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30.41KB ,
资源ID:17291282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29128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初二物理上册习题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初二物理上册习题文档格式.docx

1、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

2、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六、超声波和次声波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3、常见招生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

3、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 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 5、控制噪声:(1)在生源处较弱(安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植树。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八、声音的利用 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 2、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把一条橡皮筋,扣

4、在椅背上,用手拉紧,并且拨动它,如图3-1所示.这时可以听到_所发出的声音,它是由_引起的.因为,在人听觉的范围内,任何物体的振动都可以发出_. 2. 如图3-2,把振动的音叉移近一个用细绳吊着的很轻的塑料球,音叉并没有碰到球,球发生了运动,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音叉的_通过_传给_.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可以听到由音叉发出来的声音.当把音叉放在真空的瓶子中,音叉仍然振动,但音叉所发出的声音却听不到了,原因是_.3. 声音是由_产生的,必须通过_才能向外传播. 4. 你听不见手的挥动声,是由于_.人能听见蚊子的嗡嗡声,是由于(1)_,(2)_. 5. 不同物质对声音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液体和

5、气体中,声音通过时,_传播最快,_传播最慢. 6. 在离开高墙17米以外拍拍手掌,立刻可以听到自己拍手掌的声音传了回来,这种现象是由于_,这种现象叫:_. 7. 如果你站在用石灰和沙土所砌成的粗糙的墙的前面,在用力拍手掌,也听不见掌声的回音,这是因为_. 8. 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声音的高低决定于_,声音的大小决定于_. 9. 乐音的三要素是_,_和_. 10. 客观环境的调查中,农村人口的寿命比城市人口长,在很多原因中 跟声音有关的有_污染造成的,农村的_污染较小.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男女声音的不同由于频率的高低不同,才有音调高低的不

6、同. 3. 声音产生是由于物体振动,有振动就一定可以听到声音. 4. 任何人都喜欢音调不变的一种声音. 5. 各种声音的振动快慢都相同.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面括号内),(每小题8分,共24分)1. 人对声音的感觉有一定频率范围,大约每秒钟振动20次到20000次范围内,在这个范围内能听到声音的条件是: A.只要有发生器声源就可以B.必须具有声源和空气C.必须有声源和声音的传播物质D.只要有发生物和传播物质,人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听到声音. 2. 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规律后,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有物体的振动和传递的物体,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有声音,就一定有振动物体C.在

7、声的传递中,声源的位置并没有移动,只是通过传播物向外传播的D.声音是在生物的听觉所能感觉得到的一种振动 3. 大多数人都喜欢听听音乐,乐曲动人与否的原因是:A.音调的高低转化B.响度大小的变化C.音调,响度和音色三要素的谐调性的统一D.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者的统一还不够,还必需有音调和响度自然变化 四,实验题(每空3分,共15分)1.2.3.把发声物体放在玻璃罩里,用抽气泵把罩里面的空气抽空.在抽空过程中,你听到的声音将_,最后_.如果用秒表计时,能否计算出抽空罩内空气的时间:_,这种确定把罩内空气抽尽的时间的测定方法是_.声音需要两个条件:振动和传播物质.这个实验是把哪个条件去掉了,答:_.

8、 五,问答题(第1小题6分,第2小题5分,共11分)1. 在声音的大小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他们的说话就可以分出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为什么 2. 在室内说话要比在操场上说话响亮,为什么 六,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 声音在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35米/秒.一架在2680米高空飞行的飞机发出来的声音,传到地面所用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2. 用回声可以帮助船只测量水深,因此在海洋和江河的考察船上都装置有声纳.如果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米/秒,在考察时发出声音0.8秒钟后接收到了回声,这里的水深为多少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声音能靠一切( )、( )、( )物质作为( )传播在( )中不

9、能传声。 2、人耳感觉到声音的大小与发声体的( )有关,还与发声体的( ) 有关 3、“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与低是指 ( ) A音调高低 B响度大小 C音色好坏 D上述都可能4、在15的气温下,人对高墙喊话,能听清回声,人与墙之间的距离至少是 ( )A17米 B大于17米 C小于17米 D无法确定5第一次测定声音在铸铁里的传播速度是在巴黎用下述的方法进行的:从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第一次是由铸铁管传来的,管长931米;两次响声相隔25秒,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米秒,求声音在铸铁中的传播速度 6在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山,汽车以54千米小时的速

10、度匀速行驶,汽车鸣笛,经3秒后,司机听到回声。此时汽车距山多远?还需多少时间才能开到山脚下?(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米秒) 练习答案:1,振动,固体,液体,气体,介质,真空 2振幅,远近 3.A 4B 5.3908米秒 6487.5米,325秒 声现象同步测试题一、填空题1发声体都是在 着,发声停止的物体不再 。2声音在15 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而且也能在 、 中传播。4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既使相距很近也只能靠无给电交谈,这是因为 。5鱼能被它们喜欢的声音吸引,这表明 也能传声,“土电话”利用的是 能传声的性质。6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秒以上,人就能把回声跟原

