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43.96KB ,
资源ID:1754936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54936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发动机转速电控系统说明书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发动机转速电控系统说明书Word格式.docx

1、5.2 Keil程序调试 135.3 Proteus仿真调试 14结论15致谢 16参考文献 17附录一 程序源代码 18附录二 电路原理图和PCB图22附录三 Proteus仿真截图23摘 要汽车发动机转速与发动机工作好坏密切相关。如何利用已学知识发动机转速检测是开始本设计的初衷。本文通过以AT89C52单片机为中心,通过信号发生器模拟产生一个信号,送入单片机进行处理,再从单片机P0口将电平信号送入LED显示器实现动态显示。并在超过安全阈值时由单片机控制LED灯报警,发动机停止运转。此次设计给出了系统的设计原理图,并在Proteus软件中进行仿真实现设计功能。关键词:AT89C52单片机 L

2、ED 信号发生器 仿真1 引 言1.1 问题的提出随着汽车工业与电子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技术被应用在现代汽车上。汽车也将由单纯的机械产品向高级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方向发展。由于实时驾驶信息系统及多媒体设备在汽车上普及,汽车更具个性化、通用性、安全性和舒适性。无线及移动电脑技术迅速发展,即使独自驾驶在陌生的土地上,也不会觉得孤独或迷失方向。汽车在人们的生活中不仅仅是代步工具,而逐步成为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在汽车电子领域的研究成为汽车研发中最活跃的一部分。随着进入电气时代,电子测控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器机械产品上,本次的任务就是设计一个发动机转速检测系统来检测发动机转速。1.2任务与分析汽车转

3、速检测系统是通过LED闪烁和文字信息让驾驶员了解转速的状态。该系统利用8051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器,通过先好发生器对发动机转速进行信号检测,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输入ECU,经计算后在LED屏幕上显示发动机转速,同时将信号与设定的信号范围进行比较,当不正常区间时报警电路则输出报警信号,并通过报警线点亮报警指示灯。设计的核心是以AT89C51单片机作为硬件电路的核心。先应在protell99se中绘制出原理图并作相应的ERC检查,检查无错误后,在相应地方用文本标出注释;其次根据设计思路确定出相应的程序设计方案,并选择最佳的方案,并在Keil软件里面进行程序的编写和调试;最后在程序调试无误后在Prote

4、us中搭建虚拟的单片机仿真平台,并和Keil实现联调,并在Proteus中实现仿真结果。 2方案设计2.1 系统方案设计论证2.1.1系统的控制方案设计方案1:以单片机AT89C52为核心,通过信号发生器产生模拟信号,送入单片机进行处理,电路较为简单。方案2:以单片机AT89C51为核心,通过电源发生器产生模拟信号,经过放大、滤波、A/D转换电路,送入单片机处理,电路相对于方案1较为复杂,连线时容易出错。2.1.2 最终设计方案 从各方面考虑后,确定方案:以单片机AT89C52为核心,信号发生器产生模拟信号,送入单片机进行处理,再通过单片机P0口送入数码管显示。并在超过安全阈值时通过单片机P2

5、.4口控制LED灯报警。此方案电路简单易实现,而且功耗更低,故选此方案。2.2最终设计方案总体设计框图图2.1 系统总体设计框图当时钟电路的晶振产生外部振荡脉冲信号送入AT89C51单片机的XTAL2口时,单片机开始以时钟频率为基准,有条不紊地一拍一拍地工作。单片机AT89C52执行编写在其内部的程序,处理从信号发生器送来的信号,并送到P0口输出到数码管显示。3 系统硬件设计3.1 AT89C51单片机3.1.1 AT89C51单片机介绍AT89C51是一个低电压,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片内含4k bytes的可反复擦写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和256 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

6、RAM),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片内置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单元,功能强大的AT89C52单片机可为您提供许多较复杂系统控制应用场合。图3.1 AT89C51单片机引脚89C51系列单片机都是以8051为核心发展起来的,具有和51系列单片机及基本结构和软件特征,其内部结构如图3.2所示:图3.2 AT89C52单片机内部框图AT89C52单片机的引脚功能:VCC:供电电压。GND:接地。P0口:方式驱动8个TTL逻辑门电路,对端口P0 写“1”时,可作为高阻抗输入端用。 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或程序存储器时,这组口线分时转

