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8 ,大小:60.79KB ,
资源ID:1738413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38413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运动解剖学课堂教学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运动解剖学课堂教学Word下载.docx

1、 (一)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二)为运动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三)为学习后继课程奠定基础。三、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一)基本观点:1进化发展的观点。(有机体变化发展及与外界环境相统一的观点。2形态结构与功能统一的观点。3有机体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4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观点。(二)基本方法:1 尸体解剖法2 组织切片法3 组织化学法4 活体研究法5 动作分析法6 各种仪器研究法四、运动解剖学的发展简史(自学)。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人体解剖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与工业、军事和体育运动的发展密切相关。18世纪前,运动解剖学在解剖学和力学的发展中发展。19

2、世纪20世纪初,由于体育运动的开展和军事训练的需要,对人体运动的研究也逐渐发展起来。20世纪40年代以来,随着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学科相继建立,运动解剖学也成为体育科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70年代,苏联学者将运动解剖学与人类学结合起来,发展了运动形态学,并将其应用于运动员选材方面。20世纪50年代,我国各体育院校(系)将人体解剖学列入必修基础课。60年代初,著名解剖学家张鋆教授首先在我国提出了运动解剖学的概念,他认为“解剖学亦可用于体育运动,用以分析各种运动所需要的肌肉和关节,可以叫做运动解剖学”。1961年,我国体育专业通用的第一部人体解剖学教材在上海编写出

3、版,对我国运动解剖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1978年,我国第一部运动解剖学教材在北京正式问世。80年代以来,在运动解剖学教材建设方面出现了统编与自编共存的局面。各体育院校(系)普遍建立了专门的实验室和配套的教学设施,并积极开展科研工作。近年来,广大运动解剖学工作者在教学、科研方面努力工作,不断开拓创新,为运动解剖学的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五、解剖学定位术语:(一)、人体解剖姿势:人体标准的解剖姿势为身体直立、双眼平视、手臂下垂、掌心向前、两足并立,脚尖向前。(二)、常用的方位术语:以人体解剖学姿势为基准,规定下列一些术语:1 上:靠近头部称为上。2 下:靠近足部称为下。3 前:靠近腹面称为前。4

4、 后:靠近背面称为后。5 浅:靠近体表或器官表面称为浅。6 深:远离体表或器官表面称为深。7 内侧:靠近身体正中面为内侧。8 外侧:远离身体正中面为外侧。以上术语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9 近端:指四肢的近躯干端。(四肢靠近与躯干相连接的部分为近端)10远端:指四肢的远躯干端。(四肢远离与躯干相连接的部分为远端)11桡侧:指前臂的内侧。12尺侧:指前臂的外侧。13腓侧:指小腿的外侧。14胫侧:指小腿的内侧。以上术语适用于四肢。(三)人体基本轴与基本面轴和面是描述人体器官形态,尤其是叙述关节运动时的常用术语。人体可人为的分为三种相互垂直的轴,即:垂直轴、矢状轴和冠状轴。依据上述三种轴,人体还可设立相

5、互垂直的三种面,即矢状面、冠状面和水平面。1 人体基本面:(1)矢状面:沿身体前后径所作的与地面垂直的切面称为矢状面。其中,通过正中线的矢状面称为正中面。(正中线:沿身体前、后面所作的垂线,其将人体分为左、右相等的两部分,称为人体的前、后正中线。(2)额状面:沿身体左右径所作的与地面垂直的切面,又称为冠状面。(3)水平面:横断身体,与地面平行的切面,又称为横切面。2人体基本轴:(1)额状轴:横贯身体、垂直通过矢状面的轴,又称为冠状轴。(2)矢状轴:前、后贯穿身体、垂直通过额状面的轴。(3)垂直轴:纵贯身体,垂直通过水平面的轴。思考题:1、怎样理解运动解剖学的概念?2、为什么要学习运动解剖学?3

