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118.43KB ,
资源ID:17233079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23307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单元评估检测八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单元评估检测八Word下载.docx

1、B.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C.列强控制了中国棉纺织业命脉D.中国民族棉纺织企业大量破产2.苏、锡、常、镇地区以往很少种桑养蚕,1865年之后则“日渐加多,渐可与浙相埒(同等)”。这反映了当时的上述地区( )部分农产品商品化 自然经济基础受到削弱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农业经济作物生产扩大A. B. C. D.3.(2014惠州模拟)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家为便于经济掠夺,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兴办了一些企业,这类企业当时主要集中在印刷、船坞、船舶修理等业。这带来的新变化是( )A.便利列强经济侵略B.产生了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C.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D.激化了中外之间的民族矛盾4.(2014江苏高中联

2、考)梁启超先生曾经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下列值得梁启超肯定李鸿章的是( )A.率先提出“向西方学习”B.编写海国图志C.兴办洋务企业D.创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5.(2013郑州二模)“窃惟通商以来土货日少,漏溢日多,贫弱之患,何所底止!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材料反映出洋务派发展民用工业明显的意图是( )A.发展生产与民求富 B.培养人才积累经验C.辅助军事富国强兵 D.抵制洋货夺回利权6.(2014安徽示范高中模拟)“由于经营工商业没有获利的确实保障

3、,一些民族资本家还用经营工商业所获得的利润,到农村去购买土地,然后出租给农民,从而兼有资本家和地主这样两重身份。”这主要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中( )A.一些民族资本家为了逐利,在城市和农村“两头通吃”B.缺乏独立的生产基础,不敢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C.同封建势力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D.依靠封建地租渠道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7.(2013江苏四市二模)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不仅在筹建期间曾借用公款,而且开厂以后还依仗清政府,取得了“二十年之中,百里之内,不准别家设立纱厂”的垄断权。1904年,上海纺织业资本家朱畴拟在崇明增设大有公司,清政府商部竟出面替张謇加以阻止。由此可见( )A.清政府大力

4、支持洋务派创办工业B.封建势力阻碍民族工业健康发展C.民族资本家之间的自由竞争日趋激烈D.近代民族工业没有摆脱外来势力控制8.史学界曾有人对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作了比较详细的统计分析,并绘制出下列统计图。我们由此统计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发展迅速B.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实力雄厚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艰难成长D.自然经济已经退出了中国经济舞台9.(2013南昌质检)1919年农商公报载:英美日各国烟商涌至广丰总计为外商购去1.2万担。“外人不过运至上海、汉口等处之纸烟公司,制成烟卷后复又运往各地销售,一转手之间,其利不止十倍”。根据材料判断

5、,外商的获利方式是( )A.控制原料 B.控制产品C.商品输出 D.资本输出10.1932年国民政府成立国防设计委员会,调查全国的资源和工业情况,在此基础上,1934年9月到1935年4月制定了重工业建设计划战时燃料及石油统制计划运输动员与统制初步计划粮食存储与统制计划等。这表明当时国民政府( )A.加紧动员全国物力围剿工农红军B.自主强力推进国民经济建设运动C.着手应对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来袭D.积极应对日本帝国主义步步进逼11.(2013西城期末)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在1919年和1937年后都出现了大幅度下滑。造成这两个时期下滑的共同原因是( )A.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B.国共内战导致经济发

6、展出现困难C.外国侵略加剧打击了民族企业D.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2.在1948年8月到1949年4月之间,(全国)纸币增加了4 524倍,上海的物价指数则上扬了天文数字般的135 742倍。下列对这一历史现象的评说,不正确的是( )A.是国民政府垮台的重要因素之一B.极大地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C.根源在于国家实施干预经济政策D.助长了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2013南京二模)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1901年到1907年,张謇先后创办了19个企业单位,初步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大生资本集团。发展民族近代工业需要科学技术,这又促使张謇热

