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这种位置下肩关节的关节蘘处于最松弛的状态,同时在这个平面内肩关节外展不会发生肩峰下撞击。5、第2肩关节喙突肩峰弓与肩峰下滑液囊之间的机能关节。其构成有大结节、腱板、肩峰下滑液囊、肩峰、喙肩韧带、喙突。是肩峰与肱骨头之间的区域,也成为冈上肌出口,其上方是肩峰、喙肩韧带组成,重要性在于坚硬结构之间的软组织有受压和损伤的倾向。软组织包括旋转肌腱尤其是冈上肌,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关节囊、关节囊韧带和三角肌下滑膜囊。微损伤和反复应力性损伤是最常见的。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冈上肌出口狭窄。6、喙突锁骨间机制也称为第2肩锁关节,支持肩锁关节。由喙锁骨韧带来保持肩锁关节,支撑肩胛骨,产生锁骨与肩胛骨间的运动传导
2、。此韧带也与肩胛间与锁骨的形成角度的负变化有关。二、与肩关节运动有关的肌肉1)屈肩关节的主要肌群:位于肩关节冠状轴前面,肌拉离线从冠状轴前方跨过1、 胸大肌锁骨部2、 三角肌前束3、 喙肱肌4、 肱二头肌2)使肩关节内收的主要肌群:位于肩关节矢状轴内下方,肌拉离线从肩关节矢状轴内下方跨越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3)旋转肌腱袖: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都从肩关节上方、后方和前方跨过肩关节,并与肩关节囊紧贴,他们的腱共同构成肌腱袖这4块肌肉的主要作用:是使肱骨外展及旋转,并通过被动肌张力和动态收缩起到稳定盂肱关节(股骨头)的作用;外展时冈上肌与三角肌共同构成协同作用
3、的力;冈下肌和小圆肌使肱骨外旋;肩胛下肌使肱骨内旋,肩胛下肌连同盂肱中、下韧带在维持盂肱关节前稳定中起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臂外展45时当冈上肌或肩胛下肌腱抵止部撕裂时即可导致腱袖松弛而引起习惯性肩关节脱位。并可引起肩关节外展,内收、内旋、外旋诸功能的减退或丧失。4)使肩关节旋内的肌群: 胸大肌、三角肌前部、背阔肌、大圆肌5)使肩关节旋外的肌群: 三角肌后部、冈下肌、小圆肌6)使肩关节水平屈的肌群 三角肌、冈上肌、胸大肌锁骨部、三角肌前束、喙肱肌、肱二头肌长头7)使肩关节水平伸的肌群 三角肌、冈上肌、背阔肌、三角肌后部、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和肱二头肌长头肩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一、肩关节的运动范围
4、肩部关节的运动比较复杂,各关节既有单独运动,又有相互间的协同运动,肩部关节有内收、外展、前屈、后伸、内外旋转诸运动,以及由这些运动综合而成的环转运动。肩部各关节在运动时形成一完整的统一体。上臂的外展与前屈活动系由肩肱关节和肩胸关节共同完成,其中最初30外展和60前屈是由肩肱关节单独完成;当外展、前屈继续进行时,肩胸关节开始参与并以与肩肱关节活动成1:2的比例活动。即肩部每活动15,其中肩肱关节活动10,肩胸关节活动5;正常的肩胸关节有60活动范围,肩肱关节有120活动范围,两者之和为180,所以当肩胸关节活动完全丧失时,肩部活动至少丧失三分之一;在上臂外展的前90范围内,锁骨有40抬高范围,即
