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87.79KB ,
资源ID:174147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4147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病理生理学第八章.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病理生理学第八章.docx

1、病理生理学第八章第八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大量促凝物质入血,使机体凝血系统被激活,引起以广泛的微血栓形成和凝血机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由于微血管堵塞、凝血因子消耗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临床表现为严重的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及贫血。DIC发生发展十分迅速,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将严重威胁病人生命。第一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原因和发病机制 引起DIC的疾病有数十种,其中DIC常见的原发性疾病见表8-1。 表8-1.发生DIC的常见的原发性疾病-败血症、病毒血

2、症烧伤、创伤、挤压伤血管内溶血、输血反应羊水栓塞、胎盘早期剥离、死胎滞留白血病、恶性肿瘤转移严重肝脏疾病- DIC发生机制十分复杂,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各种因素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和组织损伤,分别启动了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以凝血机能失常为主的病理生理改变。一、血管内皮损伤,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 细菌、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创伤及大手术、缺氧、酸中毒等均可引起血管内皮损伤,使内皮下的胶原暴露,由于其表面带有负电荷,可使血液中流动的无活性的凝血因子激活()而启动了内源性凝血途径。因子激活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固相激活,即因子与胶原或内毒素等表面带有负电荷的物质接触时,其精氨酸上

3、的胍基在负电荷影响下,构型发生改变,使活性部分(丝氨酸残基)暴露而被激活,因此, 因子又名接触活化因子。另外一种激活形式为液相激活,即因子或活化的因子在激肽释放酶、纤溶酶或胰蛋白酶作用下,生成碎片f,它就是激肽释放酶原激活物(prekallikrein activator, PKA)。 因子激活后可带来如下的反应:1. 因子激活后,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即从a因子被激活到因子形成的过程。2. 活化的因子(a)可使血浆激肽释放酶原(prekallikrein, PK)转变为激肽释放酶(kallikrein, KK),它能迅速水解血浆中的高分子量激肽原(High molecular weight k

4、ininogen, HMW-K),生成缓激肽(bradykinin, BK),后者可促进平滑肌驰张因子的释放,细胞合成并释放PGE,引起小血管扩张。生成的激肽释放酶又可进一步使因子活化,加速了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反应。3. a因子还可激活纤溶、补体系统,进一步促进DIC的发展,带来细胞损伤。、组织损伤,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 在大手术、严重创伤、产科意外(如胎盘早期剥离、官内死胎等)、恶性肿瘤或实质性器官严重破坏时,有大量的组织因子(即凝血因子)或称组织凝血活酶(tissue thromboplastin, TTP)释放入血而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也就是从组织因子的释放到因子激活的过程。 组织因子是一种

5、脂蛋白复合物,含有大量磷脂,广泛存在于人、动物的组织细胞中,脑、肺和胎盘的含量尤为丰富。感染、组织损伤、内毒素血症时组织因子释放入血浆,在钙离子存在的条件下,组织因子与因子结合,形成复合物,后者激活因子生成活化的,并与Ca2+、因子和血小板磷脂相互作用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逐步完成凝血过程。、血细胞大量破坏,释放促凝物质(一)、红细胞大量破坏 血型不合的输血、蚕豆病、恶性疟疾、急性溶血性贫血时,红细胞大量破坏并伴有较强的免疫反应的情况下,易引起DIC。红细胞破坏时,一方面可释放出ADP,激活血小板,释放出血小板因子(PF3),促进凝血反应,另一方面,红细胞膜内磷脂有直接的促凝作用。(二)、白细胞

6、大量破坏正常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内含有促凝物质。在内毒素作用或白血病化疗后易诱发DIC,内毒素可使中性粒细胞合成和释放组织因子;白血病时白细胞大量破坏,或者由于化疗的杀伤作用,使细胞内的凝血活酶样物质释放入血,从而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引起DIC。(三)、血小板损伤内毒素、免疫复合物、凝血酶等均可直接损伤血小板;另外,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内皮下的胶原和纤维暴露,引起局部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血小板粘附是指血小板粘附于血管内皮下成分,如胶原、弹性蛋白等。血小板表面的糖蛋白Ib(glycoprotein Ib,GPIb)对血小板粘附起重要作用,GPIb通过血浆因子VW(Von Willebrand

