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99.30KB ,
资源ID:1719585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19585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八年级物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八年级物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用字母_表示时间。3、速度是表示物体_的物理量。其计算公式为_。4、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为米秒,读作:_;符号为_。5、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千米时,读作:_;符号为_。6、1米秒_千米时;1千米时_米秒7、5米秒_千米时;72千米时_米秒8、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它是一种理想情况。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所行驶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无关。9、粗略画出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10、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它是针对一段路程或一段时间而言的。它只能粗略的反应物体的运动快慢。它一般不是速度的平均。11、物体分别以速度V1和V2经过两

2、段相等的路程,则全程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为_。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为:_。2、实验器材:刻度尺;停表;长大板;小车;金属片。3、实验步骤:()将长木板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很小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路程1。()用停表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根据测得的1、t1,利用公式_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2()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的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7)利用测得的数据计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

3、度。、实验结论:小车沿斜面由顶端运动至底端过程中,它的速度越来越_6、实验注意事项:()要使小车开始运动的同时开始计时,小车撞击金属片的同时停止计时()斜面支起不要太高,也不要过低。过高会使小车速度过大,不易_,过低会造成测出的平均速度数值太接近()要保证每次测量都从同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车()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实验中要多测量几次()测小车通过的路程时,应从开始时的车头量到计时结束的车头,不是斜面的长度。第二章 声现象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的_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物理学中把正在发声体的物体叫做_。2、声也是一种波,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_。3、把正在响铃的闹

4、钟放在密闭容器中,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随着容器中空气的抽出,声音越来越_,最后几乎听不见;逐渐充入空气,空气越来越多,声音越来越_。实验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_在真空中传播。4、月球上没有空气,航天员只能通过_交谈。说明真空不能传声。5、一般情况下,声音在_中传播的最快;在_中较快;在_中最慢。声音的传播速度跟介质的_有关,还跟介质的有_关。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_米/秒。6、人耳要区分自己的回声和原声,人与障碍物间距离至少是_米。7、回声的应用:回声的重要应用是测距;可以测定海水深度、冰山的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产生的声

5、音,人耳不一定能听到。2、打击乐器是靠而_发声.如鼓在发声时,鼓皮绷得越紧,振动得越快,音调越高;弦乐器通过_发声,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低,绷紧的弦发声的音调高;管乐器靠发_声,长的空气柱振动产生低音,短的空气柱振动产生高音。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声音传播的介质。4、声音的高低叫做_(音调是指声音的尖细、低沉或粗壮),其决定因素为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或_。5、实验探究:钢尺伸出桌面边缘的长度越长,钢尺振动得越_,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6、频率是用来表示物体振动_的物理量。其单位为_,符号为_,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某发声体在5秒内振动了100次,则该发声体

6、振动的频率为_。7、在同一介质中,频率不同的声音传播速度都相同。一般情况下,发声体的长度越长,振动得越慢,频率越低。8、一般来说,儿童说话的音调比成年人高,女人说话的音调比男人高。我们平时所说的“男低音”,“女高音”中的“高”“低”都是指的音调。9、人们把高于的_声音叫做超声波;把低于_的声音叫做次声波。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为_。10、声音的强弱叫做_,(是指声音的大小,或者说是声音的响与不响)。11、实验探究:几次用不同的力敲击音叉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不同,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声音的_越大。12、人听到的声音是否响亮,除跟响度有关外,还跟_有关。13、影响响度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振幅,

7、二是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增大听到声音响度的一个办法是减少声音的分散。14、声音的品质叫做音色。“闻其声而知其人”也就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音色,听到说话声便可分辨是谁。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的。第三节 声的利用一、声音中包含信息的例子有:远处的雷声预示着_;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可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_;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_;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够判断_;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_就是利用声音诊病的最早例子。利用超声波检查(平时所说的做“B超”)蝙蝠是靠_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的,它所采用的方法叫_。科学家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_系统,利用

8、此系统,人们可以探知_,绘出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捕鱼时渔民可以利用此系统获得_。二、声音含有能量的例子利用超声波能够传递_,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外科医生利用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超声波可以使烛光摇曳。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1、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角度,噪声是发声体_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的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噪声强弱:人们以_、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注意0dB不是没有声音。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说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