5、上臂每抬高10锁骨约抬高4。正常肩锁关节有20活动范围,部分活动在上臂外展最初30范围内完成,部分于上臂外展到135以上时完成。盂肱节律盂肱关节外展的开始30,不伴有肩胛骨的运动;接下来的3090,肱骨每外展2伴随肩胛骨外展和上回旋1超过90,肩胛骨和肱骨的运动比例1:1。二、肩关节的静态稳定性结构(主要是由肩关节周围韧带、关节蘘以及盂唇提供 )1、肱骨头30后倾2、关节囊负压3、关节囊包裹4、韧带:喙肱韧带、盂肱韧带、盂肱上韧带、盂肱中韧带、盂肱下韧带三、肩关节的动态稳定性结构动态性稳定结构主要包括:肩袖、肱二头肌、三角肌肩胛下肌维持关节前方的稳定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维持肩关节后方的稳定;
6、肱二头肌:使肱骨头下压的重要结构,上臂外旋时,肱二头肌长头维持肩关节稳定最明显。三角肌:前部、后部对肩关节的稳定性有一定的作用。二、肘关节运动学一、肘关节的组成: 肱尺关节、肱桡关节、桡尺近侧关节(1)肱尺关节(humeroulnar joint) 由肱骨滑车与尺骨滑车切迹构成,属滑车关节,可绕额状轴作屈、伸运动。(2)肱桡关节(humeroradial joint) 由肱骨小头与桡骨头关节凹构成,是球窝关节,可作屈、伸运动和回旋运动。因受肱尺关节的制约,其外展、内收运动不能进行。(3)桡尺近侧关节(proximal radioulnar joint) 由桡骨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切迹构成,为圆
7、柱形关节,只能作旋内、旋外运动。二、 肘关节的韧带(1) 尺侧副韧带:前束起于肱骨内侧髁的前下方,止于尺骨冠突内侧的小结节;后束起于肱骨内侧髁的内下方,止于尺骨鹰嘴内侧的骨面;斜束为一紧贴骨面的纤维束,连接前束和后束在尺骨上的止点。(2) 桡侧副韧带(radial collateral ligament):起于肱骨外侧髁的外下方,其纤维部分止于桡骨环状韧带,部分止于尺骨冠突的外下方。(3) 桡骨环状韧带(annular liganment of radius):起止点均在尺骨冠突的下方。提携角: 正常情况下,肱骨和尺骨轴线微外翻,在男性形成1015角,在女性成2025角。此角称为提携角,该角过
8、大称为肘外翻三、 运动肘关节肌群肌群共性:1、 起于:肩胛骨、肱骨 2、止于:桡骨、尺骨3、功能:使前臂屈、伸、旋转1)使肘关节屈的肌群有:1、肱二头肌2、肱肌3、肱桡肌4、旋前圆肌2)使肘关节伸的肌群: 位于肘关节额状轴后面,有:1、肱三头肌2、肘肌3)使肘关节(前臂)旋内的肌群:肌拉力线跨越前臂桡尺近侧和桡尺远侧关节中心连线前、内侧,有:1、 旋前圆肌:位置:斜位于肘关节前面,肌束从内上斜向下方平行排列。起点:肱骨内上髁、尺骨冠突,止点:桡骨外侧面中部,功能:近固定时内旋前臂, 辅助屈前臂。2、旋前方肌4)使肘关节旋外肌群: 肌拉力线跨越前臂桡尺近侧和桡尺远侧关节中心连结的后外侧,有:1、
