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198.79KB ,
资源ID:1711422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11422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

1、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上述材料表明分封制A. 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直接控制B. 进一步扩大周王室统治区域C. 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统治体系D. 使王位世袭制进一步发展完善【详解】材料中诸侯的分封除了在中原地区,周边的山东和北京都有诸侯分封,说明分封制扩大了王室的统治区域,故B项正确。分封制是关于中央与对方的关系,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周天子不能直接控制地方,排除A;材料中体现不出等级制度的森严,C项错误。注意题干中“武王弟”“周公长子”,可见分封对象多为贵族,但没有反映王位世袭特权,排除D。3.“家国同构”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下图是

2、某学者绘制的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图,同构效应正好刻画了宗法家族是国家政府功能的延伸。就此推断画横线处的内容是A. 科举制度地主经济B. 官僚政治地主经济C. 专制皇权商品经济D. 封建割据商品经济【详解】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题干中提到宗法家族是国家政府功能的延伸,解答这道题的关键就在于以宗法家族结构推测国家政府结构。由“祠堂一宗法思想一族田”可知,宗法思想是理论核心,祠堂是管理模式,族田是经济基础。类似的,封建社会是以自然经济为主体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所以下边横线内容为“地主经济”而非“商品经济”;儒家正统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确立的,而此时的选官制度为察举制,“科举制”并非贯穿封建

3、社会始终;而“官僚政治”则在世卿世禄瓦解之后成为封建社会政治主流,“专制皇权”与“封建割据”都是儒家正统所反对的,董仲舒就提出过“天人感应”来制约皇权。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B,ACD均错误。4.汉代“独尊儒术”后的儒被称为“法儒”,宣帝太子即后来的元帝主张专任儒生,汉宣帝作色说:“汉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此处所谓“周政”主要是指周代的A. 分封制度B. 礼乐度C. 宗法制度D. 井田制度【详解】根据“元帝主张专任儒生”、“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所谓“周政”指的是强调等级秩序规范的礼乐制度,故选B项;分封制、宗法制和井田制与“纯任德教”的

4、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CD项。5.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即郡县制、尊儒制度、科举制度、国有专营制度展开。由四大基本制度共同支撑的“大厦”是A. 儒学独尊B. 国家财政C. 中央集权D. 君主专制【答案】C【详解】郡县制度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尊儒制度使儒家思想上升为官方哲学,加强了中央集权。科举制度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国有专营制度有效控制国家重要资源,保证了中央财政收入。都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表现,故C项正确。儒学独尊只是材料的一个方面的信息,A错误;国家财政属于中央集权的表现之一,B错误;君主专制属于决策方式的体现,

5、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6.秦王嬴政遣老将王翦击楚,王翦说:“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句中“不得封侯”的原因是A. 秦国的武将不得封侯B. 秦王的地位不足以封侯C. 秦国不再裂土封侯D. 秦国的军功爵制度已废除“不得封侯”指的是秦不再实行分封制度,即不再裂土封侯的意思,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并未强调秦国的武将不得封侯,秦王的地位也是足以封侯的,所以选项A、B不符合题意,排除;秦国的军功爵制度尚未被废除,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此题难度一般,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主旨含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

6、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7.中华帝国在其发展过程中,历经统一-分裂-统一的过程,历经建立-瓦解-统一的若干回合,但每一次重建,都是以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政治为内核和表现的。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A. 表现形式较单一B. 核心内容具有重复性C. 民族观念逐渐淡化D. 发展进程具有连续性【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华帝国在其发展过程中,紧紧围绕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政治这个主轴展开,这正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发展连续性的体现,故D项正确。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表现形式多样,故A项排除。中国古代的政治文明是不断发展成熟的,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中国古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向前发展,C项

7、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8.元史百官志:“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据此可知元初的行省是A. 剥夺丞相权力的创新设计B. 加强君主权力的重要手段C. 削弱中央集权的有效措施D. 管辖辽阔地区的正确选择【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行省制是在军事行动中出现的地方管理机构,其官员设置非常灵活,因地制宜,有利于管理辽阔领土,符合元朝的现实需求,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剥夺丞相权力无关;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行省制度的设立有利于管理辽阔的疆域,涉及的是中央集权,不是君主专

8、制;C选项错误,行省制度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9.从左图到右图,本质上反映了A. 中央机构逐步精简B. 行政效率不断提高C. 宰相权力不断削弱D. 专制皇权不断强化【详解】由图可知,相权一步步地被削弱乃至被废除,专制皇权则相应地不断强化,故选D。图一到图二中央机构逐步增加,图四军机处虽然具有精简化的特征,但是其设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强化皇权,排除A;行政效率的提高是表象,其本质是君主专制的加强,排除B;与B项同理,其本质也在于君主权力的强化,排除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材料设问中的“本质”,中国古代官制不管如何演变,其本质都在于服务皇权,强化君主专制。10.汉书载:“又制:

