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设24小时图书馆网络资源服务,所有阅览室的开放时间达到90小时/周以上。全年图书馆共计外借书刊98562册次,各阅览室接待读者人数达到102302人次,电子资源的下载量为89623篇。(3)信息资源及其应用情况我校已建成万兆骨干、千兆接入的新一代高速校园网,接入互联网出口带宽4250Mbps,校园网主干最大带宽10000Mbps。网络设备全部支持IPV6,全院共3600个网络信息点数,实现了校园的无盲点覆盖。网络资源较为丰富,数字资源总量6.2GB。建有上网行为管理、防火墙、流量控制等多种网络安全设施来保证网络的安全规划使用;建设了行政办公、教务等业务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建设“大
2、一卡通”工程,师生基本实现了校内“一卡通”的全方位便捷。2.实践教学条件(1)教学仪器设备2016年新增教学仪器设备值1820.4万元(截止2016年10月31日)。目前我校现有教学仪器设备价值9913.4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7122元。(2)校内实训基地目前,我校建有两栋20层的实训大楼,其中,包括国家级实训基地6个,自治区级示范性实训基地8个。校内实验实训室174间,其中,理实一体化实训室56间。开展的实验实训课覆盖全部专业课程。此外,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实训项目9个,有7个校企合作实训室(基地)作为生产性实训基地对外承接业务。2016年,我校主要对桥梁仿真实训室、道路仿真实训室、结构检
3、测实训室、物业管理综合实训室、珠宝鉴定实训室、电气实训室、给排水实训室、土木系钢筋实训室、通信工程专业实训室、展示构造实训室、设计艺术摄影棚、设计艺术绘图机房、环艺构造实训室、装饰施工技术实训室测量实训室、土工实训室通过设备补充和购置进行了扩建,并新建了建筑材料综合实训基地、BIM技术应用研究中心、房地产虚拟仿真实训室。2016年新建实训大棚3座(包括2座风雨棚)和建材检测综合实训基地一个,新增实验实训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预计2017年3月全面投入使用。 (3)校外实训基地目前,我校建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202个,完全满足了各专业学生实习的教学需要。2016年,校外实训基地实际接收学生实
4、习7070人次。 (4)产学研机构共有支持专业建设的产学研机构10个、职业技能鉴定机构1个。作为“广西建筑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单位和广西建设职业教育集团秘书处单位,2016年,我校组织召开了建筑行指委主任委员第一次工作会议、建筑行指委成立大会暨全体委员第一次工作会议,成立了建筑与规划类专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六个专指委。组织召开了广西建筑职教集团成立暨理事会年会,组织举办了“建筑职教联百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对话活动,深化产教融合,探索多元化办学模式,增强终身教育服务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二) 办学经费我校总收入38606.29万元。其中学费收入11060.18万元,财政经常性补助收入
5、6375.24万元,中央、地方财政专项投入20021.16万元(含11090万元旧校区土地款),其他收入1149.71万元。我校总支出26034.69万元。其中直接教学经费投入共2052.48万元,包括用于日常教学经费119万元;教学质量工程专项经费2000余万元(含自治区财政支持的专项经费);教学改革及科研经费17.6万元;师资队伍建设41.65万元;图书购置费32.66万元;教学仪器设备采购投入1841.57万元。(以上数据截止2016年11月23日)(三) 专业建设与特色1.专业结构我校共设置有50个专业(含方向),在校生规模最大的四个专业依次为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管理、建筑
6、室内设计,分别占全院学生总人数的24.57%、14.53%、5.53%、4.71%。见图1。 图1 专业规模分布2.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我校按照自治区教育厅“扶需、扶特、扶优”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结合实际情况,优先有序,主次分明地开展专业建设,明确了主要发展的七大专业群:建筑工程专业群、工程管理专业群、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群、建筑与城规专业群、建筑设备专业群、市政与交通专业群、信息工程专业群。2016年,我校已立项和在建设的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共个(见表),其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程造价专业、市政工程专业获建设项目。表1 立项和在建设的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序号名称服务专业群服务领域1
7、建筑工程技术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牵头的建筑工程专业群为本校以及广西同类高校提供教学场地、设备和技术支持;为建筑勘察设计、施工、工程检测等企业提供生产、技术研发、培训、技能鉴定服务。2工程造价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以工程造价专业牵头的工程管理专业群服务工程造价、建筑工程管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房地产营销策划等领域。3市政工程技术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以市政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牵头的市政与交通专业群服务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公路与铁路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建设。4建筑设计技术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以城镇规划专业牵头的建筑与城规专业群服务城乡中小型民用建筑设计、小城镇
8、规划编制与管理、城镇景观设计与施工领域。(四) 师资队伍建设我校以“提高质量、加强内涵、强化特色”为主线,高度重视和加强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教师的能力建设。建立了适应我校长远发展的人力资源保障体系和人才工作机制,完善了人才评价标准。以学术骨干和高层次人才建设为重点,激发人才创造力,提升人才集聚力。致力于打造一支德才兼备、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较高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建设类高校师资队伍。目前,我校有专任教师424人。其中,获得博士研究生学历2人,研究生学历248人;具有正高职称7人,副高职称114人;广西教学名师2人,自治区教学团队3个。高层次人才的不断成长,促进了本校的专业建设,促进了