9、 肱二头肌2、 旋后肌:位于前臂背面上1/3深层,短而扁的肌肉起于肱骨外上髁和尺骨上端,肌束由内上斜向外下。止点:止于桡骨上1/3处的前面。功能:近固定收缩时,使前臂旋外。前臂前面的肌肉: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拇长屈肌、旋前方肌。前臂后面的肌肉:肱桡肌、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旋后肌、指伸肌、食指伸肌、小指伸肌、拇长伸肌、拇短伸肌、拇长展肌。肘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1、肘关节的运动方向: 肘关节的关节面属于滑车、球窝、圆柱关节。从肘关节整体来看,只有冠状轴和垂直轴两个运动轴。2、 肘关节的运动范围: 肘关节的主要运动形式是屈、伸运动,其次是
10、由桡尺近侧关节与桡尺远侧关节联合运动,完成前臂的旋内、旋外运动。肘关节的屈、伸幅度,平均为135 140肘关节的紧锁位(最稳定位)是肘关节伸直位,前臂旋后5(以中间位为标准)。3、肘关节的稳定性:肘关节的稳定系统包括结构性稳定系统和动力性稳定系统。结构性稳定系统为肘关节的稳定环,稳定环由4个柱组成内侧柱、外侧柱、前柱和后柱。内侧柱由内侧副韧带、尺骨鹰嘴内侧1/2和肱骨内侧髁组成;外侧柱由桡骨头、外侧副韧带复合体(包括外侧关节囊)、肱骨外侧髁组成;前柱由尺骨冠突、前关节囊和肱二头肌组成;后柱由尺骨鹰嘴、后关节囊和肱三头肌组成。动力性稳定系统由跨越肘关节的肌群组成,包括前臂屈肌群、伸肌群、旋前圆肌
11、、旋后肌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肱肌、肱桡肌、肘肌等。注:肘部的闭链运动发生在手固定,肩部作引体向上或俯卧撑的动作时。在引体向上时,屈肘肌以向心和离心的收缩使躯干下降。在这两个例子中,肩、肘关节结合来保持多关节肌有较理想的长度-张力关系。三、腕指关节运动学(一) 腕关节的组成1、 桡腕关节2、腕骨间关节3、腕掌关节 注: 在机能上前两个关节构成一个联合关节。1. 骨: (1)尺骨头(2)桡骨茎突(3)腕骨 口诀:近:舟、月、三角、豆。远:大、小多角和头、钩远排腕骨的4块骨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截面,与掌骨连接成腕掌关节;4块骨之间相互紧密交合并由牢固的骨间韧带连接形成拱形;近侧列与桡骨远端形成,桡腕
12、关节(舟骨占46%;月骨占43%,尺侧软组织,结构占11%)舟骨在结构与功能上跨越两拍腕骨,并单独与桡骨形成关节;月骨与尺侧的软组织形成部分关节。豆骨是籽骨,增强尺, 侧腕屈肌的力量。头状骨位于中央,与中指在一条直线上2、腕关节的韧带、筋膜、血管和神经:(1)腕关节的韧带:包括掌侧韧带、背侧韧带以及内在骨间韧带3个部分。(2)腕管: 由屈肌支持带和腕骨沟共同围成,管里有指浅、深屈肌腱及其屈肌总腱鞘、拇长屈肌肌腱及其腱鞘和正中神经通过。桡侧:舟、大多角骨;尺侧:豆、钩状骨;背侧:头、舟、小多角骨;掌侧:腕横韧带。(3)腕管综合征: 指挤压或缩小腕管容量的任何原因引起腕管内正中神经受压,只是手掌桡
13、侧三个半手指的感觉异常,神经性疼痛,严重时出现手指运动障碍,鱼际肌萎缩等症状。1) 腕关节的肌和肌腱:1) 腕关节的肌:1、屈腕肌2、伸腕肌3、外展腕关节的肌有:位于腕关节矢状轴外侧屈腕、伸腕的诸肌(即桡侧腕屈肌、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和示指伸肌等)。4、内收腕关节的肌有:位于腕关节矢状轴内侧屈腕、伸腕的诸肌(即尺侧腕屈肌和尺侧腕伸肌等)尺屈由尺侧腕肌(尺侧腕伸肌,尺侧腕屈肌)产生桡屈是由桡侧腕屈肌、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产生腕后部肌腱: 1.桡侧腕长伸肌肌键2.桡侧腕短伸肌肌键3.指总伸肌肌键4.小指伸肌肌键5.尺侧腕伸肌肌键三、腕关节的运动典型的椭圆关节1、屈、伸2、外展、内收3、
