992年我国农村社会总产值中,乡镇企业产值就占2/3。而在1

2、9791984年,市镇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提高了4%,年均增速%,19851994年,经济增长较快的10年,市镇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只提高了%。年平均增速降为%,这表明我国城市化速度和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而农村人口城市化速度反而降低。由于乡镇企业分部不集中,农村城市化水平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对应。2.农村城市化地域差异大,城镇空间布局急需调整。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各地的发展不平衡,人口分布密度差异较大,所以各地农村城市化水平差异也较大。在我国现阶段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大中城市郊区及农村工业发达地区,农村城市化进程快、水平高,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金三角、京津唐、辽中南等城镇密集地区,城市

3、化进入加速阶段,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还很缓慢。与此相应,我国城市的空间布局差异较大。我国东部地区的城镇偏多,西部地区的城镇偏少,中部地区的建制镇也略少,影响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西部的资金人才纷纷“东南飞”,进一步影响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形成低水平循环陷阱,不仅阻滞了中西部农村城市化进程,还影响了中西部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3.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发展建设小城镇在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小城镇建设出现的问题制约着农村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主要问题小城镇经济结构转换滞后,不适应农村城市化进程的需求。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小城镇一产比重下降,二产比重提高,三产比重

4、提高不明显,农业产业化与小城镇建设未形成联动,脱节现象普遍。同时小城镇就业结构的转换也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虽然前些年很多地区开展了撤乡并镇行动,小城镇的管理范围和城区规模有所扩大,减少了建成区附近的生产要素和人口向小城镇集中的体制上的阻力。但是小城镇人口规模仍很小,远不能发挥聚集效益,土地集约程度不高,非农人口比重业无大幅度提高,农民工“两栖性”较强。与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吸引力较小,缺少真正懂市场和经营管理的大批人才和企业家及有一技之长的科学技术人员,小城镇的政府也缺乏专门的规划人才。现行的财政金融体制使得小城镇缺乏必须的建设资金。中西部地区的小城镇还存在投资环境差,市场开拓不力等问题,缺少

5、吸引区域资金的优势,削弱了小城镇的发展力量。二、我国农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城市化作为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转变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必然有其发展的规律和动力机制。1.农业发展是农村城市化的初始动力。总的来说,农业发展之所以成为农村城市化的初始动力,主要是基于以下四点: 首先,农业为非农产业人口提供商品粮,商品粮越多,工业化进行的速度也就越快,反之则会滞缓城市化的进程。其次,农业为城市工业和农村工业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再次,农业为农副产品为主的轻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原料。最后,农业发展也为城市提供了劳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全面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业发展出现了一

6、些新的特征,从而使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具备了新的内涵。农产品供给由全面短缺走向相对剩余,给农村城市化提供了充足的商品粮支持。粮食自给率基本达到100%,棉花、蔬菜、水果等一些经济作物也出现了地区性过剩,这就要求一方面农业必须调整农产品生产结构适应需求,另一方面农村城市化进程应当加快,以扩大对农产品的需求。农业生产向产业化、专业化和区域化方向转变,信息化、知识化也露端倪,为农村城市化更好地结合当地优势发展奠定了基础。各地农村和小城镇都可以结合当地优势,以农业的产业化、专业化、区域化为基础避免产业雷同和小规模低效率发展,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发展对资本和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从而推动农村尽

7、快加速城市化步伐,为农业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20世纪90年代后,国家实施税费改革,农业从“纳税”走向支持和保护,而后又取消了一切税收,对农业进行各种补贴,从资金、技术等方面反哺农业。劳动力结构出现了绝对数量和份额两个转折性变化,转移出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农村城市化所需的最丰富的人力资源。1992年是一个转折点,农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绝对数量开始持续减少,到1997年农业领域的从业人数比1991年减少了3955万人。第二个转折点是1997年农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数量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已下降到50%以下。这两个转折性变化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改变农业与非农产业间相对国民收入份额,缩小城乡差别有着积极作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