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71.01KB ,
资源ID:1736570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3657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细胞生物学复习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细胞生物学复习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3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4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5.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6.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7.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氢 、氧 、氮、 磷 、硫 、钙 、铁 、钠、 氯与镁等。8.构建任何类型的细胞所必需的两大基本结构体系:由脂蛋白构成的磷脂双分子层并镶嵌蛋白质的生物膜体系由核酸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遗传信息的复制与表达体系。9.所有细胞共同点:所有的细胞表面均有由磷脂双分子层与镶嵌蛋白质构成的生物膜,即细胞膜。所有的细胞都有两种核酸:即DNA和RNA.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核糖体。所有细胞的增殖都以一分为二的方式

2、进行分裂。10.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是迄今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有机体。11.病毒主要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核酸蛋白质复合体。12.有类似病毒的更简单的生命体,仅有一个有感染性的RNA构成,成为类病毒。13.根据核酸类型的不同,所有病毒可以分为两大类:DNA病毒与RNA病毒。14.蛋白质主要构成病毒的壳体,少数病毒带有酶蛋白与糖蛋白。壳体与核酸构成病毒的核壳体,又称核壳。15.根据动物病毒的形态主要可分为:立体对称型和螺旋对称型。16立体对称型病毒的壳体呈20面体,每一个面又呈三角形,核酸折叠在壳体之内。17.病毒的增殖必须在细胞内进行。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分别复制病

3、毒核酸与翻译病毒蛋白,然后将核酸与蛋白装配成病毒的基本结构。18.病毒的增殖过程简要叙述如下:病毒侵入细胞,病毒核酸的侵染病毒核酸的复制、转录与蛋白质的合成病毒的装配、成熟与释放。19.许多无包膜的病毒,释放速度很快。但病毒释放时,引起细胞崩解。有包膜的病毒是以出芽的方式释放,是细胞膜外卸的一种方式,是逐步释放的。20.从病毒侵入细胞到子代病毒的成熟释放称为增殖周期。21.认为病毒是细胞的演化产物的观点,其主要依据和论点如下:由于病毒的彻底寄生性,所有病毒毫无例外,必须要在细胞内复制与增殖,才能表现其基本生命现象,没有细胞的存在也就没有病毒繁殖。已经证明,有些病毒的核酸与哺乳动物DNA某些片段

4、的碱基序列十分相似。病毒可以看做是DNA与蛋白质或RNA与蛋白质的复合大分子,与细胞内核蛋白分子有相似之处。22.原核细胞最基本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两点:遗传的信息量小,遗传信息载体仅由一个环状DNA构成细胞内没有分化为以膜为基础的具有专门结构与功能的细胞器和细胞核膜。23.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支原体。24支原体具有多种形态性,因为没有细胞壁,形态可以随机变化。支原体的细胞膜与动物细胞膜类似,但自身不能合成长链脂肪酸或不饱和脂肪酸。支原体的环状双螺旋DNA较均匀地散布在细胞内,没有像细菌一样的核区。25一个细胞体积的最小极限直径不可能小于100nm,而现在发现的最小支原体细胞的直径已经接近这个极限。

5、(为什么)26.原核细胞的两个代表细菌和蓝藻.27.细菌有三种形态:球菌,杆菌,螺旋菌。28.细菌细胞没有典型的核结构,但绝大多数细菌有明显的核区或称类核。细菌的核区实际主要由一个环状的DNA分子组成。29大多数细菌DNA的双向复制模式称为模型。30.细菌细胞的表面主要是指细胞膜、细胞壁及其特化结构:中膜体、荚膜与鞭毛等。31.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选择性地交换物质:吸收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并且有分泌与运输蛋白质的作用。32.中膜体又称间体或质膜体,由细胞膜内陷形成,每个细胞膜内有一个或数个中膜体。33.所有细菌的细胞壁都具有的共同成分是肽聚糖,由乙酰氨基葡萄糖、乙酰胞壁酸与四五个短肽聚合而成

