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5.59MB ,
资源ID:1763869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6386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液氮泵检修规程.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液氮泵检修规程.docx

1、液氮泵检修规程P04A/B液氮泵检修规程一简介二总装图三设备主要性能数据四检修前的准备五泵体的拆卸六零部件的检测七泵体的组装八安全与环保九机组检修的基础技术文件和资料1.简介公用氮气的输出:液氮泵P04A/B的进口液氮是从高压液氮分离器V07中,温度为-176.36、压力为0.472MPa、流量为48700m3/h的液氮,经泵P04A/B提压至3.73MPa后送入高压换热器E01-HP中复热,复热后得到温度为31.05、压力为3.71MPa的中压氮气,通过FIC1520A控制后输送到合成液氮洗单元;如果管网用氮不足,FIC1520B打开放空阀,其压力调整是通过FIC1520A控制泵的转速及PI

2、C1520控制旁通来实现。2.总装图Heating cable Labyrinth sealCasing cover 壳体盖 Isalating suction chamber 隔离吸入室Shaft 轴Du- sleeve 轴套Welded pump casing 焊接泵壳 Half sheet casing 中间罩壳 Cover retainer chambers 固定器Coupling 联轴器Temperature probe 温度探头Welded support 焊接支板Isalating plate 隔离板Cold box plate 冷箱支板Suction chamber 吸入室In

3、ducer 诱导轮Intermediate piece 进口导流壳Intermediate piece assy 中间导流壳Distance piece 定距片Impeller 叶轮Labyrinth ring 密封环Discharge intermediate piece assy 出口导流壳3.设备主要性能数据3.1泵体基本参数:位号P04A/B类 型VP4/305/7L-3,1C/0 CB WB级数4叶轮标准直径305mm叶轮修正直径312mm叶轮末端宽度7mm理论转速3050RPm材质青铜3.2工艺操作数据:项目P04A/B流体温度-195.8介质LN2入口压力5Barg最小静压头参照

4、质检报告流速1466.6 L/min扬程468.6m3.3泵报警联锁清单:位号项目正常操作值报警值跳车值备注P04A/B迷宫密封温度TI1866/18760-50-75-120驱动端轴承温度TI1865A/1875A(轴承加热器控制)T25轴承加热器停车驱动端轴承温度TI1865B/1865B(泵运行控制)T-10泵不允许启动110115当轴承温度大于115时,泵联锁跳车4.检修前的准备4.1在机组停车前,收集各处温度,压力,振动,转速,噪音等机组运行数据,组织机,电,仪,工艺等有关人员,对泵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找出缺陷和可能存在的问题,根据粗步汇诊结果,确定重点检修项目及内容,编写检修技术方

5、案,计划进度和安全措施。4.2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备件,工具。量具,测量仪器要检验合格证。专用工具在使用前要进行检验和维护,根据质量和技术要求准备检验合格的起吊工具,吊转子的钢丝顺扣必需有塑胶套保护,起吊机具动,静负载试验时,应比最大起吊质量大25%。4.3拆卸清卸缸盖上的一切杂物,联系有关人员,拆卸有关测振探头以及有碍检修拆缸的温度计,仪表等,要注意保护好仪表接线。5. 泵体的拆卸5.1拆卸泵的进出口法兰和泵的溢流调节法兰。注意固定好进出口管道上的金属软管。5.2把泵体出口朝上,电机朝下放在专用的电机与泵体的装配支架上。如下图: 5.3断开泵体与中间联轴节和罩壳的连接螺栓,把泵体垂直吊出,再把