7、 因子VW),使血小板与内皮下组织粘连。正常人的血循环中,血浆VW因子不能直接与GPIb结合,只有血管内皮损伤暴露内皮下成分(如胶原)时,VW因子首先与胶原结合,发生构形改变而获得结合功能,GPIb与VW结合导致血小板粘附。在血流切变率较高的条件下,VW因子对血小板粘附是至关重要的。当血流切变率较低时,血小板的粘附不依赖与VW因子的介导,此时其它血小板粘附受体可能起重要作用。血小板聚集是血小板参与止血和血栓形成的重要环节。当血小板粘附于血管破损处或受到凝血酶等活化剂作用被活化后,活化的血小板表面的另一些糖蛋白(GPb/a)表达出与纤维蛋白原结合功能,一个纤维蛋白原分子可以至少和两个GPb/a结

8、合,在钙离子参与下,血小板之间“搭桥”使血小板聚集。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可形成血小板团块,堵塞微血管;被激活的血小板释放ADP、5-HT(5-羟色胺)、TXA2(血栓素A2),又可进一步激活血小板,促进DIC发生,血小板释放的多种促凝因子(血小板因子3 PF3,血小板因子4 PF4等),可直接促进血液凝固。一般来说,在DIC发病中,血小板多起继发作用。四、外源性促凝物质入血 某些物质,不但能损伤血管内皮和组织诱发DIC,还可直接激活凝血因子促进DIC的发生。 毒蛇或毒蜂的毒液中含有蛋白水解酶,有组织因子样作用,当机体被咬伤后,可使外部凝血途径激活。某些毒蛇还可直接分解纤维蛋白原或纤维蛋白。 细菌、

9、病毒、内毒素、饱和脂肪酸入血,能直接激活因子,启动内部凝血途径。胰腺炎时,胰蛋白酶入血,可直接分解纤维蛋白原或纤维蛋白。 羊水中含有胎粪、脱落的胎儿表皮等颗粒物质,具有较强的促凝活性,可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例如,将羊水注入动物体内,可复制出DIC的模型。 某些药物(如高分子量右旋糖酐、左旋门冬酰胺酶)可直接激活因子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五、蛋白C缺乏或活性下降 蛋白C是体内重要的天然抗凝系统,对凝血瀑布反应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该系统由蛋白C(protein C, PC)蛋白S(protein S, PS)和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llutin, TM)和PC抑制物(PC inhibit

10、or, PCI)组成。 PC由肝脏合成,分子量约62000道尔顿(人),生物半衰期为10 h 。正常情况下,PC是无活性酶原,当被内皮细胞上的凝血酶-TM复合物激活后,形成具有活性的PC(active PC APC),是一种强抗凝剂,其抗凝作用是通过蛋白水解作用灭活因子V(Va)和因子a(a)而实现的。当肝脏受损时,可使血浆PC水平降低,减弱了对Va及a的灭活作用,促进凝血过程。动物实验证明,给活化的蛋白C可防止大肠杆菌诱发的DIC。六、纤溶活性改变 体内纤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清除沉积于血管壁的纤维蛋白、溶解血凝块,维持血流通畅。纤溶系统主要由纤溶酶原(plasminogen)、纤溶酶原激活物(

11、plasminogen activator, PA)和激活物特异性抑制剂( PA inhibitor, PAI)、纤溶酶(plasmin)以及纤溶酶抑制剂组成。PA分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尿激酶型(u-PA)两种,前者是血管内生理性纤溶酶原活化剂,而后者主要在血管外组织中形成纤溶酶,起纤溶活化作用。传统观点认为,DIC时,由于凝血系统被激活,在广泛的血管内凝血基础上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继发性的激活了纤溶系统。但一些研究表明,纤溶系统的激活也可以是直接的,如临床研究发现败血症病人早期纤溶系统被激活,随后被抑制。其机制之一是由于某些细胞因子(TNF- )促使内皮细胞释放t-PA和u-

