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5.42KB ,
资源ID:1743708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43708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西安第四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总结归纳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西安第四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总结归纳Word格式.docx

1、进水水质指标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是工程设计的基本参数之一,关系到处理工艺的选择与确定,进而影响工程投资、占地和运行费用等。通过对西安市邓家村污水处理厂和北石桥污水净化中心进水水质的大量调查,结果表明,西安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入流水质指标数据总体符合正态分布。根据统计学原理,提出了污水厂设计进水水质频率保证率的方法,即对进水水质有小到大进行排序,采用85%的水质频率统计值作为污水厂设计水质。通过频率保证率的方法对20022004年第四污水处理厂进厂总管水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其进水水质指标的变化范围为:CODcr192412mg/L, BOD5108203mg/L, SS117303mg/L, NH3-

2、NL, TNL, TP mg/L 。结果表明各项水质指标均不是很高,属于典型的城市污水水质。采用85%的保证率得到西安市第四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如表1所示。此结果与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设计值比较,CODcr减小%,BOD5减小%,SS增加4%,NH3-N减小14%。依据该数值进行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将使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投资减少。表1 西安市第四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指标项目CODcr(mg/L)BOD5SSNH3-NTNTPpH水温()进水38019026034456913出水水质指标第四污水厂处理后的水经漕运明渠最终排入渭河,根据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渭河在西安市区北郊草

3、滩段属于类水域,因此按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规定排入类水域的出水,应执行一级标准中的B标准。根据上述规定并结合西安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西安市第四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的意见,确定第四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确定为:CODcr60 mg/l BOD520 mg/l SS20 mg/lTN25 mg/l NH3-N8 mg/l TP mg/l第四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第四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是倒置A2O工艺,对脱氮除磷有很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有脱臭的效果。其工艺流程图如下图;图 除臭工艺技术路线确定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产生臭味的区域主要为污水、污泥的前处理单元,因此,设计中主要对

4、粗格栅间、提升泵房、曝气沉砂池、污泥浓缩池和储泥曝气池的臭气收集并进行处理。目前工程中除臭工艺主要有生物除臭和化学除臭,而生物除臭相比化学除臭具有除臭效果显着、造价低、能耗小,运行费用省,无二次污染,并能承受高浓度废气负荷的冲击等特点,在欧洲、日本、澳洲和北美等地已有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已有成功使用实例,因此设计中采用生物除臭工艺。 主要处理构筑物工艺设计参数3.6.1 进水控制井进水控制井按远期规模一次建成,总进水管为DN 2400mm,控制井分配至近远期两根管均为DN 2000mm,另设DN 2200超越管一根,发生事故时溢流至漕运明渠。控制井为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尺寸LB=(mm),

5、深度12.31 m。安装2000 闸板及配套手电两用启闭机2套;2200 闸板及配套手电两用启闭机1套。3.6.2 粗格栅间及提升泵房粗格栅间为地下式钢筋砼结构,平面尺寸L12.5 m,深度14.3 m,地面上高6.3m。设计格栅渠道共3条,每条宽1.7 m,渠内设间隙为20mm的不锈钢栅条,共用液压移动抓爪式格栅清污机1套。提升泵房与粗格栅间合建,为半地下式钢筋砼结构,泵房尺寸 L12.6m,地下深14.3m,地面上高6.3m。其中集水池、水泵间位于地面以下,控制间及配电间位于地上。泵房安装潜污泵 5 台(4用1备),单台流量2605m3/h,扬程19.5m,配电机功率192 kw;潜污泵

6、3 台(2用1备),单台流量1421m3/h,扬程19.1m,配电机功率N=109kw。3.6.3 细格栅间及曝气沉砂池细格栅间为地上式钢筋砼结构,平面尺寸 16.6 m。设计格栅渠宽1.6m,共计7条,安装阶梯式格栅除污机6台,栅条间隙6mm,配电机功率 kw;钢栅条事故格栅一道,人工清渣,无轴螺旋输送机1套,L=15m,配电机功率 kw,螺旋压榨机1台,配电机功率6 kw。曝气沉砂池与细格栅间和建,为地上式矩形钢筋砼结构,分两格,每格长 47.2m,宽4.7m,池深 5.65 m。根据西安市现有两座污水厂运行经验,曝气沉砂池设计停留时间为7min,水平流速:V水=0.1m/s,气水比:0.