6、、怎样学习运动解剖学?4、举例说明运动解剖学的基本定位术语。第二次课 人体结构概况教学任务:1.了解细胞与细胞间质的基本结构、及细胞周期、细胞生长、分化、衰老、死亡的概念。2.掌握基本组织的构造、功能。重点和难点:1.骨、软骨组织;2.骨骼肌组织;3.神经组织的。构成人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cell,细胞与细胞之间存在着细胞间质 intercellular substance。细胞间质是由细胞产生的不具有细胞形态和结构的物质,它包括纤维、基质和流体物质(组织液、淋巴液、血浆等),对细胞起着支持、保护、联结和营养作用,参与构成细胞生存的微环境 microenvironment。众多形态相似

7、功能相近的细胞由细胞间质组合成的细胞群体叫做组织tissue,人体组织有多种类型,一般传统地将之属于四种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以一种组织为主体,几种组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的器官organ。一系列执行某种同一功能的器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系统system。构成人体的系统有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接和肌,是人进行劳动、位移与维持姿势等各项活动的结构基础;内脏诸器官分别组成了消化系统-担负摄入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残渣排出;呼吸系统-进行气体交换;泌尿系统-排出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终极产物;生殖系统-产生生殖细胞并形成新个体以延续种

8、族;以及将上述执行新陈代谢的各系统联系起来,为它们提供营养物质并运输代谢产物的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包括中枢部分的脑和脊髓和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以及做为特殊感受装置的感觉器官,它们感受人体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并产生适当的应答;此外,还有散在于身体中功能各异的内分泌腺。人体各系统既具有本身独特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又在神经系统的统一支配下和神经体液的调节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协同配合,共同完成统一的整体活动和高级的意识活动,以实现与瞬息万变的内外环境的高度统一。一、细胞与细胞间质(自学)(一)细胞与细胞周期1、细胞的形态结构:膜(生物膜的概念及结构特点)、质(线粒体及核蛋白小体的作用)、核(膜、质、

9、仁)。细胞核:(1)核膜、核液(基质、核仁、染色质)。功能:主要是细胞内遗传信息储存、复制转录的主要场所。构造:核膜(双层膜)有小孔,半通透性,有选折和渗透作用。核液(核基质)与细胞基质相似。内含核仁与染色质。(2)核仁:位置、形状、数量、大小。由蛋白质与核糖核酸(RNA)构成,调节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3)染色质:易被缄性染料着色得名,呈颗粒、块状,分螺旋化程度高与不高两种。由蛋白质与脱氧核糖核酸(DNA)构成。细胞分裂形成23对染色体。其中1对为性染色体,22对为常染色体,是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细胞器(见下列表)细胞器名称形态结构基本功能线立体椭圆形或棒状内膜形成嵴供给细胞能量内网器(高尔

10、基体)扁平囊、大、小泡囊分层、形成生成面与成熟面对蛋白质进行加工、浓缩、储存、转运、吐泡内质网(分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粗面:扁平囊泡滑面:附有核糖核蛋白体不附核糖核蛋白体合成蛋白质主要场所,功能复杂,能调节离子浓度溶酶体液泡状薄层单位膜包裹,内含酸性水解酶消化分解细胞内细菌异物衰老死亡结构中心体细胞核附近9组微管的圆筒状结构分裂细胞2、细胞周期(代谢、生长、分化、繁殖、衰老及死亡)(二)细胞间质1、基质(液态、固态、半固态)2、纤维(网状、胶原、弹性)二、基本组织(一)上皮组织上皮组织 epithelial tissue由密集的上皮细胞组成,细胞间质很少。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