12、PA增多,从而激活纤溶酶而不依赖于凝血系统的激活。随后由于纤溶酶原活化素抑制物(PAI-1)的介导,使纤溶系统活性受到抑制。 启动纤溶过程的关键因子为t-PA,剧烈运动、应激反应、休克、缺氧等生理和病理过程均能影响t-PA活性,而缺氧和细胞因子(TNF、IL-1等)也能使PAI释放增加,抑制纤溶系统。上述各种原因所致DIC的发生机制如图(8-1) 所示。第二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诱发因素一、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机能降低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具有清除血循环中的凝血物质、激活的凝血因子、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 FDP)及其它促凝物质的作用。当单核吞噬细胞

13、系统机能障碍时,消除凝血物质的作用减弱,可促进DIC的发生。如严重的革兰阴性细菌所致内毒素休克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因吞噬大量的细菌或内毒素而使其功能处于“封闭”状态,此时机体再与内毒素接触就易发生DIC。 全身Shwartzman反应是由于降低了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功能所引起的。即给家兔静脉注入非致死量的内毒素,于24 小时后再次注入内毒素则引起动物休克、出血、甚至因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死后解剖发现多数器官微血管内有广泛的微血栓形成,为典型的DIC表现。它的发生机制是,由于第一次注射内毒素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噬了内毒素和纤维蛋白而使其机能“封闭”,当再次注入内毒素时,该系统清除和灭活内毒素及

14、激活凝血因子的能力下降,因而引起DIC。二、 毛细血管血流缓慢常见于休克、低血容量、低血压、心力衰竭及高粘血症等情况。若毛细血管血流减慢的同时又有大量的促凝物质进入循环,此时极易诱发DIC。以休克为例,其诱发DIC的机制可以是:1.休克时微循环血流减慢,易引起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并导致微血栓形成。2.休克时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血液浓缩并伴有血液粘度增加。3.休克时组织缺血、缺氧易产生酸中毒,带来血液凝固性增加(见下述)。4.休克失代偿期,组织缺血、坏死可致组织因子释放入血。三、血液高凝状态常见于组织缺氧及酸中毒、妊娠及某些药物使用不当。1.缺氧和酸中毒缺氧和酸中毒均能损伤血管内皮,使内皮下胶原暴露

15、,激活因子,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酸中毒时,肝素的活性下降,生理性抗凝机制减弱;促进血小板聚集并释放促凝因子增加。因此,酸中毒、缺氧是引起DIC的一个重要因素。2.妊娠妊娠后(3周)母体内血小板及多种凝血因子(、及等)增多,抗凝血酶(AT-)、t-PA和u-PA等抗凝血的物质减少;另外,来自胎盘的纤溶酶原活化素抑制物(PAI-2)增加,使纤溶系统抑制而凝血活性相对加强。妊娠后,孕妇血液凝固性逐渐升高,到妊娠末期,血液呈明显的高凝状态,若出现产科意外(如宫内死胎,羊水栓塞、胎盘早期剥离等)时易导致DIC。3.药物使用不当 对于有DIC发生倾向的病人,不适当地应用纤溶酶抑制(如6-氨基已酸),减少纤维蛋白的溶解来阻制纤溶过程,破坏体内凝血与抗凝血之间的平衡,可促进DIC的发生。临床上不恰当地应用对羧基胺亦可造成纤溶系统的过度抑制、血液粘度增高时,促进DIC形成。、肝功能严重障碍 肝细胞受到明显损伤时,产生的抗凝血物质减少,同时对已激活的凝血因子的灭活作用减弱,因而增加了血液的凝固性。肝细胞大量坏死,又可释放组织凝血活酶样物质。因此,当肝细胞功能严重受损时,可加剧和促进D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