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6.29KB ,
资源ID:1731918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31918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深层次探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深层次探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不容忽视的现实从侧面反映出地方院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转型已经势在必行。下文笔者就地方本科高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并针对国外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的应用技术型高校进行阐述,希望能为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转型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1.办学定位趋同,盲目按照惯性思维发展。许多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定位太高,偏离了地方高校的本质工作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人才。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治校理念和策略。众多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规划把发展目标定位为综合性大学或者研究型大学,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这类高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均在一定时期内无法达到综合性大学或者研究型大学的要求。此外,还

2、有一部分地方高校愿意创新发展却面临诸多困难。2.学科专业无特色,与地方产业结构脱节。地方本科高校一般都是基于当地的历史发展成立或合并而成立的。但很多地方高校却不以此为荣,反而认为地名、地域标志影响大学的全面化、国际化,在对外交流上不够大气,争相将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名变更为某科技大学、 某理工大学等,导致地方本科高校办学的地方性、区域性特征不明显。在具体的教育内容上,这类高校普遍因科研实力、教学资源不足而不能满足较高层次的教育需求,转而设置大量的文、经、管等专业。根据近三年的相关数据统计分析,法学、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艺术设计、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汉语言文学专业招生人数众多,但在毕业生难

3、就业的专业排名中这几个专业长期靠前。3.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地方本科高校在国家层次的教学评估中存在一刀切的问题。由于评估标准的硬性规定,很多地方本科高校均把基础性的科研型人才,例如硕士、博士等,作为学校的重点培养对象,很多高校没有硕士点拼命申请硕士点,却不重视学生的实践。其结果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既无法做到综合性大学那样本硕博的系统培养,也无法突出自的特色和优势。4.科学研究“重科学、轻技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低。由于办学定位的同质化,地方本科高校在科研上追求达到登峰造极。教职工发表SCI、EI、ISTP 等论文的数量成为学校衡量个人优秀与否的唯一标

4、准。很多地方院校对教职工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给予奖励,殊不知很多发表的论文影响因子低,文献引用率低,更谈不上应用于实际,服务于生产力。这使得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进入恶性循环,本该好好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大学成为封闭的象牙塔,并由此产生“搞科研的不管技术,搞技术的不参与科研”现象。5.师资队伍建设“重学历、轻能力”,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低。地方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普遍存在重学历、重理论水平、重出身的现象,对教师是否为“985” 或“211”院校毕业和是否出国学习以及是否发表核心论文最为看重,忽视教师将理论转换为技术、将技术转换为现实生产力的专业实践能力,也不过问其出国学习的学校层次和核心期刊的影响

5、因子等。很多高校要求教师具有博士学位且出身名校,但是很多刚毕业的博士即使理论水平很高,其实践能力也存在不足。这些都势必影响高校的可持续发展。6. 办学经费短缺,实践教学硬件条件明显不足。地方政府对本地高校经费支持不足。一方面是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 另一方面是由于地方高校的基础较差,科研经费来源单一。另外,目前地方本科高校的错误定位也导致其难以吸引社会资金,这直接影响了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7. 产学研合作教育不深入,企业参与合作育人缺乏必要保障。现行高校管理体制客观上使地方本科高校没有或失去了行业背景。地方高校的错误发展目标和企业尤其是当地企业的需求背道而驰,导致地方高等教育无法对地方的经

6、济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地方本科高校科研的整体实力相对薄弱,应用型科研力量不强,缺乏相关的应用型专业的实践基地以及实验设备等因素导致产学研合作教育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直接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综上所述,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高等教育服务经济服务市场需求的属性尚未得到完全实现。地方普通本科教育必须转型,才能为培养满足当地企事业单位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提升国家竞争力发挥重要作用。(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基本特征应用型高校在欧洲已经有着一定的发展历史和较为成熟的经验,但目前在我国还是一种新的办学类型,发展尚不够成熟。从国外的应用型大学对当地的发展所做的贡献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地

7、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类高校是迫切而必须的。应用型高校是高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综合性大学、研究型大学以及高职类院校相比,具有等值要素,只是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并不存在优劣之分。从现有的实践来看,其主要有以下的基本特征。1. 办学定位为本地经济社会服务。欧洲各国应用型大学的学生培养目标均突出应用和实践的要求,在理论上要求具备良好理论知识和文化基础,在实际操作上要求能解决一定职业领域的实践问题,专业设置上具有显著的应用型特色和职业导向。这样的大学培养的学生直接面向经济社会生活,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例如,德国大量的机械类、精工类人才使德国的制造业闻名于世,这些人才均由其应用型大学培养。2.

