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5 ,大小:563.55KB ,
资源ID:1762845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62845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传播学课件精华版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传播学课件精华版Word格式.docx

1、以客观的态度,通过对受众的系统提问,收集并分析有关研究数据,以描述或解释传播现象及其各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的实证研究方法。可以获得一个群体、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某项情况,可以解决传播学研究中特定的问题,如受众与媒介的各种关系,受众对媒介传播的态度,以及受众的媒介观念等等。调查研究法的操作:明确调查目的和制订调查方案明确调查的目的,明确调查的意义。制订调查方案。包括:调查对象;抽样范围;抽样方法;问卷设计;归类分析、统计分析。抽样设计抽样:从符合调查要求的社会群体中,抽取一部分样本,把它们做总体的代表加以研究。确定样本数:要根据总体的大小。一般规律,样本数应占总体数的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1000

2、0x200)。抽样方式:随机抽样、分层抽样、非随机抽样(任何不满足概率抽样要求的抽样方法,主要有:便利抽样、判断抽样。) 便利抽样:又称偶遇抽样,是根据调查者的方便与否来选取样本的方式。判断抽样:判断抽样又称目的抽样,凭借调查人员的主观意愿、经验和知识,从总体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作为调查对象的方法。前提:对总体的有关特征有相当高的了解。选取样本单位的方法:选择最能代表普遍情况的对象,常用“平均型” 或“多数型”为标准。问卷设计:确定调查目的,选定样本,开始设计问卷。问卷可分三类: a.开放式问卷。只提问题,不给答案,让对方自由回答。 b.封闭式问卷。每个问题给出若干个答案,让对方选择其一。

3、c.混合式问卷。兼有开放式问卷和封闭式问卷。设计问卷的程序: 说明宗旨。介绍调查研究的性质和目的, 说明范例。解释提问的方式及答题的方法。封闭式问卷中,用表示肯定的意思。要求选择一个答案或者几个,必须提前说明。开放式问卷中,应该提出一些要求,以防答案走样。 内容周密、详尽。封闭式问卷中,提供的各个答案,应详尽无缺,使各种情况都能对号入座,并互相排斥。 措辞规范、简洁、恰当。切合调查对象的实际教育水平和理解特点。 避免诱导性。问题本身有倾向性,会使调查结果走样。2、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是一种对具有明确特性的传播内容进行的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技术。”内容分析法的步骤:选出想要调查的问题或者

4、想要检验的假说。确定想要调查的对象主体(出版物、新闻广播、时间跨度)。如果调查对象很大,还要像抽样调查一样进行取样。确定分析的信息内容的范畴。对样本的内容进行编码,经过编码的内容必须以某种方法分列等级加以区别,从而得出不同的分数,即决定统计哪些要素和使用何种单位(如单字、主题词或篇)。分析数据,根据理论解释得到的结果。3、控制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观察事实的方法,但它是一种有控制的观察。美国学者贝利指出:“实验是试图显示一个或多个自变量与一个或多个因变量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的高度受控方法。最简单的实验法:从群体中随机抽出两个配对的组,其中一组给予实验变量(新闻故事、纪录片、宣传等),是为实验组。另一

5、组就是控制组。实验程序:测试前、测试后观察。测试后观察。实验法的优点:1 允许实验者进行控制,提供内在的严格逻辑。2 由于很多条件是人为的,所以对结果要进行调整,才能适应真实的世界。4、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是一种从整体上对一个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考察,以了解其详细状况及发展过程的方法。这一研究对象就称为个案。个案研究根据单一例子得出结论,通常无法得出适用于其他类似情境的规律。但是它能提供很多见解,可以用其他方法继续进行调查,得出概括性的结果。 个案研究法通常和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结合运用。第二章 传播、传播类型及其功能(重点二、三节)共享说 “传播就是变独有为共有的过程。互动关系说 “传播可以定义

6、为通过讯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符号说 “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传递信息、思想、感情、技术等。这种传递的行动或过程通常称为传播。” 目的、影响、反应说 传播就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传播的两个要素:1、信息传播行为的内容2、流动传播行为的方式传播,就是人类借助符号传递信息以期获得一定效果的过程。传播定义的要点: 传播是人类的活动 传播是信息的交流 传播的载体是符号和媒介 没有无目的的传播传播的内容传播的内容就是信息。 信息是“两次不确定性之差”。换句话说,信息就是能够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客观世界的组成要素物质、 能量、信息

