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2 ,大小:46.05KB ,
资源ID:17320006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32000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大学物理 简明教程 第二版 课后习题 答案 赵进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大学物理 简明教程 第二版 课后习题 答案 赵进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5) (6) 这说明该点只有方向的加速度,且为恒量。1-4 在离水面高h米的岸上,有人用绳子拉船靠岸,船在离岸S处,如题1-4图所示当人以(m)的速率收绳时,试求船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 图1-4 设人到船之间绳的长度为,此时绳与水面成角,由图可知将上式对时间求导,得 题1-4图根据速度的定义,并注意到,是随减少的,即 或 将再对求导,即得船的加速度1-5 质点沿轴运动,其加速度和位置的关系为 2+6,的单位为,的单位为 m. 质点在0处,速度为10,试求质点在任何坐标处的速度值 分离变量:两边积分得 由题知,时,,1-6 已知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 4+3,开始运动时,5 m, =

2、0,求该质点在10s 时的速度和位置 解: 分离变量,得 积分,得 由题知,,故 又因为 分离变量, 积分得 由题知 ,所以时1-7 一质点沿半径为1 m 的圆周运动,运动方程为 =2+3,式中以弧度计,以秒计,求:(1) 2 s 时,质点的切向和法向加速度;(2)当加速度的方向和半径成45角时,其角位移是多少? (1)时, (2)当加速度方向与半径成角时,有即 亦即 则解得 于是角位移为1-8 质点沿半径为的圆周按的规律运动,式中为质点离圆周上某点的弧长,,都是常量,求:(1)时刻质点的加速度;(2) 为何值时,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加速度与半径的夹角为(2)由题意应有当时,1-9 以初速度20

3、抛出一小球,抛出方向与水平面成幔60的夹角,求:(1)球轨道最高点的曲率半径;(2)落地处的曲率半径(提示:利用曲率半径与法向加速度之间的关系)设小球所作抛物线轨道如题1-10图所示题1-9图(1)在最高点,又 (2)在落地点,,而 1-10飞轮半径为0.4 m,自静止启动,其角加速度为 = rad,求2s时边缘上各点的速度、法向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合加速度 当时,则1-11 一船以速率30kmh-1沿直线向东行驶,另一小艇在其前方以速率40kmh-1沿直线向北行驶,问在船上看小艇的速度为何?在艇上看船的速度又为何?(1)大船看小艇,则有,依题意作速度矢量图如题1-13图(a)题1-11图由图

4、可知 方向北偏西 (2)小船看大船,则有,依题意作出速度矢量图如题1-13图(b),同上法,得方向南偏东习题二2-1 一个质量为的质点,在光滑的固定斜面(倾角为)上以初速度运动,的方向与斜面底边的水平线平行,如图所示,求这质点的运动轨道 解: 物体置于斜面上受到重力,斜面支持力.建立坐标:取方向为轴,平行斜面与轴垂直方向为轴.如图2-2.题2-1图方向: 时 由、式消去,得2-2 质量为16 kg 的质点在平面内运动,受一恒力作用,力的分量为6 N,-7 N,当0时,0,-2 ms-1,0求当2 s 时质点的 (1)位矢;(2)速度 (1)于是质点在时的速度(2)2-3 质点在流体中作直线运动

5、,受与速度成正比的阻力(为常数)作用,=0时质点的速度为,证明(1) 时刻的速度为;(2) 由0到的时间内经过的距离为()1-;(3)停止运动前经过的距离为;(4)证明当时速度减至的,式中m为质点的质量答: (1) 分离变量,得(2) (3)质点停止运动时速度为零,即t,故有 (4)当t=时,其速度为即速度减至的.2-4一质量为的质点以与地的仰角=30的初速从地面抛出,若忽略空气阻力,求质点落地时相对抛射时的动量的增量 依题意作出示意图如题2-6图题2-4图在忽略空气阻力情况下,抛体落地瞬时的末速度大小与初速度大小相同,与轨道相切斜向下,而抛物线具有对轴对称性,故末速度与轴夹角亦为,则动量的增

6、量为由矢量图知,动量增量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下2-5 作用在质量为10 kg的物体上的力为N,式中的单位是s,(1)求4s后,这物体的动量和速度的变化,以及力给予物体的冲量(2)为了使这力的冲量为200 Ns,该力应在这物体上作用多久,试就一原来静止的物体和一个具有初速度ms-1的物体,回答这两个问题 (1)若物体原来静止,则,沿轴正向,若物体原来具有初速,则于是同理, ,这说明,只要力函数不变,作用时间相同,则不管物体有无初动量,也不管初动量有多大,那么物体获得的动量的增量(亦即冲量)就一定相同,这就是动量定理(2)同上理,两种情况中的作用时间相同,即亦即 解得,(舍去)2-6 一颗子弹由枪口