8、灵活的学制满足各类学习者的需求。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实行和国际接轨的全日制教育,企业方面对此认同度较高。应用型大学由于其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要求,一般不会强制学生的学习时间,而是允许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其注重的是学会,而不是要求学生什么时间学习。应用类大学充分发挥优势,在专业教育上不放松,在实践上不放松,以实际应用为主,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真正开展因材施教的教育。3. 招生上注重学生来源多样化。欧洲应用型大学的共同特点之一是学生来源多样化。我国的应用类高等院校较少,在当前体制下基本上只能招收参加高考统一考试的学生。我们可以考虑扩大招生来源,如职业高中的对口生源,以及完成中等职业教育

9、欲进一步深造的学生, 甚至可以包括专升本的学生。在培养时,要文理兼顾,有计划地加强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的辅导,提高基础好的学生的实践标准。4. 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应是多样化、个性鲜明的,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地方应用型高校培养模式通常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实习并重的方式,其学制设置、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和毕业考核等方面都紧扣这一目的。这类院校一般会设置大量的实践课和案例课,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试以及毕业论文上更注重应用性,其可以是一项工程改进方案,也可以是一项试验方案,基本上告别闭卷考试这种考试形式。在师资上,该类院校的显著特点是“双

10、师型”人才较多,兼职教授多,兼职工程师多。教授负责校内的基础课程和基础研究,校外的工程师等负责实践环节的教学。这样学生才能到校外对口单位从事实际工作或实用研究,得到生产一线工程师的指导,了解实际工作中的最新问题和动态,更新和扩充知识。5. 办学经费多来源于政府机构和企业。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费基本上来源于国家支持。综合性大学经费支持较多,省属或者地方共建的本科高校的经费来源和转型前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应用型高校在经费来源上一般除了政府的投入,也会有企业的投资。企业一般愿意和这类高校进行科研合作,投资新建研发中心,学生可以在中心实践,中心的成果输出既可以指导企业发展,又可以带动学校科研的发展。在欧美,

11、企业捐赠的经费占到大学办学经费很大一部分,目前中国这种现象还不多见。6. 研究侧重于应用性研发创新。应用型高校的定位决定了该类高校并不是大而全,而是小而专,开展应用性研究是应用型高校的一项重要使命。我国相关的本科高校应该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共同设立研发项目,与当地产业部门密切协作,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为区域发展做出贡献。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如何有效转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必须基于区域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立足于职业教育和实践技术教育,整体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因此,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应实现以下方面的转向:首先,高校要以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为依据明确办学

12、定位;其次,立足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在专业设置上突出地方和学校特色;最后,在师资力量上多引进“双师型”人才和专业带头人,在校内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创新,提升学校科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下文从院校管理制度、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质量以及产学研的结合等来阐述如何促进地方普通本科高校顺利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院校。(一)通过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的创新促进转型1.正确处理党政关系,完善学校领导体制。高校党政关系是高等学校中十分重要的关系。高校转型更是需要学校领导齐心协力谋发展。转型后的高校主要是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因此,学校应该吸收部分非领导职务的教授、工程师等进入管理

13、委员会,从制度上保证行政和学术权力的合理运用,这样针对转型中出现的问题学校可以做出更全面的科学决策。2.转变职能部门职能,改革行政管理方式。高等院校一般行政职能部门是学校行政权力的实施主体。不彻底转变行政部门的职能和工作方式,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彻底转型为应用技术类高校。应用技术类院校的主角是学生,因此职能部门要彻底转为服务性部门,服务于广大学生和教职员工,帮助学校更好地完成转型。3.完善高校内部治理,提升管理水平。在地方高校的转型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高校不仅需要面对转型后的学生培养问题,还要面对转型后和企业对接的问题,高校更需要主动出击,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师资、更好的实践平台以及更好

14、的就业机会。在具体操作上应成立以教师为主体的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涉及学生的事项在决策时应充分考虑学生代表的意见。这样的治理安排,既有利于保证“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落实,也有利于高校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4. 合理配置人财物资源。高校管理要实现分权和放权。对于教学,要放权给教师,对于校园建设,要放权给基建部门,要根据院校资源实际情况,采用“定额+专项”分配办法。定额是平均水准,满足基本科研实际需要;专项则是奖励和激励,对取得重大科研成果以及实现技术创新的师生进行奖励。用相关制度控制资源分配,实现学校整体办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二) 通过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的改革促进转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电子信