6、的多层网状大分子结构。34.青霉素的抑菌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壁酸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胞壁的形成。阳性菌因细胞壁的壁酸含量极高,故对青霉素很敏感;反之,阴性菌由于含量极少,对青霉素不敏感。35.荚膜是某些细菌表面的特殊结构,是位于细胞壁表面的一层松散的粘液物质。36.鞭毛是某些细菌的运动器官,与真核生物的鞭毛完全不一样,结构简单,由鞭毛蛋白构成。37.细菌细胞内除上述的核区DNA外,还存在可进行自主复制的遗传因子,称为质粒。38.质粒:核外具有自主复制能力的DNA分子,能够自发整合到核DNA中去,运用到基因工程,作为DNA的载体。39.某些细菌处于不利的环境,或耗尽营养时,就容易形成内生孢子,又称芽

7、孢。是对不良环境有强抵抗力的休眠体。40.蓝藻又称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又是最简单的自养植物类型之一。蓝藻应属于单细胞生物,但有些蓝藻经常以丝状的细胞群体存在。41.光合片层是位于细胞质部分的同心环样的膜片层结构,上面规则地排列着直径约35nm左右的小体,称为藻胆蛋白体。42.蓝藻细胞膜外有细胞壁和一层胶质层.蓝藻的藻体有单细胞体,群体和丝状体。4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基本差异: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结构与功能的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遗传装置与基因表达方式的比较。44真核细胞虽然结构复杂,但是可以在亚显微结构水平上划分三大基本结构体系:以脂质及蛋白质成分为基础的生物膜结构系统以核酸与蛋白质为主要

8、成分的遗传信息表达系统由特异蛋白分子装配构成的细胞骨架.和与组蛋白构成了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基本结构核小体。又可分为异染色质和常染色质。46.核仁粉分为丝状区和颗粒区。47细胞骨架可分为胞质骨架与核骨架。 植物细胞48.植物所特有的细胞器:细胞壁、液泡、叶绿体。49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还有果胶质、半纤维素、与木质素。50.液泡是植物细胞的代谢库,起调节细胞内环境的作用。它是由脂蛋白膜包围的封闭系统,内部是水溶液,溶有盐、糖、与色素等物质。5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进行比较,从进化和动态的观点分析,主要有两个基本差异:一是以生物膜系统的分化与演变为基础,真核细胞形成了复杂的内膜系统,构建成各种具

9、有独立功能的细胞器,双层核膜将细胞分隔为核与质两个基本部分;二是遗传结构装置的扩增与基因表达方式的相应变化。 第三章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看书) 第四章 细胞膜与细胞表面1.细胞膜又称质膜,是指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生物膜。2.细胞内的膜系统与细胞膜统称为生物膜。3.流动镶嵌模型主要强调:膜的流动性,膜蛋白和膜质均可侧向运动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有的镶在膜表面,有的嵌入或横跨脂双分子层。4.目前对生物膜结构的认识可归纳如下:具有极性头部和非极性尾部的磷脂分子在水相中具有自发形成封闭的膜系统的性质,以疏水非极性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水相的磷脂双分子层是组成生物膜的基本结构成分,

10、尚未发现在生物膜结构中起组织作用的蛋白。蛋白质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在脂双层分子中或结合在其表面,蛋白的类型,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及其脂分子的协同作用赋予生物膜具有各自的特性与功能。生物膜可看成是蛋白质在双层脂分子中的二维溶液。5膜脂是生物膜的基本组成成分,主要包括磷脂、糖脂和胆固醇。6.磷脂可分为甘油磷脂和鞘磷脂。磷脂分子的主要特征:具有一个极性头和两个非极性的尾(脂肪酸链),但存在于线粒体内膜和某些细菌质膜上的心磷脂除外,她具有4个非极性的尾部脂肪酸碳链为偶数除饱和脂肪酸根外(如软质酸),还常有不饱和脂肪酸(油酸)。7. 胆固醇在调节膜的流动性,增加膜的稳定性以降低水溶性物质的通透性等都起着重要作