11、声区分开。二、选择题1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真空里传播的慢B学生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 C真空不能传声 D打锣时,要使锣停止发声,只须用手按住锣面就可以了2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A真空 B. 木头 C. 空气 D. 水3比较声音在海水、铁管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海水、铁管、空气 B. 铁管、海水、空气C空气、铁管、海水 D. 空气、海水、铁管4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 )。 A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始计时 B. 看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C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令开始计时 D

12、. 看到最先起跑的运动员开始计时5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振动的物体都会发出声音B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距离叫做振幅C物体振动的次数叫频率D正常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每秒20次2万次6有一跟长100米的空气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几次响声( )。 A一次响声 B. 两次响声 C. 三镒响声 D. 四次响声三、计算题1观察者在看到闪电后5.5秒钟听到雷声,问打雷处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是多少?2拍手后0.5秒听到对面墙壁反射回来的回声,问人与墙壁间距离是多少?3把恰好设在海面下的钟敲响,钟声传到海底再反射回海面,共经过2.0秒,已知声音在海水中

13、的速度是1500米/秒,问海水的深度?试卷答案:1振动,振动 2. 340米/秒 3. 液体,固体 4. 月球上没有空气 5. 水,固体 6. 0.11.A 2.A 3.B 4.B 5.A、B、D 6.D11870米 2. 85米 3. 1500米【例题1】把汽车的行驶、轮船的航行、飞机的飞行、运动员的跑步等这类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叫做 。 答案:机械运动 【例题2】坐在正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说他是运动的,这是以 为参照物;说他是静止的,这是以 为参照物。地面上的建筑物或树木 【例题3】夜晚抬头望星空时看到:“月亮在云里穿行”,这是以 为参照物;“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 为参照物。云,月亮

14、例题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只有机器的运动才是机械运动 C任何物体如果以自身为参照物,它的速度就是零 D参照物必须是绝对不动的物体C 【例题5】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于地面来说,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 选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C. 相对于联合收割机来说,卡车在运动 D选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B 【例题6】体育考试中,甲、乙两个同学跑 1000米所用的时间分别是3分30秒和3分50秒,则( )。 A 甲同学的速度大 B 乙同学的速度大 C 甲、乙两个同学的速度相同 D 无法比较

15、谁的速度大A 【例题7】两个做匀速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长 B 通过路程长的物体,所用的时间一定长 C 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短的物体速度大 D 在相等的时间内两个物体所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例题8】水中游的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 108km/h,陆地跑得最快的猎豹,每秒可跑 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 5km,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下列正确的是( )。 A 猎豹最大 B 旗鱼最大 C 褐海燕最大 D 三者一样大 【例题9】向月球发射激光,经2.7s后接收到月球表面反射回来的激光,则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为(激光在空间传播速度C=3 105

16、km/s)( )。 A 8.1 105km B 4.05 105km C 3 108km D 3 105km 【例题10】试判断下列哪一个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 A 正在起动的汽车 B 在平直的轨道匀速行驶的列车 C 被抛出去的石块 D 从高处自由落下的石块 【例题11】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通过 45m的路程时用了30s的时间,那么它前15s内的速度为 ( )。 A 0.5m/s B 1.5m/s C 2m/s D 3m/s 【例题12】某学校操场外一幢高楼离跑道起点 170m,同学们在跑步训练时,由于回声导致发令员先后听到两次发令枪声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340m/s,那么听到两

17、次发令枪声的时间间隔约为( )。 A 0.5s B 1s C 30s D 60s 【例题13】一列队伍长 50米,行进速度 2.5m/s,经过一座 100m的涵洞,当队伍全部穿过涵洞时,总共需要( )。 A 60s B 40s C 50s D 80s 【例题14】某自动扶梯用20s可将站立于梯上的人送上楼,扶梯不动时走上去要30s,人沿运动的扶梯走上去需要时间( )。 A 50s B 10s C 12s D 20s 【例题15】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已知该物体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15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5m/s,那么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分析:求平均速度应根据 ,s是全程路程

18、,t是全程时间,而t=t1+t2。所以先求t1+t2。 解答:设全程路程为s,则 , 。 。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7.5m/s。 【例题16】某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v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v2,此物体在整个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为( )。 A. B. C. D. D 【例题17】在测定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原理是公式 。 【例题18】测定做直线运动的小车的平均速度,测出路程全长为 120cm,小车从起点到终点所用时间为5s,小车从起点运动到全路程的中点所用的时间为3s,请你求出各阶段中的平均速度。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