7、换地址(低8 位)和数据总线复用,在访问期间激活内部上拉电阻。在Flash 编程时,P0 口接收指令字节,而在程序校验时,输出指令字节,校验时,要求外接上拉电阻。P1口:P1 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O 口,P1的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TTL 逻辑 门电路。对端口写“1”,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平,此时可作输入口。作输入口使用时,因为内部存在上拉电阻,某个引脚被外部信号拉低时会输出一个电流(IIL)。与AT89C51 不同之处是,P1.0 和P1.1 还可分别作为定时/计数器2 的外部计数输入(P1.0/T2)和输入(P1.1/T2EX),P2口:P2 是

8、一个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O 口,P2 的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TTL逻辑门电路。对端口P2 写“1”,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平,此时可作输入口,作输入口使用时,因为内部存在上拉电阻,某个引脚被外部信号拉低时会输出一个电流(IIL)。在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 位地址的外部数据存储器(例如执行MOVX DPTR 指令)时,P2 口送出高8 位地址数据。在访问8 位地址的外部数据存储器(如执行MOVX RI 指令)时,P2 口输出P2 锁存器的内容。Flash 编程或校验时,P2亦接收高位地址和一些控制信号。P3口:P3口管脚是8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双向I/O口

9、,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3口写入“1”后,它们被内部上拉为高电平,并用作输入。作为输入,由于外部下拉为低电平,P3口将输出电流(ILL)这是由于上拉的缘故。P3口也可作为AT89C52的一些特殊功能口,如下表所示:口管脚 备选功能 P3.0 RXD(串行输入口) P3.1 TXD(串行输出口) P3.2 /INT0(外部中断0) P3.3 /INT1(外部中断1) P3.4 T0(记时器0外部输入) P3.5 T1(记时器1外部输入) P3.6 /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 P3.7 /RD(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 P3口同时为闪烁编程和编程校验接收一些控制信号。RST:复位输入。

10、当振荡器复位器件时,要保持RST脚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时间。ALE/PROG:当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地址锁存允许的输出电平用于锁存地址的地位字节。在FLASH编程期间,此引脚用于输入编程脉冲。在平时,ALE端以不变的频率周期输出正脉冲信号,此频率为振荡器频率的1/6。因此它可用作对外部输出的脉冲或用于定时目的。然而要注意的是:每当用作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ALE脉冲。如想禁止ALE的输出可在SFR8EH地址上置0。此时, ALE只有在执行MOVX,MOVC指令是ALE才起作用。另外,该引脚被略微拉高。如果微处理器在外部执行状态ALE禁止,置位无效。/PSEN:外部程序存储器的选通信号。在由

11、外部程序存储器取指期间,每个机器周期两次/PSEN有效。但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这两次有效的/PSEN信号将不出现。/EA/VPP:当/EA保持低电平时,则在此期间外部程序存储器(0000H-FFFFH),不管是否有内部程序存储器。注意加密方式1时,/EA将内部锁定为RESET;当/EA端保持高电平时,此间内部程序存储器。在FLASH编程期间,此引脚也用于施加12V编程电源(VPP)。XTAL1:反向振荡放大器的输入及内部时钟工作电路的输入。XTAL2:来自反向振荡器的输出。振荡器特性:XTAL1和XTAL2分别为反向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该反向放大器可以配置为片内振荡器。石晶振荡和陶瓷振荡均

12、可采用。如采用外部时钟源驱动器件,XTAL2应不接。有余输入至内部时钟信号要通过一个二分频触发器,因此对外部时钟信号的脉宽无任何要求,但必须保证脉冲的高低电平要求的宽度。3.1.2 选用AT89C51单片机原因在该课程设计里设计只要满足开环设计就可以了,在设计里面使用的引脚较少,占用的资源也比较少。而且该芯片是以8051为核心,性能价格比高,且对其内部结构较为熟悉,芯片功能够用而且适用,从而选用AT89C51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3.2 时钟电路本设计采用内部时钟方式的电路,其电路如图3.3所示。AT89C51单片机内部有一个用于构成振荡器的高增益反相放大器,该高增益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为芯片引脚