11、上皮组织内无血管。一般将之从功能上分为被覆上皮和腺上皮,前者覆盖于身体表面或衬于体腔或管腔的腔面,后者是构成腺器官(如肝脏、胰腺)的主体组织。被覆上皮按其组成细胞的层次分为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后者由多层细胞构成;又可依构成细胞的形态分为扁平上皮、立方上皮和柱状上皮。1单层扁平上皮(心、血管、淋巴管内腔腔面、胸膜、腹膜、心包膜、关节腔的表面、) 2单层立方上皮(肾小管管壁)3单层柱状上皮(胃肠道的粘膜上皮,子宫内腔腔面等) 4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呼吸管道的腔面等) 5复层扁平上皮(皮肤的表皮(含角化层、指甲、毛发)口腔、食管、阴道等腔面) 6复层柱状上皮 (眼睑结膜、男性尿道的腔面等)7变移上皮

12、(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的腔面) (二)结缔组织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由大量的细胞间质和散在于其中的细胞组成。细胞间质包含基质、纤维和组织液等。结缔组织在人体分布广泛,几乎遍布所有器官。其中,除了松软的起连接作用的固有结缔组织外,人体的血液组织、骨和软骨组织均属结缔组织。固有结缔组织依其结构和功能又可分为疏松结缔组织和致密结缔组织。1、疏松结缔组织loose connective tissue广泛分布于器官之间、组织之间和细胞之间其结构特点是大量的细胞间质中基质较多而纤维较少的,纤维主要有粗的胶原纤维和细的弹性纤维,细胞少而种类甚多,主要有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以及能够游走的

13、巨噬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等。由于它结构疏松,呈蜂窝状,所以又称为蜂窝组织。分布于皮下组织(浅筋膜)、筋膜间隙,器官之间和血管神经束的周围。具有连接、支持、防御、营养和创伤修复等功能。疏松结缔组织中如大量脂肪细胞聚集,形成脂肪细胞团,并被疏松结缔组织分隔成小叶,称为脂肪组织adiposetissue。脂肪组织分布于皮下组织、黄骨髓、大网膜、腹膜外以及肾被囊中,约占成人体重的10%,具有贮存、保持体温、缓冲震荡和参与脂肪代谢产生热能等作用。2、致密结缔组织dense connective tissue的特点是间质中纤维粗大,排列致密,但基质量少,细胞成分也很少。人体的肌腱和腱膜就是由致密的结缔组

14、织构成的,腱的结构特点是粗大的胶原纤维束沿着受力的方向排列,致密且互相平行,中间夹有成行排列的的特化的成纤维细胞-腱细胞。构成真皮、深筋膜、脏器被膜、骨膜、关节囊纤维层和韧带以及纤维心包等的组织是另一种致密结缔组织,其特点是粗大的胶原纤维交织成致密的板层结构,仅有少许的基质和成纤维细胞散在其间。主要起支持、保护和连接作用。此外,尚有以弹性纤维为主体构成的弹性结缔组织elastic onnective tissue, 如项韧带和椎弓之间的黄韧带,就主要由粗大的弹性纤维平行排列成束所构成,以适应脊柱运动弹性和柔韧的需要。规则致密结缔组织结构特点:主要由紧密而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组成,纤维之间少量的基

15、质相连接。纤维排列方向与承受的牵拉方向一致。细胞少,主要夹在纤维素之间的成纤维细胞,通常为腱细胞。如腱细胞损伤时,再生能力强。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结构特点:纤维来互相交织,纤维的排列方向多与器官所承受机械力和张力的方向一致。3、软骨与骨 (1)软骨(软骨陷窝) 透明软骨、弹性软骨、纤维软骨。(2)骨(骨陷窝、骨小管;板层)骨松质、骨密质。4、网状结缔组织5、血液、淋巴(三)肌组织肌组织muscle tissue由肌细胞或称肌纤维muscle fiber组成。按其存在部位、结构和功能不同,可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1、骨骼肌skeletal muscle是分布于躯干、四肢的随意肌,肌纤维呈细

