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市区初级中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某市初级中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1. 1 .1项目名称*市初级中学建设项目1. 1. 2项目承办单位、法人代表项目承办单位:*市初级中学项目负责人:*1. 1. 3建设地点项目选址在*市*区交通路和香山路交叉口东北侧。占地面积为36995.52平方米,合55.49亩,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学习、生活的理想场所。1. 1. 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编制单位: *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证书编号:1.2研究工作的依据、内容及范围1. 2. 1研究依据1.*市初级中学关于编制*市初级中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2.中共中央
2、、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3.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4.*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研究;5.*市“十一五”发展规划;7.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修订)8.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基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关参数评价办法;9.*市人民政府市长办公会议纪要【2006】20号文件。10.*市人民政府市长办公会议纪要【2010】10号文件。11.2010年4月11日*市*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承诺。12.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13.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
3、 99 200914、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数据、技术资料。15、编制人员调查的有关资料、数据等。1.2.2研究内容和范围根据项目承办单位的委托 ,本中心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本项目市场需求、建设规模、选址位置及基础设施条件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充分细致的调查。本报告根据国家对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作范围和深度的规定,对项目建设的依据、必要性、可行性和条件进行了论证;对建设规模、方案、公用工程、环保、消防、节能、招投标、项目组织机构以及实施进度、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性研究、分析和评价,为项目建设提供依据。1.3项目概述1.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是*市*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市*区是*省中
4、南部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现代化都市,是*市唯一的建制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下辖5个乡镇、11个街道办事处,82个村委会、55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63万人,总面积7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万亩,中心城区面积50平方公里。2008年全区生产总值142.9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3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58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位居*市前列。虽然如此,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诸如:经济增长点不多,科学技术落后,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难以合理开发和利用。究其原因,科技人才和高素质人才匮乏及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不
5、高,是制约*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竞争愈演愈烈,面对新形势和挑战,*区要发展,就应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坚持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内在统一。本项目建设,完善了教学设施,不仅优化了办学条件,提高了办学水平,而且有利于*市初级中学扩大招生规模,为高一级院校输送优秀新生,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有用人才,适应了*市*区社会发展的需要。 2.是*市*区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市教育事业发展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3-6周岁幼儿园(班)率达70
6、%以上。适龄儿童入学率略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青壮年文盲率严格控制在2%以内。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和发展空间,挖掘现有的高中教育潜力,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使全市高中招生人数每年增长15%以上,力争“十一五”末城镇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大力发展教育,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教学规模,将满足*区人民对优质中学教育的需求,有利于提高全区人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有利于促进该区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项目建设适应了*市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3.项目建设是*市初级中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多年来,*市初级中学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求真务实,大胆创新,从教育体制、教育理念、教
7、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已初步形成了必修课与选修课、活动课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紧密结合,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已逐步形成了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办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日益先进,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为*市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社会各界也给予了广泛的赞誉。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现有的教学条件与日益扩大的教育需求存在着以下矛盾:一是校园面积过小,生均占有的活动空间不多,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现有校舍为70年代旧房,已不能满足现代化教育体系的需求,又没有实验室、图书馆以及现代化教学设施,加之教学楼已成危楼,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在
