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36.76KB ,
资源ID:1723512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23512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建筑能效标识测评导则纲要草案.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建筑能效标识测评导则纲要草案.docx

1、建筑能效标识测评导则纲要草案附件2: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前言根据建设部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为主编单位,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本导则。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和吸收了发达国家建筑能效标识的成果和经验,以我国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为依据,结合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现状和特点,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制定了本导则。本导则的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测评程序,居住建筑测评内容,公共建筑测评内容,测评方法,报告和附录。本导则由建设部负责管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导则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

2、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30号,邮编:100013)本导则参编单位: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技术导则(试行)1. 总则 12. 术语 13. 基本规定 24. 测评程序 35. 居住建筑测评内容 35.1 基础项 35.2 规定项 45.3 选择项 76. 公共建筑测评内容 76.1 基础项 76.2 规定项 76.3 选择项 107. 测评方法 128. 报告 12附录A 居住建筑能效测评汇总表 13附录B 公共建筑能效测评汇总表 14附录C 居住/公共建筑能效标识汇总表

3、 151. 总则1.0.1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居住和公共建筑,缓解我国能源短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推行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制定本导则。1.0.2 本导则适用于新建居住和公共建筑以及实施节能改造后的既有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实施节能改造前的既有建筑可参照执行。1.0.3 申请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的建筑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1.0.4 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除应符合本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0.5 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应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测评机构进行。对大型政府办公建筑、超大型或特异外形公共建筑(写字楼、酒店除外),由国务院

4、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专门测评机构进行评定。2. 术语2.0.1 建筑能效标识将反映建筑物及其用能系统效率或能源消耗量等性能指标以信息标识的形式进行明示。2.0.2 建筑能效测评对建筑物及其用能系统效率或能源消耗量等性能指标进行检测、计算,并给出其所处水平。2.0.3 大型公共建筑单体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2.0.4 超大型公共建筑单体建筑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2.0.5 特异外形公共建筑非常规几何形状外形或非常规建筑材料建造的公共建筑。2.0.6 建筑物用能系统与建筑物同步设计、同步安装的用能设备和设施。居住建筑的用能设备主要是指采暖空调系统,公共建筑的用能设备主要

5、是指采暖空调系统和照明两大类;设施一般是指与设备相配套的、为满足设备运行需要而设置的服务系统。2.0.7 可再生能源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2.0.8 水力平衡度采暖居住建筑物热力入口处循环水量(质量流量)的测量值与设计值之比。2.0.9 热像图用红外摄像仪拍摄的表示物体表面表观温度的图片。3. 基本规定3.0.1 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应分别进行测评。3.0.2 建筑物在建设工程中应选用质量合格并符合使用要求的材料和产品,严禁使用国家或地方管理部门禁止、限制和淘汰的材料和产品。3.0.3 建筑能效的测评与标识应以单栋建筑为对象,在

6、对相关文件资料、部品和构件性能检测报告审查以及现场抽查检验的基础上,结合建筑能耗计算分析结果,综合进行测评。3.0.4 建筑能耗计算分析软件应由建筑能效标识管理部门指定。3.0.5 建筑能效的测评内容包括基础项、规定项与选择项。1 基础项:按照国家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方法,计算得到的建筑物单位面积采暖空调耗能量。2 规定项:除基础项外,按照国家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围护结构及采暖空调系统必须满足的项目。3 选择项:对高于国家现行建筑节能标准的用能系统和工艺技术加分的项目。3.0.6 建筑能效标识划分为五个等级。当基础项达到节能5065%且规定项均满足要求时,标识为一星;当基础项达到

7、节能6575%且规定项均满足要求时,标识为二星;当基础项达到节能7585%以上且规定项均满足要求时,标识为三星;当基础项达到节能85%以上且规定项均满足要求时,标识为四星。若选择项所加分数超过60分(满分100分)则再加一星。4. 测评程序4.0.1 居住建筑和一般公共建筑测评应在建筑物竣工验收备案之前进行,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办公建筑测评应在建筑物竣工验收之前进行。4.0.2 测评前,委托方应提供下列资料:1 项目立项、审批等文件;2 建筑施工设计文件审查报告及审查意见;3 项目全套竣工验收资料和一套完整的竣工图纸;4 与建筑节能相关的设备、材料和部品的产品合格证;5 由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出具