7、2m3/m3水。安装桥式吸砂机一套,L=10m,配电机功率2,砂水分离器1套,处理量 27l/s ,配电机功率,无轴螺旋输送机1套,L=12m,配电机功率 kw,螺旋压榨机1台,配电机功率6 kw。细格栅间一层为鼓风机房,安装鼓风机3台(2用1备),单台风量22.82 m3/min,风压,配电机功率37 kw。另外,用于储泥曝气池的鼓风机也安装在一层,共2台(1用1备),单台风量 4.70 m3/min,风压,配电机功率 kw。3.6.4 初次沉淀池采用占地少、处理效果稳定可靠的平流式沉淀池。通过絮凝沉淀试验,在有效水深为3.0m、水力停留时间为2h的条件下,研究分析了初次沉淀池对污染物的去除

8、率,结果为:CODcr平均去除率为%,而悬浮固体SS的平均去除率为%, TN平均去除率为%,TP平均去除率为%。设计中采用了这一试验结果。初次沉淀池为地上矩形钢筋砼结构,每组平面尺寸LB= 76.9m,(包括配水渠),池深5.1 m。分2组,每组6座,共12座,设计水力停留时间,水平流速7mm/s,表面负荷 1.92 m3/ m2h,安装桥式刮泥机12套,配电机功率 kw。3.6.5 生物反应池通过模型装置试验研究,对污水处理厂入流污水的生化反应动力学参数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污泥产率系数a kgSS/kgBOD5,污泥衰减系数b d-1;去除单位重量BOD5所需的氧量a为kgBOD5,单位

9、重量MLVSS内源呼吸需氧量b为 kgO2/kgVSSd。此试验结果与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中给出的参数值相比,与建议值有一定的差距。实际设计计算时采用模型试验实测值。生物反应池为半地下式钢筋砼结构,共2组,每组4座。每组平面尺寸LB= 118.30 m100m,有效水深6.0m。采用倒置A2/O工艺,设计水力停留时间为:缺氧池,厌氧池,好氧池;污泥负荷为 kgBOD5/kg MLSSd,混合液浓度3040 mg/l,最大回流比200%,污泥龄 d。缺氧池、厌氧池中均安装潜水混合器46 台,配电机功率;混合液内循环泵4 3 台,每台流量:532L/S,扬程0.7m,配电机功率13kw;好氧

10、池中安装棕刚玉盘式微孔曝气器共计47644个。厌氧、缺氧池中设有ORP测定仪,在线显示池内氧化还原电位;好氧池中设有溶解氧仪,在线显示水中溶解氧含量,并反馈至鼓风机,随时调节鼓风机送风量。3.6.6 终沉池终沉池采用圆形辐流式沉淀池,共8座,为地下式圆形钢筋砼结构, 内径45m,池边水深4.5m,中心池深10.75m(含泥斗)。设计表面负荷为0.9m3/,沉淀时间为。安装45m周边传动刮泥机 8 台 ,配电机功率。3.6.7 接触消毒池采用廊道式接触消毒池,共1座(分2格),两格之间为巴氏计量槽,实时记录污水厂处理水量,接触池为地下式钢筋砼结构,设计接触时间t=30min,平面尺寸LB=61.

11、4m33.6m,池深3.8m。另外该池中安装潜污泵2台(1用1备),配电机功率4KW,交替使用,供给厂区绿化用水。3.6.8 鼓风机房鼓风机房为地上一层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局部为管廊和进风通道。平面尺寸为L 15.0m(不包括工具间、值班室等)。安装离心式鼓风机5台(4用1备),单机风量18430m3/h,扬程7m,配电机功率470KW;卷帘式空气过滤器2套,配电机功率N=。鼓风机出风经总管汇集后,再分别送至各座生物反应池。3.6.9 加氯间及投药间设计加氯量为8mg/l,加氯间为地上一层框架结构, 平面尺寸L22.2m,包括氯库和值班室。安装真空柜式加氯机3台(2用1备),最大加氯量57kg/

12、h,配套蒸发器2套、氯气切换装置一套、余氯吸收装置一套,并安装漏氯检测仪2台。为弥补生物除磷不足,设计采用化学药剂强化除磷。设计加药间与加氯间合建,采用化学除磷药剂为Fe2(SO4)3,投加量为1015mg/l,投加浓度为15%。药剂投加点分别设在终沉池配水井和初沉池进水渠内。根据进、出水水质变化情况,调节投加药量。加药间安装干粉加药装置一套,投加量为26.28kg/h。3.6.10 初沉池污泥泵房初沉池污泥泵房共设2座,为半地下式钢筋砼结构,平面尺寸为3.8m, 深7.76m,分别对应6座初次沉淀池。初沉池污泥量为812 m3/d,含水率为96%。每座污泥泵房安装潜污泵2台(1用1备),流量

