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1 ,大小:81.07KB ,
资源ID:1723054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23054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压力容器无损检测.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docx

1、压力容器无损检测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第一篇 总则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和涡流检测五种无损检测方法及缺陷等级评定。本标准所述各种无损检测方法,适用于金属材料制压力容器的原材料、零部件和焊缝。2 引用标准GB150 钢制压力容器GB3721 磁粉探伤机GB5097 黑光源的间接评定方法GB5616 常规无损探伤应用导则GB5618 线型象质计GB9445 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鉴定通则GB/T 12604.16 无损检测术语JB4126 超声波检验用钢质试块的制造和控制ZBJ04 001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ZBY230 A型脉冲

2、反射式超声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ZBY231 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ZBY232 超声探伤用1号标准试块技术条件ZBY344 超声探伤用探头型号命名方法3 术语本标准所用术语除应符合GB/T12604.16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述规定。3.1 密集区缺陷在荧光屏扫描线相当于50mm声程范围内有5个或5个以上的缺陷反射信号;或是在50mm50mm的检测面上发现在同一深度范围内有5个或5个以上的缺陷反射信号。其反射波幅均大于某一特定当量缺陷基准反射波幅。3.2 由缺陷引起的底波降低量BG/BF(dB)在靠近缺陷处的无缺陷完好区内第一次底波幅度BG与缺陷区域内的第一次底波幅度BF之比,用声压级(dB)

3、值来表示。3.3 检测截面串列扫查检测时,作为检测对象的截面,一般以焊缝截面作为检测截面,见图3-1。3.4 串列基准线串列扫查时,作为一发一收两探头等间隔移动的基准线,一般设在离检测截面距离为0.5倍跨距的位置,见图3-1。 3.5 参考线施焊前预先在母材检测面上,离焊缝坡口一定距离处画出一标记线,以其作为确定串列基准线的依据,见图3-2。该线即为参考线。3.6 横方形串列扫查将发、收一组探头,使其入射点相对串列基准线保持等距离且平行于焊缝移动的扫查方法,见图3-3。3.7 纵方形串列扫查将发、收一组探头,使其入射点相对串列基准线保持等距离且垂直于焊缝移动的扫查方法,见图形3-3。4 一般要

4、求4.1 选择原则 4.1.1 压力容器射线、超声、磁粉、渗透、涡流检测方法的选择、检测时机及抽检率等,应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150、GB5616及有关技术文件的要求和原则执行。4.1.2 凡铁磁性材料制成的压力容器及零部件,应使用磁粉检测方法检测表面缺陷,确因结构形状等原因不能使用磁粉检测时,方可采用渗透检测。4.2 制造厂的检测责任4.2.1 当压力容器及零部件需按本标准进行检测时,制造厂、装配或组装部门应按本标准的规定制定出符合有关规范要求的无损检测规程。每一检测规程至少应复制一份副本,以供制造厂所有无损检测人员参考和使用。4.2.2 检测程序及结果应正确、完整并有相应责任人

5、员签名认可。检测记录、报告等保存期不得少于7年。7年后,若用户需要可转交用户保管。4.2.3 检测档案中,对于检测人员承担检测项目的相应资格等级和有效期应有记录。4.2.4 检测用仪器、设备的性能应定期检验合格并有记录。4.3 检测人员4.3.1 凡从事压力容器及零部件检测的人员,都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并按照劳动部文件“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规则”及GB9445进行考核鉴定。4.3.2 无损检测人员按技术等级分高、中、初级。取得不同无损检测方法的各技术等级人员,只能从事与该等级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4.3.3 凡从事压力容器及零部件无损检测工作的人员,除具有良好的

