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8.53KB ,
资源ID:1755299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55299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初三化学第一讲实验基础测氧气答案及解析pdf最新教育文档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初三化学第一讲实验基础测氧气答案及解析pdf最新教育文档Word下载.docx

1、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1.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

2、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专题】化学反应的分

3、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 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蜡烛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 理变化;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海水“晒盐”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

4、于物理变化; 海水“制碱”过程中有新物质碱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葡萄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葡萄酿酒过程中 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工业上制取氧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实验室制取氧气过 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 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 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

5、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A、汽油挥发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 物理变化蜡B、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石蜡熔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水蒸气液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 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 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

6、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 B、根据点燃酒精灯的方法考虑;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 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D、根据量筒读数时的注意事项考虑A、图中闻气体的气味的操作错误,不能直接用鼻子闻,应用手扇 动,故 A 错; B、点燃酒精灯的方法是用火柴点燃,不能用一只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否 则会引起火灾,故 B 错误;C、图中的错误: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没有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故造成后果为:会沾污滴管或造成药品的污染故 C 错误 D、读取量筒示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正确; 故选 D【点评】了

7、解常用仪器量筒、胶头滴管、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了解 闻气体的气味的方法4.【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固体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常用气体的 收集方法【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加热液体的正确方法分析; B、根据加热固体药品的正确方法分析; 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正确方法分析; D、根据收集气体的正确方法分析A、加热烧杯内液体时,要垫石棉网,而且液体不能超过烧杯容积 的三分之一,防止沸腾溅出,故错误; B、向试管内加入固体时,横放试管,用镊子送入试管底部,然后慢慢竖起,故 错误; C、长颈漏斗底部插入液体中,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从长颈漏斗中加水,至管 内形成

8、一段液柱,观察液柱如果不下落,则气密性良好,图中操作错误; D、图示是排水法收集气体,操作正确故选 D【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掌握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同学们必须具备的能力5.【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液体药品的取 用【分析】酒精灯的熄灭,应该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 的药品时要用药匙或纸槽;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判断即可A、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应用灯冒盖灭,故 A 操作错误; B、先将试管横放,把盛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 图中操作正确; 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

9、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正确; D、胶头滴管的使用:垂直悬空容器上方,滴加液体;图中操作正确故选 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同学们的识图能力和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属于基 础性题目二填空题(共 5 小题)6.【考点】测量容器量筒【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根据量筒的读 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某学生量 取液体,仰视读数为 25mL,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小,那么实

10、际体积应大于 25mL; 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 20mL,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大,那么实际体积 应小于 20mL;则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大于 5mL故答案为:【点评】量筒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量筒操作错误时会出现“俯大仰小”,即 俯视读数,数值比实际体积大,反之,则小。7.【考点】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 加热【分析】(1)根据俯视读数的误差分析考虑;(2)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考 虑;(3)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标签应向着手心;(4)根据块状固体的取用 方法考虑;(5)根据给试管加热的注意事项考虑(1)俯视读数偏大,但量取到的液体正好偏小(2)胶头滴管取用试剂后

11、,将其倒置,药品会腐蚀橡胶乳头;(3)试剂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留下的试剂腐蚀标签(4)向竖直的试管内投放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试管底部被砸破(5)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对着有人的方向,液体沸腾溅出伤人 故答为:(1)偏小;(2)腐蚀橡胶乳头;(3)药品腐蚀标签;(4)试管底部被 砸破;(5)液体沸腾溅出伤人8.【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称量器托盘天平;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1)根据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分析;(2)根据实验室给试管内液体药品加热的正确操作方法分析即可;(3)根据量筒的选取和读数方法及仰视读数的结果考虑;(4)根据左码右物时物品的实际质量是砝码减游码分析(1)酒精灯不小心被碰倒,洒

12、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该立即 用湿抹布扑灭,这样即可以隔绝空气,又可以降低温度,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故填:湿抹布扑灭(2)为防止液体沸腾时溅出伤人,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 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填:三分之一;防止液体沸腾时溅出伤人(3)为尽量减少误差,量取 48mL 的液体,选取 50mL 规格的量筒;在用量筒 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仰视读数,看到的读数偏小,量取到的 实际液体正好偏大50mL;凹液面最低处;偏大(4)左码右物时物品的实际质量是砝码减游码因为 1 克以下用游码,所以称 取 5.2 克固体时砝码质量 5g,游码质量 0.2g,所以物品的实际质量是

13、 5g0.2g=4.8g 故填:4.8【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9.【考点】化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分析】变化是一个过程,性质是指物质具有的特性,如果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 化学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1)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吸收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2)铁铸成锅,锅也是由铁制成的,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3)冰雪消融是指固态的水变成了液态,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属于物理 变化;(4)镁在空气中燃烧,原来是镁和氧气,生成物是氧化镁,所以属于化学变化;(5)镁是银白色的固体属于物质