13、57.24m3/h,扬程8m,配电机功率。3.6.11 剩余及回流污泥泵房剩余及回流污泥泵房共设4座,为地下式钢筋砼结构,每一座对应2座终沉池,每座平面尺寸为6m,深6m。设计最大污泥回流比100%,剩余污泥量为4017 m3/d,含水率为%。每座泵房安装回流污泥潜污泵2台,流量1508m3/h,扬程6m,配电机功率37KW;安装剩余污泥潜污泵1台,流量61m3/h,扬程9m,配电机功率。3.6.12 污泥浓缩池初沉池污泥与剩余污泥先在浓缩池配泥井中进行混合。设计采用圆形重力式连续流浓缩池共2座,为地下式钢筋砼结构,直经20m,池边深4.6m,中心深6.3m。浓缩池设计固体表面负荷为90kg/

14、m2d,水力停留时间,安装中心传动污泥浓缩机,配电机功率。浓缩后污泥体积为1616.7m3/d,含水率%。3.6.13 污泥消化池(一、二级)采用两级中温厌氧柱型污泥消化池,其中一级消化池3座,二级消化池1座。消化池为钢筋砼结构,直径23m,总高35.5m(其中地下深7m,地上高28.5m)。设计进泥量为1616.7m3/d,含水率%,出泥体积747.5m3/d,含水率94%;消化池设计总停留时间为:其中一级消化池20d,二级消化池,污泥投配率为5%,沼气产量:一级消化6.4m3气/m3泥,二级消化1.6m3气/m3泥。每座一级消化池中安装污泥机械搅拌装置1套,配电机功率22KW。污泥加热采用

15、热交换器(沼气锅炉)加热。3.6.14 污泥消化控制室污泥在此进行预加热和消化池污泥投配。经浓缩后的污泥被加热至消化池投配温度3335。对应每座消化池安装污泥循环泵2台(1用1备),共计6台,流量 67.5 m3/h,配电机功率22 KW,污泥投配泵共4台(3用1备),流量22.5m3/h,配电机功率 KW。3.6.15 储泥曝气池一期工程设储泥曝气池1座,为地下式钢筋砼结构,平面尺寸为12.8m,深度4.15m。设计停留时间为8小时。池中安装潜水搅拌2台,配电机功率2. 5KW,DN40穿孔曝气管间隙运转,防止污泥沉淀和厌氧条件下磷释放。3.6.16 污泥脱水车间污泥脱水车间为一层框架结构。

16、一期工程需脱水污泥量为698m3/d,含水率94%。安装离心式污泥脱水机4台(3用1备),单台处理能力17 m3/h,配电机功率;投配泵及加药装置与脱水机同步连续运行, 脱水后泥饼含水率78%80%。混凝药剂(PAM)投加量210kg/d,配套安装加药设备2套(包括PAM药剂配备和投加系统),制备能力12kg/h,配电机功率;污泥切割机4台(3用1备),处理能力20m3/h,配电机功率;螺杆式污泥投配泵4台(3用1备),流量535m3/h,扬程20m,配电机功率;30o倾斜安装无轴螺旋输送机2套,输送能力10m3/h,长度9.0m,配电机功率,水平安装无轴螺旋输送器2套, 输送能力10m3/h

17、,长度6.0m,配电机功率。3.6.17 沼气脱硫间沼气脱硫采用先湿后干的串联脱硫方式。为地面式钢筋砼结构,平面尺寸为14.4m,高度13.2m。湿式脱硫采用含6的氢氧化钠溶液,由吸收塔顶向下喷淋,沼气由下而上,逆流接触,除去硫化氢,安装湿式脱硫塔?1000H5200一台;循环泵2台,流量 40 m3/h,扬程30m,配电机功率11KW。干式脱硫塔?2200H10000 2台,以铁屑做脱硫剂,厚度约为4m,接触时间为。3.6.18沼气储气罐设计2座钢制低压湿式储气罐,每座容积2400m3,外径19.2m。沼气储气罐设计压力4000Pa,采用全焊接钢结构。钢制水槽采用钢板拼接,内部注水至设计标高