11、用。8.膜脂分子有四种热运动的方式:沿膜平面的侧向运动,脂分子围绕轴心的自旋运动,脂分子尾部的摆动,双层脂分子之间的翻转运动。9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膜的趋势而制备的人工膜。10.脂质体中裹入不同的药物或酶等具有特殊功能的生物大分子,可望诊断与治疗多种疾病。11膜蛋白可分为两大类:膜周边蛋白(外在蛋白)和膜内在蛋白(整合膜蛋白)。12去垢剂是一端亲水一端疏水的两性小分子,是分离与研究膜蛋白的常用试剂。去垢剂可分离子型去垢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和非离子去垢剂(Triton X100)。13膜脂的流动性主要指脂分子的侧向运动,一般来说,脂肪酸链越短,不饱和程度越高,膜脂的流动

12、性越大,温度对膜脂的运动有明显的影响。14膜蛋白在脂质双层二维溶液中的运动时自发的热运动,不需要细胞代谢产物的参加,也不需要提供能量。15光脱色恢复技术是研究膜蛋白或膜脂流动性的基本实验技术之一。16与细胞外环境接触的膜面称质膜的细胞外表面(ES),与细胞质基质接触的膜面称质膜的原生质表面(PS).冷冻蚀刻技术制样过程中,膜结构常常从双层脂分子疏水端断裂面(EF).17.膜质的不对称性是指同一种膜脂分子在膜的脂双层中呈不均匀分布。糖脂的分布表现出完全不对称性,其糖侧链都在质膜的(ES)面上,因此糖脂仅存在于质膜的细胞外小页中。18膜蛋白的不对称性,与膜脂不同,膜蛋白的不对称性是指有明确的方向性

13、。膜蛋白的不对称性是生物膜完成复杂的在时间空间上有序的各种生理功能的保证。19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概括如下: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选择性的物质运输,包括代谢底物的输入与代谢物的排除,其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并完成细胞内外信息跨膜传递为多种酶提供结合位点,使酶促反应高效而有序地进行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连接质膜参与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特化结构。20.膜骨架是指细胞膜下与膜蛋白相连的由纤维蛋白组成的网架结构,它参与维持细胞膜的形状并协助质膜完成多种生理功能。21.红细胞负责把O2从肺运送到体内各组织,同时把细胞代谢产生的CO2运送回肺中。22.当细胞经低渗处

14、理后,质膜破裂,同时释放出血红蛋白和其他胞内可容性蛋白。这时红细胞仍然保持原来的形状和大小,这种结构称为血影。23.红细胞膜蛋白主要包括:血影蛋白或称红膜肽、锚蛋白、带蛋白和肌动蛋白,但此外还有一些血型糖蛋白。24. 膜骨架蛋白主要成分包括血影蛋白、肌动蛋白、锚蛋白和带蛋白等。25.血影蛋白由链和链组成一个二聚体,两个二聚体头与头相连形成一个四聚体。26.细胞连接是多细胞有机体中相邻细胞之间通过细胞质膜相互联系,协同作用的重要组织方式。细胞连接可分为三大类:封闭连接(紧密连接是代表)、锚定连接(桥粒和半桥粒、粘着带和黏着斑)、通讯连接(间隙连接、化学突触和植物细胞中的胞间连丝)。27.构成间隙

15、连接的基本单位称连接子。28.电突触是指细胞间的某种间隙连接及其形成的低电阻通路,电冲动可直接通过间隙连接从突触前向突触后传导。29.胞间连丝穿越细胞壁,由相互连接的相邻细胞的细胞膜共同组成直径为2040nm的管状结构。30.化学突触是存在于可兴奋细胞连接方式,它通过释放神经递质来传导神经冲动并因此而得名。31.细胞与细胞间的粘连是由特定的细胞粘着因子钙粘素等介导的,细胞之间的锚定连接也需要粘着因子钙粘素和整联蛋白等参与。32.细胞外被又称糖萼,是细胞膜的正常结构组分,它不仅对膜蛋白起保护作用,而且在细胞识别中起重要作用。33.细胞外基质是指分布于细胞外空间,由细胞分泌的蛋白和多糖所构成的网络