7、射出时速率为,当子弹在枪筒内被加速时,它所受的合力为 F =()N(为常数),其中以秒为单位:(1)假设子弹运行到枪口处合力刚好为零,试计算子弹走完枪筒全长所需时间;(2)求子弹所受的冲量(3)求子弹的质量 (1)由题意,子弹到枪口时,有,得(2)子弹所受的冲量将代入,得(3)由动量定理可求得子弹的质量2-7设(1) 当一质点从原点运动到时,求所作的功(2)如果质点到处时需,试求平均功率(3)如果质点的质量为1kg,试求动能的变化 (1)由题知,为恒力,(3)由动能定理,2-8 如题2-18图所示,一物体质量为2kg,以初速度3ms-1从斜面点处下滑,它与斜面的摩擦力为8N,到达点后压缩弹簧2

8、0cm后停止,然后又被弹回,求弹簧的劲度系数和物体最后能回到的高度 取木块压缩弹簧至最短处的位置为重力势能零点,弹簧原长处为弹性势能零点。则由功能原理,有式中,再代入有关数据,解得题2-8图再次运用功能原理,求木块弹回的高度代入有关数据,得 ,则木块弹回高度2-9 一个小球与一质量相等的静止小球发生非对心弹性碰撞,试证碰后两小球的运动方向互相垂直 证: 两小球碰撞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即 题2-9图(a) 题2-9图(b)又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即有亦即 由可作出矢量三角形如图(b),又由式可知三矢量之间满足勾股定理,且以为斜边,故知与是互相垂直的2-10一质量为的质点位于()处,速度为, 质

9、点受到一个沿负方向的力的作用,求相对于坐标原点的角动量以及作用于质点上的力的力矩 由题知,质点的位矢为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为所以,质点对原点的角动量为作用在质点上的力的力矩为2-11 哈雷彗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它离太阳最近距离为1010m 时的速率是104 ms-1,它离太阳最远时的速率是102ms-1 这时它离太阳的距离多少?(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 哈雷彗星绕太阳运动时受到太阳的引力即有心力的作用,所以角动量守恒;又由于哈雷彗星在近日点及远日点时的速度都与轨道半径垂直,故有2-12 物体质量为3kg,=0时位于, ,如一恒力作用在物体上,求3秒后,(1)物体动量的变化;(2)相对轴

10、角动量的变化 解: (1) (2)解(一) 即 ,解(二) 题2-12图2-13飞轮的质量60kg,半径,绕其水平中心轴转动,转速为900revmin-1现利用一制动的闸杆,在闸杆的一端加一竖直方向的制动力,可使飞轮减速已知闸杆的尺寸如题2-25图所示,闸瓦与飞轮之间的摩擦系数=,飞轮的转动惯量可按匀质圆盘计算试求:(1)设100 N,问可使飞轮在多长时间内停止转动?在这段时间里飞轮转了几转?(2)如果在2s内飞轮转速减少一半,需加多大的力? (1)先作闸杆和飞轮的受力分析图(如图(b)图中、是正压力,、是摩擦力,和是杆在点转轴处所受支承力,是轮的重力,是轮在轴处所受支承力题2-13图(a)题

11、2-13图(b)杆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对点的合力矩应为零,设闸瓦厚度不计,则有对飞轮,按转动定律有,式中负号表示与角速度方向相反 以等代入上式,得由此可算出自施加制动闸开始到飞轮停止转动的时间为这段时间内飞轮的角位移为可知在这段时间里,飞轮转了转(2),要求飞轮转速在内减少一半,可知用上面式(1)所示的关系,可求出所需的制动力为2-14固定在一起的两个同轴均匀圆柱体可绕其光滑的水平对称轴转动设大小圆柱体的半径分别为和,质量分别为和绕在两柱体上的细绳分别与物体和相连,和则挂在圆柱体的两侧,如题2-26图所示设, ,4 kg,10 kg,2 kg,且开始时,离地均为2m求:(1)柱体转动时的角加速度

12、;(2)两侧细绳的张力 设,和分别为,和柱体的加速度及角加速度,方向如图(如图b)题2-14(a)图 题2-14(b)图(1) ,和柱体的运动方程如下: 式中 由上式求得 (2)由式由式2-15 如题2-15图所示,一匀质细杆质量为,长为,可绕过一端的水平轴自由转动,杆于水平位置由静止开始摆下求:(1)初始时刻的角加速度;(2)杆转过角时的角速度. (1)由转动定律,有(2)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题2-15图习题三3-1 气体在平衡态时有何特征?气体的平衡态与力学中的平衡态有何不同?答:气体在平衡态时,系统与外界在宏观上无能量和物质的交换;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力学平衡态与热力学平衡态不同当

