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4 ,大小:75.80KB ,
资源ID:1755917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55917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硕士论文孙龙监狱工作首要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硕士论文孙龙监狱工作首要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循此规定)研究生签名: 导师签名:本人及导师同意将学位论文提交至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进行电子和网络出版,并编入CNKI系列数据库,传播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同意按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导师签名:摘 要“首要标准”的提出对于新时期的监狱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监狱体制改革、监狱行刑的目的反思、矫正的的功能与局限、行刑实践的操作与运行、服刑人员矫正质量的量化考评等监狱的基础理论问题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行刑

2、价值是一个刑法哲学的概念,是刑事法律科学发展与变化的根基与源泉。研究“首要标准”理论有利于我们从行刑价值的角度来重新的认识行刑中所存在的误差与失范现象,纠正行刑工作的价值偏离,回归人道、公正、效益的三大行刑价值。监狱作为行刑工作的重要载体,是行刑活动中最关键的命题。“首要标准”的提出对监狱行刑模式提出了变革的要求,如何构建符合中国监狱发展实践的行刑模式,需要我们深入的研究与思考。把刑满释放人员的重新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狱工作的“首要标准”,从方法论上提出了挑战,如何贯彻落实“首要标准”应当重点从量刑体系,规范刑务管理方面进行改革。 把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狱工作的“首要标准”,有利于我们重新审视

3、自己的行刑考核体系,构建具有科学依据的矫正评估体系,完善具有实践操作性的矫正质量评估标准。实现评估从经验走向科学、从零碎走向系统、从传统走向现代、从表象走向本质,使我们的监狱工作迈上人性化、正规化、科学化的平台。 矫正评估亦是一个熟悉而陌生的概念,说其熟悉,因为我们新中国几十年监狱工作一直重视评估与考核的功效;称其陌生,是因为我们现今所论述的矫正评估是一个崭新的知识架构,主要有四个方面:前提是注重分类与处遇,关键是实现服刑人员的人身危险性评估,重点是针对每个服刑人员的个别化矫正方案,难点是做出刑满释放人员的重新犯罪预测。关键词 : 首要标准;矫正评估;行刑价值;服刑人员;矫正质量Abstrac

4、t Primary standard for the new era of prison made an important guiding role in the prison system, prison to reflect the purpose of execution, correction functions and limitations, operation and execution of practice runs, the quality of correction inmates quantitative evaluationthe basis of theoreti

5、cal issues such as the prison has great importance. Execution value is a philosophy of criminal law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the criminal law is the foundation and source of change.Of primary standard theory will help u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value of re-execution, understanding t

6、he existence of errors in execution and anomie, the value of deviation from the correct execution of work, return to humane, fair, effective execution of the three values. Prison work a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execution, execution of activities is the most critical proposition. of the proposed exec

7、ution model of the prison made a demand for change, how to build a prison development in line with the practice of Chinese execution model, we need further research and reflection.The recidivism rate of released prisoners in the prison as a measure of the primary criterion, from the methodological c

8、hallenges, how to implement the should focus from the sentencing system,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criminal service reform. The offense or crime as a measure of the prisons primary standards, and help us re-examine their own execution, evaluation system, build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correcti

9、on of assessment system,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actical correction of operational evaluation criteria.From experience to achieve the assessment of science, from the fragmented to the system,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 from appearance to essence, prison work onto our humanity, standardized and sci

10、entific platform. Correct assessment is also a familiar and unfamiliar concept, saying that its familiar, because our new Chinese prison for decades has been the emphasis on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of effectiveness; call it strange, because we discussed the correct assessment today is a new knowle

11、dgearchitecture, there are four major areas: classification and provided that the focus at the event, the key is to realize the dangerousness assessment of inmates, the focus is serving a sentence for each individual of the correction program staff, difficulty is to make the re-released prisonerscri

12、me forecasting.Key words: Primary standard Correct assessment Execution Value Inmates Quality correction目 录前 言 1一、“首要标准”的提出 2(一) “首要标准”的概念解读 2(二) “首要标准”的时代背景 3(三) “首要标准”的理论根基 6二、“首要标准”对行刑价值的解读 8(一) 监狱应当是人道的 8(二) 不公正、无司法 11(三) 效益,行刑的生命 121 社会的保险器与控制阀 132 监禁的成本与犯罪的代价 153 人是目的 17三、 推进监狱行刑模式变革 20(一)行刑的理

13、念和行刑的目的经历了以下的嬗变历程 201. 奴隶制社会主要以“复仇”为刑罚执行的行刑理念和行刑目的 202. 封建制社会主要以“威吓”为刑罚执行的行刑理念和行刑目的 203.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主要以“报应”为刑罚执行的行刑理念和行刑目的 204. 近代社会主要以“矫正和教育”为刑罚执行的行刑理念和行刑目的 21(二)行刑模式对监狱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211.监狱的行刑模式体现着一定的行刑理念和行刑目的 212. 监狱的模式是由国家用法律的形式加以确定 213. 监狱的模式决定着监狱行刑的成效 21(三)“首要标准”要求监狱现行行刑模式进行变革 22四、 “首要标准”对监狱行刑的具体要求 24