13、XTAL1,输出端为引脚XTAL2。这两个引脚跨接石英晶体振荡器和微调电容,就构成了一个稳定的自激振荡器。电路中的电容C1和C2典型值通常选择为30pF左右。晶体的振荡频率的范围通常是在1.2MHZ12MHZ之间。晶体的频率越高,则系统的时钟频率也就越高,单片机的运行速度也就越快。图3.3 时钟电路图3.3复位电路复位电路通常采用上电自动复位和按钮复位两种方式。本次设计采用按键复位电路。按键复位电路是在按键瞬间接地来实现的,其电路如图3.4所示。按下复位按钮后,电源对按键RESET端维持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实现复位的。图3.4 复位电路图4 系统软件设计4.1主程序框图 图4.1 主程序流程图

14、4.2数码管显示子程序流程图图4.2 数码管显示子程序流程图4.3 报警子程序流程图图4.3 LED显示子程序流程图5 系统调试过程 通过上面的设计,设计已经基本完成。下面主要实现Protell99se的原理图、印制板图的绘制和做相关检测,对Keil进行相应的检查和调试,并用Proteus对所设计系统进行仿真。5.1原理图和印制板图绘制和检查5.1.1 在Protel99se绘制原理图并进行相应的ERC检查打开Protel99se,绘制系统的原理图。原理图包括能输出时钟电路,驱动电路以及复位电路。绘制完成的原理图如图5.1:图5.1 原理图的绘制绘制完原理图之后,对原理图进行同一网络命名多个网

15、络名称检测、未连接的电路标号检测、未连接的电源检测、电路编号重号检测、元件编号重复检测等检测。ERC检测结果如图5.2:图5.2 ERC电气规则检查5.1.2 在Protell99se生成PCB图在创建完原理图后,对各元器件的引脚进行封装,然后再Protel中新建PCB图并在原理图中更新PCB。更新PCB截图5.3所示:图5.3 加载网络表对于生成的PCB图中各器件进行调整,并布线,最终生成PCB图。结果如图5.4所示:图5.4 生成PCB图5.2 Keil程序调试程序调试结果如图5.5所示:Creating hex file from “ADC0804”表明 .hex文件创建成功。“ADC0

16、804”- 0 Error(s),5 Warning(s)表明文件编译结果没有错误。图5.5 程序调试结果5.3 Proteus仿真调试在Proteus中建立仿真图。按下开始仿真按钮,开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如图5.6,图5.7所示:图5.6 Proteus仿真图(正常运行)图5.7 Proteus仿真图(报警状态)仿真电路图中实现对转速检测的控制,输出到数码管实现动态显示。当输入信号大于2000时,LED就会亮,表示报警。仿真虽然能运行,但在实际电路中,还需要加入其它的一些电路才能保证单片机能正常工作,实现其功能。结 论通过通过信号发生器产生模拟信号,送入单片机进行处理,再通过单片机P0口送入

17、LED显示器,通过单片机P0和P2控制LED显示器位选和段选,达到LED显示效果。在设计里面刚开始为使程序有很好的移植性,所以用C语言编程。也得知在进行单片机软件仿真时,应尽量使程序精简。本次设计由于时间较为仓促,对于单片机定时器的控制,而在实际的应用中往往需要对其进行扩展应用,对于这些知识,我还只是只了解其表面,这需要下来再去深究。在本次课程设计里面,我把电路和单片机必备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再次熟悉了一遍,虽然对于课程设计没有太大必要,也占用了一些时间,但是我个人觉得这么做是值得的,也为我即将进入工厂开始实际工作有了基本理论保障。对于发动机转速检测,我只进行了最简单的程序编写和仿真,而往往在实

18、际中是作为一个系统中的很小环节来进行应用的,所以还需要我进一步学习更多的单片机及相关测试传感器知识。致 谢 在本课程设计资料搜集期间,他人的研究资料对我提供了莫大的帮助,这里表示感谢。值此即将完成课程之际,我要衷心地感谢向阳老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得到了他的精心指导和热情帮助,他的一些建议和意见给我很深的启发。我还要感谢在编写程序以及应用软件仿真过程中给我提供帮助的个位同学。在他们的帮助下,我顺利地完成了本次课程设计,在此由衷感谢。参考文献1台力.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1).1241362张毅刚. 新编MCS-51单片机应用设计.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2). 160198 3赵佩华 单片机接口技术及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14程军 微机接口技术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5冯渊 汽车计算机控制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