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72.43KB ,
资源ID:17510758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5107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物理必修②教材及必修模块物理实验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物理必修②教材及必修模块物理实验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新教材从追寻守恒量入手,在逐步了解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有关知识的基础上,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得出动能和动能定理的表达式;新教材增加“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但对结论不作要求。2. 对具体教材的分析(1)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动能与动能定理的教学线索新教材没有采用对“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这一知识结论进行演绎的方式来讨论势能和动能,而是从重力做功的特点入手,讲授重力势能的意义及重力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再用相似的思维学习弹性势能,在此基础上,展开对动能表达式的探求,得出动能定理。对功和能的关系的认识是通过个例渗透不断深入的,它比较符合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的逻辑。(2)动能表达式、

2、动能定理知识的建立在探求动能的定量表达式时,动能表达式和动能定理是捆绑在一起讨论得出的,既不是根据动能表达式推导出动能定理,也不是根据动能定理推导出动能表达式。而是根据功能关系的设想同时建立这两个知识,不会造成逻辑上的混乱。(3)新增加两节课文的教学目标“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和“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是新增加的两节课文,要把握这两节课的教学设计,需要分析它们的教学目标。知识上“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不要求学生掌握探究的结论,但本课始终贯穿着“物体克服弹力所做的功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这种认识,该认识是“重力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的延伸,也为下一个课题“外力功与物体动能关系”的学习进行

3、了一次铺垫和渗透。“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是寻求动能表达式的实验探究过程,下一节课“动能和动能定理”中的推导是寻求动能表达式的理论探究过程,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寻求到了动能的表达式,同时获得了功与物体动能变化关系的结论。过程与方法上“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一个理论探究课题,它让学生经历一次对“弹簧的弹性势能跟哪些物理量有关”的科学猜想过程;让学生经历一次关于变力做功的分析过程,把“一个变化过程的极短时间可以看为不变”的思想,从速度的变化迁移到力的变化;让学生经历一次用图象来处理变化过程的累积效果问题,把根据变速运动的v-t图象求位移的方法迁移为根据变力移动的F-l图

4、象求变力的功;让学生经历一次根据理论探究的结果来概括物理结论的过程。“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是一个实验探究课题,在“探究的思路”小标题中,教材通过实验方案的举例和分析,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在“操作的技巧”小标题中,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设计中减小误差的方法;教材引导学生探讨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教材让学生经历一次通过图象来确定个物理量之间定量关系的数据处理过程,体验一下如何改变坐标轴的设定,使得绘制的图象是一条直线。(4)对“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的分析和建议(此处略)。(5)关于“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写法。新教材改变了原教材过分重视结果的写法,通过四个“要注意的问题”

5、,引导学生自主实验。二、第六章 曲线运动 一、曲线运动 二、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三、平抛物体的运动 四、匀速圆周运动 五、向心力 向心加速度 六、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七、离心现象及其应用学生实验: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新教材 第六章 曲线运动 1 曲线运动 2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3 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4 抛体运动的规律 5 圆周运动 6 向心加速度 7 向心力 8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总的来看,新教材大体继承了原教材“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知识线索。关于平抛运动的学生实验,原教材基本上属于测定性实验,测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新教材把该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第、两节课文分别从实

6、验和理论两个方面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关于匀速圆周运动,原教材是先学习向心力,再学习向心加速度;新教材是先学习向心加速度,再学习向心力。(1)“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设计。新教材通过以下5个过程学习“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2)“平抛运动实验”:测定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新教材在理论分析平抛运动前,先通过实验来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具体教学设计是,先探究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特点,在获得结论之后,利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结论,进一步探究平抛物体在水平方向运动的特点。这样处理,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逻辑思维,但要求比较高。(3)“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抛体运动”:重视思路和方法。新教材

7、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一节中,通过对红蜡块运动的分析,让学生悟出一条思路: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可以在相互垂直的方向分别研究,即,在知道两个方向的分运动情况下可以分析和求解它的合运动,在知道它的合运动的情况下可以分析和求解其两个方向的分运动。在“抛体运动的规律”中,进一步延伸该思路,重在对思路和方法的教学,教学目标并不只是规律的本身。(4)“向心加速度”: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新教材把“向心加速度”的教学放在“向心力”前面,是先从运动学的角度了解向心加速度的意义,再从牛顿第二定律了解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的关系,这样做,学生所获得的向心加速度概念的具有全面、合理的结构,而不是仅仅从逻辑上知道“因为向心力