9、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3、环境声音控制: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4、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引起听觉。5、控制噪声的三个方面: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6、控制噪声的应用:摩托车的消声器: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城市道路的隔声板:在声音传播过程中阻断声音的传播;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人耳处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10、。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一节 温度1、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_叫做温度。2、家庭和实验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的规律制成的。3、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采用的是摄氏温度。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在标准大气压下_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0和100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4、4.7读作_或_。5、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_或_;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_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_,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若俯视,则读数会偏_,若仰视读数会偏_。6、体温计的量程为_,分度值为_。人体的正常

11、体温为_左右。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变冷收缩,“缩口处”细管内的水银断开,直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所以它表示的是人体的温度,要使已经升上去的水银再回到玻璃泡里,可以拿着体温计用力往下甩。其它温度计不能这样做。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1、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分别为:_、_、_。2、_叫做物态变化。3、_叫熔化;_叫凝固。4、认真阅读课本第53页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石棉网在本实验中起的作用为:_.(2)采用“水浴法”对试管加热,可以使试管_。(3)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加热,温度却_,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_,例如:萘、汞、石英、水晶、食盐、_、_等都是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

12、只要不断地吸热,温度就不断地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例如:蜡、_、_等,这类固体叫做非晶体。5、晶体熔化的条件为:_;_。6、晶体凝固的条件为:7、如下图所示:其中属于晶体熔化图象的是( )8、如下图所示:其中AB段是升温过程,物质处于_状态;BC段温度_,物质处于_状态;CD段物质升温过程,物质处于_状态。9、熔化过程要_热,凝固过程要_热。在北方的冬天,为了很好地保存蔬菜,人们通常会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样可以利用_时放出的热量使窖内的温度不会太低。0、两物体间发生热传递的条件为_。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1、_叫汽化;_叫液化。2、汽化的两种方式分别为_和_。蒸发具有_作用.3、_叫蒸发;4、

13、液体沸腾的条件为:5、_叫沸点,沸点和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_。6、水沸腾前烧杯内壁在杯底附近,附有好多气泡,是因为此处温度较高,水_形成气泡。沸腾前水中形成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_,以至未到液面就消失了。是因为气泡上升的过程中水蒸气遇冷又_了.水沸腾时,水中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形成大量的气泡,气泡上升,变_,到水面破裂开来,将气泡内的_散了到空气中。7、常见的汽化现象有:(1)在黑板上用酒精棉球写下“液体”两个大字过一会儿“液体”不见了。(2)在白色透明塑料袋滴入几滴酒精,排尽空气后封口,并将其放入热水中,会儿塑料袋膨胀了。(3)湿衣服晾干、水壶里水烧开、洒在地上的水变干、洗过的头发用

14、吹风机吹干(4)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会感到特别凉。(5)人出汗后,用扇子扇,感到凉爽。8、常见的液化现象(1)水烧开后,从壶嘴会喷出“白气”(2)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变得模糊。(3)浴室的镜面,放热水洗澡时,就变得模糊不清(4)在白色透明塑料袋滴入几滴酒精,排尽空气后封口,并将其放入热水中,会儿塑料袋膨胀了,从热水中拿出来后,一段时间后,又变瘪了。(5)凡具有如下字样的相关物态变化都是液化现象:雾、露、“白气”、“冒汗”、“出汗”、“ 冒气”等,这些通常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产生的。(6)“云”的形成过程中。9、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_ _另外,蒸发的快慢

15、还跟周围空气湿度及液体的种类有关。10、所有的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的时候都可以液化。气体液化的方法有:(1)_(2)_.注意,有的气体单靠压缩体积不能使它液化,必须同时使它降低到一定的温度,例如氮气。11、蒸发和沸腾的区别与联系12、如下图所示刚从水中游泳出来的人,身上附着很多水,由于水的_吸热而感到冷,他的动作是利用_的方法来减少水分的蒸发的。13、汽化是_热过程,液化是_热过程。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1、物质从_态直接变成_态的过程叫升华。(抓住“两个状态,一个关键词”,识别升华现象。初状态为固态,末状态为气态,关键词是直接即中间没有变成夜态)2、升华的条件是:_;凝华的条件是:_。、常见升华

16、现象举例:()冬天,放在外面刚洗完的衣服很快就结冰,过一段时间后衣服变干了。(思考:结成的冰能否熔化成水)()放在衣柜中的樟脑球,时间长了会变小或消失,但在衣服上不留任何痕迹。()用久了的灯泡内壁会变黑,仔细观察发现钨丝变细了。变黑的部分能否从外面擦掉)()深冬时节,玻璃窗上会出现“冰花”(思考:冰花出现在玻璃窗的内侧还外侧)()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冬天,阴暗处的积雪,没有见其化成水,却日渐稀少。()把少量碘放入烧杯,上面盖上盛有冷水的蒸发皿,然后微微加热,在用慢火加热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固态碘逐渐减少了。、常见易升华的物质并不是所有物质