14、环转运动四、腕关节的生物力学特点:1、腕关节的运动范围 腕关节具有两个运动平面上的运动度。矢状面的屈和伸;冠状面的外展和内收,手的轴向旋转发生在近端和远端的桡尺关节及肱桡关节正常腕关节的运动范围是屈65-80伸55-75,由于远端桡侧面略向掌侧倾斜,屈曲超过伸展平均10接近60%的屈曲发生在腕中关节,40%发生在桡腕关节,67%的伸展发生在桡腕关节,33%发生在腕中间关节桡-尺偏: 整个的桡-尺偏达到65,其中15-25是桡偏,30-45是尺偏。远排腕骨是随指列桡尺偏,而近排腕骨的滑动方向则与手相反并且尺偏的移动幅度较大。前臂的旋前前臂的旋前和旋后运动发生在PIP、远端桡尺和近端肱桡关节,在手
15、和腕的运动中发挥了复杂的作用。旋后-旋前的平均运动范围是150,其中旋前60,旋后60-852、腕掌关节的运动范围: (1)拇指腕掌关节:关节囊厚而松弛,所以掌骨可从大多角骨牵开可达3,还允许有1520的旋转。可作屈、伸、收、展、环转和对掌运动。对掌运动:始于拇指与示指同线位的伸展位,腕掌关节外展、旋转使拇指指向小指指腹,拇指指腹与小指指腹完全接触完成队掌运动。拇指掌指关节从0位的屈曲从30-90自0的伸展接近15(2)其他腕掌关节:第2 3腕掌关节的运动为12或更小。第4腕掌关节的掌指运动为1015,第5腕掌关节更灵活运动为2530虽然在每个关节的运动量不大,但对手的功能是重要的,并提供手横
16、弓形态的改变,如从紧握拳到手张开。腕关节的功能性运动: 腕关节被固定在15伸展位时,对手的功能影响最小(达到正常活动的88%);被固定在尺偏20时对功能的影响最(达到正常活动的71%大);由于临近腕关节的关节可以提供代偿运动,腕关节即使丧失了相当程度的运动范围也不会明显影响日常活动,45范围的运动弧(屈曲10、35伸展)已足以完成当中的大部分运动3、腕的稳定性(1) 腕关节中近侧关节和腕中关节的存在形成了双铰链的系统,能提供其固有的稳定性;(2) 复杂的韧带限制和精确的多关节面相对使关节稳定;(3)稳定性仅仅集中在一个方向;四、指关节运动学(一)指关节的组成和运动方向: 1指关节的组成,共9个
17、。第25指,每指都有二个指骨间关节,分别称近侧和远侧指骨间关节。拇指仅有二节指骨所以只有一个指骨间关节。指关节由各指相邻两节指骨的底和滑车构成。2指关节的运动方向 :指关节是典型的滑车关节。关节面近似球窝状关节,关节囊松弛,没有回旋活动的肌,加之受两侧韧带的限制,故不能做回旋运动,只能做屈伸、内收外展和环转运动。(二)指关节的功能解剖: 1骨 指骨是小型长骨,每节指骨也分底、体、小头三部。25指分为近、中、远节指骨,拇指为近、远节指骨。近节指骨底为卵圆形凹陷的关节面,与掌骨小头相关节,远侧的的头呈双髁状,其间有髁间凹陷。中节指骨和远节指骨基底具有的关节面类似于近节指骨。2关节:(1)掌指关节,
18、共五个,由掌骨头和近节指骨底构成。为髁状关节,只有两个自由度;当握拳时,掌指关节最稳固;当拇指精细捏挟物体时,籽骨作用是使拇指产生动力性旋转(2)指骨间关节为屈戍关节,仅有一个自由度。指骨间关节有相似于掌指关节的掌板机制并带有附加的控制韧带,能防止指关节的过伸;指关节的运动与掌指关节密切相关3肌与肌腱屈指关节的肌:1) 指深屈肌:起于桡尺上端前面和骨间膜,分4个肌腱行于指浅屈肌深面,入2-5指屈肌腱鞘,在鞘内穿行于指浅屈肌二脚之间止于远节指骨底。2)指浅屈肌起于桡尺上端前面和骨间膜,分4个肌腱经腕管进入2-5指屈肌腱鞘,在近节指骨中部分为二脚,止于中节指骨体两2) 拇长屈肌4)拇短屈肌5)小指