7、衷于兴办新式学堂(创办了南通大学),在外地还先后参与或协办了复旦学院、吴淞中国公学、南京高等师范、河海工程学校等大专院校。张謇对社会教育也比较重视,1905年在通州建立了国内第一所博物苑(馆),还陆续创办了图书馆、更俗剧场、伶工学社、盲哑学校等。更俗剧场是新式建筑,舞台上除演员别无闲杂人员出现,台下禁止吐瓜子壳和乱扔果皮,确实起到移风易俗作用。中国近代工商人物志第一册材料二就今日而言,建设工业,实为要图,即以纺织一业而论,吾国人口四万万,只有纱绽(应为“锭”)二百万枚,较诸欧美各国人口与纱绽之比例,我国现有之纱绽,实不能供国民之需求;惟其如此,是以他国在吾国设厂,以遂其经济侵略之野心,而使我纺

8、织业受重大之打击。纱布为人生必需之品,乃至仰给他人,痛心之事,无逾于此。荣宗敬振兴实业发展经济以惠民生计划材料三归根到底,在近代中国决定和承担近代化任务的主要载体都是中国的资产阶级。林家有孙中山的革命观兼论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张謇对推动中国近代社会进步所做出的历史贡献。(4分)(2)据材料二,指出荣氏兄弟投资实业的基本出发点,这反映了中国当时流行的什么思潮。(8分)(3)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论证材料三的观点。(14分)(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80字左右)14.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作为资本

9、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年份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平均每年设厂数(家)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1869189450多500多1.9219.2189519001004 50016.7750材料二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示意图(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此时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12分)(2)据材料二所示的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

10、(6分)答案解析1.【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解读和获取材料信息,联系所学知识理解历史现象及其影响的能力,切入点是两次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首先分析表格,依据棉花、印花布和棉纱在1843年和1858年进口税率的变化,进而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棉花、印花布和棉纱进口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是导致中国社会传统的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故正确答案选B。A错在“完全”,C错在“控制”,D不符合史实,因为此时民族工业尚未兴起。2.【解析】选B。1865年前后民族资本主义刚刚产生,力量弱小,不可能迅速发展,排除含的选项。种桑养蚕“日渐加多”,联系时代背景可知正确。【加固训练】(20

11、13常州质检)据江苏实业月志记载:“迩来我国服用人造丝织品者亦渐增多,纺制人造丝之厂固所鲜见,即织人造丝布者亦寥寥无几。致人造丝织品进口数量逐步增加,其速度殊可惊骇。”这意味着( )A.中国的丝织业仍具有竞争优势B.外国丝织品难以进入中国市场C.我国广大蚕农面临破产的命运D.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解析】选C。根据题意“迩来我国服用人造丝织品者亦渐增多,纺制人造丝之厂固所鲜见”可知,中国的自然经济走向解体,A、B与题目材料的内容相反,故排除。D说法不符合史实。3.【解析】选B。外国资本家采用近代生产方式创办的企业,在中国一些地区出现,这种资本主义先进生产方式的出现带来的新变化是在中国产生了

12、最早的无产阶级。A、C、D不是新变化。4.【解析】选C。地方上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为中国经济的近代化作出了贡献,故选C。【加固训练】李鸿章说:“惟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数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逐渐仿行,以贫交富,以弱敌强,未有不终受其敝者。”对此观点评述正确的是( )A.目的是引导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有利于近代民用工业的发展C.找到了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根源D.中国从此走上了富强的道路【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理解能力。李鸿章主张学习

13、西方,发展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这就有利于洋务企业中的民用工业的发展。故选B。5.【解析】选D。材料意思是自通商以来,由于洋货冲击,土货日少,出现贫弱之患。“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通过发展民用工业可以抵制洋货夺回利权。6.【解析】选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先天不足”,没有经历资本的原始积累,且在发展中受到多种阻碍,具有妥协性。但据材料无法得出民族资本家“不敢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结论,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中同封建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7.【解析】选B。题干材料叙述张謇在创办纱厂过程中依仗清政