6、泵体水平放在检修支架上。如下图:5.4用游标或塞尺测出总装配图上的尺寸E,即流道对中数据。5.5用百分表打出转子的总空串后再把转子调整到流道对中状态。5.6把泵体的检修底部脚板支架装在泵体联轴节端,把泵垂直竖立,并检查对中数据E。5.7内外壳体的紧力测量拆卸泵体外壳与泵壳盖的连接螺栓,把泵体外壳垂直吊出,检测出泵体外壳对第4级导流壳体的压紧力。如下图:5.8出口轴向间隙的测量拆卸第4级导流壳体的止动螺钉,取出第4级导流壳体,在叶轮的上面放上一个辅助测量环和一根铅丝,装复第4级导流壳体,测量出第4级叶轮的出口轴向间隙。如下图:5.9进口轴向间隙的测量松开4级叶轮的压紧背帽,取出第4级叶轮,在第4

7、级叶轮的下面放上一个辅助测量环和一根铅丝,装复第4级叶轮上紧背帽,在拆卸4级叶轮,测量出出第4级叶轮的进口轴向间隙。5.10测量出第4级导流壳体与第3级导流壳体密闭垫片的厚度和内外径尺寸。5.11叶轮出口口环间隙的测量拆下叶轮,放在第4级导流壳体里面,用百分表径向推出第4级的出口口环间隙。5.12拆卸第3级导流壳体5.13叶轮进口口环间隙的测量把4级叶轮放在3导流壳体里面,用百分表径向推出第4级的进口口环间隙。5.14级封间隙的测量用游标卡尺测出轴套的外径,再用游标或内径千分棍测出轴套与导流壳体相配合处的内径,算出级封间隙。5.15重复5.8-5.14拆卸3,21级叶轮。拆卸下来的叶轮,导流壳

8、体,轴套,键,定位垫片,止动螺钉要对位放置清楚,不要弄混了!5.16拆卸诱导片。5.17拆卸吸入室与吸入腔室盖的压紧螺栓,取下吸入室,取下隔离室填充物。如下图:5.18松开泵体和底部脚板支架的连接,取下壳体封头,拆卸轴上的挡液垫。5.19抽出转轴。如下图:5.20取下轴端迷宫密封。5.20.1轴端迷宫密封的拆卸5.20.1.1拆卸掉各组密宫密封的径向止动螺钉。5.20.2拆卸迷宫密封的压盖环,垫片,O形环。5.20.3拆卸第一组密宫密封环,间隔环,和排室环。5.20.4拆卸第二组密宫密封环,间隔环,和排室环。5.20.5拆卸第三组密宫密封环,间隔环,和排室环。5.20.6拆卸第四组密宫密封环,

9、间隔底环。如下图:5.21拆卸壳体腔室固定器。5.22拆卸泵与电机的联轴节空筒。6.零部件的件的检测。6.1探伤6.1.1对拆卸下来的主轴,叶轮,键,联轴接,轴套进着色探伤,对探伤有裂纹的零部件进行更换。6.2尺寸检测6.2.1对拆卸下来的叶轮导流进口密封口环a和出口密封口环b尺寸进行测量。6.2.2对拆卸下来的叶轮进口外径A和出口外径B进行测量,与6.2.1的测量尺寸相减即A-a为对应级的叶轮进口口环间隙,B-b即为叶轮出口口环间隙,把14级的进口口环间隙和叶轮出口口环间隙全部测量出。6.2.3对每级导流壳体上与定距轴套的级封间隙的测量F.6.2.4泵轴各叶轮和密封处的跳动值测量。7.泵的组

10、装。7.1电机与中间支架的组装7.1.1准备好组装泵体的水平支架和垂直支架脚板。7.1.2将电机吊到安装支架上。7.1.3将铜垫安装到法兰上。7.1.4将偏针仪,安全螺钉和O形环安装到半联轴节上。7.1.5将垫子装到半联轴节上。7.1.6将半联轴节装到电机上。7.1.7将加热带安装到支架上。7.1.8安装壳体,螺钉,垫圈到中间支架上。7.1.9在中间支架上安装吊环。7.1.10在支架上安装O形环。7.1.11将支架和盖子安装到电机上。7.1.12测量尺寸,参照数据表GR I条。7.2迷宫密封的组装7.2.1准备组装迷宫密封所需的工具和备品备件。7.2.2检测各组迷宫密封与轴套的径向间隙。7.2