17、都能发生升华现象。初中阶段常涉及到的易升华物质有:冰、碘、樟脑、干冰、钨、雪这几种物质。、物质由_态直接变成_态的过程叫做凝华。(抓住“两个状态,一个关键词”,识别凝华现象。初状态为气态,末状态为固态,关键词是直接中间没有变成夜态)6、常见凝华现象举例:()深秋或初春的早晨,草木,瓦石上出现霜。(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草木、瓦石(温度在0以下)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冬天树枝上出现的雾淞。()把少量碘放入烧杯,上面盖上盛有冷水的蒸发皿,然后微微加热,在用慢火加热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固态碘逐渐减少了,而蒸发皿底部却出现固态的碘。()从冰箱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有一层白色粉末、凡具有如下字样的相关物态

18、变化都是凝华现象:霜,冰晶,冰花,树挂,雾淞等。像熔化和汽化一样,升华也要_热;像凝固和液化一样,凝华也要_热。、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应用()在运输食品的时候,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可以利用干冰的升华来吸热降温。()利用凝华放热可以保温。、自然现象中的云、雨、雾、露、霜、雪、雹的成因自然现象成因物态变化名称云 太阳照在地面上,水温升高,含有水蒸气的高温空气快速上升,在上升过程中,空气逐渐冷却,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便形成液化或凝华雨 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随着气流的急速升降而上下运动,它们相遇后越聚越大,到达一定程度后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冰晶吸热熔化成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到地

19、面,这就是雨。雾 在低空中的水蒸气,夜间气温下降,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珠,这些小水珠分散在空气中的尘埃上,形成雾。露在天气较热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早晨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它们的表面上。霜、雪霜是在地表的水蒸气遇到0以下的温度,直接凝华为固体;如果高空的温度在0以下,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小冰晶,便以雪的形式降回地面。冰雹云中的水珠被上升气流带到气温低于0的高空,凝结为小冰珠,小冰珠在下落时,其外层受热熔化成水,并彼此结合,使冰珠越来越大,如果上升气流很强,冰珠就会再升入高空,在其表面形成一层冰壳,经过多次上下翻腾,能结合成较大的冰珠,当上升气流托不住它时,冰珠就落到地面

20、上,形成冰雹。第四章 光现象第一节 光的直线传播1、_叫做光源.如太阳、恒星、萤火虫、_、_,注意行星、月亮不是光源。2、光在_中沿直线传播。3、光的直线传播的举例: 激光准直挖掘隧道; 小孔成像(夏日浓密的树荫下可见圆形光斑); 日食、月食的形成; 影子的形成; 射击; 植树、排队、埋电线杆、砌墙; 工人师傅常闭上一只眼来检查一块木板的棱是否直; 一些成语也运用光的直线传播,如:坐井观天,所见甚少: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立竿见影;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如影随形;形单影只;形影不离等。4、打雷和闪电在远处总是同时发生,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_.5、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

21、度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用字母_表示,其数值为:_千米/秒=_米/秒。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和真空中非常接近。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的三分之二,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的四分之三;6、光年是_单位,1光年=_米。第二节 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理解。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2、两种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平滑的表面对光产生的反射。漫反射:粗糙、凹凸的表面对光产生的反射。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3、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

22、逆。4、在下图中,点O是_,射线AO是_,射线0N是_,射线OB是_,入射角是_,反射角是_。第三节平面镜成像1、课本77页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注意事项:(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清晰度降低,但便于确定_.()用相同的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玻璃板要垂直于桌面放置,这样避免使像偏上或偏下,便于使后面的物体与前面的物体的像_,从而更好地确定像的位置。()实验中宜选择较薄的玻璃板,从而避免因前后两个玻璃面成的像不重合而有一定错位,便于确定_。(5)为了使观察到的像更为清晰,本实验最好在较_的环境中进行。()本实验应用了“等效替代法”;多做几次实验是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有_。、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的像是_;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_;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_。、按要求完成下列光路图(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AB。(2)有一束光通过A点射到镜面,反射后过光源S的成像光路图B点,请画出入射光线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