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607.31KB ,
资源ID:1752823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52823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关于对湖北省张塘村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对湖北省张塘村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1、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所以国家更是把“三农”问题放在了重要位置上,而“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键又是农民。因为农民是农村社会的主体,也是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的主体,农民的地位决定着农村的稳定和农业的兴衰而且农民以占中国大多数人口来算,其收入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GDP水平的高低,所以农民的问题又体现在增加其收入上,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农业的进一步向国外开放,给外国农产品以“国民待遇”,会给中国农业带来很强的冲击,影响农民收入。如何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成为现阶段国家经济的重中之重。我们在张塘村的行程安排如下:7月3我们一行人到达张塘村,在张塘村部会议室与支部王

2、书记坐谈,了解张塘村发展概况和经验,并参观村支部和张塘村荣誉室。7月4参观了村里的大棚蔬菜基地和村属棉纺厂,大学生村官给我们介绍基本状况。7月5-7日在大学生村官的指引下,我们到农户商铺走访,和村民坐谈,发放调查问卷,并宣传介绍国家新农村建设政策和我们学校的情况。7月8日集中整理分析问卷调查,互相交流思想体会,总结出对张塘村发展的报告。张塘村简介张塘村地处湖北省黄梅县中南部,105国道与京九铁路交汇处,属孔垅镇城郊村之一。全村版图面积0.35平方公里,4个村民小组,365户,1590人,村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45名党员。近年来,张塘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

3、要求,走出了一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色之路。张塘村先后被列为黄梅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湖北省“百镇千村”示范村、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先后被评为湖北省“五好党支部”、湖北省“无毒示范村”、湖北省“平安家庭示范村”、黄冈市“文明村”,多次被黄梅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全村上下一派祥和与文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进张塘,如临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之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全村八排,十二栋,棋局式布局,对称有序;村中心水塘碧波荡漾,荷香四溢,整齐的花坛里,百花争艳,四季常开;集办公、文体活动、医疗服务于一体的村综合服务大楼和3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巍然屹立,气势恢宏。主要

4、路口9个固定垃圾点,安排专人定点倾倒、及时清运、无害化处理,环境洁清舒适。如此景观,谁能想到二十年前,这里还是河坝上的一条胡同街,谁又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臭气熏天,污水横流。为了改变村级落后面貌,上世纪八十年代,张塘人抓住黄梅县一棉建设契机重点抓村庄规划,九十年代借助“大别山”杯创建的东风,重点抓建设。特别是近几年来,张塘村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按照“政府拨一点、部门帮一点、集体拿一点、群众出一点、社会捐一点”的新农村建设筹资方式,先后筹资23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万元共植树4300株,为每户村民门前修建花坛绿化带;投资100万元硬化七横十二纵的通户路和明沟改暗沟 6000米 ;投资5万

5、元,安装路灯60盏;投资40万元治理了村中心水塘,清淤和修建港岸2500米 ;投资6万元,在村东西两头各建一个休闲绿地;投资70多万元,修建了村综合服务大楼和文化广场。目前,张塘村自来水入户、煤气、水冲式厕所的使用率都达到了100%,家家小洋楼,房前屋后,绿树成荫,前有小花园,后有小菜园,一户一个景,一组一幅画,基本实现村落花园化、人居环境舒适化,让农民不出村也能过上城市居民的美好生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村级规划建设是龙头,必须始终坚持规划先行。只有科学编制村庄建设规划,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完善,才可以提高中心村的吸纳和承载能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张塘村二十年前的规划,在今

6、天看来,起点虽然不高,但一代代张塘人几十年如一日,锲而不舍,坚持在实践中发展,在建设中完善,执行规划的决心从未改变。现在张塘村的总体规划的实现还在延续,村后的工业园、水果批发市场也正在一步步筹建中。产业:因地制宜谋发展 张塘村水田面积120亩,人平不足一分田,且该村没有大企业,也没有大厂矿。然而这样一个“先天不足”的村,2007年全村人平纯收入却达到5160元,远高于全县人平纯收入3552元。张塘村靠的就是充分发挥城郊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鼓励村民在“家门口”创业,做强蔬菜产业、盘好闲置资产、搞活商贸流通,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 一是做强蔬菜产业。充分利用近集镇的地理优势,发展现代蔬菜产业。全村