16、长圆柱状(长130mm,直径10300mm,直径10100m),有多个直至数百个细胞核,位于纤维的周缘部。肌的外面是由结缔组织构成的肌外膜epimysium,肌外膜内含血管和神经,伸入肌内将肌分隔为若干肌束,本身构成包裹肌束的肌束膜perimysium, 并进而又伸入到每条肌纤维的周围,构成富含毛细血管和神经纤维的肌内膜endomysium。这些结缔组织除对肌组织具有支持、保护和营养作用外,还可调整单个肌纤维和肌束的活动。肌纤维的肌浆内含许多与细胞长轴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myofibril,每条肌原纤维均由明带和暗带相间的结构构成,各条肌原纤维的明带和暗带又排列于同一水平上,因而,肌纤维显示出明

17、暗交替的横纹,所以又称横纹肌striated muscle, 肌纤维收缩时,肌原纤维暗带的长度不变,与暗带两端相邻的明带变短。骨骼肌受躯体神经支配,受意识控制,属随意肌,收缩快速、有力,但易疲劳。骨骼肌因其细胞内的线粒体数目及发达程度、血红蛋白的含量所决定的能量代谢的途径不同而适应不同的收缩速度,一般可分为快缩肌白、慢缩肌红和居间型。2、平滑肌smooth muscle主要分布于内脏和血管的壁,所以又叫内脏肌visceralmuscle。平滑肌纤维呈梭形,无横纹,细胞核位于肌纤维中央。纤维的长短不一长者可达200m,短者仅20m,前者见于肠壁肌层,后者见于小血管壁,一些生理上伸缩大的器官,如妊

18、娠子宫其肌纤维可长达600m。平滑肌受内脏神经支配,不受意识控制,属于不随意肌。内脏平滑肌的特点是具有自动性,即肌纤维在脱离神经支配或离体培养的情况下,也能自动地产生兴奋和收缩 3、心肌 cardiac muscle主要分布于心脏壁,也存在于大血管的近心端。心肌纤维呈短柱状,也分支并互相吻合成网,核呈卵圆形位于肌纤维中央,可见双核并偶见多核。肌原纤维也有明带和暗带,因而也具有横纹。但心肌受内脏神经支配,属不随意肌,心肌收缩慢、有节律而持久,不易疲劳(四)神经组织(略)1、神经元神经元neuron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它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神经元由胞体和

19、突起两部分构成。胞体的中央有细胞核,核的周围为细胞质,胞质内除有一般细胞所具有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等外,还含有特有的神经原纤维及尼氏体。神经元的突起根据形状和机能又分为树突dendrite和轴突axon。树突较短但分支较多,它接受冲动,并将冲动传至细胞体,各类神经元树突的数目多少不等,形态各异。每个神经元只发出一条轴突,长短不一,胞体发生出的冲动则沿轴突传出。根据突起的数目,可将神经元从形态上分为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和多极神经元三大类。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可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又称传入神经元,一般位于外周的感觉神经节内,为假单极或双极神经元,感觉神经元的周围

20、突接受内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经胞体和中枢突将冲动传至中枢;运动神经元又名传出神经元,一般位于脑、脊髓的运动性神经核团内或周围的植物神经节内,为多极神经元,它将冲动从中枢传至肌肉或腺体等效应器;联络神经元又称中间神经元,是位于感觉和运动神经元之间的神经元,起联络、整合等作用,为多极神经元。2、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neuroglia数目较神经元,突起无树突、轴突之分,胞体较小,胞浆中无神经原纤维和尼氏体,不具有传导冲动的功能。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着支持、绝缘、营养和保护等作用,并参与构成血脑屏障。 3、神经纤维神经细胞胞体所发出的长的胞突轴索,表面上缠绕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膜,形成的能够传递神经兴奋

