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189.64KB ,
资源ID:176354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6354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空气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实验报告及数据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空气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实验报告及数据答案.docx

1、空气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实验报告及数据答案空气一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一、 实验目的1通过对空气一水蒸气光滑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 掌握对流传热系数al的测定方法,加深对其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并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关联式 Nu=ARe mPr0.4中常数A、m的值。2通过对管程内部插有螺纹管的空气一水蒸气强化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测定其准数关联式Nu=BRe m中常数B、m的值和强化比Nu/Nu 0, 了解强化传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 式。二、 实验装置本实验设备由两组黄铜管(其中一组为光滑管,另一组为波纹管)组成平行的两组套 管换热器,内管为紫铜材质,外管为不锈钢管,两端用不锈钢法兰固定

2、。空气由旋涡气泵吹 出,由旁路调节阀调节,经孔板流量计,由支路控制阀选择不同的支路进入换热器。管程蒸 汽由加热釜发生后自然上升, 经支路控制阀选择逆流进入换热器壳程, 其冷凝放出热量通过黄铜管壁被传递到管内流动的空气, 达到逆流换热的效果。饱和蒸汽由配套的电加热蒸汽发生器产生。该实验流程图如图 1所示,其主要参数见表1。表1 实验装置结构参数实验内管内径di (mm )16.00实验内管外径do ( mm )17.92实验外管内径Di ( mm )50实验外管外径Do (mm )52.5总管长(紫铜内管)L ( m )1.301.10测量段长度I (m )-Q-U rr r1 光滑套管换热器;

3、2 螺纹管的强化套管换热器; 3 蒸汽发生器;4 旋涡气泵;5 旁路调节阀;6 孔板流量计;7、8、9 空气支路控制阀;10、11 蒸汽支路控制阀;12、13 蒸汽放空口; 15 放水口; 14 液位计;16 加水口;三、实验内容1、 光滑管1测定68个不同流速下光滑管换热器的对流传热系数 al。2对ai的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求关联式 Nu=ARe m中常数A、m的值。2、 波纹管1测定68个不同流速下波纹管换热器的对流传热系数 ai。2对ai的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求关联式 Nu=BRe m中常数B、m的值。四、实验原理1 准数关联影响对流传热的因素很多,根据因次分析得到的对流传热的准数关

4、联为:Nu=CRe mPrnGrl(1)式中C、m、n、I为待定参数。参加传热的流体、流态及温度等不同,待定参数不同。目前, 只能通过实验来确定特定因此,可以忽略自范围的参数。本实验是测定空气在圆管内作强制对流时的对流传热系数。然对流对传热膜系数的影响,则 Gr为常数。在温度变化不太大的情况下, Pr可视为常数。所以,准数关联式(1)可写成其中:ReNu =CRemdNu0.02826W/(m.K)450C时,空气的导热系数2)取对数,回归求待定参数C和m可通过实验测定蒸汽、空气的有关数据后,对式(Re得直线斜率和截距。因此:2传热量计算努塞尔数NU或ai无法直接用实验测定,只能测定相关的参数

5、并通过计算求得。当通过套管环隙的饱和蒸汽与冷凝壁面接触后, 蒸汽将放出冷凝潜热,冷凝成水,热量通过间壁传递给套管内的空气,使空气的温度升高,空气从管的末端排出管外,传递的热量由( 3 )式 计算。Q = WeCpc (t2 tl ) = V piCpc ( t2 tl ) ( 3 )根据热传递速率Q = KS Atm (4)所以 KS At m =V p iCpc (t2 ti) (5)式中:Q 换热器的热负荷(即传热速率) ,kJ/s;We冷流体的质量流量, kg /s;V冷流体(空气)的体积流量, m3/s ;P1 一冷流体(空气)的密度, kg / m3;K 换热器总传热系数, W/ (

6、m 2Cpc 一一冷流体(空气)的平均比定压热容, kJ/ (kg K);S传热面积, m2;Atm 蒸汽与空气的对数平均温度差,C。空气的流量及两种流体的温度等可以通过各种测量仪表测得。 综合上面各式即可算出传热总系数K。3传热膜系数的计算当传热面为平壁或者当管壁很薄时,总的传热阻力和传热分阻力的关系可表示为:式中:a i空气在圆管中强制对流的传热膜系数, W/( m2C;a 蒸汽冷凝时的传热膜系数, W/( m2 C)当管壁热阻可以忽略(内管为黄铜管而且壁厚 b较薄,黄铜导热系数入比较大)时,1 1 1K 1 21(7)1蒸汽冷凝传热膜系数远远大于空气传热膜系数, 则K-ai)因此,只要在