11、.3装复底部间隔环,第四组迷宫密封环,排空环,上紧径向止动螺钉。7.2.4装复中间间隔环,第三组迷宫密封环,排空环,上紧径向止动螺钉。7.2.5装复中间间隔环,第二组迷宫密封环,排空环,上紧径向止动螺钉。7.2.6装复中间间隔环,第一组迷宫密封环,压盖垫片,上紧径向止动螺钉。7.2.7轻轻把迷宫密封的上压盖螺拴上到位。7.3壳体封头,隔离吸入体和吸入室的组装。如下图:7.3.1安装迷宫密封与壳体封头上的密封O形环。7.3.2安装迷宫密封在壳体封头上。7.3.3测量迷宫密封与轴套的径向密封间隙。7.3.4安装上轴。7.3.5安装上隔离吸入体。7.3.6装上吸入室。7.3.7把吸入室,隔离吸入体,

12、壳体封头三者用联接螺栓紧定。注意:在轴被安装上之前,迷宫密封的壳体不要紧定。7.4垂直支架脚板与诱导轮的安装7.4.1在壳体封头上安装好垂直支架脚板。7.4.2把泵体垂直竖立,装上诱导轮底部的弹性垫圈和诱导轮。7.4.3测量诱导论与吸入室的径向壳壁间隙。如下图:7.5中间壳体的组装。7.5.1根据流道对中数据E,将泵轴调节到工作状态。7.5.2将第一级导流壳体与吸入室的密封垫片和安全止动螺钉。7.5.3将第一级叶轮的进口导流壳体装入吸入室壳体上。7.5.4将第一级叶轮装入导流壳上。7.5.5测量叶轮进口轴向间隙C和出口轴向间隙D。7.5.6重复7.5.17.5.5装复14级叶轮。如下图:7.6

13、泵体外壳的组装7.6.1测量泵体封头的下法兰面到4级出口导流壳的测量平面的中间壳体长度A.7.6.2测量泵体外壳体的内壁深度B.7.6.3计算4级出口导流壳的密封垫片的厚度,C=( B-A )+0.107.6.4装复最后4级叶轮的出口导流壳体。7.6.5把冷箱板和隔离板装复在外壳体上面。7.6.6把泵体封头和泵体外壳装复。7.6.7将泵体水平放置,去掉泵体的安装底脚板。7.6.8松开轴上的挡液垫,用百分表或游标测出转子的总空串。与检修前和设计的总空串对比,如果相差太大,就要查明原因。7.6.9把转子重新调整到流道对中的尺寸E.如下图:7.7泵与电机的组装7.7.1检查电机的轴串量。7.7.2调

14、整泵体上联轴节的轴向距离,使泵与电机连接后的流道对中尺寸满足E值。7.7.3紧定密宫密封壳体上的螺,并检查迷宫密封压盖与迷宫密封壳体的压紧间隙。7.7.4组装密封管线和其它仪表外围设备。如下图:泵体流道对中尺寸: 单位:mm序号检测部位设计值检修前检修后1轴伸出密宫密封到挡液圈处(E)电机与泵体联轴节检测数据表: 单位:mm序号检测部位设计值检修前检修后1联轴节端面间隙2中间罩端面跳动0.083联轴节内孔跳动0.064中间罩内圆跳动0.08迷宫密封间隙: 单位:mm序号检测部位设计值检修前检修后1迷宫密封径向密封轴套79.72-79.742迷宫密封压盖间隙0.8-1(未紧螺栓前)诱导轮间隙: 单位:mm序号检测部位设计值检修前检修后1诱导轮与吸入室径向间隙0.35-0.50叶轮入口外圆尺寸: 单位:mm 序号检测部位设计值实测值1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