7、120亩水田已发展西红柿、黄瓜、丝瓜等蔬菜118亩。为提高单位面积内的产出效益,该村一方面坚持每年不定期邀请农业专家,技术人员到村实地讲课,不断提高农民种植水平;另一方面,兴建蔬菜批发市场,实现蔬菜就地交易。目前,全村蔬菜种植收入已占农业总收入的70%以上。二是盘好闲置资产。孔垅镇过去是一个工业重镇,张塘村在京九铁路沿线也有大量的厂房以及村小学等闲置资产。为盘好这一资源,该村采取“内引外联”的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目前,共有6家企业入驻张塘村,已经形成粮食和棉花加工两大支柱产业,每年向村集体上交3万元,并吸纳400名剩余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月均收入达到1200元以上。三是搞活商贸流通。该村在

8、孔垅镇中心地段拥有餐饮、建材、家电、医药、五金等商贸服务门店180多家,从业人员达360余人。目前,张塘村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占全村劳动力的80%以上,“闲时务工、忙时务农”已成为该村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任务。管子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广袤的农村大地才有生机和活力。张塘村因地制宜谋发展,通过一二三产业齐驱动,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住房大起来了,衣服靓起来了,家家户户都沐浴在新农村建设的阳光里,奔向幸福的小康生活。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当人们用自己的行为展示出纯洁、表达出诚意、折射出高尚时,乡

9、风就成为一种无形的财富。如今的张塘,在生活富足之余,更多的是追求精神的享受。文明之花已根植在每个角落,文明之花开得别样红。 “励精图治、造福一方”。这是张塘村27年来,一届届村两委班子代代传承的工作理念。第六届村民委员会换届后,张塘村有村干3人,平均年龄45岁,全部都是高中文化水平,是一个年轻有为,具有朝气和公信力的班子。村“两委”在发挥好自身领头雁作用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发挥村民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地位,调动村民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管理的热情。给群众“知情权”。按照村情民晓的原则,实行“透明”操作,村里一切大小事务在事前、事中和事后全程公开。采取不定期公开和定期公开相结合,做到村级财务每季度前10日

10、公开,其他重大事项随时公开,确保公开的实效性。对涉及村里的“三资”情况及村民出资出劳等重要内容,通过村务公开栏,召开党员会、群众代表会和群众大会等载体和方式随时公开。对已公开的内容及时整理归档,方便群众查询和监督。给群众“决策权”。按照村策民定的原则,实行“阳光”作业,变“一言堂”为“议事堂”,坚持实行“民主议事,民主决策”的工作机制,集中民智,体现民意,依靠民力,办好民事。直接把决策权交给广大群众,做到小事有沟通,大事会上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焦点问题均由党员会、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几年前,村里准备修建休闲广场的时候,部分村民认为文化广场面积太大了,但是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同意,文化广场

11、修建完工后,事实证明3000平方米 的面积是恰到好处的,以前提出质疑的群众现在也欣然拥护。给群众“管理权”。按照村财民审的原则,将村级财务管理直接交给群众,选出了5位“德高望重”的村民组成民主理财小组,定期对村财务收支进行集中审核。无论大小开支要经过民主理财小组审批签名,方可入帐。将群众关心的钱的使用问题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后,群众遇事积极主动,2006年,村里兴建村办公大楼,按设计图纸,预算需投资100余万元,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后,该村将建设资金交给理财小组,建设过程中村民就像自家修建房屋一样,自己购买建材,自己无偿出工,最后修建大楼只用了70多万元。给群众“监督权”。按照村官民评的原则,张塘

12、村率先实行村干部向群众述职、群众评议村干部制度。每次评议,村干部必须先述职,报告班子集体和个人工作情况。评议时还要印发评议表,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档次,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由村民独立填票,汇总结果当场公布。以前,没有群众评议干部,干部就没有压力为百姓干事。如今,评议制度建立后,通过群众评议干部,增强了干群之间的良性互动,增进了相互了解,融洽了关系,干群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民主管理是村民自治的实体,也是自治组织区别于政权组织的主要标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党组织和农村党员既是直接领导者,也是直接参与者。只有让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依法办理自己的