13、系统处于热平衡态时,组成系统的大量粒子仍在不停地、无规则地运动着,大量粒子运动的平均效果不变,这是一种动态平衡而个别粒子所受合外力可以不为零而力学平衡态时,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为零3-2 气体动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理想气体的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各如何?气体动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大量微观粒子组成的系统是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分子运动论出发,运用力学规律,通过统计平均的办法,求出热运动的宏观结果,再由实验确认的方法从宏观看,在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大时,实际气体都可近似地当作理想气体来处理,压强越低,温度越高,这种近似的准确度越高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是把分子看成弹性的自由运动的质点.3-3 温

14、度概念的适用条件是什么?温度微观本质是什么?温度是大量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集体表现,是一个统计概念,对个别分子无意义温度微观本质是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3-4 计算下列一组粒子平均速率和方均根速率?214682平均速率方均根速率3-5 速率分布函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试说明下列各量的物理意义(为分子数密度,为系统总分子数)(1) (2) (3)(4) (5) (6):表示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为的平衡态时,分布在速率附近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表示分布在速率附近,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表示分布在速率附近、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密度表示分布在速率附近、速率区间内

15、的分子数 ():表示分布在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表示分布在的速率区间内所有分子,其与总分子数的比值是.表示分布在区间内的分子数.3-6 题3-6图(a)是氢和氧在同一温度下的两条麦克斯韦速率分布曲线,哪一条代表氢?题3-6图(b)是某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两条麦克斯韦速率分布曲线,哪一条的温度较高?图(a)中()表示氧,()表示氢;图(b)中()温度高 题3-6图3-7 试说明下列各量的物理意义()在平衡态下,分子热运动能量平均地分配在分子每一个自由度上的能量均为T()在平衡态下,分子平均平动动能均为.()在平衡态下,自由度为的分子平均总能量均为.()由质量为,摩尔质量为,自由度为的分

16、子组成的系统的内能为.(5) 摩尔自由度为的分子组成的系统内能为.(6) 摩尔自由度为的分子组成的系统的内能,或者说热力学体系内,1摩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之总和为.3-8 有一水银气压计,当水银柱为0.76m高时,管顶离水银柱液面0.12m,管的截面积为10-4m2,当有少量氦(He)混入水银管内顶部,水银柱高下降为0.6m,此时温度为27,试计算有多少质量氦气在管顶(He的摩尔质量为0.004kgmol-1)?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得汞的重度 氦气的压强 氦气的体积 3-9设有个粒子的系统,其速率分布如题6-18图所示求(1)分布函数的表达式;(2)与之间的关系;(3)速度在到之间的粒子数(4

17、)粒子的平均速率(5)到1区间内粒子平均速率题3-9图(1)从图上可得分布函数表达式满足归一化条件,但这里纵坐标是而不是故曲线下的总面积为,(2)由归一化条件可得(3)可通过面积计算 (4) 个粒子平均速率(5)到区间内粒子平均速率到区间内粒子数3-10 试计算理想气体分子热运动速率的大小介于与之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令,则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可表示为因为,由 得3-11 1mol氢气,在温度为27时,它的平动动能、转动动能和内能各是多少?理想气体分子的能量平动动能 转动动能 内能 J3-12 一真空管的真空度约为10-3 Pa(即10-5 mmHg),试 求在27时单位体积中的分子数及

18、分子的平均自由程(设分子的有效直径d310-10 m)由气体状态方程得由平均自由程公式 3-13 (1)求氮气在标准状态下的平均碰撞频率;(2)若温度不变,气压降到10-4Pa,平均碰撞频率又为多少(设分子有效直径10-10 m)?(1)碰撞频率公式对于理想气体有,即所以有 氮气在标准状态下的平均碰撞频率气压下降后的平均碰撞频率3-14 1mol氧气从初态出发,经过等容升压过程,压强增大为原来的2倍,然后又经过等温膨胀过程,体积增大为原来的2倍,求末态与初态之间(1)气体分子方均根速率之比; (2)分子平均自由程之比由气体状态方程 及 方均根速率公式 对于理想气体,即 习题四4-1下列表述是否

19、正确?为什么?并将错误更正(1) (2)(3) (4)(1)不正确,(2)不正确, (3)不正确,(4)不正确,4-2 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分别证明,在图上一绝热线与一等温线不能有两个交点题4-2图1.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有若有两个交点和,则经等温过程有经绝热过程从上得出,这与,两点的内能变化应该相同矛盾2.若两条曲线有两个交点,则组成闭合曲线而构成了一循环过程,这循环过程只有吸热,无放热,且对外做正功,热机效率为,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4-3 一循环过程如题4-3图所示,试指出:(1)各是什么过程;(2)画出对应的图;(3)该循环是否是正循环?(4)该循环作的功是否等于直角三角形面积?(5)