7、实验中测得冷、热流体的温度及空气的体积流量,即可通过热衡算求出套管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 K值,由此 求得空气传热膜系数a 1)4努塞尔数和雷诺数的计算 式中:入一一空气导热系数, W/( m C; 一空气的粘度,Pas;d 套管换热器的内管平均直径, m;pi 进口温度ti时的空气密度,kg /m3)由于热阻主要集中在空气一侧,本实验的传热面积 S取管子的内表面较为合理,即S=ndl本装置 d=0 0178 m , l=1 327m)5.空气流量和密度的计算129急273273 t(10)空气密度p i可按理想气体计算:式中:pa 当地大气压,Pa ;t 孔板流量计前空气温度,C,可取 t=t

8、1;式计算空气的流量由1 / 4喷嘴流量计测量,合并常数后,空气的体积流量可由( 11 )(11 )式中:Co 合并整理的流量系数,其值为 Co=O . 001233 ;R喷嘴流量计的压差计示值, mmH 2O。V1空气的体积流量, m3/s。五、实验操作1 .实验前的准备(1)向电加热釜加水至液位计上端红线处。(2 )检查空气流量旁路调节阀是否全开。(3 )检查普通管支路各控制阀是否已打开,保证蒸汽和空气管路的畅通。(4)接通电源总闸,设定加热电压,启动电热锅炉开关,开始加热。2实验开始(1)当蒸汽压力稳定后,启动旋涡气泵并运行一段时间,保证实验开始时空气入口温 度t1 (C)稳定。(2)调

9、节空气流量旁路阀的开度或主阀开度,使孔板流量计的压差计读数为所需的空 气流量值。(3) 稳定5 8分钟左右读取压差计读数,读取空气入口、出口的温度值 ti、t2 (温 度测量可采用热电偶或温度计)、空气压力值 pi、空气入、出口之间压力差 P2、蒸汽温度 值t3及压力值P3,孔板流量计读数P4。(4)调节空气流量,重复( 3)与( 4)共测 6i0 组数据(注意:在空气入、出口之 间压力差P2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可分为 6-10段)。( 5)实验过程,要尽可能保证蒸汽温度或压力稳定,在蒸汽锅炉加热过程(蒸汽温度 或压力变化较大)不要记录数据。3 实验结束(1 )关闭加热器开关。(2)过 5 分钟

10、后关闭鼓风机,并将旁路阀全开。 (3)切断总电源。六、实验注意事项1 、检查蒸汽加热釜中的水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特别是每个实验结束后,进行下一实 验之前,如果发现水位过低,应及时补给水量。2、 必须保证蒸汽上升管线的畅通。在转换支路时,应先开启需要的支路阀,再关闭另 一侧,且开启和关闭控制阀必须缓慢,防止管线截断或蒸汽压力过大突然喷出。3、 必须保证空气管线的畅通。即在接通风机电源之前,三个空气支路控制阀之一和旁 路调节阀(见图 1 所示)必须全开。在转换支路时,应先关闭风机电源,然后开启和关闭控 制阀。4、 调节流量后,应至少稳定 510分钟后读取实验数据。5、 套管换热器中积累的热水要及时

11、放掉,以免影响蒸汽传热。七、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误差分析:1.给热系数K的计算序号1234567空气进口处密度P Kg/m31.2091.2081.2061.2041.2021.1971.192空气质量流量m2 Kg/s0.00190.00240.0030.0035 0).00410.00460.005空气流速u m/s7.9810.0912.3714.561719.2121.01空气定性温度t平均 C41.742.0542.442.7543.444.2545.25定性温度下的空气密度p Kg/m31.2131.121.1191.1181.1151.1121.108冷、热流体间的对数平均温差 t

12、mC58.557.9157.6357.4256.7455.8546.08总给热系数K w/ mC29.8437.4247.154.7964.8173.3895.362. a 2理论值的计算序号1234567对流给热系数a 2 W/就C29.8437.4247.154.7964.8173.3895.36空气黏度卩(X 10A -5Pa- s)1.9221.9241.9251.9251.931.9341.939空气导热系数入 W/m- K0.02730.02770.02780.02780.02780.02750.028雷诺数Re8058.0569397.75511505.06413529.8331

13、5713.9917672.40519209.413普兰特数Pr0.70760.69810.70.70.6970.70690.6966努赛尔数Nu17.4921.6123.7231.5337.342.6954.49a 2理论值a 2 w/就C45.5452.0161.4469.9378.7886.0192.96努赛尔数理论值 Nu26.6930.0435.3640.2545.2950.0453.163. a 2理论值与实验值比较序号1234567a 2理论值45.5452.0161.4469.9378.7886.0192.96a 2实验值29.8437.4247.154.7964.8173.3895.36a 2相对误差0.34480.28050.23340.21650.17720.1468 -0.02581.迪图斯-贝尔特公式有条件范围,而实验数据并非全在其适用范围内, 用此公式算出的NU和a 2误差就可能较大。2.实验时,等待时间不足,导致数据未稳定时就记录了。序号12345670 4In(Nu/Pr .)33.223.313.593.763.894.12ln (Re)8.999.15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