8、的项目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及产品节能性能检测报告;6 节能工程及隐蔽工程施工质量检查记录和验收报告;7 应用节能新技术的情况报告。4.0.3 测评机构进行测评。测评应符合以下规定:1 基础项测评应以竣工验收资料为依据,性能参数以施工过程中见证取样的检测报告为主,辅以现场抽查的检测数据。2 规定项和选择项测评应以现场抽查为主,并辅以施工过程中的验收报告和检测报告。4.0.4 测评完成后,测评机构应出具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报告。5. 居住建筑测评内容5.1 基础项5.1.1 建筑物单位面积采暖空调全年耗能量。能耗计算应符合以下规定:1 严寒寒冷地区应计算建筑物单位面积采暖全年耗能量;2 夏热冬冷地区应计

9、算建筑物单位面积采暖空调全年耗能量;3 夏热冬暖地区应计算建筑物单位面积空调全年耗能量。测评方法:软件评估、性能测试5.1.2 建筑能耗计算所需数据应按下列方法取得:1 建筑物构造尺寸按竣工图纸。2 建筑物外门、外窗按由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有效期内的传热系数检测报告。3 外墙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按施工进场见证取样检测报告为准,其厚度按现场抽查的厚度和施工验收时厚度的平均值。现场抽查数量按照建筑节能施工验收标准进行。当差异较大时,应现场抽样检测墙体传热系数。4 楼梯间隔墙和地面按施工验收报告。5 屋面材料的导热系数按施工进场见证取样检测报告,其厚度按施工验收时的平均厚度。如有必要时可进行检测。

10、5.2 规定项5.2.1 外窗应具有良好的密闭性能,严寒寒冷地区建筑的外窗气密性等级符合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第4.2.5条的规定,夏热冬冷地区符合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第4.0.7条的规定,夏热冬暖地区符合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第4.0.11条的规定。测评方法:性能测试5.2.2 严寒寒冷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外墙与屋面的热桥部位(如空调板、腰线等)均应采取保温措施,以保证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在室内空气设计温、湿度条件下不低于露点温度。测评方法:文件审查、现场检查、性能测试5.2.3 严寒寒冷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门窗洞口之

11、间的密封方法和材料应符合节能设计要求。测评方法:文件审查、现场检查5.2.4 除电力充足和供电政策支持、或者建筑所在地无法利用其他形式的能源外,严寒寒冷地区的住宅内,不应采用直接电热采暖。测评方法:文件审查、现场检查5.2.5 以地源热泵、水源热泵为空调机组冷热源时,应确保水资源不被破坏,不被污染,不被浪费。测评方法:文件审查、现场检查5.2.6 锅炉的设计效率不应低于表5.2.6中规定的数值。表5.2.6 锅炉的最低设计效率锅炉类型、燃料种类及发热值在下列锅炉容量(MW)下的设计效率(%)0.71.42.84.27.014.028.0燃 煤烟 煤73747879807476788082燃 油

12、、燃 气86878788899090测评方法:文件审查、现场检查5.2.7 电机驱动压缩机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在额定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性能系数(COP)不应低于表5.2.7的规定。表5.2.7 冷水(热泵)机组制冷性能系数类型额定制冷量(kW)性能系数(W/W)水冷活塞式/涡旋式11633.84.04.2螺杆式11634.104.304.60离心式11634.404.705.10风冷或蒸发冷却活塞式/涡旋式50502.402.60螺杆式50502.602.80测评方法:文件审查5.2.8 名义制冷量大于7100W、采用电机驱动压缩机的单元式空气调节机时,在名义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