13、事情,干群才会如鱼得水,农村事业才会蓬勃发展。在张塘村,正是由于村干时时为着群众“转”,事事为着群众“想”,村级班子才真正有了凝聚力和向心力。新时期的张塘人民正在村“两委”的带领下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扬帆奋进! 实践队伍参观村荣誉室劳模王书记简介王柳恒是黄梅县第一个经民主选举“海选”上来的村党支部书记,是张塘村的致富带头人。选择张塘村作为村级班子建设的试点,是黄梅县着力推进基层“强筋壮骨”的举措之一。孔垅镇党委副书记郭鲲鹏说:“黄梅县从张塘村的新农村建设中取得初步经验后,2006年在全县4个村展开了进一步的试点探索。” 实践证明,选好选准村级班子对推进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

14、。“人多不洗碗,鸭多不下蛋”,这是张塘村村级班子曾经的状况。高中毕业后一直在外做生意的王柳恒,是村里的能人,也是张塘村第一个“万元户”。 2001年,由于村“两委”班子瘫、人心散、经济穷、集体空,孔垅镇决定由村民自己选“当家人”。 任职前,王柳恒的生意红火,一年收入抵得上村干部10年的工资。面对村民信任的目光,他想:一千多人选我当“班长”,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期待,身为土生土长的张塘人,要勇挑重担。 由8人精简为3人的村级班子,把发展生产、改善村貌、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几年来,张塘村持之以恒,从完善村务入手,通过村民代表会议重新修订完善了民主议事制度、群众评议干部制度等14项制

15、度。人心就是一杆称,你为群众办了事,群众就会记着你。王柳恒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用一名共产党员最质朴的方式回馈百姓,做人民群众满意的公仆。张塘村在他的带领下,走上了致富之路,先后被列为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先后被评为省五好基层党组织、省文明村、黄冈市“十大秀美乡村”,王柳恒本人曾被评为省市县劳动模范。今年,他光荣地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村支部书记王柳恒在人民大会堂中国农村现状分析当今中国农村拥有8亿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因此正确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国家稳定繁荣的前提。然而当今农村的现状令人担忧,大多数农村在耕作方式上仍采用传统的方法,家

16、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存在,单位农民的耕作面积较少,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大量投入的积极性。因此很少采用机械化,劳动生产率较低。在作物品种上很少有很大的创新,而且在耕作过程中片面的追求产量,大量施以农药,化肥。从而导致作物的质量下降,出口受到严重的限制,市场份额减少,农民收入较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固定设施投入较少,抗灾能力差,靠天收的事实长期存在。 中国当今农村的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较低,教育投资较少,教育设施落后,简陋!导致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新的科学文化技术很难在农村得到大面积的推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事实无法在农村实现,以至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农业劳动力的

17、大量剩余,导致大量农民工涌向城市。这一方面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但是另一方面也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也给农民自身维权受到了严重的阻碍,进而成为弱势群体的一员。由于农民工的法律意识淡薄,以至农民的社会福利和保障问题缺乏物质和法律上的保障,很难实施。广大农民普遍缺乏政治权利意识,往往把选举权作为一种交易工具,以至普选出来的村干部很少成为人民利益的真正代表。农民非法参与有扩大的危险。近几年来,农民通过贿赂、暴力威胁和恫吓等手段影响乡村干部决策或村委会选举的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有些地方,黑恶势力侵入到村级政权,出现了恶人治村。地痞村霸气焰嚣张,扰乱了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农民的财产和

18、生命权益受到极大的侵害和威胁,民主和法制遭到了无情的践踏。问卷调查报告分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战略举措,张塘村农民是怎么看这一举措的?对于怎样建设新农村有什么想法和建议?为了真实反映农民的心愿和呼声,更好地为村委,村支部及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我们暑期实践小分队在张塘村走访了50个农户,个体户进行了新农村建设问卷调查。其中30岁以下的有18人,30至45岁的有12人,45至60岁的有13人,60岁以上的7人。调查方式主要采取问询、座谈和农户自己填写的方式进行。对于年纪较大不能理解的我们细心解释,帮助填写。调查结果显示: 1、农民对新农村建设非常关心对党中央提出的