6、身体素质外,视力必须满足下列要求:4.3.3.1 校正视力不得低于1.0,并一年检查一次。4.3.3.2 从事磁粉、渗透检测工作的人员,不得有色盲、色弱。4.3.3.3 从事射线评片人员应能辨别距离400mm远的一组高为0.5mm、间距为0.5mm的印刷字母。4.4 无损检测责任人员的职责4.4.1 参与压力容器及零部件制造的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有责任保证本标准在使用中的正确实施,有权拒绝受理不按本标准规定进行的任何检测内容。4.4.2 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应由具有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高级或中级的资格者担任。4.5 验收标记。如果检测内容作为压力容器产品验收的项目,则检测合格的所有工件上都应作

7、永久性或半永久性的标记,标记应醒目。产品上不适合打印标记时,应采取详细的检测草图或其它有效方式标注,使下道工序或最后的检测人员能够辨明。第二篇 焊缝射线透照检测5 一般要求5.1 检测范围本章规定了在焊缝透照检测过程中,为获得合格透照底片所必须遵循的程序和要求。本章适用于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铝及铝合金、钛及钛合金材料制压力容器焊缝及钢管对接环缝的射线透照检测。5.2 防护5.2.1 X射线和射线对人体有不良影响,应尽量避免射线的直接照射和散射线的影响。5.2.2 从事射线检测的人员应备有剂量仪或其它剂量测试设备,以测定工作环境的射线照射量和个人受到的累计剂量。射线检测操作中,每次都应测定

8、工作场所和射线源容器附近的射线剂量,以便了解射线源位置,免受意外照射。5.2.3 在现场进行射线检测时应设置安全线。安全线上应有明显警告标志,液间应设红灯。5.2.4 检测人员每年允许接受的最大射线照射剂量为510-2Sv,非检测人员每年允许接受的最大剂量510-3Sv。5.3 检测人员应符合4.3条的有关规定。5.4 射线透照等效系数材料的射线透照等效系数见表5-1。将此系数乘以待检容器材料的厚度,即能得到相当于多少厚度钢的吸收效果。5.5 透照方式按射线源、工件和胶片三者间的相互位置关系,透照方式分为纵缝透照法、环缝外透法、环缝内透法、双壁单影法和双壁双影法五种,见图5-1。5.6 表面要

9、求焊缝的表面质量(包括焊缝余高)应经外观检测合格。表面的不规则状态在底片上的图像应不掩盖焊缝中的缺陷或与之相混淆,否则应做适当的修理。5.7 定位标记和识别标记5.7.1 定位标记焊缝透照部位应有搭接标记(),如有需要也可放置中心标记( )。当抽查时搭接标记称为有效区段透照标记。5.7.2 识别标记被检的每段焊缝附近均应贴有下列铅质识别标记:产品编号、焊缝编号、部位编号和透照日期。返修透照部位还应有返修标记R1、R2(其数码1、2指返修次数)。5.7.3 标记位置上述定位标记和识别标记均应放在胶片的适当位置,并离焊缝边缘至少5mm。搭接标记的安放位置见附录A(补充件)。工件表面应作出永久性标记

10、,以作为对每张底片重新定位的依据。产品上不适合打印标记时,应采用详细的透照部位草图或其它的有效方式标注。5.8 象质计表5-1 某些金属的射线透照等效系数金属 射线能量 100kV 150kV 220kV 250kV 400kV 1MeV 2MeV 425MeV Ir(铱) Co(钴)铁/钢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镁 0.05 0.05 0.08 - - - - - - -铝 0.08 0.12 0.18 - - - - - 0.35 0.35铝合金 0.10 0.14 0.18 - - - - - 0.35 0.35钛 - 0.54 0

11、.54 - 0.71 0.9 0.9 0.9 0.9 0.9铜 1.5 1.6 1.4 1.4 1.4 1.1 1.1 1.2 1.1 1.1锌 - 1.4 1.3 - 1.3 - - 1.2 1.1 1.0黄铜 - 1.4 1.3 - 1.3 1.2 1.1 1.0 1.1 1.0因康镍合金 - 1.4 1.3 - 1.3 1.3 1.3 1.3 1.3 1.3蒙乃尔合金 1.7 - 1.2 - - - - - - -锆 2.4 2.3 2.0 1.7 1.5 1.0 1.0 1.0 1.2 1.0铅 14.0 14.0 12.0 - - 5.0 2.5 2.7 4.0 2.3象质计是用来检

