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25.50KB ,
资源ID:1765183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65183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我的私人词典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我的私人词典Word格式.docx

1、除了新华字典,还有两本书值得一说。一本书,你们想也想不到,叫赤脚医生大全。我叔叔是村里的赤脚医生,初中毕业,算是自学成材。我到他家去,总看到他叼着一根烟,给人把脉,打针,开药方,还经常翻那本赤脚医生大全。大全厚厚的,应该是大十六开本,图文并茂,有草药图,有人体图。呵,我盯上了那几张大大的人体解剖图。有一次,叔叔不在家,我如获至宝,迅速翻开大全,直接翻到女性人体图,从上到下,女性器官的名字我都是第一次知道,直接看呆,那是我的第一次性启蒙,看得脸红耳赤,心跳加速。叔叔还算开明,他知道一个初中男孩的心思,看得多了,我也不避他,有空就看,在大全上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附带插一句。大学一年级时,有一天,我

2、们班学习委员从传达室拿来本杂志,在班上喊:谁订的杂志,谁订的杂志,生殖与避孕!结果,喊了半天,没有一个同学敢答应。下课后,G同学红着脸,偷偷拿走了,大家都在背后笑。现在,G同学是母校的历史系教授。另外一本,应该是一套,叫“知识青年丛书”。那时,我爸爸在公社管文教,这套丛书,记不全了,大约有七八本,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天文、科学,是专门为下乡的知识青年编辑的,我有幸读到,也是大开眼界,一本一本地读,一点一点地读,比教科书有趣多了。我和那个年代的人一样,对文艺的初步认知也来自于八部经典的样板戏。样板戏流行的年代,我已经读小学了。那时刚好市里的京剧团下放到我们村里,他们吃住都在知青点,空

3、的时候经常排戏。他们排戏,我们小孩子就会直接钻进后台,看他们化妆,看他们演奏。大胆的,还要去摸摸乐器。他们的演出就是我们的节日。村民们对演员都很熟,有时直接喊:郭指导员、沙奶奶、李玉和、杨子荣,有空到我们家坐坐啊。那些个王连举、鸠山、栾平什么的,叫的人很少,村民碰到他们也是冷冰冰的;座山雕是个例外,因为他很会搞群众关系,又会讲笑话,村民还是蛮喜欢他的。有次,我们几个过木桥,桥面很窄,正好“王连举”过来了,我们就是不让他,还差一点把他挤到桥下,他只好跟我们假笑。错过后,我们一起喊:打倒叛徒!1980年的9月,19岁的我,跌跌撞撞冲进了浙江师范学院中文系。虽然大地刚刚苏醒,但是,我见到那个大图书馆

4、时,还是激动了好久,终于可以自由读书了。就如久渴的旅人,一下子见到满井清澈的甘泉,如何叫我不牛饮?大学四年,我做的读书卡片就有两千多张。对阅读,我一直牛饮至今。文摘卡 现在,来说说这个文摘卡。三十二开大,白卡纸上有蓝格线条,正面有诸多元素:时间、类别、出版物名称、出版物期数、内容,等等,反面供大段内容摘写。卡纸下方,还有个小圆洞,积累多了,同一类内容可以归类,用牛皮筋扎,或者细绳穿起来。做文摘卡,明显的是阅读能力不断提升。起先,我是读完一本,摘一本。摘的时候,主要有两种方法。意摘,将整本书,自我消化,写下主要内容,自我感受,甚至还有火花。句摘,当然是关键句、哲理句,对自己的思想有撞击的句子。后