21、的结构称为神经纤维。据神经纤维的神经膜和轴索之间是否有由磷脂蛋白分子构成的髓鞘而划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两大类。第三次课 运动系统骨学概述1.掌握骨的构造、功能。2.了解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骨的构造;骨的长长和长粗的解剖学基理。 运动系统概述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种器官组成。骨以不同形式(不动、微动或可动)的骨连结联结在一起,构成骨骼skeleton,形成了人体体形的基础,并为肌肉提供了广阔的附着点。肌肉是运动系统的主动动力装置,在神经支配下,肌肉收缩,是运动的动力;牵拉其所附着的骨,骨起杠杆作用;以可动的骨连结为枢纽,产生杠杆运动。运动系统顾名思义其首要的功能是运动。即

22、使一个简单的运动往往也有多块肌肉参加,一些肌肉收缩,承担完成运动预期目的角色,而另一些肌肉则予以协同配合,甚或有些处于对抗地位的肌肉此时则适度放松并保持一定的紧张度,以使动作平稳、准确,起着相反相成的作用。运动系统的第二个功能是支持,包括构成人体体形、支撑体重和内部器官以及维持体姿。人体姿势的维持除了骨和骨连接的支架作用外,主要靠肌肉的紧张度来维持。运动系统的第三个功能是保护。众所周知,人的躯干形成了体腔,颅腔保护和支持着脑髓和感觉器官;胸腔保护和支持着心、大血管、肺等重要脏器;腹腔和盆腔保护和支持着消化、泌尿、生殖系统的众多脏器。这些体腔由骨和骨连接构成完整的壁或大部分骨性壁;肌肉也构成某些

23、体腔壁的一部分,如腹前、外侧壁,胸廓的肋间隙等,或围在骨性体腔壁的周围,形成颇具弹性和韧度的保护层,当受外力冲击时,肌肉反射性地收缩,起着缓冲打击和震荡的重要作用。一、骨的分类(一)、按形态分类1、长骨:多呈管状,位于四肢。有一个体及两个端。体部空且稍细为骨干,主要为骨密质构成。两端膨大称为骨骺,主要为骨松质构成。如:肱骨、股骨等。2、短骨:呈立方形,表面为骨密质,内部为骨松质。多分布于运动较复杂或受力较大的部位。腕部、踝部等。3、扁骨:呈板状,位于人体中轴或四肢带部。表面为骨密质,内部为骨松质。可保护内脏、为肌肉附着。肋骨、肩胛骨等。4、不规则骨:形状极不规则,表面为骨密质,内部为骨松质。椎

24、骨、髋骨等。此外,还有含气骨(如上颌骨)和籽骨(如髌骨)。(二)、按部位分类1、中轴骨:包括颅骨(29块)【面颅骨(15块)、脑颅骨(8块)、听小骨(6块)】和躯干骨(51块)【椎骨(26块)、肋骨(24块)、胸骨(1块)】。2、附肢骨:包括上肢骨(64块)【上肢带骨(4块)、自由上肢骨(60块)】和下肢骨(62块)【下肢带骨(2块)、自由下肢骨(60块)】二、骨的表面标志骨的表面由于肌腱、肌肉、韧带的附着和牵拉,血管、神经通过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种形态的标志,有些标志可以从体表清楚的看到或摸到,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判断人体结构位置的重要根据。1、骨面的突起:由于肌腱或韧带的牵拉,骨的表面生

25、有程度不同的隆起,其中明显突出于骨面的叫突;末端尖的叫棘;基底部较广逐渐凸隆的叫隆起,其表面粗糙不平的叫粗隆或结节,有方向扭转的粗隆叫转子;长线形的高隆起叫嵴;低而粗涩的叫线。2、骨面的凹陷:由于与邻位器官、结构相接触或肌肉附着的影响而形成。大而浅的光滑凹面叫窝,略小的凹叫小窝或小凹;长的叫沟;浅的如手指的压痕叫压迹。3、骨的腔洞:由于容纳某些结构或空气,或由于某些结构穿行所形成。一般将较大的空间称为腔、窦、房,小者叫小房;长的骨性通道叫管;腔或管的开口叫口或孔,边缘不完整的孔叫裂孔。4骨端的标志:骨端圆形的膨大叫头或小头,多为被覆着软骨的关节面,头下方较狭细处叫颈;椭圆形的膨大叫髁;髁的最突