12、查透照技术和胶片处理质量的。衡量质量的参数是象质指数。它等于底片上能识别出的最细金属丝的线编号。5.8.1 线型象质计的型号和规格线型象质计金属丝的材料应与被透照容器的材料相一致,见表5-2。线型象质计的型号和规格应符合GB5618的规定。5.8.2 象质计标志及代号象质计应具有下列标志标准编号-JB4730线材代号-Fe、Ti、Al、Cu等线径编号-R10系列;1/7、6/12、10/16表5-2 不同线型象质计适用的材料范围象质计材料 Fe碳素钢、不锈钢 Ti钛合金 Al铝合金 Cu铜合金适用材料范围 黑色金属 钛及钛合金 铝及铝合金 铜及铜合金 5.8.3 象质计的放置线型象质计应放在射

13、线源一侧的工件表面上被检焊缝区的一端(被检区长度的1/4部位)。金属丝应横跨焊缝并与焊缝方向垂直,细丝置于外侧。当射线源一侧无法放置象质计时,也可放在胶片一侧的工件表面上,但象质计指数应提高一级或通过对比试验。使实际象质指数达到规定的要求。象质计放在胶片一侧工件表面上时,应附加“F”标记以示区别。采用射线源置于圆心位置的周向曝光时,象质计应在内壁每隔90放置一个。5.9 射线透照质量等级射线透照的质量等级分为A级(普通级)、AB级(较高级)和B级(高级)。不同材料、不同厚度的工件采用A级、AB级或B级时,在射线底片上必须显示的最小象质计线径及相应的象质指数见表5-3。表5-3 象质计的选用要求

14、达到的象质指数 线径mm 适合的透照厚度TA mm A级 AB级 B级16 0.100 - - 615 0.125 - 6 6814 0.160 6 68 81013 0.200 68 812 101612 0.250 810 1216 162511 0.320 1016 1620 253210 0.400 1625 2025 32409 0.500 2532 2532 40508 0.630 3240 3250 50807 0.800 4060 5080 801506 1.000 6080 80120 1502005 1.250 80150 120150 2002504 1.600 1501

15、70 150200 -3 2.000 170180 200250 -2 2.500 180190 - -1 3.200 190200 - -5.10 胶片和增感屏5.10.1 胶片的分类和选择工业X射线胶片的类型见表5-4。通常,如需缩短曝光时间,则需使用表5-4中号数较大的胶片;如需提高射线透照的度片质量,则需使用号数较小的胶片。表5-4 工业射线透照胶片的类型胶片型号 速度 反差 粒度1 低 高 细2 中 中 中3 高 低 粗5.10.2 增感屏射线透照应采用金属增感屏或不用增感屏。金属增感屏按表5-5选用。在个别情况下,允许使用荧光增感屏或金属荧光增感屏,但只限于A级。表5-5 增感屏的

16、选用射线种类 增感屏材料 前屏厚度mm 后屏厚度mm120kV 铅箔 - 0.10120250kV 铅箔 0.0250.125 0.10250450kV 铅箔 0.050.16 0.1013MeV 铅箔 1.001.60 1.001.6038MeV 铜箔、铅箔 1.001.60 1.001.60835MeV 钽箔、钨箔、铅箔 1.001.60 -Ir192 铅箔 0.050.16 0.60Co60 铜箔、钢箔、铅箔 0.502.00 0.251.00注:120kV以下X射线可不用前屏。钽箔或钨箔增感屏所获得的检测灵敏度比铅箔高。用铜箔或钢箔能获得最佳检测灵敏度,但比使用铅箔所需曝光时间长。5.