9、教学质量的提高,并影响了一批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形成了人才“蓄水池”。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在全校范围内选派专任教师、管理岗位工作人员和专职辅导员等参加各类专项培训和其他短期培训项目,开展师资队伍培训需求调研,制定教师进修培训计划,结合工作实际,改进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层次,实施师资队伍培训的均衡发展和深化提升,促进了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表2 校内专任教师师资结构表人数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学历结构双师素质男性女性高级中级初级研究生本科专科及以下比例(%)比例35岁以下36-45岁46-60岁42420147.4%22352.6%21450.5%11025.9%10023.6%12128
10、.5%17340.8%174%24858.5%16939.9%71.6%23355二、人才培养质量基本状态(一) 招生1.全面落实分类考试招生制度,实行6种招考方式作为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我校在自治区教育厅的有力指导下,2016年全面实行6种招考方式:第一种是普通高考招生,第二种是单独招生,第三种是面向中职毕业生的对口招生,第四种是“2+3”五年制分段式联合培养招生,第五种是综合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招生,第六种是对高技能人才的招生。其中,我校第五、第六种招考方式没有形成规模,招生人数归并到第三种。2.新生录取人数、新生报到人数创历史新高2016年,我校普通批和提前批投档分数线详见表3。
11、2016年,自治区下达给我校的招生计划数为5930人,比2015年增加12.01%。实际录取新生5782人,比2015年增幅14.36%。新生报到人数为5220人。2016年新生一志愿录取比率接近73.55%。表3 近三年我校8月份普通批和提前批投档分数线年份文史类理工类艺术文类艺术理类广西控制分数线广西三本分数线我校投档线20142004043863263311982222112022015180380(二三本合并)305320(二三本合并)2321992016400(二三本合并)313333(二三本合并)246202(艺术分483202(艺术分)4493.单独招生、中职对口招生和“2+3”
12、五年制分段式联合培养招生获得新突破2016年,我校招收单独考试考生1336人。单独招生的专业分别是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设计、建筑工程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建筑室内设计(中外合作办学)等共41个专业(含方向)。我校向中职学校招收中职升高职对口生1130人,其中与广西城市建设学校等中职学校合作举办“2+3”五年制分段式培养招生共录取431人。2016年我校继续实行“2+3”五年分段式联合培养招生,与广西城市建设学校、浦北县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南宁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藤县中等专业学校等6所中职学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截止2016年11月,共备案946人。4.保持较高的新生报到率2016年,我校新生报到率高
13、达90.28%,与2015年持平,位居广西高职院校新生报到率前列。(二) 就业1.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继续位居全区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前列2016年,我校共有3034名学生毕业,比2015年增加103名,增幅为3.6%(详见图2),毕业生人数创历年新高,截止2016年7月31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4.46%,继续位居全区高职院校前列。图2 2015、2016届学院毕业生数(人)情况对比2.有效岗位供需比增幅继续加大2016年,我校为2016届毕业生提供了1237个用人单位,共18461个岗位需求信息。供需比为1:4.9,有效供需比为1:3.65(毕业生数与毕业生认可、使用学校就业需求信息并参加面
14、试次数之比),超额完成了“有效供需比大于1:1.8”的量化目标,为毕业生充分就业和提升就业质量奠定了基础。3.毕业生就业质量优良我校2016届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为87.65%,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率达到95.90%。近三年,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满意度均在95%以上。至2016年,我校已连续11年被评为“自治区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三) 师生荣誉一年来,我校积极组织参与和举办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取得了丰硕成果。1.保持学生专业技能竞赛良好成绩2016年共组织学生参加自治区级以上高职技能竞赛类50个,共获得自治区级及以上奖励68项,其中全国一等奖7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25项;
15、自治区级一等奖10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6项。2.保持学生综合素质竞赛良好成绩积极组织学生代表及团队参加各级综合素质类比赛,硕果累累。在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广西区赛中,荣获金奖1个、银奖1个;在2016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广西区赛中,荣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的好成绩。其中,“新型光伏自发电式自洁消毒水箱”项目进入全国总决赛,荣获全国二等奖。由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织开展的“缤纷泡沫跑 为生命添彩”项目及“为生命添彩,给团队加油朋辈心理互助员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在2016年全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拓展活动中获得2个二等奖;选送并指导学生参加2016年