1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举措, 群众还是非常支持,在宣传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对群众对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情况问卷的部分进行分析如下知道不太清楚不了解总人数30以下1621830-451011245-60831360以上7总体上说农民都非常关心这件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大事,但宣传工作仍存在死角,61%的人是从广播电视上知道的,还有少数人对新农村建设情况不太清楚和不知道.对新农村建设认为重要的占90%,不重要的占8%,无所谓的仅占2%。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岁以下的年轻人对政策的了解度更高,中老年后村民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更低。二、绝大部分农民都支持并愿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对新农村建设,大多数农民不仅关心,

20、而且激情昂扬。在调查对象中,对新农村建设表示支持并愿积极参与的占78%,看情况再定的占14%,不支持的占8%。对新农村建设大部份农民都愿意尽到自己的责任,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50%的人愿意出资出劳,表示看情况再定的有26%,不愿出资出劳的仅占24%。但是多数人在谈到出资时还有一定程度的犹豫性,三、农资价格上涨过快,农产品收购价格不稳定, 看病难和农村基础教育收费仍就过高是目前农民感到负担最重的地方 在调查中,农民普遍反映农资价格上涨过快,农产品收购价格不稳定,中央的一些惠农政策带来的好处都成了泡沫,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影响农民增收,是目前农民感到负担最重的地方,以68%选择率高居首位。

21、列在农民感到负担最重的地方第二位的是看病难,有60%的农民选择此项。事实上虽然有大部分农民加入了合作医疗,但这也只能解决农民看大病的部份费用,部分农民不知道如何使用合作医疗卡。列在第三位的是教育收费过高,有34的农民选择此项。目前中小学义务教育虽然已经减少了收费,但上学不便问题普遍存在,而且高中、大学等费用有增无减,农村家庭教育开支仍是农村家庭负担主要项目,特别是上大学,少数家庭仍存在“考得上、上不起”现象。特别是今年的教育改革,很大部分的低分同学无学可上。同时部分农民对留守儿童问题表示出了极大的担忧!四、八成农民对本村居住环境感到满意 从调查问卷中来看,农民对自己本村环境感到满意的占80%,

22、基本满意的占14%,不满意的占6%。对本地状况满意度说明该村的村容建设比较发好,而且在与村民的交谈中我们明显感觉到相对于周围的村庄,该村村民的自豪感相当强。五、资金投入问题是农民对新农村建设最主要的担忧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民认为目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排在首位,有94的人选择此项,其次是加大基础建设力度,有4,积极发展农村文化卫生教育事业2。对新农村建设中担心的问题,害怕增加农民负担占78排在首位,怕搞形式主义,成为政绩工程的占22。实践团队成员与村民交谈,进行问卷调查张塘村发展的几点经验张塘村作为一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明显具有表率作用,下面是我们团队总结出来的

23、关于张塘村发展的几点优势:一、加强基层组织和乡风文化建设村级政权是国家政权的最基础,其执政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和影响着党和国家的执政能力,加强基层组织和文化建设,支持和引导村民把富余时间倾注到文化和健康娱乐上来,倾力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坚持以家庭为单位,大力开展“党员模范户”、“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户”、“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文明创评活动,大力弘扬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先后评出“中心户长”30名,“十星级文明户”65户。同时,群众自发组建腰鼓队3支共100余人,中老年莲厢队80余人,彩扇队40余人,秧歌队28人,龙舟队120人,业余剧团2个。每天早上,村民们都主动的来到活动广场参加晨练,

24、村民的精神风貌都很好每逢四时八节,村民自编自导自唱自演,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的文艺晚会和民间小调尽展风采。张塘村的莲厢和民间小调已申报非物质遗产项目。在党十七大召开后,由村民自己撰写赞美党的政策和家乡巨变的诗集阳春三月歌盛世已经印制成书。随着文体活动不断的开展,村民健身意识也不断增强,每天早晚有近百人练健身球、太极剑拳,形成了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现在村风民风有了很大的转变,游手好闲的少了,勤劳致富的多了;抹牌赌博的少了,富而思乐的多了。参加文体活动的村民都成了“党的政策宣传员、招商引资信息员、传统教育辅导员、乡村事务监督员、民事纠纷调解员”。近五年来,该村无一起刑事案件发生,无一起重大事件发生