7、传播的类型自我传播自我传播又称内向传播、自身传播,是发生在一个人体内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是个人内部的意识、思维或心理活动。主要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伴随着人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理活动,它们在很多情况下对人内传播电过程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内向传播是人类最基本的传播活动,是人类一切传播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既有传播的一般特性,又有自身特性。自我传播的正功能与负功能:正功能 自我认知与环境认知 自我调节负功能 自我传播不足,无法完成认知; 自我传播不全面,认知有失衡的趋向;自我传播的相关理论米德的主我客我论 米德将自我分为两个部分:“主我(I)”与“客我(me)”。“主我”

8、指每个人“自然”的内心冲动、无约束的动力。 “客我”是自我的社会部分社会期待和社会评价,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体现。 人的自我发展就是主我和客我不断交流的过程。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在象征互动论一书提出: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自我互动。 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 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 人的人格分为三个部分: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本我即原我(ID),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9、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ego),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super ego),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

10、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第二节 人际传播一、概念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人际传播是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信息互动过程。二、类型 面对面:口语、类语言、身体语言、人际距离、穿着、实物符号等 借助听觉:电话、口语、类语言等 借助视觉:书信、网络交流工具、书面语、绘画语言等。三、特点 直接性 随意性强 保密性强 反馈迅速 可控性强 瞬间性 覆盖面小四、人际传播的动机/功能如下: 认识自我 建立人际关系 控制周围环境 进行情感沟通库利“镜中我”理论“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对方。 库利(1902

11、)指出,自我作为一种社会产物,它的出现有三个阶段。 首先,我们察觉到我们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 其次,我们领悟了别人对我们行为的判断; 第三,基于对他人反应的理解,我们评价我们的行为。五、人际传播的障碍1. 人际传播的障碍环境因素情境不当(声音、温度)时间因素人为因素 沟通能力受限:身体和心智的残缺;智力和教育方面的差异 沟通者注意力分散 冲突的情感、目标和观点:如果人们感到在某个问题上对立,拒绝共享。 人的自我、偏见和传统的介入 权力:知识就是力量导致知识垄断。2. 克服障碍,有效进行人际传播利用反馈 提问,确定对方是否理解;要求对方以自己的语言复述简化语言 使用适合于对象的语言;在合适的场

12、合可以使用行话倾听 听全意思;防止过早的判断或判断;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控制感情 感情会扭曲意义;平复后再沟通观察非言语行为线索第三节 组织传播一、组织所谓组织,是指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人们以制度联结的社会单元。 专业化的部门分工 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 层制或等级制二、组织传播的概念:组织传播就是组织内部成员间、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三、组织传播的方向及内容 自上而下:布置工作、发布命令、召开会议等。 自下而上:汇报工作、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等 。 水平:工作交流、信息协作 内外之间 :信息输入与输出,如销售/服务数据系统输出,广告、公关宣传等。四、组织

13、传播的手段 文字。包括文件、报告、信件等。 会议。 电话。 组织内部的公共媒体,如内部报刊、电台、电视台等。 内部网络五、组织传播的特点 以组织或团体的名义发布信息 信息有指令性、教导性和劝服性 以有组织有领导的情况下进行 传播活动有一定的人数规模六、组织传播的作用 内部协调,提高效率。 控制环境,决策应变。 形成共识,进行情感交流。 鼓舞士气。第四节 大众传播职业化的传播机构,利用机械化的技术手段,向不特定的成分复杂的多数人,传送传播者精心选择的信息的行为或过程,目的在于影响他们。二、特点: 传播者的职业化、组织化 媒介的机械化、电子化、网络化 讯息的大量、复制、公开 受众的大众化细分化 反

14、馈的弱化-强化 三、大众传播新发展信源多元化、技术融合化、内容个人化、传受交互化、关系平等化四、大众传播的功能1、大众传播功能分类 显性功能人们可以明显看出或感觉到的作用或效能。 隐性功能人们不易察觉的作用效应。2.大众传播功能的效应正功能积极的健康的,促进个人、组织、社会良好发展的效果。负功能对个人、组织、社会产生的阻碍性的效果,也叫功能失调。3.大众传播功能的对象个人的功能、组织的功能、社会的功能4、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学说传播功能研究的五个阶段: 心理学家关于人际传播对于个人功能的观点 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赖特的四功能说-娱乐功能 施拉姆的功能说-经济功能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说-负功

15、能5、大众传播的负功能因传播而产生的阻碍、损害个人、团体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媒介传播负功能的表现 环境监测的负功能-夸大、煽动 社会协调的负功能-助长顺从、削弱独立思考能力、妨碍社会变革、冷漠 文化传递的负功能-失去独创性和想象力 娱乐的负功能- -沉溺、平庸、孤独本章小结 传播就是人类个人、组织的信息交流的过程。 传播根据范围可分自我传播、人际传播 、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它们构成人类传播的几大类型,并各有特点和方向; 传播的功能指对人和社会所起的作用,传播具有正功能和负功能,大众传播的正功能和负功能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第三章 传播的模式(重点 全部)传播的过程:传播事件、处理信息、传播行