5、来,阅读能力逐渐提高,我会按自己的理解,几本书串一起,画一张书的框架图,简洁明白。阅读杂志,相对来说简单些,一般摘些主要数据和哲理句。根据兴趣,我阅读的大类主要有语法、修辞、文学、历史、哲学、杂类等。大类下分成各个细类,比如修辞,有修辞理论、修辞现象、修辞方法、修辞例句,修辞理论,再细分为修辞学家、中外修辞、古今修辞,等等。反正,阅读多了,会越分越细,我一万多字的毕业论文新修辞格辨,就是文摘卡积累的成果。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文学复兴,各种表达方式随之兴起,加上国门初开,国外的写作思潮也不断涌入,修辞现象丰富多彩,论文就是针对新出现的修辞现象进行的系统研究。本届同学,毕业论文能在大学学报上正式发表

6、的,我是唯一。收到一百元稿费时,连我自己都认为是巨款,因为本科毕业时的工资,只有五十四元五角。 对阅读,一直饥渴。大学期间比较喜欢语法修辞,图书馆但凡能找得到的,古今中外,几乎都找来读。还有,研究语法修辞,往往要以作家作品的实践为例,于是对中外文学名著也狂读,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系列,差不多全看过。入学时,担着一只杉木箱子进校,后来,又买了一只小皮箱放衣物,杉木箱子就成了我的书箱卡片箱。一段时间,还迷上了古代戏剧。洪?N带着我,朦朦胧胧进入了长生殿。我如饿狮般扑向杨贵妃。唐明皇我是鄙视的,天子风流国家遭殃,他西逃,埋玉。按着洪?N的指引,又读了白朴的梧桐雨,唉,虽是一样的故事,但洪作家写得要生动

7、多了。由此,我继续在元明清的剧作里晃荡。王实甫,关汉卿,汤显祖,孔尚任,剧作家,那是我起初的文学梦想。文摘卡无疑是我的宝典。有事没事,将一叠卡片拿出,一张张铺开,如獭祭鱼,这一张和那一张,时间相隔好几年,看着十万八千里,但细细比较,也许就有了联系,而一旦找到事物之间内在的蛛丝马迹,你就会有新发现。看着一叠叠的卡片,往往窃喜,这些,都是我的私人财产,要多多继承,我要做书籍的富翁!2011年6月,我在浙江图馆文澜讲堂作阅读是为了活着讲演,专门讲了文摘卡。我强调的是,即便在电子阅读碎片化的今天,虽然很笨,仍是积累的好方法。功不唐捐,世界上所有的功德与努力,都不会白白付出的,必然有回报。永远的修辞 1

8、983年的夏收季节。炎阳将稻田里的水浸得发烫。我赤着脚,一边猫腰割稻,一边和读高二的毛夏云(我弟,随母亲姓)吹牛:将来要做一个修辞学者,做修辞学教授!他虽一脸迷茫,但仍然很崇拜的样子。嗯,他相信哥哥的,哥是他的榜样,哥已经在大学念了好几年了,哥已经写了好多文章了!大三时,我的名字已经多次变成铅字,可都是豆腐干,豆腐干也不容易呢,恩师稼祥,每一次都会鼓励:坚持,积累,豆腐干也会做大的!恩师姓陆,陆稼祥,国内知名修辞学家,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大学一年级,按惯例,语法课上完,就是修辞。陆稼祥,我一看到这个名字,亲近感立即从天边跑过来,本家啊,大哥呢!陆师是副教授,汉语教研室主任,专门研究修辞学。那时全

9、校只有一位正教授,副教授都不得了!上课,一位身材如修辞般的中年人挟着教案进来了。笑容满脸,高鼻深目,头发修饰得一丝不苟,西装,扣子扣满,一张嘴,典型的浙普话。陆师1927年1月生于浙江湖州双林镇的墨浪河畔,吃墨水长大,苏州中学高材生,难怪有文化。无论从哪个角度,陆师都是个风度翩翩的学者。看他的身材和长相,一直有疑问,陆师是不是有少数民族血统?2008年,我去内蒙的和林格尔县,在博物馆里,看到了一张鲜卑拓拔族融入汉民族姓氏的表,其中有“步陆狐”改姓“陆”,立即想起陆师,那精致的鹰鼻和略深的邃眼,会不会有鲜卑血统呢?讲台上俯瞰一下,陆师开讲了。陈望道,修辞学发凡,题旨情境。这三个词成为我们课后议论