8、指向圆心,所以向心加速度也指向圆心”。这种安排的关键是需要懂得“速度变化量”的意义,这是个难点,教材在这个方面做了很多铺垫。这部分要求比较高,不同学校可以做一些变通和处理。(5)“向心力实验”:让学生能自己动手。原教材中的向心力实验是探究性的,因装置复杂,通常为演示实验。新教材的向心加速度公式是根据运动学得到的,并由它推出向心力公式,因此,向心力公式实验属于验证性实验。新教材设计的圆锥摆实验装置简单,是向心力知识的具体应用,适合安排为学生实验,让学生自己经历一次对向心力的测量和分析过程。三、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原教材 第八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一、行星的运动 二、万有引力定律 三、引力常量的测

9、定 四、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五、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六、行星、恒星、星系和宇宙新教材 第五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1 行星的运动 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3 万有引力定律 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5 宇宙航行 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新教材大体继承了原教材的知识线索,在关于“万有引力与航天”方面的知识要求没有大的变化。新教材在“行星的运动”与“万有引力定律”之间增加一节课文“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旨在放缓万有引力定律发现历程的展现,为学生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更充分的知识基础;“经典力学的局限性”是共同必修模块的最后一节课,在“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后面,用“经典力学的局限性”来作为必修

10、教材力学的结尾,是对学生所学经典力学的一次总结。(1)充分展现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科学过程,发展科学思维能力。教科书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通过一些逻辑思维的铺垫,让学生以自己现有的知识基础处身于历史的背景下,经历一次自己“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教科书的线索和思路如下: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为万有引力规律的发现做出了什么贡献?开根据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定律和匀速圆周运动公式,可以推导出:太阳对行星的引力 。( m为行星质量、r为行星运动半径 )那么,行星对太阳的引力有什么规律?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以分析出:。(M为太阳质量)太阳与行星之间的相互引力有什么规律?由于以上F和的大小是相等的,所以: 。星体

11、间相互引力规律适用于地球上的物体吗?牛顿进行了月地检验:说明天上和地下的物体都遵从以下相同的规律:,这就是万有引力定律。公式中的G为引力常量。引力常量G的值等于多少?卡文迪许在实验室测出了G的值,这使得万有引力的定量计算成为可能,我们能据此计算出星体质量2. 增进科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教科书在“STS”栏目“航天事业改变着人类生活”列举了诸多事例:从气象卫星到天气预报,从卫星定位系统到自动导航的出租车,从地球资源卫星到我国西部开发整体规划,从军用卫星到现代防务,从失重现象到微重力实验室,从太空辐射到太空育种,等等。它引导学生进行科学跟生活、跟社会联系的思考,即使像“万有引力定律”这种抽象、纯理

12、论的物理知识,也能体会到物理学就在我们的身边。3. 注重科学文化、科学精神的熏陶新教材通过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认识的介绍,让学生领略前辈科学家不屈不饶的探索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感悟到科学结论总是在顽强曲折的科学实践中悄悄地来临;通过对“黑洞”的介绍,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励学生对未知的探索;本章在各场合下引用了诸多名家的言论,开普勒、牛顿、爱因斯坦、霍金,马克吐温、萧伯纳、梁启超等科学家、文豪、学者,他们在不同视角下所说出的经典语句,道出了深刻的哲理,是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生动素材;本章的最后一节课,教材从高速、微观、强引力三个方面陈述经典力学的局限性,其中的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科

13、学结论的普适性总是相对的,科学总是在探索更广泛适用的理论中得到发展。第二部分:必修、必修教材的实验分析和教学建议一、新教材实验的编写特点1. 统一的探究思路和多种实验方案相结合关于物理实验,特别是探究性实验,课程标准只提出了需要探究的实验项目,并没有对实验原理和方法作出规定。对此,新教材采取的编写策略是“统一的探究思路和灵活多样的实验方案相结合”。对实验的思路、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等内容进行统一的陈述,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介绍几种不同的实验装置和方法,供不同师生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案。这样做,有利于使学生重视实验的科学思想,有利于学生对实验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根据多种案例的启发创造性地设计