14、府获得垄断权,同时清政府出面阻止其他纱厂的设立,体现了民族资本对封建势力的依赖和封建势力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故选B。张謇是民族资本家,不是洋务派,排除A。C、D的内容在题干中也没有体现,排除。怀化二模)胡适说:“(张謇)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英雄他独力开辟了无数新路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终于因为他开辟的路子太多,担负的事业过于伟大,他不能不抱着许多未完的志愿而死。”结合所学知识,胡适的判断( )A.理解准确,结论正确 B.理解不准确,结论正确C.理解不准确,结论不正确 D.理解准确,结论不正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导致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生存,步履维艰,这

15、也是张謇“实业救国”失败的根源所在。可见,胡适关于张謇失败原因的理解是不准确的,而“失败英雄”的结论是正确的。8.【解析】选C。从图中可知,“外国人办”及“官办和官商合办”的企业实力较强,商办企业实力相对较弱。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由于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排挤而艰难成长。【误区警示】本题学生容易误选A,误选的原因在于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环境没有准确全面的认识,没有认识到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是时刻压制其发展的。9.【解析】选D。由材料可知外国纸烟公司先收购烟叶,制成烟卷运往各地销售获利,这属于投资设厂的途径。10.【解题提示】解答本题关键是结合时代背

16、景理解题干历史现象的出现。20世纪30年代,随着日本加剧对华侵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解析】选D。1934-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步步进逼。题干反映国民政府采取的非常时期的战时统制政策正是这一背景的体现,故D正确;B与题干的主题不符;自主强力推进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但题干反映的是国民政府对重工业以及重要战略物资的统制政策,B排除;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国并不是资本主义国家,从时间上看,C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但显然与国内背景是不符的。11【解题提示】解答本题应依据题干的时间信息,与民族资本主义阶段特征相联系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西方列强卷土

17、重来,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因此,共同的原因是外国侵略的加剧打击了民族企业,C正确;A、B、D是不同点,排除。12.【解析】选C。国家实施干预经济政策是造成题干现象出现的根源说法错误。因为此时的通货膨胀是国民政府的腐败统治造成的。【名师指津】国民政府的通货膨胀国民政府在1948年8月到1949年4月之间滥发纸币,物价飞涨,被称为恶性通货膨胀。其根源是四大家族掠夺财富和国民党发动内战。通货膨胀使国民党丧失了民心,成为其垮台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由于四大家族利用手中的特权,巧取豪夺,加上物价飞涨,社会动荡,民族工业的发展大受阻碍。而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却不断膨胀。13.【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民

18、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影响。第(1)题要从办工厂,发展科技教育、社会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等角度概括。第(2)题出发点可概括材料得出“发展纺织业是国民需求,也是抵制经济侵略的需要”,这反映了实业救国思潮。第(3)题首先要找出观点,然后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来论证,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经济方面,资产阶级兴办实业,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政治方面,民族资产阶级推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政治运动;文化方面,推动了维新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同时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答案:(1)贡献:兴办实业;重视教育,兴办学堂;重视社会公益事业。(2)出发点:适应民生需求;抵制外国经济侵略,维护

19、民族利益。(6分)思潮:实业救国。(2分)(3)论点: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近代化的主要承担者。论证:经济上,奠定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经济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积极兴办实业(近代工业),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短暂的春天)的进程。(4分)政治上,民族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统治,推动中国走向民主、法制,先后发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等。(4分)思想文化上,资产阶级反对迷信、愚昧,宣传民主、科学等进步思想,形成思想解放潮流,成为改造中国社会的伟大思想武器。同时推动了近代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14.【解析】第(1)题材料一反映的是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状况,结合19世纪末的阶段特征,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2)题材料二反映的是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可以从工人队伍壮大、马克思主义传播等角度分析。第(3)题从民族资本主义进步性以及民族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的角度回答。(1)政治: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4分)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4分)思想:“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2)政治:促进无产阶级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奠定阶级基础。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奠定思想基础。(3)是一种先进的经济成分;遭受双重压迫,不能独立、正常发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