18、,作为水封防止沼气泄漏,水槽内径20m。多余沼气被送至沼气火炬进行燃烧,设沼气燃烧器1套,能力471m3/h,配套设置过滤器、除湿器和安全装置等。3.6.19除臭系统设计采用生物除臭。对污水厂中进水控制井、粗格栅间及提升泵房、细格栅间及曝气沉砂池、污泥浓缩池和污泥曝气池内产生的臭气经百叶集气管收集后,进入生物滤池进行除臭处理。设计生物滤池1座,平面尺寸16m16m,处理气量37000m3/h,池中滤料高度1.4m;循环泵3台(2用1备),单台流量13m3/h,扬程28m,配电功率3w;引风机共3台,配电功率分别为30kw、及。 工艺设计特点本工程设计前曾对国内已运行的七座大型污水处理厂进行了调

19、研,结合西安市第四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参数的模型试验研究结果, 其主要工艺设计特点如下:3.7.1提出了确定污水处理厂设计水质参数的频率保证法即采用85%的保证率确定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西安市第四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水质确定。按研究提出的方法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设计值比较,CODcr减小%,BOD5减小%,SS增加4%,NH3-N减小14%。依据统计分析数据进行构筑物设计,节省建设投资。3.7.2 进行了工艺设计参数的模型试验研究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第四污水处理厂所接纳污水的可生化性较好;进水水质符合A2/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设计水质的要求。污水生化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测定结果为:污

20、泥产率系数a kgSS/kgBOD5,污泥衰减系数b d-1。d,并将其应用处理构筑物的工艺设计中。3.7.3采用了适合水质特点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鉴于普通A2/O工艺存在的问题,参照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工程实例,根据本工程的水质特点,采用了倒置A2/O工艺。该工艺具有如下特点:允许反硝化在碳源有限的条件下优先获得碳源,进一步加强了系统的脱氮能力;使聚磷菌厌氧释磷后直接进入好氧环境,其在厌氧条件下形成的吸磷动力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具有“饥饿效应”优势,强化了吸磷能力;允许所有参与回流的污泥全部经历完整的释磷、吸磷过程,故在除磷方面具有“群体效应”优势。缺氧、厌氧区同时进水,可根据进水水质的变

21、化和实际脱氮除磷的效果,对缺氧区和厌氧区进行碳源分配,以达到最优的碳源分配比例。3.7.4优化了水处理构(建)筑物布置水处理构(建)筑物尽量合建,节省占地和工程建设投资,本工程设计把集水池与提升泵房、加氯间与加药间、接触池与出水巴氏计量槽等均采用合建。同时,构筑物之间的连接管线尽量采用明渠与构筑物连接或合建,本设计曝气沉砂池与初沉池之间采用渠道,并在渠中设超声计量装置,既降低造价,又节约能耗。3.7.5采用了生物除臭技术措施污水处理厂地处经济开发区,与某高校新校区和周围建筑距离较近,为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设计中对易产生臭味的水处理构筑物进行臭气收集和处理。臭气处理采用分散收集,集中处理的原则

22、。除臭系统包括构筑物内部集气管道、厂区集气干管、引风机和生物除臭滤池系统。四、毕业实习总结毕业实习就这样结束了。通过污水处理厂技术人员详细的介绍和指导老师的指导,在西安市第四污水处理厂的这次实习使我在学习上有很大的收获。以前都是在课堂上学习,现在终于有了亲身的体会,有了在实地学习的机会,这让我对于污水处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很多东西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这点我在那些工作人员身上得到了验证。他们的知识并不是很渊博,但是他们对本行业本专业和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很了解的,他们很认真,很尽责。而且他们还在更新自己的知识,时时刻刻的都在给自己充电。越是艰苦越是基层的工作越能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和知识。那里的工作人员

23、就是那样的,即将毕业的我更加应该向他们好好学习。在此感谢学校、指导老师在毕业实习期间对我生活学习上的细心关照和耐心指导。五、参考文献1 鞠兴华,王社平,彭党聪.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确定方法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23(14):3544.2 张波.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系统的几个重要问题J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1(1):1619.3 张波,高廷耀. 倒置A2/O工艺的原理与特点研究 J .中国给水排水.16(7):1115.4 王社平,鞠兴华,彭党聪.城市污水处理厂初沉池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22(5)5 鞠兴华,王社平,彭党聪.拟建污水厂生化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测定J .中

24、国给水排水.22(11):6黄宁俊1 王社平1 ,2 王小林1 李建洋3 刘丹松1 郑宁1 杜锐1 王建军1(1 西安市市政设计研究院,西安 710068;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西安 710055 ;3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兰州 730000;)75. 严煦世、范瑾初,给水工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7.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 1 册,常用资料,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8.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所,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 5 册,城镇排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9.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所,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 9 册,专用机械,北京:10.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所,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 11 册,常用设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1.排水工程下册(第四版) 张自杰 主编顾夏声 主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