16、结构。34.细胞外基质:纤维状蛋白质(胶原和弹性蛋白)、水化蛋白(糖胺聚糖和蛋白聚糖)、粘连作用(层粘连蛋白和纤粘蛋白)。35胶原是胞外基质最基本成分之一,也是动物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蛋白,约占人体蛋白质总量的30以上。36.胶原是细胞外基质中最主要的水不溶性纤维蛋白。胶原纤维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原胶原。原胶原是由三条多肽链盘绕成的三股螺旋结构。 原胶原肽链的一级结构具有Gly-x-y重复序列。37.在骨和角膜中,胶原纤维分层排布,同一层的胶原彼此平行,而相邻两层的纤维彼此垂直,形成三合板样的结构,使组织具有牢固、不易变形的特性。38.糖胺聚糖是由重复的二糖单位构成的长链多糖,其二糖单位之一是氨基己糖

17、,故称糖胺聚糖;另一个是糖醛酸。39.透明质酸是一种重要的糖胺聚糖,是增殖细胞核迁移细胞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尤其在胚胎组织中。在结缔组织中起到强化、弹性和润滑作用。40.蛋白聚糖由核心蛋白的丝氨酸残基共价连接形成的巨大分子。41.层粘连蛋白呈不对称十字形,由一条长臂及3条相似的短臂构成。42.弹性蛋白是弹性纤维的主要成分。弹性蛋白是高度疏水的非糖基化蛋白,约含830个氨基酸残基。弹性蛋白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构象呈无规则卷曲状态通过Lys残基相互交联成网状结构。43.胞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等几种大分子构成。44.半纤维素是由木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等组成的高度分支的多糖,通过氢键与纤维素微原

18、纤维连接。 第五章 物质的跨膜运输与信号传递1.通过细胞膜的转运主要有三种途径:被动运输、主动运输和胞吞与胞吐作用。2被动运输是指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动力来自物质的浓度梯度,不需要细胞提供代谢能量。3疏水的小分子或小的不带电荷的极性分子在以简单扩散的方式跨膜转运中,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也没有膜蛋白的协助,因此称为简单扩散。4简单扩散的通透性主要取决于分子大小和分子的极性。5.协助扩散是各种极性分子和无机离子顺其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减小方向的跨膜转运,该过程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这与简单扩散相同,因此两者都称为被动运输。6膜转运蛋白可分为两类:一类称载体蛋

19、白,它可介导被动运输,又可介导逆浓度或电化学梯度的主动运输;另一类称通道蛋白,只能介导顺浓度或电化学梯度的被动运输。7.载体蛋白相当于结合在细胞膜上的酶,有特异性结合位点,可同特异性底物结合。8.离子通道具有两个显着特征,一是具有离子选择性,离子通道对被转运离子的大小与电荷都有高度的选择性而且转运率高第二个特征是离子通道是门控的。9.离子通道又区分为电压门控通道、配体门通道和压力激活通道。10.主动运输是由载体蛋白所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浓度低的一侧向高浓度的一侧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根据主动运输过程所需能量来源的不同可归纳为由ATP直接提供能量和间接提供能量以及光能驱动的主动运输三

20、种基本类型。11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主动运输钠钾泵。Na-K泵由和二个亚基组成,亚基是一个跨膜多次的整合膜蛋白,具有ATP酶活性,因此Na-K泵又称为Na-K ATP酶。亚基是具有组织特异性的糖蛋白。其工作模式是在细胞内侧亚基与Na相结合促进ATP水解,亚基上的一个天门冬氨酸残基磷酸化引起亚基构象发生变化,将Na泵出细胞,同时细胞外的K与亚基的另一个位点结合,使其去磷酸化,亚基构象再度发生变化将K泵进细胞,完成整个循环。每个循环消耗一个ATP分子,泵出3个Na和泵进2个K。12又ATP直接提供能量的主动运输钙泵和质子泵。13.协同运输是一类又Na-K泵(或H泵)与载体蛋白协同作用,靠间接消耗