13、下,其能效比(EER)不应低于表5.2.8的规定。表5.2.8 单元式机组能效比类型能效比(W/W)风冷式不接风管2.60接风管2.30水冷式不接风管3.00接风管2.70测评方法:文件审查5.2.9 集中采暖系统热水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EHR)值应符合下式要求: (5.2.9-1) (5.2.9-2)式中:N 水泵在设计工况点的轴功率,kW;Q 建筑供热负荷,kW; 电机和传动部分的效率;采用直联方式时, = 0.85;采用联轴器连接方式时, = 0.83;t 设计供回水温度差,oC。系统中管道全部采用钢管连接时:取t = 25 oC;系统中管道有部分采用塑料管材连接时,取t = 20 o

14、C;L 室外主干线(包括供回水管)总长度,m;当L500m时,a = 0.0115;当500L1000m时,a = 0.0092;当L1000m时,a = 0.0069。 测评方法:文件审查、现场检查5.2.10 设置集中采暖和(或)集中空调系统的建筑,采取分室(户)温度控制设施,并设置分户热量分摊装置或预留安装该装置的位置。测评方法:文件审查、现场检查5.2.11 锅炉房和热力站的一次水总管和二次水总管上,必须设置计量总供热量的热量表;集中采暖系统中的建筑物应在热力入口处设置热量表,作为该建筑物采暖耗热量的依据,并设置过滤器。测评方法:文件审查、现场检查5.2.12 集中采暖空调水系统采取有

15、效的水力平衡措施。测评方法:文件审查、现场检查5.2.13 区域供热锅炉房和热力站,除必须设计和配置必要的保证安全运行的控制环节外,还应设计和配置保证供热质量及实现节能的下列环节:1按需供热,设置供热量自动控制装置(气候补偿器);2 实时检测。测评方法:文件审查、现场检查5.3 选择项5.3.1 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测评方法:文件审查、软件评估、现场检查;分数:60,根据可再生能源使用占建筑采暖空调及生活热水能耗的比例加分,见表5.3.1。表5.3.1 可再生能源加分等级可再生能源使用占建筑采暖空调及生活热水能耗的比例(%)分数70605.3.

16、2 在住宅小区规划布局、建筑单体设计时,进行科学的自然通风与自然采光设计,以充分利用自然能源。测评方法:文件审查、CFD模拟分析报告、现场检查;分数:155.3.3 设置集中空调系统的住宅,采用切实有效的能量回收系统(装置)。设置分散系统的住宅所选用的空调器达到国家空调节能级别。测评方法:文件审查、现场检查;分数:155.3.4 其他新型节能措施,并提供相应节能技术报告。测评方法:文件审查、现场检查;分数:每项措施加5分,替代措施总分不超过10分。6. 公共建筑测评内容6.1 基础项6.1.1 建筑物单位面积全年采暖空调耗能量测评方法:软件评估、性能测试6.1.2 建筑能耗计算分析所需数据获得

17、方式同5.1.2。6.2 规定项6.2.1 建筑外窗的气密性不低于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2002规定的4级要求。透明幕墙的气密性不低于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15225规定的3级要求。测评方法:性能测试6.2.2 外墙与屋面的热桥部位(如空调板、腰线等)均应采取保温措施,以保证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在室内空气设计温、湿度条件下不低于露点温度。测评方法:文件审查、现场检查、性能测试(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测)6.2.3 除了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外,不得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1 电力充足、供电政策支持和电价优惠地区的建筑;2 以供冷为主,采暖负荷

18、较小且无法利用热泵提供热源的建筑;3 无集中供热与燃气源,用煤、油等燃料受到环保或消防严格限制的建筑;4 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地区的建筑;5 内、外区合一的变风量系统中需要对局部外区进行加热的建筑。测评方法:文件审查、现场检查6.2.4 以地源热泵、水源热泵为空调机组冷热源时,应确保水资源不被破坏,不被污染,不被浪费。测评方法:文件审查、现场检查6.2.5 锅炉的额定热效率不应低于表6.2.5中规定的数值。表6.2.5 锅炉额定热效率类型热效率(%)燃煤(II类烟煤)蒸汽、热水锅炉78燃油、燃气蒸汽、热水锅炉89测评方法:文件审查、现场检查6.2.6 电机驱动压缩机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