14、(一) 改革量刑体系 241. 量刑的原则 242. 我国现行刑法的立场基于旧派的并合主义 253. 当前我国的量刑的局限与弊端影响“首要标准”的实现 254. “首要标准”的实现要求基于新派理论并合主义的倡导与建构 27(二) 规范刑务管理 291.收监 292.暂予监外执行 313. 减刑 324.服刑人员申诉的处理及相关问题 34五、 进一步深化服刑人员矫正质量评估 36(一)实现评估从经验走向科学 36(二)实现评估从零碎走向系统 37(三)实现评估从传统走向现代 37(四)实现评估从表象走向本质 37六、重构矫正评估体系 39(一)前提是注重分类与处遇 39(二)关键是实现服刑人员的

15、人身危险性评估 40(三)重点是针对每个服刑人员的个别化矫正方案 40(四) 难点是做出刑满释放人员的重新犯罪预测 41结 语 43参考文献 45一、中文著作类 45二、中文译著 45致 谢 47前 言将刑释解教人员的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是中央领导在新时期对监狱工作的科学总结与精辟论述,该观点提出以后,国内监狱学界掀起一股研究如何贯彻执行“首要标准”的热潮,专家学者多有论述,主要是散见于相关研讨会和论文中,如研讨会类:如2009年3月19日,江苏省监狱管理局召开了“监狱机关如何贯彻落实首要标准理论研讨会”,2009年11月10日华东地区监狱学理论研讨会把“首要标准”作为主题

16、进行研讨,2009 年12月2日中南地区第十九届监狱理论研讨会将“首要标准”作为主题进行研讨,2010年10月8日上海监狱管理局召开贯彻落实“首要标准”专题研讨会等,论文类:张晶:首要标准时代课题的展开;刘小东,蒋善祺:“首要标准”的理解偏差与正确解读;杨习梅,吕淑芳,刘波:“首要标准”视阀下的刑罚体系研究;宋友艳:分类处遇制度与“首要标准”的契合等。综上,从监狱行刑角度理论化,专业化的专门研究这一问题的著述几乎没有。有鉴于此,笔者选择监狱工作“首要标准”研究这一具有较高理论与实践价值,同时学界整体研究又显薄弱的课题作为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对推进我国监狱行刑现代化与科学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一、“

17、首要标准”的提出2008年6月16日,周永康同志在全国政法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对于必须收监关押的服刑人员,监管场所要把矫正人放在第一位,通过创新教育矫正方法,强化心理矫治,提高服刑人员矫正质量,真正使他们痛改前非、重新做人。要把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确保教育矫正工作取得实效。”司法部部长吴爱英同志也在同年9月日表示,司法部将把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狱管理工作的“首要标准”,以最大限度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首要标准”的提出对于新时期的监狱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监狱体制改革,监狱行刑的目的

18、反思,矫正的的功能与局限,行刑实践的操作与运行,服刑人员矫正质量的量化考评等监狱的基础理论问题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1)“首要标准”的概念解读按照XX百科对该词条本身的定义,“首要标准”就是指最为重要和最为关键的技术指标和准则。衡量某一事物的标准因人因事而不同,但最根本的标准是恒定的,“首要标准”就是指这个恒定的标准。从我们监狱学研究的立场来看,“首要标准”应当是衡量监狱工作成效最本质、最可靠、最重要的标准。把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狱行刑效果的的一个“首要标准”,西方监狱学者也非常关注这个问题的研究,比如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马丁森和同事通过对矫正效果1000多项研究的基础上,于1974年发表了

19、题为有什么效果?关于检验改革的问题与答案一文,对美国矫正制度提出了批判与否定,该文被学界称之为“马丁森炸弹”,对美国以及世界监狱学的矫正实践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深刻的影响了各国的监狱改革;私人监狱、社区矫正也在那个时代蓬勃的开展起来,重服刑人员人身危险性和重新犯罪可能性评估,进而实现服刑人员矫正成效的检验,在西方国家一度是矫正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基本走向。将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狱工作的“首要标准”,客观的讲,就是将重新违法犯罪率的比例与监狱工作成效进行挂钩;但二者并非一个充要条件,而是一个必要条件的逻辑关系,也就是说,监狱工作没有做好,服刑人员没有矫正好,则重新违法犯罪率必然呈现高发趋势;但重