21、ATP所完成的主动运输方式。协同运输又可分为共运输和对向运输。共运输是物质运输方向与离子转移方向相同。对向运输是指物质跨膜转运的方向与离子转移的方向相反。14.在静息状态下的膜电位称静息电位。在刺激作用下产生行使通讯功能的快速变化的膜电位称动作电位。静息电位是细胞膜内外相对稳定的电位差,质膜内为负值,质膜外为正值,这种现象又称极化。15.静息电位主要是由质膜上相对稳定的离子跨膜运输或离子流形成的。16当细胞接受刺激信号(电信号或化学信号)超过一定阈值时,电位门Na通道将介导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细胞接受阈值刺激,Na通道打开,引起Na通透性大大增加,瞬间大量Na流入细胞内,致使静息膜电位减小乃至消

22、失,即为质膜的去极化过程,Na进一步增加达到Na平衡电位,形成瞬间的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称质膜的反极化,动作电位随即达到最大值。只有达到一定的刺激阈,动作电位才会出现,这是一种全或无的正反馈阈值。在Na大量进入细胞时,K通透性也逐渐增加,随着动作电位出现,Na通道从失活到关闭,点位门K通道完全打开,K流出细胞从而使膜再度极化,以至于超过原来的静息电位,此时称为超极化。超极化时膜电位使K通道关闭,膜电位又恢复至静息状态。17.真核细胞通过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完成大分子与颗粒性物质大的跨膜运输。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18.胞吞作用又可分为两种类型:胞吞物若为溶液,形成的囊泡较小,则称胞饮作用。若胞

23、吞物为大的颗粒性物质,形成的囊泡较大,则称为吞噬作用。19.胞饮作用与吞噬作用主要有三点区别:胞吞泡的大小不同,胞饮泡直径一般小于150nm,而吞噬泡直径往往大于250nm。所有的真核细胞都通过胞饮作用连续摄入溶液和分子,而大的颗粒性物质则主要是通过特殊的吞噬细胞摄入的;前者是一个连续发生的过程,后者首先需被吞噬物与细胞表面结合并激活细胞表面受体,因此是一个信号触发过程。胞吞泡形成机制不同。20.根据胞吞的物质是否有专一性,可以将胞吞作用分为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和非特异性的胞吞作用。21胆固醇主要在肝细胞中合成随后与磷脂和蛋白质形成复合物,即低密度脂蛋白(LDL).进入血液,通过与细胞表面的低密

24、度脂蛋白受体特异结合形成受体-LDL复合物,几分钟内便通过网格蛋白有被小泡的内化作用进入细胞,经脱被作用并与胞内体融合。胞内体膜上有ATP驱动的质子泵,将H泵进胞内体腔中,使腔内体的PH降低,从而引起LDL与受体分离。胞内体以出芽的方式形成运载受体的小囊泡,返回细胞质膜,受体重复使用,然后含有LDL的胞内体与溶酶体融合,低密度脂蛋白被水解,释放出胆固醇和脂肪酸供细胞利用。22.胞吐作用分为组成型的胞吐途径和调节型的胞吐途径。23.细胞通讯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产生相应的反应。24细胞以三种方式进行通讯:细胞通过分泌化学信号进行细胞间互相通讯,这是多细胞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

25、最普遍采用的通讯方式细胞间接触性依赖的通讯,细胞间直接接,通过与质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细胞间形成间隙连接使细胞质相互沟通,通过交换小分子来实现代谢偶联或电偶联。25细胞分泌化学信号的作用方式分为: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化学突触传递神经信号26.细胞识别是指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受体与胞外信号物质分子(配体)选择性地相互作用,从而导致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最终表现为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27.细胞信号分子根据其溶解性通常可分为亲脂性和亲水性两类。28.受体是一种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的大分子,当与配体结合后,通过信号转导作用将胞外信号转换为胞内化学或物理的信号,以启动一系