20、用图中的热量表述其热机效率或致冷系数(1) 是等体过程过程:从图知有,为斜率故过程为等压过程是等温过程(2)图如题4-3图题4-3图(3)该循环是逆循环(4)该循环作的功不等于直角三角形面积,因为直角三角形不是图中的图形(5) 题4-3图 题4-4图4-4 两个卡诺循环如题4-4图所示,它们的循环面积相等,试问:(1)它们吸热和放热的差值是否相同;(2)对外作的净功是否相等;(3)效率是否相同?由于卡诺循环曲线所包围的面积相等,系统对外所作的净功相等,也就是吸热和放热的差值相等但吸热和放热的多少不一定相等,效率也就不相同4-5 根据及,这是否说明可逆过程的熵变大于不可逆过程熵变?说明理由这不能

21、说明可逆过程的熵变大于不可逆过程熵变,熵是状态函数,熵变只与初末状态有关,如果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初末状态相同,具有相同的熵变只能说在不可逆过程中,系统的热温比之和小于熵变4-6 如题4-6图所示,一系统由状态沿到达状态b的过程中,有350 J热量传入系统,而系统作功126 J(1)若沿时,系统作功42 J,问有多少热量传入系统?(2)若系统由状态沿曲线返回状态时,外界对系统作功为84 J,试问系统是吸热还是放热?热量传递是多少?题4-6图由过程可求出态和态的内能之差过程,系统作功 系统吸收热量过程,外界对系统作功 系统放热4-7 1 mol单原子理想气体从300 K加热到350 K,问在下列

22、两过程中吸收了多少热量?增加了多少内能?对外作了多少功?(1)体积保持不变;(2)压力保持不变(1)等体过程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吸热 对外作功 (2)等压过程内能增加 4-8 m3氮气在温度为300 K时,由 MPa(即1 atm)压缩到10 MPa试分别求氮气经等温及绝热压缩后的(1)体积;(2)温度;(3)各过程对外所作的功(1)等温压缩 由 求得体积对外作功(2)绝热压缩 由绝热方程 由绝热方程 得热力学第一定律,所以 ,4-9 1 mol的理想气体的T-V图如题4-9图所示,为直线,延长线通过原点O求过程气体对外做的功题4-9图设由图可求得直线的斜率为得过程方程 由状态方程 得 过程气体

23、对外作功4-10 一卡诺热机在1000 K和300 K的两热源之间工作,试计算(1)热机效率;(2)若低温热源不变,要使热机效率提高到80%,则高温热源温度需提高多少?(3)若高温热源不变,要使热机效率提高到80%,则低温热源温度需降低多少?(1)卡诺热机效率 (2)低温热源温度不变时,若要求 K,高温热源温度需提高(3)高温热源温度不变时,若要求 K,低温热源温度需降低4-11 如题4-11图所示是一理想气体所经历的循环过程,其中和是等压过程,和为绝热过程,已知点和点的温度分别为和求此循环效率这是卡诺循环吗? 题4-11图 (1)热机效率 等压过程 放热 根据绝热过程方程得到绝热过程 又 (

24、2)不是卡诺循环,因为不是工作在两个恒定的热源之间4-12 (1)用一卡诺循环的致冷机从7的热源中提取1000 J的热量传向27的热源,需要多少功?从-173向27呢?(2)一可逆的卡诺机,作热机使用时,如果工作的两热源的温度差愈大,则对于作功就愈有利当作致冷机使用时,如果两热源的温度差愈大,对于致冷是否也愈有利?(1)卡诺循环的致冷机时,需作功(2)从上面计算可看到,当高温热源温度一定时,低温热源温度越低,温度差愈大,提取同样的热量,则所需作功也越多,对致冷是不利的4-13 如题4-13图所示,1 mol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初态经历三种不同的过程到达末态 图中12为等温线,14为绝热线,4

25、2为等压线,13为等压线,32为等体线试分别沿这三种过程计算气体的熵变题4-13图熵变等温过程 , 等压过程 等体过程 在等温过程中 绝热过程4-14 有两个相同体积的容器,分别装有1 mol的水,初始温度分别为和,令其进行接触,最后达到相同温度求熵的变化,(设水的摩尔热容为)两个容器中的总熵变因为是两个相同体积的容器,故4-15 把0的的冰块加热到它全部溶化成0的水,问:(1)水的熵变如何?(2)若热源是温度为20 的庞大物体,那么热源的熵变化多大?(3)水和热源的总熵变多大?增加还是减少?(水的熔解热)(1)水的熵变(2)热源的熵变(3)总熵变熵增加习题五5-1 电量都是的三个点电荷,分别放在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试问:(1)在这三角形的中心放一个什么样的电荷,就可以使这四个电荷都达到平衡(即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