16、为、信息、反馈传播的要素1.事件:笼子里的小鸟2.传播者(信源):事件给自己感觉,经过选择,吹口哨编码3.信息:口哨曲4.途径: 经过空气5.接受者(信宿):小鸟解码:根据自己的经验,来选择性理解口哨6.反馈:作出相应的反应。7.噪音:干扰接受信息的符号。二、 传播模式模式就是对规律的直观而简洁的论述。它是理论的简化形式。模式包括:(1)文字模式(2)数学模式(3)图表模式模式可以表示:(1)要素(2)关系和结构(3)过程(4)功能传播模式 一些简图,来表现传播的结构、过程、要素、研究领域,对传播、运用媒介进行传播的理论化和简约化的表达。几种主要的传播模式v 单向传播模式v 互动传播模式v 系

17、统传播模式v 大众传播模式单向传播模式:意义:首次揭示了传播行为的要素,提供认识支点,限定传播研究的基本问题。缺陷: 1.缺乏反馈。 2.过于简单,不涉及外界环境的影响。 3.把传播看作一种劝服性的过程。 4.假定了讯息的传播总是有效的。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香农模式的贡献和不足贡献:1.提出信号传输,扩大了传播研究的视野。2.提出“噪音”、“冗余”、“熵”等概念。 噪音:干扰信息传递和接受的信号。 冗余:为了传播效果,重复的重要信息。 熵:一种情境中的不确定性和无组织性。不足:1.机械传播模式,不能用来解释人际传播。2.忽视反馈、传播者受传者的转化。互动传播模式: 1.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循环模

18、式1.强调了传播的互动性。2.揭示了传播的往复循环性。忽视了复杂的环境因素。2、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德弗勒互动模式的观点:1.反馈和循环。2.“传播单位”的思想。每一个传播的参加者,都是传播单位。3.传播单位兼两种身份:传和受.四种功能:传送,接受,编码,译码.系统传播模式:1.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马莱兹克大众传播心理模式细化社会系统与传播系统中各因素及其间的关系;考察影响传播各环节的因素。该模式说明传播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行为,是变量众多的社会互动过程。互动是有形的变量社会作用力之间的互动,是无形的变量社会心理因素之间的互动。大众传播模式:6.韦斯特利麦克莱恩大众传播模式(1)(2)(3)(4)模

19、式的作用:组织对材料进行排序和联系,以显示事先没有看出来的资料之间的相似性和关系。预测解释人们尚未了解的事情,可以通过实际检验对预测加以证实。启发成为引出新的未知事实和方法的启发手段。检验模式和被模式化的事务之间的联系过程明白易懂,所得资料可在模式的检验下结构和形成作用。第四章 信息、符号和意义(本章为次重点)一、信息的含义信息是两次不确定性之差,或者说,信息是能够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信息是传播的客体,是传播的基本内容。二、信息的产生和作用 信息是事物运动、变化、联系、差异的表现。一个重要的概念熵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即“在孤立系统中实际发生的过程,总

20、是使整个系统的熵的数值增大,它是不可逆的。”这就是熵增加原理。信息论、控制论 、系统论中,熵是无序状态的量度,而信息就是一种负熵。三、信息的特征:1、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 2、普遍性 3、表达性 4、流动性 5、共享性6、载体性 片断性、时效性、可积累递增和可衰减性四、信息革命与信息化社会1、信息爆炸知识老化的速度加快,新的知识层出不穷。2、地球村和地球都市形成信息和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联系更加紧密。3、信息成为人类最重要的资源信息已取代了物质和能源成为人类生产的核心。第二节 符号一、符号符号是用来指称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 符号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中介物,承载着交流双方向对方发出的信息

21、。符号的结构如下:1、能指:符号的物质形式。如:人、human2、所指:符号所指代和表示的意义。红色代表着热情、喜庆、革命、国旗符号的意义又包括:辞典意义 引申意义二、符号的特性1、指代性符号与它所指代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这种指代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种联系。2、社会共有性社会共有的一般是辞典意义和一部分引申意义。很多引申意义是在小群体中形成的。3、发展性人们不断赋予旧的符号以新的意义,并创造出新的符号和符号体系。三、符号的分类非语言符号的特性传播信息性、情境性、真实性、组合性、隐喻性人类的传播符号经常是混合使用的。四、讯息讯息就是传达一个具体内容的一组信息符号。讯息是人类传播内容的具体单位。