26、列过程,最终表现为生物学效应,受体多为糖蛋白,一般至少包括两个功能区域,与配体结合的区域及产生效应的区域,分别具有结合特异性和效应特异性。根据靶细胞上受体存在的部位,可将受体分为细胞内受体和细胞表面受体。29.现在一般将细胞外信号分子称为“第一信使”,第一信使与受体作用后在胞内最早产生的信号分子称为第二信使。目前公认的第二信使有cAMP、cGMP、三磷酸肌醇(IP3)、二酰基甘油(DG)等,ca曾被当作第二信使,现在一般认为ca是磷酸肌醇信号通路的“第三信使”。30.细胞内信号传递作为分子开关的蛋白质可分两类:一类开关蛋白的活性由蛋白激酶使之磷酸化控制的开关蛋白是蛋白激酶本身,在细胞内构成信号

27、传递的磷酸化级联反应;另一类主要开关蛋白由GTP结合蛋白组成,结合GTP而活化,结合GDP而失活。是一种自由基性质的气体,具脂溶性,可快速扩散透过细胞膜,到达邻近靶细胞发挥作用。32.血管内皮细胞释放NO,应答神经终末的刺激,NO扩散进入靶细胞与靶蛋白结合,快速导致血管平滑肌的舒张,从而引起血管扩张、血流通畅。33NO对血管的影响可以解释为什么硝酸甘油能用于治疗心绞痛。硝酸甘油在体内转化为NO,可舒张血管,从而减轻心脏负荷和心肌的需氧量。34。在有些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条件下,NO具有双重作用。如脑缺血损伤,研究表明一旦脑缺血发生后即有短暂的通过NOS的激活而导致的NO增高,进而使脑血管扩张、增

28、加脑出血、抗血小板凝集,从而对抗缺血性脑损伤而起保护作用。35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跨膜传递,细胞表面受体分属三大家族:离子通道偶联的受体G蛋白偶联的受体酶偶联的受体。36离子通道偶联的受体是由多亚基组成的受体-离子通道复合体,本身既有结合位点,又是离子通道,起跨膜信号转导无需中间步骤。又称配体门离子通道或递质门离子通道。37G蛋白偶联受体,是指配体-受体复合物与靶蛋白(酶或离子通道)的作用要通过与G蛋白的偶联,在细胞内产生第二个信使,从而将胞外信号跨膜传递到胞内影响细胞的行为。G蛋白是三聚体蛋白的简称,位于脂膜内胞浆一侧,由、三个亚基组成,二聚体通过共价结合于膜上起稳定亚基的作用,而亚基

29、本身具有GTP酶活性。38.由G蛋白偶联受体所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主要包括:cAMP信号通路和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信号通路由质膜上的5中成分组成:激活型激素受体(Rs)抑制性激素受体(Ri)与GDP结合的活化型调节蛋白(Gs)与GDP结合的抑制型调节蛋白(Gi)催化成分,即腺苷酸环化酶(C).信号通路的催化单位是结合在质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它是一种糖蛋白,跨膜12次。在Mg和Mn的存在下,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生成cAMP。41. cAMP信号通路的主要效应是激活靶酶和开启基因表达。该信号通路途径涉及的反应链可表示为:激素G蛋白偶联受体G蛋白腺苷环化酶cAMP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基因调控蛋白基因转录。42.磷酸肌醇信号通路的最大特点是胞外信号被膜受体接受后,同时产生两个胞内信使,分别启动两个信号传递途径即IP3-Ca和DG-PKC途径,实现细胞对外界信号的应答,因此,把这一信号系统称之为“双信使系统”。43.与酶连接的受体,通常与酶连接的细胞表面受体又称催化性受体,至少包括5类: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受体酪氨酸酯酶受体鸟苷酸环化酶酪氨酸蛋白激酶联系的受体。44.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RTKs)是细胞表面一大类重要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