17、11 几何条件5.11.1 射线源至工件表面距离L1,L1/d与透照厚度的关系如图5-2所示。L1的诺模图见图5-3和图5-4。d为射线源有效焦点尺寸,可按附录B(补充件)求出。5.11.2 一次透照长度是指采用分段曝光时,每次曝光所检测的焊缝长度,应符合相应透照质量等级的黑度和象质指数规定。5.11.3 焊缝的透照厚度比K,按图5-5和式5-1来确定。环缝的A级和AB级的K值不大于1.1,B级的K值不大于1.06;纵缝的A级和AB级的K值不大于1.03,B级的K值不大于1.01。焊缝透照厚度比为:K=T /T (5-1)式中:T-母材厚度,mm;T -射线束斜向透照最大厚度,mm。5.11.

18、4 透照时射线束应指向被检部位的中心,并在该点与被检区平面或曲面的切面垂直。如需要时,也可从有利于发现缺陷的其它方向进行透照。当采用双壁透照法时,一般应使射线偏离焊缝轴线所在的平面进行斜透照,以免两侧焊缝影象重叠。5.11.5 透照厚度应按附录C(补充件)确定。5.12 射线能量的选择射线能量的选择取决于透照工件厚度及材料种类,有时也根据设备条件而定。通常情况下,随着射线能量的减低,透照图象的对比度增加。因此,在曝光时间许可下,应尽量采用较低的射线能量。图5-6是透照不同厚度材料的允许使用的最高X射线管电压,表5-6是不同射线源适用的材料透照厚度范围。5.13 无用射线和散射线的屏蔽表5-6

19、不同射线源适用的材料透照厚度范围 mm射线源 碳素钢、低合金钢和不锈钢 A级 AB级 B级Ir192 20100 3095 4090Co60 40200 50175 6015012MeV X射线 30200 40175 60150大于2MeV X射线 40 50 50注:采用内透法(中心法和偏心法)时,透照厚度可为表5-6下限值的一半。5.13.1 为减少散射线的影响,应采用适当的屏蔽方法以限制受检部位的受照面积。通常,可在X射线管窗口上装设锥形铅罩或铅质遮光板。为避免从其它工件或胶片后方和侧面物体上产生的散射线对胶片的影响,可采用加厚增感屏,或在胶片与增感屏后再加上一块铅板,其厚度约14mm

20、。如工件边缘处于射线透照区内,通常可用图5-7的方法或其它适当方法来屏蔽散射线。5.13.2 为检查背散射,可在暗盒背面贴附一个“B”的铅字标记(其高度为13mm,厚度为1.6mm)。若在较黑背影上出现“B”的较淡影象,就说明背散射线保护不够,应采取有效措施重照。如在较淡背景上出现“B”的较黑影象,则不能作为该底片判废的依据。5.14 曝光5.14.1 应根据设备、胶片、增感屏和其它具体条件制作或选用合适的曝光曲线,并以此确定曝光规范。5.14.2 为达到规定的底片黑度,推荐采用不低于15mAmin的曝光量,以防止用短焦距和高电压所引起的不良影响。5.15 胶片处理5.15.1 胶片的处理应按

21、胶片的使用说明书或公认的有效方法处理。可采用自动冲洗或手工冲洗方式。5.15.2 胶片的自动冲洗应注意精确控制胶片显影、定影、水洗和干燥等工序的传送速度及药液补充。5.15.3 胶片的手工冲洗应采用槽浸方式,在规定的温度(20左右)和时间内进行显影、定影等操作。定影后的底片应经充分水洗和洗涤剂处理,以防止水迹的产生,然后自然干燥或在干燥箱内烘干。胶片的手工冲洗方法可参考附录N(参考件)。5.15.4 显影液性能的控制应采用定期添加补充液的方法来维护显影液性能的恒定。详见附录O(参考件)。5.16 底片质量5.16.1 象质指数底片上必须显示出的最小线径及象质指数,见表5-3。5.16.2 黑度