25、,无一起越级信访事件发生。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如今的张塘,在生活富足之余,更多的是追求精神享受。二、科学规划是前提,解放思想,要有前瞻性发展意识建设新农村,应把科学规划放在首位。制定规划应立足当前、把握长远、统筹安排,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与建议,尊重自然规律、科学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照方便农民、提升农村、发展农村产业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农民居住区、产业发展区以及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尤其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民风民俗、文化历史、地理特点等,把土地、水系、清洁能源、集中居住区规划好,并搞好年度建设规划与中长期规划的衔接。规划制定以后,应分清轻重缓

26、急,分步实施,扎实推进。张塘村的规划图,整齐划一,干净整洁上世纪八十年代利用棉纺厂改建的契机,张塘村按照住宅区,集贸商业区,蔬菜产业区,休闲服务区进行规划布局,合理利用有限面积。年来坚持按此蓝图规划建设,现已建设成八横纵的花园式居民住宅区,连片的蔬菜产业区和集餐饮,建材,家电,医药,五金服务为一体的集贸商业区以及休闲服务区。村里坚持超前规划,让村民提前一步享受到了媲美城市的配套设施带来的实惠。三、充分利用农业科技,向知识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村道两旁的百亩蔬菜基地里,番茄红辣椒绿,新整的地块镜面般平整。村党支部书记王柳恒等几名村干部和村民一道,对田畦间的水渠进行清淤翻修。待这个数百米长的老渠道整修

27、完毕,这片长江冲积土构成的基地,将实现完全自灌。按省小康扶贫队成员单位华中农业大学的设计,张塘要在鸡蛋壳上搞“微雕”,将百亩蔬菜基地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区。张塘村由于属于城边村,随着城镇扩张,原来偏少的二地资源显得愈发紧张,只得发展经济作物来带动群众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整个村的大棚蔬菜产值已经占到整个农业产值的%以上,有效的缓解了土地紧缺的难题。由于我国土地资源现状及我国特色的国情,人多地少的形势已不可能完全逆转,这种情况将伴随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的问题,只有从根本上把我国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方向转变,而现代农业的特点正是集约化,知识化和产业化,把我

28、国农业从粗犷性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向规模化,科技化的方向转变,在形成规模效应后可以使得农民从面对市场的弱势地位向同市场的平等地位改变,继而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带来的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问题,这样农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得到本质上的提升。四、充分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中国的人口现状是农业人口占大多数,而有限的土地制约了农民的收入水平,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式是转移就业,把富余的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所以改革开放以来就出来我们中国特色的外出务工流,每年沿海地区的外贸订单解决了一两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这是个很了不起的成就,但由于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这就产生了很多畸形的现象,绝大多数的在外务工人

29、员为工作地作了巨大的贡献,却享受不了与本地人同等的居住,教育,医疗及福利政策,这个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这个问题虽然得到国家高度重视,由于历史遗长久,制度改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近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就近解决就业,让当地农民能够在当地就业,虽然薪资水平不如沿海发达地区,但由于本地的消费水平低于沿海的作用抵消,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留在家乡,地方政府现在制订更多的优惠政策,促进本地的产业转移,不仅能够增加就业,更可以使当地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从更深的一个层次上说,像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问题也可能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孔垄镇曾经是一个工业重镇,张塘村在京九铁路沿线也有大量的厂房和闲荒地等闲置资产。为盘活这一资源,该村采取“内引外联”的方式,加大招商投资力度。目前已有7家企业入驻张塘村,已经形成粮食、棉花和建材三大加工支柱产业,村集体年收入达到万元,并实现了名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月均收入达到元以上。张塘村利用孔垄镇城郊的区位优势发展餐饮、建材、家电、医药、五金等商贸服务门店多家,从业人员达余人。目前,张塘村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占全村劳动力的%以上,“闲时务工,忙时务农”已成为村民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