19、,在额定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性能系数(COP)不应低于表5.2.7的规定。测评方法:文件审查6.2.7 名义制冷量大于7100W、采用电机驱动压缩机的单元式空气调节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气调节机组时,在名义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其能效比(EER)不应低于表5.2.8的规定。测评方法:文件审查6.2.8 蒸汽、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及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应选用能量调节装置灵敏、可靠的机型,在名义工况下的性能参数应符合表6.2.8的规定。表6.2.8 溴化锂吸收式机组性能参数机型名义工况性能参数冷(温)水进/出口温度(oC)冷却水进/出口温度(oC)蒸汽压力(MPa)单位制冷量

20、蒸汽耗量kg/(kWh)性能参数(W/W)制冷供热蒸汽双效18/1330/350.251.4012/70.40.61.310.81.28直燃供冷12/730/351.10供热出口600.90注:直燃机的性能系数为:制冷量(供热量)/加热源消耗量(以低位热值计)+电力消耗量(折算成一次能)。测评方法:文件审查6.2.9 集中采暖系统热水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EHR)值应符合式(5.2.9-1)、(5.2.9-2)的要求。测评方法:文件审查、现场检查6.2.10 集中空调系统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Ws)应按下式计算,并不应大于表6.2.10中的规定。 (6.2.10)式中:Ws 单位风量耗功率,W/

21、(m3/h);P 风机全压值,Pa;t 包含风机、电机及传动效率在内的总效率,%。表6.2.10 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限值W/(m3/h)系统型式办公建筑商业、旅馆建筑粗效过滤粗、中效过滤粗效过滤粗、中效过滤两管制定风量系统0.420.480.460.52四管制定风量系统0.470.530.510.58两管制变风量系统0.580.640.620.68四管制变风量系统0.630.690.670.74普通机械通风系统0.32注:1 普通机械通风系统中不包括厨房等需要特定过滤装置的房间的通风系统;2 严寒地区增设预热盘管时,单位风量耗功率可增加0.035W/(m3/h);3 当空气调节机组内采用湿膜

22、加湿方法时,单位风量耗功率可增加0.053W/(m3/h)。测评方法:文件审查、现场检查6.2.11 空气调节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ER)应按下式计算,且不应大于表6.2.11中的规定值。 (6.2.11)式中:H 水泵设计扬程,m;T 供回水温差,oC; 水泵在设计工作点的效率,%。表6.2.11 空气调节冷热水系统的最大输送能效比(ER)管道类型两管制热水管道四管制热水管道空调冷水管道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ER0.005770.004330.008650.006730.0241注:两管制热水管道系统中的输送能效比值,不适用于采用直燃式冷热水机组作为热源的空气调节热水系

23、统。测评方法:文件审查、现场检查6.2.12 设置集中采暖和(或)集中空调系统的建筑,采取室温调节设施。测评方法:文件审查、现场检查6.2.13 系统的划分和布置应能实现分区热量计量。每栋建筑及其冷、热源站房应设置冷、热量计量装置。测评方法:文件审查、现场检查6.2.14 集中采暖空调水系统采取有效的水力平衡措施。测评方法:文件审查、现场检查6.2.15 集中采暖与空气调节系统设有监测和控制系统。测评方法:文件审查、现场检查6.2.16 公共场所和部位的照明功率密度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的规定。照明采用节能灯具,除电梯厅外均应采用节能开关进行控制。在自然采光的区域设定时或光电控制的