14、的颜色属于物理性质;(6)酒精挥发是指由液态变成气态,属于状态的变化;(7)食物腐烂再不能吃了,也就是说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8)铜丝弯曲,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9)镁燃烧能生成氧化镁,能怎么样只是一种性质,煤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所 以镁燃烧能生成氧化镁属于化学性质;(10)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怎么样属于性质,二氧化碳使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属于化学变化,所以该说法是化学性质 故答案为:(1)化学变化;(2)物理变化;(3)物理变化;(4)化学变化;(5)物理性质;(6)物理变化;(7)化学变化;(8)物理变化;(9)化学性质;(10)化学性质【点评】要区

15、别开性质和变化,变化是一个过程,性质是指物质具有的特性,如果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10.【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挟持器铁夹、试管夹、坩埚钳;液体药品的 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1)根据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滴管分析解答(1)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如果灯内 酒精量过多,会造成灯内酒精被引燃,灯内酒精燃烧可能引起酒精灯的爆炸;(2)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应夹持在距管口处如果夹的位置过于靠

16、近管口会不易控制;(3)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为了不使液体溅出伤人,液体的量不能超过容积 的;为了增加受热的面积,试管与水平面成约 45 度角(4)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胶头滴管;(1)(2);(3)(4)胶头滴管;【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 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三实验题(共 3 小题)11.【考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有常规性的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误差分析,在此基础上加大了深度,分析木炭能否代替红磷以及镁带代替红磷燃烧产生的截然相反地误差的原因,这要求学生要从瓶内压强的变化去分析对于

17、用注射器改进后的仪 器其刻度更容易读取,计算部分要注意被反应消耗掉的是试管内的氧气,不包含 注射器内的部分(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燃烧消耗氧气, 使装置内的气压变小,因此待装置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水倒流至瓶中约 1/5 处;由分析可知,造成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 1/5 结果的可能原因:红磷的量 不足;装置漏气(如塞子未塞紧、燃烧匙与橡皮塞之间有缝隙等),使外界空气 进入瓶内;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减少等;实验前 集气瓶内未留少量水可能会造成集气瓶炸裂;点燃红磷后缓慢塞紧胶塞;止水夹 没夹紧可能造成气体外逸,造成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大于 1/5;

18、(2)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选择上 要考虑物质在空气中能否燃烧以及燃烧后生成物的状态等所以加入的物质需要 满足能够消耗了密闭容器内的氧气,而不产生新的气体等;(3)根据操作及实验目的可以确定实验顺序为: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 将 20mL 的注射器活塞置于 10mL 刻度处,并按图 2 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 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点燃酒精灯;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对应用注射器进行的实验改进,相对先前的实验,数 据更容易获取,因为注射器有精确的刻度计算部分要注意反应消耗掉的是试管 内的氧气,不包含注射器内的部分,所以消耗

19、氧气是 45 的 1/5,即 9mL,所以 注射器活塞应该向左滑动到“1”;(2)固态或液态;(3);1【点评】注意尤其是注射器类似的本身内部有气体的可能的干扰就是要强调对题 意的准确把握对实验的改进从不同行角度分析评价时,要从题目本身的而分析角 度来进行,而不是先分析后解答具体的问题,即分析要有针对性12.【考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1)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实验结论; 如果装置漏气、红磷不足、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都能够导致进入集气 瓶中的水不到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2)由本实验还可以推测氮气不溶于水,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3)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4)不同的实

20、验装置,优缺点不同(1)分析实验数据:2、3、4、6 组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 分之一;第 5 组实验出现较大偏差的原因是:装置漏气,红磷不足,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 开弹簧夹五分之一;装置漏气;红磷不足(2)由本实验还可以推测氮气的物理性质是不溶于水;化学性质是不能燃烧, 不支持燃烧不溶于水;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4)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使装置中空气中 的氧气完全反应;改进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结果更准确 故填:使装置中空气中的氧气完全反应;操作简单,结果更准确【点评】图 1 中,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的过程中

21、,会导致集气瓶中的空气受热膨 胀部分逸出,从而使实验结果不准确,而图 2 克服了此缺点13.【考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1)红磷在空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2)红磷不足、装置漏气、点燃后没有迅速伸入集气瓶并塞紧橡皮塞、没有冷 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都可以使测定的结果不准确;(3)用木炭代替了红磷,水不会进入集气瓶,因为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 碳气体,内外没有产生压强差;(4)氮气不溶于水,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情况下不能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 应(5)根据装置特点分析解答(1)红磷燃烧的现象是:发黄光、放热、冒出大量的白烟;实验结 束后,打开铁夹,水倒吸进入集气

22、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2)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装置气密性要好;红磷要足量;要冷却到室温再读数故答案为:装置气密性不好;红磷量不足;(3)用木炭代替了红磷,水不会进入集气瓶,因为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 碳气体,内外没有产生压强差故答案为:不会;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 气体,没有产生压强差;(4)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 一除此之外还能得出氮气难溶于水,化学性质不活泼的结论(5)反应始终在密闭容器中,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污染空气,测量结果更准 确答案:(1)冒出大量的白烟;水倒吸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2)装置气密性不好;(3)不会;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没有产生压强差;(4)难溶于水;不活泼;(5)反应始终在密闭容器中,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污染空气,测量结果更准 确【点评】本考点考查的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图,回忆实 验中现象,由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从而理解该实验的探究 目的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是近几年中考的重点之一,要好好把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