22、选择的曝光条件应使底片有效评定区域内的黑度满足表5-7的要求。5.16.3 影象识别要求5.16.3.1 底片上的象质计影象位置应正确,定位标记和识别标记齐全,且不掩盖被检焊缝影象。5.16.3.2 在焊缝影象上,如能清晰地看到长度不小于10mm的象质计金属丝影象,就认为是可识别的。5.16.4 不允许的假缺陷在底片评定区域内不应有以下妨碍底片评定的假缺陷。表5-7 底片的黑度范围射线种类 底片黑度D 灰雾度D0X射线 A级 1.253.5 0.3 AB级 B级 1.53.5 射线 1.83.5 0.3注:表中D值包括了D0值。a.灰雾;b.处理时产生的条纹、水迹或化学污斑等缺陷;c.划痕、指

23、纹、脏物、静电痕迹、黑点或撕裂等;d.由于增感屏不好造成的缺陷显示。5.17 底片的观察5.17.1 评片环境评片应在专用评片室内进行。评片室内的光线应暗淡,但不全暗,室内照明光不得在底片表面产生反射。5.17.2 观片灯观片灯最大亮度应不小于100000cd/m2,且观察的漫射光亮度应可调。对不需要观察或透光量过强的部分应采用适当的遮光板屏蔽强光。经照射后的底片亮度应不小于30cd/m2。5.18 报告及验收标记5.18.1 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a.委托单位、被检工件名称、编号;b.被检工件材质、母材厚度;c.检测装置的名称、型号;d.透照方法及透照规范;e.透照部件及工件草图(或示意图

24、);f.检测结果、缺陷等级评定及检测标准名称;g.返修情况;h.检测人员和责任人员签字及其技术资格;i.检测日期。5.18.2 验收标记应符合4.5条的规定。6 焊缝射线透照缺陷等级评定6.1 钢制压力容器对接焊缝透照缺陷等级评定6.1.1 检测范围和一般要求6.1.1.1 本条适用于2250mm板厚的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制压力容器对接焊缝的X射线和射线透照和缺陷等级评定。6.1.1.2 透照底片质量等级、透照范围和焊缝的缺陷等级评定,应按产品技术条件和GB150 的规定选择,并应符合图样规定。6.1.2 底片质量应符合5.16条的规定。6.1.3 焊缝缺陷等级评定6.1.3.1 根据缺陷

25、的性质和数量,将焊缝缺陷分为四个等级。a.级焊缝内不允许裂纹、未熔合、未焊透和条状夹渣存在。b.级焊缝内不允许裂纹、未熔合和未焊透存在。c.级焊缝内不允许裂纹、未熔合以及双面焊或相当于双面焊的全焊透对接焊缝和加垫板单面焊中的未焊透存在。级焊缝中允许存在的单面焊未焊透的长度,按表6-5级条状夹渣评定。d.焊缝缺陷超过级者为级。6.1.3.2 圆形缺陷的确定和分级a.长宽比小于或等于3的缺陷定义为圆形缺陷。它们可以是圆形、椭圆形、锥形或带有尾巴(在测定尺寸时应包括尾巴)等不规则的形状。包括气孔、夹渣和夹钨。b.圆形缺陷用评定区进行评定,评定区域的大小见表6-1。评定区应选在缺陷最严重的部位。c.评

26、定圆形缺陷时,应将缺陷尺寸按表6-2换算成缺陷点数。如缺陷尺寸小于表6-3的规定,则该缺陷不需换算成点数参加缺陷评级。表6-1 缺陷评定区 mm母材厚度T 25 25100 100评定区尺寸 1010 1020 1030表6-2 缺陷点数换算表缺陷长径mm 1 12 23 34 46 68 8点数 1 2 3 6 10 15 25表6-3 不计点数的缺陷尺寸 mm母材厚度T 缺陷长径25 0.52550 0.750 1.4%T注:母材厚度不同时,取薄的厚度值。d.当缺陷在评定区边界线上时(包括外切),应把它划在该评定区内计算点数。e.当评定区附近缺陷较少,且认为只用该评定区大小划分级别不适当时