15、息产业的发展,技术技能型人才逐渐成为企事业单位的中坚力量。社会分工的细化也产生了更多或是热门或是冷门的新专业。这些都体现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上。转型为应用型高校必须把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作为己任,紧跟市场需求,结合自身特色和区域发展需要,重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转型后的人才培养层次属于本科,该类高校的大学生首先必须较为系统地掌握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熟悉其专业要求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其次,在培养类型上为应用型,毕业生必须能在工作岗位上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因此,地方高校转型应突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不是之前的教学型高校的要求。应用型人才培养更注重的是培养理

16、论扎实,掌握一门专业知识、具有技术创新意识以及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后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区别于研究型大学,其主要特点是“理论基础好、实践能力强、应用水平高”。转型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突出重点,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要以人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设置相应的素质拓展课程和实践环节,在强化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可开展一些校企合作平台实习,鼓励学生多实践,鼓励二级学院和各专业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与企业的特殊需要,试行订单式培养等。(三)通过教学质量与管理的提升促进转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必须在教学管理上针对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革。第一,课程体系与内容

17、。在课程内容上精选学科基础课程及核心课程,在专业课上强调经典性和实用性。同时增加课程设计和专业实践内容,控制好基础理论课程和实践操作课程的时间比例。做到既不耽误理论的学习,又注重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第二,实践教学体系。需要加强对企业相关岗位职责的了解,探索相应的提高学生能力的方法。鼓励学生自行探索相关科研项目,安排专门的教师负责相关项目的指导。第三,教学方式。在应用型高校的新要求下鼓励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师是组织者、协助者、评价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课上和课下的主角。在教学方式上可借助多媒体来实施案例教学、情境模拟教学,在实践课程上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而不是一味地传授理论知识。

18、教师更重要的角色是纠错者。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去引导解决,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高校的转型前期容易遇到的困难是学生并不认可学校的转型,误认为自己降格为技校生。因此,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改变学生的观念,尤其是就业的观念; 其次,需要请专业的职业规划师结合本校的就业、企业对接情况向学生汇报相关事宜,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认识到应用型人才不同于中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应用型高校与研究型高校的一个显著不同是课程考试与毕业论文(设计)。例如,工业工程的毕业设计要求做出技术

19、创新设计方案,而不是纯粹的文字汇报,广告学等专业更是必须做出出色的广告设计才能毕业。针对不同的专业制定不同的毕业论文要求,通过整个论文(设计)的独立完成来进一步检验学生的能力是否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四)通过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促进转型1.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转型后,高校的专业设置必须做到差异化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一般地方高校本身都是颇具特色和在个别行业、专业等方面具有优势的,因此,地方高校应尽量把握好自己的优势,同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中企业的用人需要进行专业设置。例如郑州科技学院升本后在专业设置时突出其优势学科机械工程、电气自动化、土木工程等,以郑州本地的企业需求为主,立足郑州辐

20、射周边,吸引了大量的高分考生。2.邀请企业界人士参与制订培养方案。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要更多地考虑到企业的用人实际,因此,很多特殊专业由校企联办的话优势更明显。例如计算机信息与科学专业在很多应用型高校的校企合作办学中是主导专业,这是由该专业的特殊属性决定的。计算机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按部就班的培养很可能使学生在毕业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求。要想占据先机就必须紧跟市场的发展来按需培养。同时企业也可提供实践基地和实习岗位。因此,可由学校组织教师和专家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企业来促进本校的校企联合。3.校企合作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目前,教学型高校的教师以全职居多,学校喜欢聘请著名人士来做临时

21、教授。而应用型高校的发展同样可以追求“名人效应”,只是名人效应的内涵不同,这里的名人指的是有名的技工。实践教育需要更多的一线技术员工和工程师来指导学生操作。因此,转型为应用型大学的高校不仅要多聘“双师型”人才,更多的是鼓励本校教职工去企业学习以弥补实践知识缺乏的短板,同时大量聘请各个行业的高级技术人员来校兼职任教,提升学生的具体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4.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应用技术类高校从专业设置到人才培养目标均要根据市场需要进行设置,要尽量做到毕业生毕业就可以为企业所用。企业在地方普通高校转型过程中将发挥巨大的影响力。实训基地建设既要符合专业教学需要,也要符合实际用人需要。因此,相关院校应该

22、大力引进不同行业内的龙头企业来校设立研发平台、实训中心,这不仅仅是宣传,更是提前招聘。同时校企合作也必须适应专业的不同需求,例如,酒店管理等专业学生需要到大型酒店的各个岗位实习才能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总之,产学研结合才能使学校的专业教学与生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王卓华副校长对我校2015年度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他说,在二级学院的共同努力下,本年度教学工作结合学校综合改革实际情况,根据学校“围绕一个中心、依托三大命题、抓好十项任务”的工作思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全面深化教学综合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教学工作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两个适应、三个重点”推进改革。即紧紧围绕应用