19、短屈肌6)吲状肌4、指屈肌腱鞘滑车系统 它是腱纤维鞘在不同部位增厚所形成的。是一系列不同宽度、厚度和形态的致密结缔组织束;其主要作用是约束指屈肌腱,防止形成弓弦畸形,从而充分发挥指屈肌腱的屈指功能。各滑车间的间距是与手指的屈曲功能相适应的。在屈指过程中,滑车间距的可变性使滑车相互靠近而又不致使滑车发生重叠,故滑车在防止肌腱形成弓弦的同时又不会妨碍手指的屈曲。(三) 、指关节的生物力学1指关节的运动范围(1)拇指:在腕掌关节水平,大拇指掌骨的底与大多角骨形成了一个 鞍状关节。这个结构允许大拇指掌骨在手掌方向从手的平面通过一个圆锥形的空间伸展有一个大的运动范围。拇指具有相对于第二掌骨的桡侧或掌侧外
20、展的运动范围;最重要的功能是对掌运动(2)其它手指:第二和第三块掌骨连接着小多角骨和头状骨,相互之间被基本上不动的合适的关节紧密连接。结果这些掌骨和腕骨组成了手的“不动单位” 第四、第五掌骨和钩骨之间的连接允许一个适度的运动量:在第四个腕掌关节处屈伸10,在第五个腕掌关节屈伸20这些掌骨有限的手掌位移或下降都可能发生。这些运动允许手呈杯状,对于抓握也是基本的 。四、 髋关节运动学(一)髋关节的组成:球窝关节,由肱骨头和髋臼组成,(二)骨关节及功能结构1、拱形结构:坐弓,立弓股骨头:相当于圆球的2/3,关节面较大;腹股沟韧带中1/3稍下; 方向:朝上、内、前髋臼:由髂骨、坐骨、耻骨组成;髋臼上1
21、/3负重区、后1/3维持稳定、下1/3显得较薄;方向:朝后、下、外方向,正常髋臼面外展45,前倾15全髋关节置换后,过度屈曲、内收、内旋可以引起关节后脱位,伸直位过度内收和外旋引起前脱位;颈干角:股骨颈与股骨干纵轴所形成的倾斜角平均127(正常范围110140 )超过此角度的变形成为髋外翻,小于此角度者称之为髋内翻前倾角:股骨颈与股骨内外髁髁间连线有一向前扭转的角度,称为前倾角。正常成人一般不超过10 12,正常值在正常值在12股距是股骨上端的重要承载结构,也是股骨上端偏心受力的着力点,直立负重时承受最大压应力,承受弯矩和扭矩的作用,股距除加强股骨颈基底部外,还与股骨上端的骨小梁相连,构成一个
22、坚强的承载系统。横切面上,股距可分为三个区域:近端附着于股骨上端前内侧部分属于皮质骨,向上与受力较大的股骨颈基底部相连,以加强股骨颈基底。股距由此向外延伸,与股骨颈分离,其结构介于皮质骨与松质骨之间,可视为较致密的松质骨。远端则完全为松质骨(三) 、髋关节的关节囊及韧带髂股韧带:韧带强大,位于关节前面,起于髂前下棘,止于转子间线;限制关节过伸,内收。耻骨韧带:位于关节前内侧,起自耻骨上支,斜向外下方与关节囊融合;坐骨韧带:位于关节后面,起自坐骨,止于大转子根部;限制关节内旋,节制外展,外旋股骨头韧带位于关节腔内,连接髋臼横韧带和股骨头凹。内有滋养股骨头的血管通过。(四) 髋关节运动的肌群屈髋关
23、节的肌群1、髂腰肌位于腰椎两侧及髂窝内。由腰大肌和髂肌组成。腰大肌起自第12胸椎和第15腰椎体侧面和横突;髂肌起自髂窝。两肌相合,经髂关节前内侧腹股沟韧带深面,止于股骨小转子屈髋关节、外旋;远固定:脊柱前屈、骨盆前倾;同侧屈2、股直肌大腿前面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股中间肌起自股骨体前面;股外侧肌起自股骨粗线外侧唇;股内侧肌起自股骨粗线内侧唇止于:胫骨粗隆。屈髋、伸膝关节;维持直立姿势3、缝匠肌大腿前内侧浅层,肌纤维从大腿外上方向内下斜行髂前上棘。止于胫骨粗隆内侧。近固定时,使大腿屈和外旋,并使小腿屈和外旋。4、耻骨肌5、阔筋膜张肌大腿前外侧。髂前上棘止点:胫骨外上髁。近固定时,使大腿屈、外展和内