8、校学生安全。为此,市、区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2006年停止招生,原有旧校区部分划归市十一中学整合教育资源,市区两级政府决定出资异地新建初级中学。*市初级中学在市委、市教育局、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划拨55.49亩土地作为异地新建新校区用地,并多方筹措资金建设新校区,项目建成后将使初级中学规模扩大至36个教学班级,学校的布局将更加合理,教学设施更加完善。项目建设适应了学校自身发展壮大的需要。1.3.2建设规模与内容项目占地55.49亩。总建筑面积为18436平方米,主要包括教学楼、综合楼、男女宿舍楼、办公实验楼、医务室、餐厅、厕所以及其他附属用房等。其中:教学楼6000平方米、综合楼3
9、300平方米、办公实验楼3300平方米、男女生宿舍3300平方米、餐厅1320平方米、室外厕所510平方米、浴室600平方米,门卫房、配电房等106平方米。本项目建设道路约4000平方米;绿化面积约10000平方米。新建体育场地:体育用地约15437平方米。新建200米环形跑道一个,建设面积6489平方米(含100m直跑道);标准足球场1个,建设面积7176平方米;羽毛球场:标准羽毛球场2个,建设面积288平方米;篮球场2个,建设面积840平方米;排球场2个,建设面积644平方米。1.3.3区位交通条件 本项目位于*市*区交通路西段与香山路十字路口东北处 ,南临交通路,西临香山路,东临规划支路
10、,北临空地。该地区地势平坦,空气清新,交通便利,适合本项目的建设。1.3.4水、电供应本项目充分利用城市现有水、电供应设施,购置800kvA变压器1台,可满足项目需要。1.3.5环境保护本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和垃圾经治理后均能做到达标排放。1.3.6项目定员本项目建成以后,所需教职工为 165人,可在*区教育系统内协调解决,不足部分在社会上公开招聘,择优录取。1.3.7项目实施进度本项目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到竣工交付使用,共计划安排18个月。1.3.8总投资及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为2805万元,全部由*市、*区两级政府协调解决。1.3.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11、1规划用地面积亩55.492建设规模学生人数180036个班3总建筑面积m2184363.1体育场地m2154373.2道路m240003.3绿化面积m2120004容积率0.495建筑密度%13%6绿化率%32%7劳动定员人1657.1教师人数人1547.2管理人员及其它人119总投资万元280510资金筹措10.1市、*区财政协调解决万元28051.4结论及建议1.4.1结论随着*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市区人口已有二十几万发展到近80万,中心城区人口急剧增加,现有的教育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区适龄学生入学的需要,教育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加快城区义务教育发展
12、,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文化教育需求,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需要,是发展城市经济及初级产业的需要 。为了坚持教育优先,教育为民的宗旨;用科学发展观的观点解决民生问题,解决中心城区中学规划布局不合理、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推进可秩序发展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享受教育公平的需要和人民群众要求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需要。因此,经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批准在位于香山路与交通路交叉口东北侧拟建初级中学。本项目建设选址比较合适,建设内容及规模合理,建设条件具备,建设方案切实可行。解决*区政府公务员小区、天方小区、塘坊庄安置房、飞龙小区经济适用房和民生住宅小区等十多万居民学生的就学压力。项目建成后,学校有良好的硬件学习场地
13、和设施,整合*区的教育资源,有利于推进城市化发展的进程,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缓解城区内的就学压力及教育分配不均匀问题,加快城区初中义务教育发展进程,解决西区居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提高*区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满足附近居民、单位子女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就近入学的需要,同时和新建的二十小学实现了完整的九年义务教育发展规划。同时促进了*区教育和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享受优质教育需求,实现了城区教育的均衡发展。总之,本项目无论是从工程技术上,还是从社会效益方面看,均是可行的。1.4.2 建议为保证项目能够顺利、稳妥地建设和发展,应注意以下几点:1、争取政府在政策和财政等多方面的支持,使学校建设和
14、发展能稳步进行。2、不断充实中心的师资力量,加强教学管理,提高培训质量。3、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做好环保三同时工作。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1项目背景2.1.1区城概况*市*区是*省中南部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现代化都市,是*市唯一的建制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下辖5个乡镇、11个街道办事处,82个村委会、55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63万人,总面积7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万亩,中心城区面积50平方公里。2008年全区生产总值142.9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3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58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位居*市前列。历史悠久
15、人杰地灵 上古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周武王分封蔡、吕、沈、江等诸侯国;秦朝设郡,隶属颖川郡、陈郡;唐宋时期分属蔡、唐两州。明天顺初年称苎麻村,明成化年间设立驿站,改名*。1904年平汉铁路正式通车,设*车站;1965年设*专员公署,1980年设县级*市,2000年撤市设区,更名为*市*区。这里是盘古文化、梁祝文化、重阳文化的发源地,是著名法家代表人物韩非、秦丞相李斯、盐铁论的编著者桓宽、志怪小说家搜神记作者干宝、伟大的无神论者范缜和著名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等历史名人的故乡,唐代书法泰斗、平原太守颜真卿的殉节地。至今保留着伏羲画卦亭、秦丞相李斯墓、孔子晒书台、孔子问津处、战国冶炼遗址、颜真卿真迹“天中山”碑文、悟颖塔、北泉寺、罗成墓,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故居和中原革命圣地“小延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