20、新违法犯罪率的高发,则不一定必然是监狱工作的问题,如果承认犯罪原因是复杂的,那么重新犯罪的原因就必然是更加复杂的,这还需要一个社会系统来预防与控制。“首要标准”可以理解为重要标准、第一标准等凸显其重要性的解释,但绝对不能理解为唯一标准,因为衡量监狱工作成效还有其它许多的价值体系,比如说“脱逃率”、“非正常死亡率”、“经济指标”等参考标准,它们都是不可缺少的衡量监狱工作成效的关键标准,共同与“首要标准”一起作为检验监狱工作成效的价值体系。 建国以来,生产与改造的矛盾就一直制约与影响着监狱工作的正常运行,从另一层含义讲,也可说是劳动与改造的矛盾,这里面充满了悖论,比如我们经常谈到的“劳动改造”是以

21、一个复合名词出现的,“劳改”在很长时间成为了监狱的代名词。一方面既倡导“改造第一、生产第二”,另一方面又强调劳动改造在服刑人员矫正中的决定性。这种逻辑上的混乱一直制约着监狱的正常发展,况且生产劳动作为矫正的一种基本手段,本就不是一个平台上的事情,又何来主次之分?但是在实践中,现行监狱工作方针“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却被少数监狱理解为“确保无脱逃与非正常死亡相结合,以经济建设为宗旨”,至于矫正效果如何,其重新违法犯罪率有多大,不是监狱实践所重点关注的问题,这里面既有评估手段科学性的问题,也有时间跨度所造成的操作性问题。 但是,监狱毕竟是监狱,不是企业;警察毕竟是警察,不是商人。衡量经

22、济指标、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只是为更好的实现矫正计划提供有效的支撑。笔者认为,“首要标准”的提出,反映了中央高层在论述监狱基本问题上由虚向实的转变,将有助于加速推进监狱体制改革,厘清监狱职能,回归本来“身份”。对广大监狱警察而言,则意味着传统工作方式的转变与科学工作目标的确立,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2)“首要标准”的时代背景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的特耳菲神殿,神殿里有一块石碑上写着:“人啊,认识你自己!”透过历史的迷雾,揭开惩罚的面纱,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应正了人类自身对同类认识、发展与关怀的历史。如何面对犯罪人,就如同如何正确面对我们人类本身,也许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中间甚至会倒退与反复(二

23、战时期),但基于历史的足迹,我们可以有一个基本的判断;由严酷走向宽和,由野蛮走向文明,由报复走向功利,是刑罚发展的总体历史规律。最初的刑罚主要表现为生命刑与肉刑,监狱不过是犯罪人的人身保管所与刑罚执行地,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逐渐改变自己的职能,对服刑人员的行刑并不仅仅简单的记录为一个时间的流逝过程,更多需要反映是在限制自由的过程中监狱对服刑人员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不仅仅来自国家机器本身的威严,更多是体现监狱承担着社会的期望以及公众所期待的行刑价值。近代以来,自由刑被誉为“现代刑罚之花”取代死刑、肉刑及流刑,跃居刑罚体系的核心。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代表自由刑对现代监狱制度的重要性,我只能用到“灵魂

24、”这样一个具有本质意义的概念。现代监狱制度的萌芽,正是基于启蒙思想家“人是生而自由的”这样一个大前提下而产生的,监狱不再是单纯的关押场所与行刑机构,蝶变成最具有时代特征与反映人权状况的显学,“透过狱制看文明”,俨然成为时代最强有力的呼声,监狱成为社会文明的窗口与国家法制形象的代表。如曼德拉所言“有一种说法,即没有在监狱呆过的人不能真正的了解一个国家。要评判一个国家,不应该看它如何对待最高层的公民,而是应该看它如何对待最下层的公民。”刑罚可以防止一般邪恶的许多后果,但是刑罚不能铲除邪恶本身。基于人性的判断,我相信人既是美好的、同时又是丑陋的,基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人往往依靠美好的人性而生存,依

25、靠丑陋的人性而发展。犯罪不可能被消灭于人类社会,正如我们永远无法对人性作出一个正确的评述一样,我们可以希望与祈求无限接近于这样的社会状态,或在长时间保持无犯罪的社会状态,但永远不能说,人类社会消灭了犯罪。实践与事实证明,所谓“消灭犯罪”只不过是人类社会美好的梦想而已。“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因为有犯罪并为了没有犯罪而科处刑罚。这句著名的法律谚语告诉了我们刑罚的的两个价值取向,惩罚与预防从人类社会制定刑罚的那一天就恒久存在于我们的价值体系中,只是解读者与使用者不同的价值取向而决定了这对孪生兄弟彼此的地位与关联,直到当代,依然是很多学者急于厘清与阐述的话题,其实二者互为表里,从未分离