10、的主要话题。陈望道,这位中国现代历史里程碑式的人物,除了第一个翻译共产党宣言外,还是著名的教育家、修辞学家,而修辞要讲题旨和情境,分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是他科学体系的主要精髓。陆师1957年毕业于复旦中文系,是陈望道的嫡传弟子,深得望道先生的真传。出了课堂,叽喳议论,“题旨情境”,就成了陆师的外号。外号里暗含了他的主要观点:修辞,要注重研究修辞现象和外部关系,研究词语的具体言语活动,不要把词语和使用情景割裂开来,一个词汇和句子,除了有词汇意义、句法意义外,还有情景意义,有时就是情景意义支撑着整个表达。“题旨情境”,我被陆师吸引。一个雨夜,师院宿舍13幢,我斗胆敲响了陆师家的门。陆师热情地将我迎

11、进书房,他的修辞王国。一架架书,将不大的房间围拢,俨然书城。书桌上,各种书籍杂志摊开排列,辞源文心雕龙马氏文通修辞学发凡文学评论中国语文我的眼球,一下子被那一张张散乱的文摘卡吸引。见我对那些卡片感兴趣,陆师笑容和蔼,不厌其烦地讲方法。我在前文提到的做文摘卡的方法,就是来自陆师。近年来,我在各地做阅读讲座,常要讲陆师教给我的方法,因为,这个方法,我已经用了几十年。那个雨夜,几乎改变了我的人生。当时暗暗立志,我也要像陆师那样,大量阅读,不断积累,做一个优秀的修辞学家。此后,我用了大量的课余时间,阅读和语法修辞有关的书籍,并尝试修辞文章的写作。在和弟弟吹牛的时候,似乎已经胸有成竹了,那时,我已经研读

12、了数百本专业著作,积累了数千张的文摘卡,开始毕业论文的构思了。大四时,陆师又给我们开了修辞的选修课。除了“题旨情境”外,同学们这回又送给陆师另一个外号:“乔姆斯基”。老乔是美国麻省理工著名语言学家,语言生成学说是他的主要观点。陆师吸收望道师和老乔的精华,中外融合,贯通成自己全新的“生成修辞学”,他从“生成”的角度,深入描写了“从意义到言语形式”的整个过程,也就是说,他将修辞研究的纬度和深度都大大拓展,人们日常说话和作文的全过程,都是研究对象。那时,我知道,他的生成修辞学研究,国内独一份。临毕业时,别人都在跑单位,我却沉浸在毕业论文新修辞格辨的撰写和修改中,我丝毫不担心,相信自己应该有机会从事修

13、辞专业研究的。然而,1984年7月的毕业分配,完全粉碎了我的修辞理想,让我猝不及防。即便我一万多字的毕业论文在大学学报上正式全文发表,光明日报上还刊发了目录(现在也可以在文献上检索到),但还是被分配回了家乡。县城也没留住,就如一只股票,差点跌停,跌到了乡下桐庐县属毕浦中学,教高中语文。陆师似乎很愧疚,离开母校时,他紧紧地握着我的手,抱歉地对我讲,没能在分配上帮到我;但又一再安慰,基层也不是坏事,修辞研究和高中语文教学可以很好地结合,你一定要有自己的理想,一定要坚持,要积累,千万不要放弃修辞!握着陆师的暖手,我一脸的委屈,强忍着泪水点头告别。 带着心爱的修辞,我在偏僻的学校里蛰伏。我在毕浦中学待

