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250.56KB ,
资源ID:1738621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3862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九年级化学复习要点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九年级化学复习要点文档格式.docx

1、1、蜡烛燃烧火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其中外焰最亮、温度最高,木棍碳化最大,内焰亮度最低,温度最低,木棍碳化最小。特体加热要在外焰加热。2、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水。(二)认识化学仪器水槽、烧瓶、量筒、集气瓶、烧杯、燃烧匙、坩埚、漏斗、锥形瓶、滴瓶、三角架、蒸发皿、铁架台。(三)药品取用1、固体药品取用: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用药匙取用,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镊子取用。取用大块的药品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2、液体取用:液体药品通常保存在细口瓶里,有些易挥发的液体要放在棕色瓶里。常用

2、量筒量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读成数小于实际体积,俯视读数大于实际体积。直接倾倒:直接倾倒时,细口瓶的塞子要倒放在桌子上,防止塞子沾上灰尘,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洒出来)缓慢地倾倒,细口瓶的标签要朝向手心(防止瓶口的残液腐蚀标签,避免以后不知道此瓶里装的是什么药品),取完后要立即盖紧瓶塞(避免泼洒),并放回原处(方便下次取用)。滴管取用应注意的事项:取液后的滴管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一是怕沾污试剂,二是怕腐蚀滴管橡胶胶帽。(四)物质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不能向燃着的酒精里添加酒精;不能用酒精灯点烧另一酒精灯;洒精灯的火应用灯帽盖来。万一酒精洒

3、在桌子上烧起来,应用湿抹面扑盖。2、加热操作:用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略微倾斜(加大受热面积,使受热更均匀),放在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加热时要让试管在火焰上来回移动(使受热均匀)。3、加热注意事项:加热试管不能直接对着人,避免溶液沸腾时喷出烫伤人;加热时试管外表应擦拭干净,不能有水,避免受热均引起试管炸裂;液体加热至沸腾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避免炸裂。4、试管壁为什么如此薄:壁薄,传热更均匀,不易炸裂。(五)仪器清洗: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取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空气 (一)空气的组成(按体积计算):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

4、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二)概念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它们是纯净物。如氧气、氢气等。2、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如空气、所有溶液、所有合金等。(三)气体的区分1、氧气:无色、无味、气态,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化学性质活泼。2、氮气:化学性质较不活泼(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作保护气,如灯泡中充氮延长使用寿命。氮气无色、无味、气态,不溶于水。3、稀有气体:化学很不活泼,如氦、氖、氩、氪和氙,叫惰性气体(一般情况下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常作保护气,隔绝空气。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光源。(四)空气质

5、量日报1、包括的内容: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2、空气污梁指数的项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3、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二、氧气(一)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是与的氧气发生反应,由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相对较少,因此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关键点:反应物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物是一种物质。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氧具有氧化性。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是较剧烈的氧化反应。还有一种是缓慢氧化反应,就是氧化进行得很慢,

6、甚至不容易被察觉。(三)需要记住的化学反应式 三、制取氧气(一)概念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本身在反应前后无任何变化同,包括质量和化学性质。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3、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反应物为一种;生成物为两种或两种以上。(二)需要记住的制氧气的化学反应式(三)制取氧气装置:包括气体发生装置、气体收集装置。(四)氧气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一)水的组成1、

7、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电解水实验过程中,正极收集到的是氧气,负极收集到的是氢气。 这是分解反应。在水的分解反应中,有新物质氢气和氧气生成,但反应前后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没有变化。2、概念3、氢气是最轻的气体,密度最小。4、关键点: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种元素为氧元素。(二)分子和原子1、分子与原子的关系: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2、分子、原子的特性:真实存在;分子的质量轻、体积小;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汽油的挥发,煮饭时能闻到香味都是分子不停运动所造成的);分子间有间隔。3、运用分子、原子来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分子、原子没有改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如:相同质量

8、的同一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所占体积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间隔不同的原因;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原因。化学变化: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成新的分子,它的实质是分子变了,原子不变,记住:化学变化中原子永远不变,只是发生了重新组合。水分解成氧元素和氢元素:即是水分子分解(发生变化),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不变,但分解后2个氢原子结合组成1个氢分子,2个氧原子结合组成1个氧分子。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粒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分子。(三)水的净化在课本P54页。一定要记住P65-

9、67页:最轻的气体氢气。氢气的质量是0.089g,纯净的氢气能够燃烧。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氢气+氧气燃烧生产水,并产生大量的热,是化合反应。要记住纯净的氢气燃烧时很安静,不会发生爆炸,但如果氢气纯度不够,在烧烧时因为要产生高热,所以容易发生爆炸。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一)原子的构成1、核电荷数(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不读不写。Ar质子数+中子数。因数电子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二)元素1、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元素、原子、分子

10、、物质的关系3、元素的名称、符号:课本P75页。4、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该元素或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几个原子就在元素前加几。5、元素分类:有“钅”字旁的是金属元素;有“石”字旁的是固态非金属元素;有“气”字头的是气态非金属元素;有“氵”字旁 的是液态非金属元素;汞是例外,通常状况下它是液态金属元素。6、元素周期表:(1)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18个纵行(一个纵行叫一个族,因为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所以共有16个族)。(2)元素周期表的排列: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叫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7、地壳里各种元素的含量:氧硅铝铁钙钾镁氢其他

11、。(三)离子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电子离原子核越远,活动力越大;离原子核越近,活动力越小。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7层:KLMNOPQ(1层2层3层4层5层6层7层)。原子结构示意图2、排列规律:各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2个(N表示层数),但最外层不超过8个,次外层不超过16个。3、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的电子数目,与元素的化学性质有密切关系。最外层的电子数为8个的元素,该元素的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如稀有气体);最外层的电子数为1-3个的元素,该元素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失去最外层电子成为阳离子(如金属元素);最外层的电子数为4-7个的元素,该元素的化