22、 讯息是指由一系列有序性符号(语言、文字、图像等)组成的表达特定信息的符号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信息和符号两个部分。 信息是包含在消息(讯息)中的抽象量,消息是信息的载荷者;消息是具体的,信息是抽象的。 在传播中,传者传出讯息,并不意味着受者就一定收到信息;受者收到讯息,也不能保证“翻译”、还原成传者意欲传递的那种信息。因为,传受两者共享信息的前提,是拥有基本相同等级的符号系统和经验系统。第三节 意义一、 意义的概念和特点意义就是传者或受者赋予符号的思想观念。一个符号的意义依赖于它呈现的语境。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多义性体现:传播者的意义;受传者的意义;情境意义。2.意义的特点意义和符号结合,成为信息。

23、意义不是词语固有的,而是听说双方赋予的。意义就是对符号的翻译。意义有共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二、 语言的特性和编码的难度1.编码与译码编码:传播者将自己要传递的讯息或者意义转换为语言声音文字或其他符号(语言文字、图像等)译码:编码的逆变换,传播对象对接收到的符号加以阐释和理解,读取意义霍尔依据接受者译码符合文本含义轴的程度,将译码分为三类: 投合性译码 协调性译码 背离性译码理想的编码和译码2.语言的特性静止性:相对静止的语言不能描述事物的渐变性。有限性:和事物的全貌相比,词汇总是有限的。概括性:语言的概括有层次性,在不同层次上概括事物的特征。但语言只能概括事物的某个方面的特征,舍弃其他方面

24、。3.语言运用的技巧 注意语言概括层次的高低结合,面和点结合。 注意语言概括层次的差异,防止过度概括。 注意语言的渐变性,避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本章小结 信息和符号构成传播内容的基本材质,信息与符号必须获得理解才有意义。信息的传播是一个编码和译码的过程,但编码由于语言的局限性而具有一定的难度。本章介绍了信息的定义和特点,符号包括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介绍了它们各自的特点,意义的特点和编码的难度。第五章 传 播 者(重点第二节)第一节 职业传播者一、职业传播者的特性代表性(公共性)、集体性(协同性)、专业性(复杂性)、自主性(选择性)二、传播者的责任契约性责任鉴别信息、采集信息、选择信息、加工

25、信息、传播信息 收集反馈 社会性责任 感知世界的桥梁和中介,更承担着引导社会舆论、加强公民素质、营造良好的公众环境、维护公共安全。媒体没有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媚俗;丧失冷静客观判断,出现舆论一边倒。 夸大事实,主观渲染;强调职业道德,忽视社会公德;法规性责任国际性责任三、传播者的权利采访权 采访,就是采集(信息)和访问。采集信息包括观察、聆听、体验、记录、查阅、写生以及使用一定工具的如摄影、录音、录象等手段。访问就是同他人交谈、询问。采访权来源于知情权,知情权来源于言论自由。 一、在公开场合或约定场合,记者有自主采集、访问的权利,他人不得干预;二、对负有特定的信息公开义务的主体,记者有索取信

26、息的权利。报道权 批评权 (监督权) 报道权和批评权,是言论自由的核心内容,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 新闻媒体不仅是行使言论自由的主体,也是广大人民实现言论自由的途径之一。 只要媒体不是恶意构陷、捏造事实,其行使报道和评论的权利就是合法的。专业保密权 安全保护权我国现行法律规定采访有以下禁区:1 不得涉及国家秘密;2 不得涉及商业秘密等法人秘密;3 不得涉及公民隐私,侵害他人的住宅、通信、家庭、人身等权利;4 不得伪装国家公务员、法官、警察等必须依法授予的特定身份;5 不得妨害单位和公共场所的正常秩序;6 不得使用安全部门专用的侦查工具;第二节 传播者的控制一、传播者的行为1、编码、译码、释码2、“守门/把关”3、搜集、过滤、制作、传播二、传播者=守门人(把关者)1.守门人定义 在大众传媒中,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可被传播、传播多少以及怎样传播的人。2.守门人的传播特点 隐形性 依附性 追加性 完善性 3、守门人(把关人)理论和模式卢因的“把关人”理论4、影响守门人把关的因素传播者、传播工作惯例、传播组织、社会机构、社会制度 (社会制度对媒介内容的影响是最根本的影响。社会制度包括主体意识形态、经济体系、文化、社会控制方式等等。)第三节 媒介控制理论一、集权主义理论 报业应该支持和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