26、出部分叫上髁。此外,较平滑的骨面叫面,是肌肉的附着处;骨的边缘称缘,缘的缺口或凹入都叫切迹,是血管、神经或肌腱的通过处。三、骨的构造作为器官的骨由骨膜、骨质、骨髓及血管、神经等构成。1、骨膜:由骨外膜和骨内膜构成。骨外膜一般分布于骨表面,其外层致密,内层疏松(可生成成骨细胞,参与骨质的形成。)骨内膜位于骨髓腔内(即骨松质骨小梁的网状间隙内表面的结缔组织膜上,此膜主要可产生破骨细胞,参与骨质的破坏。2、骨质:是骨的主要成分,按结构可分为骨密质、骨松质两种类型。骨密质厚、致密,坚硬、抗压、抗扭曲力强。有外环骨板、内环骨板、哈佛氏骨板(连同哈佛氏管称为哈佛氏系统或骨单位)和间骨板。骨松质往往形成杆状

27、或片状的骨小梁。骨小梁的排列方式与其所受外力有关(骨端呈现压力曲线和张力曲线)。3、骨髓:由网状组织和各种血细胞构成的,具有造血的功能。分为红骨髓、黄骨髓两种。骨髓bone marrow是柔软的富于血管的造血组织,隶属于结缔组织。存在于长骨骨髓腔及各种骨骨松质的的网眼中,在胚胎时期和婴幼儿,所有骨髓均有造血功能,由于含有丰富的血液,肉眼观呈红色,故名红骨髓。约从六岁起,长骨骨髓腔内的骨髓逐渐为脂肪组织所代替,变为黄红色且失去了造血功能,叫做黄骨髓。所以成人的红骨髓仅存于骨松质的网眼内四、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一)、化学成分(骨组织的细胞间质由有机质和无机质构成)1、有机物:由骨细胞分泌产生,

28、约占骨重的1/3,骨的胶原纤维和粘多蛋白使骨具有韧性。其中绝大部分(95%)是胶原纤维,其余是无定形基质,即中性或弱酸性的糖胺多糖组成的凝胶。2、无机物:主要是钙盐,约占骨重的2/3,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磷酸钙结晶),是一种不溶性的中性盐,呈细针状,沿胶原纤维的长轴排列。主要是使骨具有坚固性。(二)、物理特性:骨不仅坚硬且具一定弹性,抗压力约为15kg/mm2,并有同等的抗张力。这些物理特性是由它的化学成分所决定的。将骨进行锻烧,去除其有机质,虽然仍可保持原形和硬度,但脆而易碎。如将骨置于强酸中浸泡,脱除其无机质(脱钙),该骨虽仍具原形,但柔软而有弹性,可以弯曲甚至打结,松开后仍可恢复原状。成人骨有机物与无机物约为3:7,这种骨既有弹性又坚固。(儿童少年时期,骨的有机物含量相对较高,有机物与无机物可达1:1,此种骨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但容易变形;老年骨的无机物含量相对较高,有机物与无机物可达2:8,弹性小而脆性大,易骨折。五、骨化与生长1、骨的发生(1)膜内成骨:膜内成骨是在结缔组织膜的基础上经过骨化而成的骨。顶骨、额骨、锁骨等。(2)软骨内成骨:是在软骨的基础上经骨化而成的骨。2、骨的生长(1)骨的长长:骺软骨细胞不断的增生和不断的骨化,此种方式为软骨内成骨。(2)骨的长粗:主要是依靠膜内成骨的方式。3、骨化:软骨组织逐渐转化成骨组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