14、了七年,陆师一直不断地指点着我的研究。他推荐我加入华东修辞学会、浙江省语言学会,推荐我去庐山修辞讲习班,推荐我参加华东修辞学会的多次学术会议,所有这些,都让我的眼界和脑洞大开。他还多次邀我参加由他主编或主导的中国历代游记文学鉴赏辞典中国文学艺术大辞典修辞方式例解词典等辞书的编撰工作。语文教学实践和修辞理论结合,反而为我打开了另外一扇大门,我如鱼得水。中国语文语文学习中文自修语文园地等一些权威杂志,居然都被我一一攻下,中学修辞教学多途径试说,一下子在全县语文教学界轰动,我理所当然地成了市级教坛新秀。1993年10月,我将平时给学生课外辅导的语文读物结集成语文开眼界出版,陆师毫不犹豫地撰文作序,热

15、情推荐。1991年,因为诸种原因,我离开了教学岗位,但并没有完全离开修辞,修辞之土壤,又开出了文学的花朵。大学里,在陆师的影响下,我对十九世纪的法国作家着迷,巴尔扎克、雨果、司汤达、福楼拜、莫泊桑、左拉、大小仲马、梅里美,几乎遍读,也对王蒙的意识流痴迷,几乎读遍王蒙所有的前期作品。这些阅读和研究,给了我很好的文学感觉锻炼,我理解,文学是一种充分表现自己情绪的表达,就语言方式讲,通常也只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说出来,一是用比方说出来,用比方,那就是修辞了,有夸张,有比喻,比喻还分明喻、暗喻呢!2005年3月23日,陆师带着数十年的病痛离去。内疚的是,告别仪式那天,我没能赶去见最后一面,当天要参加全

16、国外语职称考试,可恶的职称,使我抱憾终生。多么想最后看他一眼,深深地鞠上三躬,我的恩师,如兄长般的恩师,永远感谢您!陆师走了,一直觉得他仍在我心上。他逝世十周年,我又翻看了他赠我的许多著作,辞格的运用内外生成修辞学修辞学新论,等等等等,睹书念师,他的音容笑貌,犹在面前。 修辞立其诚。陆师,字石诚,为修辞而生,怀真诚之心,发心灵之音。此座,1980年已占有 2014年4月12日,受邀回母校。座谈会后,我和蔡伟达、许继锋、傅芳华等同学,去了中文系新东大教室,邵海燕陪同。大家嘻嘻哈哈,说些感慨的话,回忆下某位老师的生动讲课,调侃下某位同学的纯真爱情,前排坐坐,后排走走,轻松走动。中间过道,后面靠左边

17、的一些位置上,发现好多贴有纸条,且用不干胶粘着,大都写着:此座某某同学考研,此座某系同学专有。我忽发大兴,在一张“此位已占,2014年4月2015年1月”的字贴下,迅速写上:1980年,我也占这个位置。并留下了姓名和新浪微博号。写完大笑,同学们围上来一看,也相视而笑,快乐地拍照留念。我们笑得很畅快,发自内心,且心照不宣。笑声里,有太多的往事值得回忆。记忆最深刻的事情一一浮现上来。老师们来上课了。马列文论。张毓文老师。四川人,小个子,声音却大。他说“这一个”的时候,是重音,就像后来电视剧中邓小平的音色一样。因为“典型”是马列文论的魂魄所在,所以他特别强调,还黑板手书。自此后,我开始喜欢听四川话,

18、李葆田演的王保长,我是一集不落,他那一口四川话活灵活现。前几年,姜文的让子弹飞很红,还专门推出了川话版,似乎将四川话推到了高潮。现在,我一听到四川话,往往会想起张老师的“这一个”。宋词吟唱。叶柏村老师。还是小个子,但他声音的磁性十足,是略带沙哑的那种磁性。叶老师是国内著名的宋词研究专家,每每兴之所至,常常会吟唱。诗歌的咏唱,我后来听了不少,大多字面上的激情有余,远没有叶老师那么有味道。叶老师说,好的宋词,在宋代就是流行音乐,会被人一遍一遍反复咏唱。柳永的雨霖铃,他咏唱了: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