23、型人才培养这个中心,做到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紧紧抓住模块化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和公共课改革三个重点进行突破。第一,建构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层面出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指导意见,各二级学院紧紧围绕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学生个性化需求这个导向,对2015级本科32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目前已基本构建起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三大平台、六大模块”的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第二,围绕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构,重点推进了公共课改革。一是成立通识课程教育中心,增加讲座类通识课程,强化通识课程管理,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质;二是公共计算机课程探讨分类教学;三是公共外语课探索

24、实施分级教学;四是公共体育课试行俱乐部制;五是思想政治类课程进行有效性教学改革。第三,围绕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构,设置新的实践课程及教学体系。以“行业素质实践能力创业能力”为主线,按照“符合行业要求,校内实践与行业综合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验+实训+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实施四年实践教学“不断线”,2015级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学分比例达到30%以上。第四,围绕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对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首批32个专业实施模块化课程改革。探索构建基于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基本框架由三大专业教育平台和六大课程模块组成。第五,适应学生个性

25、化需求,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继续试办“挂榜实验班”。通过中期检查,认真总结了两个“挂榜实验班”与四类“卓越人才实验班”教学改革成果和办学经验,在此基础上,推动新一轮卓越人才实验班顺利实施。为适应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学校推出了57门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共有12585位学生选修了通识教育网络课程。第六,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统领,建立高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多主体协同育人模式。在教师教育专业方面,2015年初,学校与玉林市教育局、玉州区教育局成立基础教育改革联盟,并在我校建立“名师工作坊”,推动学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的深度合作。其中,基于高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优质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卓越教师平台,入

26、选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创优计划本科教学协同育人平台项目。学校确立了6个校级普通高中学科基地建设项目,其中,高中英语学科基地建设获区级立项。在非教师教育专业方面,与玉林市好邦医疗器械公司,容县人民政府、广西宽华电子商务公司、北京超星尔雅公司、五彩田园等进行战略合作,探索协同育人途径。第七,应用型专业建设得到加强。首先是确立了“做优做精教师教育专业,做大做强应用型专业”的建设思路。建立对接桂东南区域产业升级的专业调整机制,重点建设教师教育类、经济与管理类、生物与药学类、化工与食品类、电子信息类、文化创意类等专业群。其次是一批应用型专业得到加强。我校园林专业参加广西首批新设本科专业评估工作,获评

27、为合格;我校面向桂东南区域经济发展的管理学专业群(6个专业组成)获2015年本科高校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环境设计专业获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立项,获得项目资助经费390万元。新申报农林经济管理、土木工程、物联网工程等三个本科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入选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创优计划本科教学创新创业改革示范专业项目;食品科学与工程、园林、运动康复、电子商务等四个专业获批中职升本招生试点。第八,扎实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一是加入“广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二是积极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5年新增校级立项230项、自治区级立项188项、国家级立项60项。三是积极组织各类学科竞赛活

28、动,成果丰硕,共有222人次大学生获得区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比如5月底全区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我校32名参赛学生全部获奖。其中,获得一等奖9项(全区第一),二等奖17项,三等奖6项,学校获优秀组织奖。第九,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质量保障体系的“四个结合”更加明晰:一是教学常规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二是学生网上评教与同行、领导课堂评教相结合;三是教学督导与学生信息员队伍反馈相结合;四是年度质量报告公开与内部质量监控相结合。确保教学正常秩序和教学质量提高。第十,注重教师教育能力发展中心建设和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教育能力发展中心继续推进二期工程项目建设,主要包括微格教室、图书馆视听室、教学

29、观察室、心理素质拓展与训练等项目的招标工作。通过利用教师教育能力发展中心推动教师成长。一是主办青年教师教学比赛、首届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技能大赛。二是积极组织和推荐教师参加各种大赛。全校共有22人次教师获得各种教学技能大赛奖项。第十一,教学实验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2015年新增仪器设备总值3774.3214万元。我校教师教育实验实训教学中心、化学与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获2015年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经费资助。本年度新增实践教学基地12个。签订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实验基地6个。第十二,2015年度共获得“国培计划”和“区培计划”项目总经费1117万,比2014年经费增加了500多万,培训教师总人数3690名。第十三,修订和完善有关制度,保障教学工作正常有序运行。修订了玉林师范学院教学工作奖励办法、玉林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