16、全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我的成长故事”演讲比赛,荣获三等奖。在2016年全区高等学校“助学筑梦 励志成才”征文比赛中,我校选送的2篇优秀作品分别荣获高校组一等奖和二等奖。3.保持教师教学技能竞赛良好成绩我校教师参加全国、全区专业技能比赛方面也取得了新突破:获得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职理科组一等奖2项。在2016年广西高校教育教学软件应用大赛中荣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得第六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职业院校组)全国总决赛三等奖2项。获得第二届全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比赛一等奖2项。(四) 学生发展1.良好职业技能促进学生就业我校十分重视学生人文素养、职业能力、实践能力
17、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我,适应时代的发展。通过系统、扎实的训练,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4.46%,毕业一年后的月收入、毕业生从事工作与专业相关度、雇主满意度、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等指标均高于区内同等高职院校。2.通过高职升本获得续接培养全方位积极主动加强与区内本科院校联系,认真做好优秀毕业生高职升本推荐工作,推荐升本人数创历史新高。2016年,成功推荐231名学生升入本科院校继续学习。其中,城镇规划及相关专业35人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57人均以整班制升入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这也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3.通过“自考”获得专本教育我校
18、分别与广西大学、广西艺术学院、桂林理工大学等三所区内本科高校合作,开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本衔接办学,招生的专业有建筑工程、工程造价、艺术设计、室内设计、环境工程与管理、建筑设备与环境工程等6个专业,2016级录取新生的444人,目前,自考专本衔接在读生总数为1300人。三、教学建设与改革(一) 初步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1.中高职衔接教育初具规模我校按照自治区教育厅的工作部署,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先后与浦北县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岑溪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藤县中等专业学校、广西城市建设学校4所中职学校,与百色职业学院、广西工程职业学院2所高职院校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努力畅通中高职人才成长
19、“立交桥”,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入学新生中,中职生源1130人,占当年招生总人数的19.54%。截止2016年11月,“2+3”五年分段式联合培养共备案946人。2.应用型本科人才产教融合协同培养试点项目稳步推进自2014年9月至今,我校与桂林理工大学合作开展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产教融合协同培养项目工作,现已有三届学生,在校生115人。2016年开展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和联合办学的教学对接。明确人才培养主体责任为本科院校桂林理工大学,承担教学、学管、学籍、教学质量监控等全过程人才培养主体责任,我校及参建企业南宁建宁水务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
20、任公司、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为辅助体,提供必要的教学条件及实习实训条件,协助桂林理工大学做好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产教融合协同培养项目的培养工作,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最终达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预期效果。 (二) 加强内涵建设,提升优势专业的引领作用大力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专业建设,促进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我校现有专业50个(含方向),2016年新增专业(含方向)4个。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牵头的建筑工程专业群、工程造价专业牵头的工程管理专业群、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牵头的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群、城镇规划专业牵头的建筑与城规专业群、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牵头的建筑设备
21、专业群、市政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牵头的市政与交通专业群、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牵头的信息工程专业群,搭建合理的专业结构。通过对骨干专业的投入带动全院的专业建设。2015-2016年,我校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专业、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建筑设计专业先后获批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共获得专项建设资金4000万元,极大地改善了专业建设和实训教学条件,凸显了我校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市政工程技术、建筑设计4个专业引领全区同类专业的优势地位,同时带动了相关专业群的建设。(三) 课程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为根本”的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贯通专业人才培养全过