26、,如果要说人类几千年的刑罚史正是围绕着它们而展开的话,不断进步的只是人类本身对同类的怜悯,不断演化的也仅仅只是社会控制与公民自由之间的博弈,也正是基于此,这对孪生兄弟分别孕育了刑法进程中的两大派别,诞生了诸多刑事学者为其鼓与呼。就争论来讲,谁最能代表刑罚的目的不过是表象,而其中蕴含的刑罚正当性依据才是焦点,如果说监狱的钥匙掌握在法官的手中,那么刑罚的进程绝对掌握着刑法学的生命走向。诚如邱兴隆教授所言“刑罚之所以应该存在,既是为了惩罚犯罪,也是为了预防犯罪,惩罚犯罪是预防犯罪的手段,预防犯罪是惩罚犯罪的目的,报应与功利即惩罚与预防的关系构成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两者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近年来,随

27、着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社会犯罪现象呈现高发的特征,尤其是刑满释放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也在不断攀升。据司法部关于监狱释放服刑人员重新犯罪问题的调查报告披露,1997-2001年监狱释放服刑人员3年内重新犯罪率为8.15,与1982-1986年监狱释放服刑人员3年内重新犯罪率的5.39相比,增长到51.2。2003年全国押犯中重新犯罪分子(不包括狱内重新犯罪)有20万人,占押犯总数的12.86;其中,约20的犯罪人直接造成了被害人的死伤;而造成经济损失逾万元的也超过了30。公安机关的调查显示:目前重大特大恶性暴力犯罪、重大盗窃犯罪和团伙犯罪,尤其是黑恶势力犯罪这几类案件表现嚣张、危害较大、人民群众对

28、此反映强烈,其绝对数的升降直接决定着当前整个刑事案件的现状和趋势。据公安机关反映这几类犯罪多是刑释解教人员所为,一些地方刑满释放人员重新违法犯罪比例上升、周期缩短、危害加重,已成为影响社会治安最危险的群体。抛开笔者本人的学术水准不论,“首要标准”的提出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呼声,监狱是什么,监狱应当做什么,用什么来考评我们的监狱矫正工作与测量服刑人员矫正质量,本身就是中国监狱在现代转型中所遇到的重大问题,应该引起国内学术界的重视。(3)“首要标准”的理论根基监狱作为行刑工作的重要载体,是行刑活动中最关键的主体。监狱行刑的本质是教育刑与目的刑主义,惩罚仅仅作为一种手段作用于行刑,而教育与矫正服刑人员不

29、再犯罪才是监狱行刑的最终目的。把服刑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考核监狱工作的“首要标准”意味着以往我们监狱工作的偏颇,也意味着今后监狱的基础功能的回归。1882年,李斯特在马堡大学以题为“刑法的目的思想”所作的演讲中,也就是后人所乐道的“马堡计划”中阐释了其目的刑思想。李斯特从目的刑主义出发,对刑罚的本质与价值作了以下描述:“在我们能够认识的最早的人类文化史时期的原始形态下,刑罚是对于从外部实施侵犯个人及个人的集团生活条件行为的盲目的、本能的、冲动的一种反动行为。它没有规定任何目的象征,而它的性质是逐渐演变的。即这种反动行为从当初的当事人集体转移到作为第三者的冷静的审判机关,客观的演化成刑罚,有了

30、刑罚的机能才能有公正的考察,有了经验才能认识刑罚合乎目的性,通过观念目的理解了刑罚的分量和目的,使犯罪成为刑罚的前提和刑罚体系的内容,刑罚权力在这种观念目的下形成了刑法。那么以后的任务就是把已经发展起来的进化在同一意义上向前发展,把盲目反动向完全有意识地保护法益方向改进。”他认为,刑罚源于原始复仇,这种原始复仇不是由个人,而是由团体进行的。团体的血亲复仇只限于一种本能的、冲动的反映。在客观上,当这种由当事人的团体过渡到第三者团体时,国家便掌握了刑罚权,并将刑罚法律化了。在此意义上,刑罚自原始社会的血亲复仇时代便已社会化,不过随着刑罚进化为国家的刑罚,成为法律的刑罚,刑罚权才受到国家的控制。那些受法律保护的国家的社会生活条件即法益,是经过慎重、公正的考虑才选择的,而法律以各种规范形式将侵害法益的犯罪规定出来。刑罚便由冲动的行为进化到意志行为,转变为目的刑。刑罚是通过剥夺犯罪人的法益作为保护法律秩序的手段,达到保护法益的目的,因此这个时候的“目的刑”也就是“保护刑”。 目的刑论将刑罚分为改善、威慑、打击三种形式,是针对不同的囚犯的。对能够改善的囚犯予以改善,对不需要改善的囚犯予以威慑,对不能挽救者进行打击。所谓不能挽救者是指惯犯;需要改善者是指惯犯中因遗传或后天的性格而堕落成囚犯,但还没有达到不堪救药地步的人;所谓不需要改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