19、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叶老师唱完,磁性的声音,一直回荡在新东大,同学们都肃静,一时还回不过神来。古韵长腔,顿挫抑扬,我们似乎都和柳永一起在码头,在长亭,共同见证那悲切凄苦场面。柳永不过是一场普通泡妞后的伤感,而叶老师的咏唱中,仿佛加进了唐明皇对杨贵妃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爱,还有人死不能复生再也不能见面的哀怨。修辞研究。陆稼祥老师。上面已书,此处不表。古代汉语。胡从曾老师。和张、叶老师相比,胡老师是个大个子,印象最深的,是他讲音韵学的古汉语发音: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知彻澄娘。背这三十六个音标倒

20、不是难事,难在辨析发音,唇音、舌头音、舌上音、齿音、牙音、喉音,一下子将人搞晕。我最怕前鼻音后鼻音了,幸好,胡老师宽厚,他知道,喜欢这门课的人不会很多,能坚持听已经不容易了。胡老师也是性情中人,带我们去绍兴实习时,和同学一起就着茴香豆和绍兴老酒,交心碰杯,喝到扶墙为止。还别说,胡老师教的音韵训古,至今还能用上。前段时间,我读宋人龚明之的笔记中吴纪闻,卷四俗语中说了“厘”这个词:吴人将“来”叫做“厘”,这是从唐朝的陆德明开始的。陆是唐朝著名的语言学家,以经典释义和训诂学为主要成就,应该权威。我的老家,浙江省桐庐县百江镇,家乡操的土语(范围还有分水镇、瑶琳镇的部分村),就是将“来”唤作“厘”的。与

21、“来”相对的“去”,我们的发音很接近“客”,也是去声。方言土语,真的是一种有声的历史文物。新东大四年坐下来,来来往往的老师有几十位,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印象,戴林淹、金汉、陈兰村、文心慧、方文惠、周舸民、陈耀东、蒋海涛,等等,总的感觉是,老师们都非常敬业,都带着一种被长期压抑后的激情喷发,都想把自己的毕生所得传授给我们。即便年轻老师张先亮、於贤德、丁晓虹、钟玲华们,还有七七届刚刚毕业的辅导员黄华童、赵光育、陈兴伟、阮向阳们,也都是耐心施教。整个新东大,似乎都沉浸在浓浓的学与教、说与辩的氛里。青春年少,新东大也洋溢着不少轻松的快乐。我们中文系两个班,新东大上课不分座位。前面那几排,永远都属于学习认真

22、的同学,特别是女同学。前排有好处啊,听得更明白,看得更清晰,没时间开小差,求知若渴,老师们讲的能记都要记下来。那时候大多老师的教案都还没有印成书,所以,只有记。前排还能得到更多互动的机会,手一举,老师就看见了。前排同学的笔记,往往是我们借抄的对象。抢坐中间过道后的同学,各有各的心思。居高临下,那种感觉也不错,前面同学有什么小动作,一清二楚。当然,两个有点意思的男女同学坐在后排,互相对个眼什么的也方便(只能是有点意思,我们两个班只成了两对,一班一对,都是班长,还是毕业后的事情,建议师弟师妹们,读书最好少谈恋爱,基本上是浪费时间,过过瘾而已,风景外面好得很)。W同学,上课经常瞌睡,难怪这么胖,万事睡为先,都是睡出来的。S同学,喜欢看窗外的风景,左边人行道上有什么人走过,右边操场上哪个系在上体育课。他坦承,他主要关注女生,中文系女生少,外语系女生多,机会也多。同学QQ或微信群里,还经常有八卦曝出。最近一个悬案是这样的:Q同学自曝,大三还是大四的下雪天,不知道谁把雪球放在她书包里,雪化了,书湿了。Q同学是美女,暗恋她的应该不少。我问了一句:会不会是谁给你信或字条,你不回啊!群里一时热闹,有人自首,但好多同学说看着不像作案的。新东大的悬案让人惦记,我想总会有破案的那一天。我是不是真坐过那个考研同学的位置,实在想不起来了,但新东大一定是我一辈子的记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