19、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面是“水”的几条“旅行”路线:(1)水冰水蒸气 (2)冰水水蒸气(3)水蒸气水冰 (4)水水蒸气水,你认为“水”的这几条“旅行”路线中可行的是( )A、只有(3) B、只有(2) C、只有(2)和(3) D、(1)(2)(3)(4)四条路线都可以2、在北方的冬季,下列几种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室外冻冰的衣服会变干 B.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C.正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D.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3、夏天打开冰箱门,常可看到冷冻室里冒出一股白雾,这是( )A、冰箱里原有的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滴B、冰箱内食物中的水分遇到

20、高温空气后,蒸发形成的水蒸气C、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形成的小冰晶 D、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形成的小水滴4、小丽测量烧杯中热水温度时,将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很少,然后像图1中所示的那样去测量和读数,她这样做被小宇找出了一些错误,但有一条找得有点问题,请你把它挑出来( )A、不应倒入另一烧杯,这会使温度降低B、水倒的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C、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线相平,而不应斜视D、应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而不应该放在水中读数5、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给冰加热,冰的温度一定升高B.把5的水放入0的房间,水将会结冰C.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升华形成的水蒸气D.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

21、,是由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的缘故6、图2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所给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2min到第3min内是固液共存态,其内能增加B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2min到第3min内是固液共存状态,其内能不变C.该物质的熔点是4,在第5min到第6min内是液态,其内能增加D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5min到第6min内是气态,其内能增加7、以下所述生活实例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A春天,冰封的河面解冻B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干8、下列措施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A.用瓶子装酒精

22、时要加盖 B.把树苗放在温度较低而又潮湿的地方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D.把用塑料袋包装的蔬菜放入冰箱内9、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不同的,这主要是由于酒精和煤油的( ) A.沸点不同 B.凝固点不同 C.比热容不同 D.密度不同10、“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11、下列对各种气象形成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雾是地面的冰块升华而形成的 B.石

23、头上的霜是水滴放热凝固而形成的C.荷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而形成的 D.雪是雨水汽化而形成的12、如图3,水在壶中被加热,又从凉铁板上掉下的水是蒸馏水在获得蒸馏水的过程中,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A先升华,后凝华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凝固13、小红将一杯常温的开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的冷冻室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图2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14、小明同学在家洗澡时,发现此过程涉及许多物理知识,于是他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其中一条错误是的( )A、房间内充满的“白气”是水蒸气B、地面铺上凹凸不平的地板砖是为了增

24、大摩擦C、房间窗户玻璃变得模糊不清是水蒸气液化造成的D、热水冲洗全身变暖是热传递的结果 15金属块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发现变湿了。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金属块又变湿了,原因是( ) A、金属块在冰箱中吸收的水继续往外渗透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C、空气中的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D、空气中的水汽化成水蒸气附着在金属块表面16、用质地密实的薄纸做成一个纸锅,在纸锅中盛有适量的水,放在火上加热,过一会儿水沸腾了,而纸锅却不会燃烧,这主要是因为( ) A纸的散热性能很好 B纸的着火点低于火焰的温度 C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 D水的沸点不变且低于纸的着火点17、戴眼镜的乘客乘

25、坐冷气很强的出租汽车一阵后下车,有时会发觉眼镜镜片模糊。此现象是由于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镜片发生( )A.液化 B.凝华 C.熔化 D.凝固18、图4中的符号分别代表冰雹、小雪、雾和霜冻四种天气,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A. 冰雹 B. 小雪 C. 雾 D. 霜冻19、水银温度计中封闭着一定量的水银,在用这种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过程中,水银发生热胀冷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计中水银的质量不变 B.温度计中水银的体积不变 C.温度计中水银的高度不变 D.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不变20、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5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标着X

26、、Y和Z的地方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BX阶段是蒸腾,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CX阶段是凝结,Y阶段是蒸发,Z阶段是凝固 DX阶段是降水,Y阶段是蒸腾,Z阶段是凝结卷II(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及简答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空2分,共38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21、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你知道吗?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如手拿刚出笼的馒头时,若先在手上沾些冷水,就不会感到很烫,这是由于_的缘故22、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不适应,体温上升而头痛、眩晕、恶心。通常情况下,在中暑患者身上擦 ,对

27、中暑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的道理是 。1.小明打开冰柜取出棒冰准备发给同学们,他发现柜门周围的“白气”是向下沉的,而一根棒冰上表面的“白气”是向上升的,则“白气”是 产生以上不同现象的原因是 。23、端午节,小施和小李帮妈妈煮粽子。煮粽子的水烧开后,小施认为要继续将火烧得很旺,使锅内水剧烈沸腾,这样会很快将粽子煮熟。小李则认为,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让锅内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很快将粽子煮熟。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 _。你的理由是什么? _。24.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为了保护发射台的铁架不被火箭向下喷射的高温火焰所熔化,工作人员在台底建造了一个大水池。当高温火焰喷到水中时,产生了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在这一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_和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25在下列几种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 ,属于升华的是 ,属于汽化的是 。(填字母) A雨后一会儿,淋湿的公路变干了 B浴室里洗澡时,墙上的玻璃镜面变模糊了C房间里放一盒固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