27、,经供需双方协商,可将评定区沿焊缝方向扩大三倍,求出缺陷总点数,用此值的1/3进行评定。可扩大评定区的处理办法见附录D(补充件)。f.圆形缺陷的分级见表6-4。g.级焊缝和母材厚度等于或小于5mm的级焊缝内不计点数的圆形缺陷,在评定区内不得多于10个。表6-4 圆形缺陷的分级评定区mmmm 1010 1020 1030母材厚度mm 10 1015 1525 2550 50100 100等级 1 2 3 4 5 6 3 6 9 12 15 18 6 12 18 24 30 36 缺陷点数大于级或缺陷长径大于1/2T者注:表中的数字是允许缺陷点数的上限。母材板厚不同时,取薄的厚度值。6.1.3.3

28、 条状夹渣的确定和分级a.长宽比大于3的夹渣定义为条状夹渣。b.条状夹渣的分级见表6-5。6.1.3.4 综合评级在圆形缺陷评定区内,同时存在圆形缺陷和条状夹渣或未焊透时,应各自评级,将级别之和减1作为最终级别。6.2 钢管环缝射线透照缺陷等级评定6.2.1 检测范围和一般要求6.2.1.1 本条适用于管壁厚大于或等于2mm的碳素钢、低合金钢和不锈钢管环焊缝射线透照检测和缺陷等级评定。焊制三通、四通、管帽、异径焊缝和弯头、焊管的纵缝和螺旋缝也可参照使用。本条不适用于摩擦焊、闪光焊等机械方法施焊的钢管环焊缝。6.2.1.2 透照底片质量等级和焊缝缺陷等级评定应按管件技术条件和有关规定确定,并应符

29、合图样规定。表6-5 条状夹渣的分级 mm等级 单个条状夹渣长度 条状夹渣总长 1/3T,最小可为4,最大不超过20 在任意直线上,相邻两夹渣间距均不超过6L的任何一组夹渣,其累计长度在12T焊缝长度内不超过T 2/3T,最小可为6,最大不超过30 在任意直线上,相邻两夹渣间距不超过3L的任何一组夹渣,其累计长度在6T焊缝长度内不超过T 大于级者注:表中“L”为该组夹渣中最长者的长度,“T”为母材厚度。长宽比大于3的长气孔的评级与条状夹渣相同。当被检焊缝长度不足12T(级)或6T(级)时,可按比例折算,当折算的条状夹渣总长度小于单个条状夹渣长度时,以单个条状夹渣长度为允许值。当两个或两个以上条

30、状夹渣在一直线上且相邻间距小于或等于较小夹渣尺寸时,应作为单个连续夹渣处理,其间距也应计入夹渣长度,否则应分别评定。母材板厚不同时,取薄的厚度值。6.2.2 透照方式6.2.2.1 外径大于89mm的钢管对接焊缝可采用双壁单投影分段透照。6.2.2.2 外径小于或等于89mm的钢管对接焊缝,采用双壁双投影法,射线束的方向应满足上下焊缝的影象在底片上呈现椭圆形显示,焊缝投影间距以310mm为宜,最大间距不超过15mm。6.2.2.3 只有当上下两焊缝椭圆显示有困难时,才可做垂直透照。垂直透照可以适当提高管电压。6.2.3 分段透照的数量6.2.3.1 采用双壁单投影法透照时,当射线源在钢管外表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5mm时,可分为不少于三段进行透照,每段中心角为120;当大于15mm时,可分为至少四段进行透照,每段中心角不大于90。6.2.3.2 对外径大于76mm且小于或等89mm的钢管,其焊缝以双壁双投影法透照时,至少分二次透照,两次间隔90。6.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