22、程。2016年顺利完成首批申请认定第二课堂创新实践学分的认定工作,加强了我校创新教育、实践育人工作,完善了专业教学体系,倡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技能训练、专业竞赛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对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通过搭建“教务教学管理”、“清华教育在线”在线教育综合平台、“超星尔雅通识课课程平台”和“技能测评”教学资源库平台,为师生提供网络课堂、教学管理能服务,进一步发挥优质教学资源的示范性和共享性。深化课程教学信息化改革。2016年我校创建全新的课堂模式,推行混合课程建设和开放性课程建设,创建了25门混合课程(21门专业课程和4门公共课程),已验收的8门专
23、业课程已投入使用。混合教学的逐步开展,助推了信息技术与学科专业课程的深层次融合,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四) 国际区域教育合作稳步推进我校与新西兰惠灵顿理工学院自2012年合作办学以来,建筑工程技术、室内设计技术2个专业共招生638人,目前有在校生505人。今年年底第一届毕业生继2015年年底完成专科学业获得双方证书后,已完成本科阶段学习,即将获得新西兰方颁发的本科文凭。2016年在加快与新西兰联合理工学院合作办学项目的进程外,我校与美国俄勒冈州林本顿社区学院合作办学项目也进入了申报程序。此外,我校土木工程系与加拿大木业协会就推广现代木结构、培养木结构专业人才开展的专业建设已连续合作了
24、三年。2016年5月-7月,我校组织有海外工作经历的骨干教师对广西水利工程局即将外派赴非洲从事建筑国际工程施工管理的技术人员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岗前培训。此项培训受自治区教育厅师资培训中心委托,为服务地方经济以及实施我校教育“走出去”战略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通过积极参与桂台高等教育高峰论坛活动,与一批有实力的台湾高校建立联系。目前已与台湾东南科技大学、台湾建国科技大学签订合作备忘录。2016年秋季我校第一批赴台交换生赴台交流学习,2017年春季又将有新一批学生赴台学习,为两岸教育交流合作奠定坚实基础,为两岸青年学生建立友好互信的良性关系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五) 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初显成效我校成立了大
25、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教学团队,负责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指导。成立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协会,和企业合作举办了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积极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创业能力、提升学生的创业竞争力。我校将就业教育、创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同学们在实战中学习创业理论知识,提高创业技能,激发创业热情。四、政策保障(一) 以学校章程为准则,健全内部管理体制,依法治校依据章程,我校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制度,进一步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水平;为建立健全科学、系统、完善的议事规则和决策
26、流程,我校教学决策和教学运行部门进一步分离。坚持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术评价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推进教授治学,充分发挥学院学术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发扬学术民主,活跃学术氛围,激励教师实现自主发展。坚持发挥教学工作委员会在专业建设、教学研究与课程改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校系二级管理。进一步深化校系二级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扩大系(部)在教育教学、科研管理、人事分配、财务资产等方面的职能权限,赋予系(部)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充分激发系(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切实推进系(部)办学自主权落实的同时,建立相关制度机制,贯彻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在办学资源配置权利分配
27、上,更多地向系(部)倾斜,保证了系(部)的发展动力充沛,进一步提升了办学活力和办学效益。(二) 加大经费投入,继续加强专项建设,推动教学改革2016年,我校在顶层设计原则指导下,继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投入。其中,2016年专业建设(包括教学仪器设备投入)投入近3800万元。主要用于以下专项建设:一是开展示范特色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推进内涵发展办出特色;二是按照教育部系列文件要求,全面落实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把工作重心和资源配置聚焦于人才培养;三是实施教师素质培养计划,确保“双师型”教师占比逐年提高;四是以中职对口帮扶、应用型本科人才产教融合协同培养试点项目为切入点,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五是以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和广西建设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六是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上述加大投入和开展专项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资金和政策上的保障。(三) 推动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进一步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 按照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要求,建立常态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2016年我校重点加强专业诊改,提出“诊改制度与运行”“诊改效果”“外部诊断(评估)结论应用”作为关键诊断点。通过推动专业诊断与改进,跟进社会需求,使专业结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