12、学性质不稳定,易获得电子组成8个的稳定结构,成为阴离子(如非金属元素)。(四)化学式与化合价1、概念:课本P82-83。2、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课本P85。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P90-102页。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为什么会有质量守恒呢?那是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只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成生成其他物质,但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2、化学方程式的结构:反应物、反应条件(加热常用“”号表示)、生成物。3、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关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相同、原子的数量相等。P9

13、7-98页4、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1)正确写出反应式,并配平。(2)从相对原子质量表中查出各原子的相对质量,并采用交叉相乘法求出结果。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性质1、碳的性质:不活泼,化学性质稳定;可燃性;还原性;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碳的不活泼性指在常温;碳的还原性指在高温。2、还原反应:在化学反应中,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在还原反应中,被夺去氧的化合物发生的是还原反应,是氧化剂;得到氧的物质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是还原剂。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记住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式2、记住一氧化碳和木炭一样具有还原性。3、记住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第七单元:

14、燃料及其利用 一、燃料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2、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是燃烧的三个条件。二、灭火的方法和原理1、原理:灭火的原理是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使其燃烧反应停止。2、方法: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三、爆炸1、形成的条件: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2、概念: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三、燃料和热量1、化石燃料: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

15、,我们常称它们为化石燃料。为什么叫化石燃料呢?那是因为煤、石油、天然气是很多年前的植物或动物埋入地底,受高温、高压的作用经过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四、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总起来讲,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需要考虑两点: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2、燃料燃烧不充分时,不仅使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减少,浪费资源,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CO等物质,污染空气。五、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1、煤的燃烧:形成酸雨。2、汽车用燃料的燃料: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六、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1、乙醇(酒精):乙醇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氢气

16、:氢气本身无毒,极易燃烧,燃烧产物是水,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但由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等原因,目前还不能被广泛应用。氢气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锌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附录:要看,要记住。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一、金属材料1、金属具有很多共同的物理性质:常温下都是固体(汞除外);有金属光泽;大多数为电和热的优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2、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3、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

17、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等也更好。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2、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都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但反应剧裂程度不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三、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我国是世界上已知矿物种类比较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其中钨、钼、钛、锡、锑储量居世界前列,铜、铝、锰等储量在世界上也占有重要地位。2、铁的冶炼3、课本P19页。第九单元:溶液的形成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

18、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2、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3、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溶质可以是液体、固体、气体。4、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二)关键点:1、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液态氧、蒸馏水、无水酒精等都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它们都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2、溶液中溶质不一定是一种物质。3、溶液体积不等于溶质体积加溶剂体积,因为溶质溶解于溶剂中,溶质与溶剂之间有间隔,所以体积不同。4、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做溶质,液体做溶剂;当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

19、叫做溶质;但如果其中一种是水,不管水量多与少,一般把水叫做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是水溶液。5、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等溶于水放热,与水反应的氧化钙、氧化钾等放入水中也放热;硝酸铵等溶于水吸热;大多数物质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如氯化钠、碳酸钙。二、溶解度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饱和溶液。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3、溶解度:(1)固态物质的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

20、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2)气体的溶解度:指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下,所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温度: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压强: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3)多数固体的溶解度承受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也有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如熟石灰)。1、饱和度:一定要指明在一定溶剂里;在一定温度下;随着溶质、溶剂的增加、温度的升降可以改变溶液的饱和度和不饱和度。2、对于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来说,如果蒸发溶剂,则溶解在这些溶剂中的溶质就析出,且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固定的。析出的物质包括溶质和溶剂,

21、析出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剩下的饱和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3、溶解度四个要素:一定温度;100g溶剂;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单位g)。4、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全解P77页。三、溶质的质量分数1、溶质的质量分数:2、溶质质量分数关系式中的各种量都是以质量表示的,不得以体积数据代替。在计算中如需把体积换算成质量,可以通过密度来计算: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3、溶质质量是指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的溶质的质量,不包括未溶解或结晶析出的溶质的质量。如果某种溶质放入某溶剂中,达到溶液的饱和度只能溶解部分溶质,那么在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时,只计算溶解的溶质的质量,而不是放入溶剂中的质量。第十章 酸和碱 一、

22、常见的酸1、酸碱指示剂:石蕊和酚酞溶叫做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 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红色,遇碱溶液变成蓝色。 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成红色。2、几种常见的酸:硝酸(HNO3)、醋酸(CH3COOH)、H2SO43、除铁锈化学方程式二、几种常见的碱: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钾(KOH)、氨水(NH3H2O)。三、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四、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60页。五、酸和碱的化学性质:P66页。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如果两种酸敞放在空气中,浓硫酸因为吸酸而质量增加

23、,浓盐酸因为挥发而质量减少。浓硫酸还具有脱水性。与吸水性不同,它只是按水的比例脱去物质中的氢元素、氧元素。酸溶液一定显酸性,碱溶液一定显碱性;盐溶液显酸性、碱性、中性;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NaCL、Na2SO4、KNO3溶液呈中性,Na2CO3溶液呈碱性)。PH可以反映溶液的酸碱度,但不能反映是否是酸、碱还是盐溶液。测定溶液酸碱度的PH试纸,在使用前应保持干燥,如果预先用水润湿,则测得结果数值偏小。原因:预先用水润湿PH试纸,相当于对待测液进行了稀释。如果待溶液呈中性,该操作对测定结果无影响;如果待测溶液呈碱性,该操作会导致测得的PH值偏小;如果待测溶液呈酸性,该操作会导致测得的PH偏大。六、一定要记住试纸遇酸、遇碱的颜色变化。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