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导入:在我们中国,有许多美食,它们不仅味道好,还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情感。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段视频。2.观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有关腊八粥的片段。3.学生们自由交流,说说对视频中腊八粥的印象。二、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试着写一种美食1.自读第1自然段,说说这段文字描写的腊八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2.学生尝试介绍一种自己喜爱的美食。(1)出示“包子”“糖堆儿”“烤鸭”等美食图片,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美食是什么。(2)思考:怎样把你喜欢的美食介绍给同学?(3)小组交流:仿照课文第1自然段,每位成员把自己最喜欢的一种美食介绍给组内其他同学。(4)小组评价,并推
2、荐介绍得好的同学在班里展示。(5)小练笔。仿照课文第1自然段,写一写自己最喜欢的美食。3.再读第1自然段,说说描写腊八粥时哪些词语给你的印象最深。(如“甜甜的腻腻的”“糊糊涂涂”“大碗大碗”等)三、创设“拍视频”的情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1.引导学生初读课文。(1)教师指名读课文,提醒学生要读准带拼音的词语。(2)用多种方法学习生字新词,重点了解“孥孥”一词是湘西地区对男孩子的称呼。(3)教师提醒学生易错字的笔画。教师请学生示范书写。(4)课文围绕“腊八粥”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从八儿一家喝腊八粥的故事中可感受到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2.梳理需拍摄的镜头,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1)我们计划把沈从文先生的这篇腊八粥也像舌尖上的中国那样拍成一个视频,如果你是导演,你打算拍摄哪些镜头?预设:可以先拍摄一组男女老少喝腊八粥的镜头,再拍摄八儿一家喝腊八粥的镜头。(2)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发言,与学生确定好每个镜头所对应的文章的主要内容。(3)给每组镜头起名字,梳理文章结构。如,“介绍腊八粥”这组镜头对应的是文章的第1自然段,“等粥”这组镜头对应的是文章的第2-17自然段,“喝粥”这组镜头对应的是文章的第18-19自然段。“等粥”这组镜头又可大致分为“盼粥”(第2-8自然段)、“分粥”(第9-12自然段)、“猜粥”(第13自然段)、“看粥”(第14-17自然段)四组镜头。(4
4、)商量“怎样拍摄”,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的主次。教师:我们在拍摄的时候,有些镜头会拍摄得长一些,有些则一带而过。请问各位导演,以上的这些镜头你们打算怎样拍?为什么?根据学生发言总结:“盼粥”“分粥”“猜粥”“看粥”这四个场景要重点拍摄,因为这四个场景的描写是课文的主要内容。第2课时1.深入理解课文,领悟作者是怎样把主要部分写详细的,并能体会到详略得当的好处。(重难点)2.朗读课文,体会腊八粥的甜蜜以及家庭生活的其乐融融。一、根据课文主要内容,分组讨论如何拍摄1.组织小组讨论。讨论要求:(1)学生根据想要拍的场景,自由组成活动小组。组内成员可按照“导演”“摄像师”“录音师”“配音师”这些角色进行拍
5、摄任务分工。(2)从“盼粥”“分粥”“猜粥”“看粥”中选择一个场景,并确定拍摄的目标。如:要体现出八儿焦急的心理,要体现出腊八粥的诱人等。(3)讨论拍摄镜头:说说怎样拍才能让观众感受到八儿的心理、腊八粥的诱人等。2.学生讨论时,教师进行巡视,并根据各组讨论的情况给出有明确的目的性的建议。二、组织交流,学习课文是如何详写“等粥”这一部分的1.出示汇报要求。(1)导演说戏。明确要拍摄的镜头,朗读课文中相应的文字,介绍如何来拍摄这个镜头。(2)拍摄组成员要分别介绍自己负责的拍摄细节,还可以说说为何需要拍这个细节,怎么来拍等。(3)请观众评戏,或请其他拍摄组提改进建议。2.组织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
6、师应适时地点拨、及时地总结,尤其要引导学生紧紧地抓住文本去品读、感悟,并学习写法。镜头一:盼粥我们拍摄的是八儿盼粥的镜头。课文中相应的文字:“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我们主要通过拍摄八儿的动作、语言、神态和粥的声音,来表现八儿对粥的期待。另外,我们准备交错拍摄八儿的镜头和粥的镜头,即拍了一个八儿的镜头后紧接着拍一个粥的镜头。下面请我们的拍摄团队具体介绍一下。(2)拍摄团队展示。队员1:我是摄像师,我要把八儿“喜得快要发疯了”“进进出出”等神态、动作拍下来,让观众感受到八儿对腊八粥的无比期待。队员2:我负责给八儿配音。大家请听:“妈,妈,要到何时才”“那我饿了