14、自己的实验方案,避免死记实验装置、步骤的条文。2. 有利于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新教材改变了传统教材围绕“如何操作?会得出什么结论?”编写实验课题的风格,避免学生根据教材“按方抓药”。新教材根据实验的思路,逻辑性地提出一些问题,这种行文有利于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创造条件。3. 不同栏目的要求不同新教材的物理实验有四种不同的层次。(1)以实验名称作为课文“节标题”的实验项目。这些实验,大多数是课程标准所明确要求的实验项目,整节课文围绕着该实验进行,是学生必须完成的。以实验作为课文节的标题,物理、物理两个模块各有3个。(2)“演示”栏目和“实验”栏目中的实验这是课堂

15、上需要做的实验,物理、物理模块各有6个。一般来说,“演示”栏目中的实验以教师操作为主,“实验”栏目中的实验应创造条件让学生操作。这些实验是知识线索展开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相关知识结论形成,需要这些实验的支撑。(3)“做一做”栏目中的实验这些实验,其主要功能是应用、拓展、体验和联系实际,物理、物理两模块中共有十几个,它们不是必须做的(其排版字体的字号比“演示”、“实验”栏目中的小),但让学生动手做这些实验对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很有益。(4)“问题与练习”中的实验这是练习题中实验,题目不多,在老师布置下学生课外操作完成(也是小的字号)。物理、模块中上述四种实验列出如下:节标题以实验项目作为节的标题实验

16、: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演示和实验真空中羽毛和金属片的下落(演示)用打点计时器测重物自由落体加速度(实验)桌面的微小形变(演示)水平桌面上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随拉力的变化(演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实验)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演示)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演示)运动的合成红蜡块的运动(演示)平抛物体的竖直分运动是什么运动?(实验)*获得平抛运动轨迹的参考案例(实验)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实验)做一做设计、测量自行车的行驶速度和蚊香的燃烧速度、评估结果借助传感器用计算

17、机测速度用计算机绘制v-t图象利用光电计时器研究自由下落物体的运动(用图象寻找x和t的关系)用刻度尺测反应时间用悬挂法确定薄板的重心拆卸、安装自行车的滚珠轴承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利用数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观察斜抛飞镖速度的方向跟轨迹的关系感受向心力大小跟半径的关系问题和习题自制模拟打点计时器(物理P27)用一把刻度尺测量钢球沿桌边飞出的速度(物理P44)根据自行车的传动机构和脚踏板的周期,写出自行车前进速度的表达式,计算前进速度,并跟实测的结果对比。(物理P47)二、具体实验的分析和建议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1)实验的设计思路根据功的测量和速度测量的不同

18、思路,排列组合,有多种实验方案,各有特点。教学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方案进行。(2)实施建议新教材的实验方案为,功的测量采用变换橡皮筋根数的办法,速度测量用打点计时器。建议:选择恰当的橡皮筋是关键,橡皮筋要细而均匀,例如,用扁型松紧带中拆出的橡皮筋比较好。把橡皮筋剪成相等长度之后,在橡皮筋两端固定两个钩子,便于安装和卸下。其它实验分析(暂略)2019-2020年高中物理快速提高分数的步骤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应该掌握怎么样的学习方法呢?以下是由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物理快速提高分数的五个步骤,欢迎阅读!1.预习学习的第一个环节是预习。有的同学不注重听课前的这一环节,会说我在初中从来就没有这个

19、习惯。这里我们需要注意,高中物理与初中有所不同,无论是从课程要求的程度,还是课堂的容量上,都需要我们在上课之前对所学内容进行预习。在每次上课前,抽出一段时间(没有时间的限制,长则20分钟,短则课前的5、6分钟,重要的是过程)将知识预先浏览一下,一则可以帮助我们熟悉 课上所要学习的知识,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二则可以使我们明确课堂的重点,找出自己理解上的难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地去听课,有的同学感到听课 十分吃力,原因就在于此。另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预习可以培养锻炼我们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要知道以后进入大学深造或走上工作岗位,这些可是极 其重要的)。我们应该逐渐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