24、照明系统。测评方法:文件审查、现场检查6.3 选择项6.3.1 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测评方法:文件审查、软件评估、现场检查;分数:60,根据可再生能源使用占建筑采暖空调及生活热水能耗的比例加分,见表6.3.1。表6.3.1 可再生能源加分等级可再生能源使用占建筑采暖空调及生活热水能耗的比例(%)分数70606.3.2 在建筑规划布局、单体设计时,进行科学的自然通风与自然采光设计,以充分利用自然能源。测评方法:文件审查、现场检查;分数:56.3.3 采用适宜的蓄冷蓄热技术和新型节能的空气调节方式。测评方法:文件审查、现场检查;分数:56.3.4

25、设置集中采暖和(或)集中空调系统的公共建筑,采用切实有效的能量回收系统(装置)。测评方法:文件审查、现场检查;分数:56.3.5 建筑用生活热水或采暖选用余热或废热利用等方式提供。测评方法:文件审查、现场检查;分数:56.3.6 空调系统能根据全年空调负荷变化规律,进行全新风或可变新风比等节能控制调节,满足季节及部分负荷要求。测评方法:文件审查、现场检查;分数:56.3.7 空调系统能进行变水量或变风量节能控制调节。测评方法:文件审查、现场检查;分数:56.3.8 楼宇自控系统功能完善,各子系统均能实现自动检测与控制。测评方法:文件审查、现场检查;分数:56.3.9 具有完善的用能管理制度,对

26、建筑冷热源、空调输配系统、照明、生活热水、家用电器等部分能耗实现分项和分区域计量与统计,通过科学运行管理模式进行节能。测评方法:文件审查、现场检查;分数:56.3.10 当测评建筑未采用第6.3.26.3.9条的节能措施时,可由其他新型节能措施替代,并提供相应节能技术报告。测评方法:文件审查、现场检查;分数:每项措施加5分,替代措施总分不超过15分。7. 测评方法7.0.1 测评方法包括软件评估、文件审查、现场检查及性能测试。7.0.2 建筑能耗计算分析软件的功能和算法必须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7.0.3 文件审查主要针对文件的合法性、完整性及时效性进行审查。7.0.4 现场检查为设计符合性

27、检查,对文件、检测报告等进行核对。7.0.5 性能测试方法和抽样数量按节能建筑相关检测标准和验收标准进行。性能测试内容如下,其中已有检测项目不再重复进行,但需提供相关报告。1 墙体、门窗、保温材料的热工性能2 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测3 外窗及阳台门气密性等级检测4 平衡阀、采暖散热器、恒温控制阀、热计量装置检测,抽样数量为至少抽查0.5%,并不得小于3处,不足3处时,应全数检查。5 空调机组的能效检测,抽样数量为至少抽查1/3。6 太阳能集热器的效率检测7 水力平衡度检测8. 报告8.0.1 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 建筑能效测评汇总表2 建筑能效标识汇总表3 建筑和用能系统概况

28、4 基础项计算说明书5 测评过程中依据的文件及性能检测报告8.0.2 基础项计算说明书应包括计算输入数据、软件名称及计算过程等。8.0.3 建筑能效测评汇总表和建筑能效标识汇总表应采用统一标准的格式,见附录A、B、C。附录A 居住建筑能效测评汇总表项目名称: 项目地址:建筑面积(m2)/层数: 气候区域: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测评内容测评方法测评结果备注基础项采暖热负荷指标(W/m2)采暖度日数5.1.1空调冷负荷指标(W/m2)空调度日数单位面积全年耗能量(kWh/m2)规定项围护结构外窗气密性5.2.1热桥部位(严寒寒冷)5.2.2门窗保温(严寒寒冷)5.2.3空调采暖冷热源空调冷源5.2.45.2.5采暖热源空调采暖设备冷水(热泵)机组类型单机额定制冷量(kW)台数性能系数(COP)5.2.65.2.75.2.8单元式机组类型单机额定制冷量(kW)台数能效比(EER)锅炉类型额定热效率(%)水泵与风机热水采暖系统热水循环泵耗电输热比5.2.9室温调节5.2.10计量方式5.2.11水力平衡5.2.12控制方式5.2.13选择项可再生能源比例5.3.1自然通风采光5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