7、!”大家感受到了什么?队员3:我负责给腊八粥录音,录下腊八粥“叹气”的声音。(3)观众评戏。镜头二:分粥我们拍摄的是八儿分粥的镜头。“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我们主要通过拍摄八儿的语言来表现八儿的“贪心”。我们拍摄的难点是怎样通过八儿的语言来展现他的心理。下面请欣赏我们录制的声音。(2)拍摄团队的展示。团队成员分角色朗读课文。镜头三:猜粥我们拍摄的是八儿猜粥的镜头。“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我们主要通过八儿的内心独白来表现八儿的馋涎欲滴。我们还想拍摄八儿想象腊八粥的样子。请大家闭上眼睛,边欣赏,边想象。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
8、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镜头四:看粥我们拍摄的是八儿看粥的镜头。“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我们不仅要拍腊八粥,还要拍八儿和妈妈。我们觉得,这个镜头应该是整个视频的高潮,所以我们想把镜头定格下来,慢慢拍摄。我负责拍腊八粥,我将镜头定格下来,力求让每一位观众都能看到“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饭豆煮得肿胀”“粥的颜色是深褐”,让看到这个镜头的观众对腊八粥馋涎欲滴。队员2和队员3:我们俩负责拍摄八儿和妈妈,你们可以看看插图描绘的场景:妈妈把八儿抱起
9、来,八儿大吃一惊。我觉得这是一幅特别温馨的家庭图景。3.教师小结:人们不仅喜爱腊八粥,而且还赋予了它独特的意义: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寄托。正因如此,它能让人们感受到节日的喜庆和生活的幸福。三、学习“喝粥”部分,感受课文详略安排的巧妙1.指名读“喝粥”部分,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一部分可以拍摄哪些镜头?2.学生交流。预设1:可以拍摄“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预设2:可以拍摄“(八儿的)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预设3:可以拍摄“(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3.提出质疑:为啥不拍摄“喝”的镜头呢?(透过喝粥后的画面,就能让人想象到喝粥的场面,而且更能直观地让人感受到一家人的温馨和谐)4.质疑
10、片首的镜头,体会作者对传统风俗的热爱。(1)教师质疑:为什么作者不多写一写怎么熬制腊八粥的,却把八儿等粥的过程写得这么详细?(2)学生讨论交流。(3)教师结合学生发言,帮助学生总结:通过对八儿一家,尤其是八儿等粥过程的描写,表现了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说明腊八节喝腊八粥的风俗慢慢的变成了我们正常的生活的一部分。5.朗读全文,感受作者字里行间寄托的美好情感。(1)播放舌尖上的中国中有关腊八粥的视频(无声音),教师配音读第1自然段,向学生展示腊八粥的魅力。(2)学生根据拍摄分组,接力朗读“等粥”的四个场景,感受作者对腊八粥的喜爱。(3)齐读“喝粥”部分,感受腊八粥的甜蜜以及家庭生活的其乐融融。6.延伸阅读腊八粥后面的部分,丰富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板书设计腊八粥粥“甜甜的腻腻的”“糊糊涂涂”八儿等粥盼、分、猜、看喝粥对“粥”的细腻描写对“八儿”的细致描写美好的情感教学反思本课教学设计的最大亮点在于创设拍摄情境来进行教学:第一,引导学生给每组镜头起名字,梳理文章结构,在商量“怎样拍摄”中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的主次。第二,借助拍摄的设计,以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形式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细节,把“等粥”这一部分写具体的。第三,学习“喝粥”部分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一部分可以拍摄哪些镜头,从而感受课文详略安排的巧妙,让学生更加形象地感受到文章详略的安排与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分不开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