24、旋6、臀中肌前部伸髋关节的肌群1、 臀大肌位于骨盆后外侧,臀部皮下。起于髂骨翼外面,及骶、尾骨背面。止于臀肌粗隆和髂胫束近固定时,使大腿伸和外旋,上部肌纤维收缩使大腿外展;下部使大腿内收远固定时,一侧肌肉收缩使骨盆转向对侧,两侧收缩同时收缩使骨盆后倾。在平地上行走时,其作用不大,但在攀登,斜坡跑上楼梯时起较大的作用2、 股二头肌长头位于大腿后外侧浅层,长头起自坐骨结节;短头起自股骨粗线外侧唇下半部止点:止于腓骨头近固定使小腿在膝关节处屈和旋外;当小腿伸直时可使大腿后伸,远固定两侧收缩,骨盆后倾 3、 半腱肌、半膜肌半腱肌大腿后内侧浅层,半膜肌位于深层起于坐骨结节半腱肌止于胫骨内侧面,半膜肌止于
25、胫骨内侧髁内侧面近固定:是小腿在膝关节处屈和旋内,小腿伸直时可使大腿后伸。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合称股后肌群或称国绳肌4、 大收肌,臀中肌和臀小肌后部,梨状肌 外展关节的肌群:1、臀中肌位于髂骨翼外面,臀中肌后部位于臀大肌深层。起于髂骨翼外面。止于股骨大转子。近固定时,使大腿外展,前部使大腿屈和内旋;后部使大腿伸和外旋 ,远固定时,一侧肌肉收缩使骨盆向同侧倾,两侧前部纤维使骨盆前倾,后部肌纤维使骨盆后倾2、 臀小肌多位于臀中肌深层,起点:起于髂骨翼外面,止点:止于股骨大转子,功能:后部使大腿伸和外旋3、 阔筋膜张肌;4、 臀大肌上部;5、 梨状肌位于骶骨前面,经坐骨大孔穿出,将坐骨大 孔分为
26、上下两部分,分别称为梨状肌上孔和梨状肌下孔。两孔中均有血管神经通过。起于2-5骶椎前侧面;股骨大转子。近固定时,使大腿外展和外旋,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骨盆转向对侧;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内收关节的肌群1、耻骨肌大腿上部内侧。起于耻骨上支,止点:止于股骨粗线内侧唇上部近固定时,使大腿屈,内收;远固定时,使骨盆前倾3、 短收肌位于耻骨肌和长收肌深层,较长收肌短而厚;耻骨下支;止于股骨粗线内侧唇中部;近固定收缩时,使大腿在髋关节处屈、 内收;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前倾。4、 长收肌位于耻骨肌内侧,三角形扁肌;起于耻骨上支外面;止于股骨粗线内侧唇中部。5、 大收肌位于大腿内侧深层;坐骨结节、坐骨支和耻骨下支;止于股骨粗线内侧唇上2/3及股骨内上髁;近固定时,使大腿伸、内收;远固定时,使骨盆后倾。6、 股薄肌位于大腿内侧浅层,起点:起于耻骨下支,肌束下行从膝关节后方转至前方;止于胫骨粗隆内侧面。近固定时,使大腿内收,还使小腿屈和内旋。远固定时,可使骨盆前倾。内旋关节的肌群:臀中肌和臀小肌前部,阔筋膜张肌外旋关节的肌群:髂腰肌,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后部;缝匠肌(五)髋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一)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