20、。2.上课上课是我们学习的中心环节。对此我准备强调三个问题:(1)主动听课有人将我们的听课分成了三种类型:即主动型、自觉型和强制型。主动型就是能够根据老师讲课的程序主动自觉地思考,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难 点和重点进行推理性的思维和接受;自觉型则是能对老师讲课的程序进行思考,能基本接受讲解的内容和基础知识,对难点和重点一般不能进行自觉推理思维,要在 老师的知道下才能完成这一过程;而强制型则是指在课堂学习中,思维迟缓,推理滞留,必须在老师的不断知道启发下才能完成学习任务。那么,你属于哪一种类型呢?我说,如果你属于强制型,那你要试着改变自己,由强制型变为自觉型;如果你是自觉型,那么你就要加强主

21、动意识,努力变成主动型,毕竟“我们是学习的主人”!总之,我们应该以主动的态度去听讲,积极地进行思考,努力参与到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去。(2)注意课堂要点要听好课,我们应善于抓课堂的要点,这主要是指重点和难点两个方面。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听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在20分钟左右,(要想一节课几十分钟内都保持精力高度集中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应将这有限的集中注意时间用到“刀刃”上。上课时,我们应有意识地去注意老师讲课的重点内容。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将主要精力放在突出重点上,进行到重要的地方,或放慢速度,重点强调;或 板书纲目,理清头绪;或条分缕析,仔细讲解等,我们应培养自己善于去抓住这些。对于难点,则可能

22、因人而异,这就需要我们在预习时做到心中有数,到时候注意 专心专意,仔细听讲。总之,我们要做到“会听”,能“听出门道”。(3)处理好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有的同学总是感到困惑,说“上课时注意了听课,就忘了记笔记;而记了笔记,就又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了”。对此,我们应认识清楚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听课是主要的方面,记笔记是辅助的学习手段。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记笔记呢?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将“记笔记”变成老师的“课堂语录”,也不应该将“记笔记”变成“板书复印”。笔记中我们要记 的内容应该有:记课堂重点、记课堂难点、记课堂疑点、记补充结论或例题等课本上没有的内容、记课堂“灵感”等等。总之,我们应该有摘要、有重点地记

23、。有的同学从来就没有记笔记的习惯,这是不好的,特别是对于高中物理学习中是不行的。俗话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听课时间有限,老师讲的内容转瞬即逝,我们对知识的记忆随时间延伸会逐渐遗忘,没有笔记我们以后就没有办法进行复习。3.复习有的同学课后总是急着去完成作业,结果是一边做作业,一边翻课本、笔记。而在这里我要强调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做作业,而应该静下心来将当天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进行认真思考、回顾,在此基础上再去完成作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复习的方法我们可以分成以下两个步骤进行:首先不看课本、笔记,对知识进行尝试回忆,这样可以强化我们对知识的记忆。之后我们再钻研课本、整理笔记,对知识进行梳理,从而使对

24、知识的掌握形成系统。另外,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研究表明:知识在学习最初的两三天内遗忘是最快的,也是最多的,所以,我们对知识进行及时的复习也是战胜遗忘的需要。4.作业在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再做作业。在这里,我们要纠正一个错误的概念:完成作业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我们在课后安排作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巩固课堂所学的内容;二是运用课上所学来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明确这两点是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做作业时,一方面应该认真对待,独立完成,另一方面就是要积极思考,看知识是如何运用的,注意对知识进行总结。我们应时刻记着“我们做题的目的是提高对知识掌握水平”,切忌“为了做题而做题”。5.质疑在以上几个环节的学

25、习中,我们必然会产生疑难问题和解题错误。及时消灭这些“学习中的拦路虎”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有的同学不注意及时 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对错误也不及时纠正,其结果是越积越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学习无法有效地进行下去。对于疑难问题,我们应该及时想办法(如请 教同学、老师或翻阅资料等)解决,对错题则应该注意分析错误原因,搞清究竟是概念混淆致错还是计算粗心致错,是套用公式致错还是题意理解不清致错等等。另 外,我们还应该通过思考,逐步培养自己善于针对所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这里,我建议每位同学都准备一个“疑难、错题本”,专门记录收集自己的疑难问题和典型错误,这也可以为我们今后对知识进行复习提供有效的素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