9、郡国口二十万以上岁察一人,四十万以上二人,六十万三人,八十万四人,百万五人,百二十万六人;不满二十万,二岁一人;不满十万,三岁一人。”材料主要表明汉代A. 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B. 按人口比例推荐人才C. 选拔官员重视其品行D. 官员直接由推荐产生【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西汉时期推行察举制,材料“郡国口二十万以上岁察一人”“不满二十万,二岁一人”中信息说明汉代的察举制是依据郡国人口的比例进行推荐人才,B 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选官制度,不是地方制度,A错误;材料说明的是推荐人才比例,不是说明推荐人才的标准,C错误;汉代的官员是由地方官推荐,然后推荐到中央进行选拔,不是直接由推荐产生,D错误。11.对内

10、阁的认识,明代人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另一种观点认为“虽无相名,实有相职”。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 阁臣拥有“批红”权力B. 阁臣职权因时因人而变C. 明太祖以内阁取代宰相D. 君主专制制度受到冲击【详解】据材料可知,明代不同时期内阁权力不同,说明明代阁臣职权因时因人而变,故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据相关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内阁掌握“票拟权”,皇帝及司礼监掌握“批红权”;C选项错误,内阁出现是在明成祖时期;D选项错误,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内阁制的建立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点睛】本题依据材料分析可得出明朝内阁权力不定,结合明朝内阁制度的特点及影响相关知识分析选项可

11、得出答案12.方志是记述地方情况的史志,有全国性的总志和地方性的州郡府县志两类。清代是编纂方志的鼎盛时期,无论修志的规模与次数,还是修志的数量与质量,都超过了以往各代。清代重视方志的编纂A. 表明宗法观念源远流长B. 增强了民众的国家认同感C. 扩大了清廷的统治范围D. 有利于形成皇权至上观念【详解】根据清代政府重视下方志编纂获得了巨大成就,清代民众通过全国性的总志和地方性的州郡府县志的修订和阅读,能够增强其家国认同感,B项正确;方志与宗法血缘观念无关,A项错误;修方志不能扩大清政府的统治范围,C项错误;国家方志所讲的地理历史与皇权至上观念的形成无关,D项错误。13.公元前8世纪至前6世纪,古

12、希腊城邦逐渐形成,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古希腊文明却始终未能从这种小国寡民的城邦发展成为统一的王国或帝国。究其原因主要是A. 城邦人口数量小B. 海外贸易的活跃C. 特殊的地理环境D. 工商业经济发达【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导致希腊始终处于城邦状态的主要原因是其受限于地理环境,难以形成统一的王国或者帝国,选项C正确;城邦人口数量少和难以形成统一的王国或者帝国之间无因果联系,排除选项A;海外贸易活跃和工商业经济发达应当更加有利于城邦发展, 形成统一王国,排除选项B、D。14.古代雅典,富裕公民要对公共文化活动中的节日庆典、戏剧表演、竞技比赛等捐助,如支付戏剧表演的舞台设置和服装费用等,富裕公民借此可以

13、赢得尊重和名声,甚至是政治资本。这说明当时A. 社会普遍追逐名利B. 雅典民主的实质是贵族统治C. 公民贫富分化严重D 权利和义务具有一定平衡性【详解】材料表明,古代雅典富裕公民要通过捐助承担一定的公共活动费用,借此可获得名望甚至是政治资本,体现出当时雅典权利和义务具有一定的平衡性,故D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古代雅典富裕公民要通过捐助承担一定的公共活动费用来获得名望的问题,没有涉及普通民众对名利的态度,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的主体为贵族,但材料内容没有体现雅典民主的实质问题,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古代雅典权利和义务的一定平衡性,没有体现公民之间财富差距的信息,故C项

14、错误。15.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人是城邦的动物。”对这一名言理解正确的是( )A. 希腊人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性 B. 公民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C. 海洋是希腊人联系外部世界的大通道 D. 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是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详解】题目中名言的意思是:人区别于一般动物的原因是因为其是城邦的,而雅典城邦的最大特点即是由公民组成,公民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故B正确;“人是城邦的动物”体现的是人的社会属性,不是强调个人自由,排除A;题目中名言的含义与海洋无关,排除C;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成年男性公民是雅典社会民主政治的主体,而妇女、奴隶、外邦人是被排除在民主之外的,

15、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人是城邦的动物。”的准确理解,结合所学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实质分析解答。16.下面是十二铜表法第七表“房屋及土地”的部分内容。这些内容表明该法( )一、建筑物周围应有二尺半宽的空地,以便通行。四、相邻田地之间,应留空地五尺,以便通行和犁地,该空地不适用时效的规定。五、土地疆界发生争执时,由长官委员仲裁员三人解决之。六、在他人土地上有通行权的,其道路的宽度,直向为八尺,拐弯处为十六尺。八、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的,受害人得诉请赔偿。A. 法律条文具体明晰 B. 法出发点在于维护贵族利益C. 化解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D. 繁琐且不具操作性【

16、答案】A【详解】材料反映十二铜表法中关于“土地和房屋”的规定详细,把房屋严格限定在自己土地范围内,相邻田地之间,应留空地,道路的宽度规定等,说明十二铜表法法律条文具体明晰,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故A正确,D错误;从材料中无法体现出来“维护贵族利益”,也体现不出“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排除BC。17.有学者指出:“如果说希腊人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一个地理概念,那么罗马人已不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法律概念。公民权的授予克服了地域的局限,这是罗马相较于希腊的高明之处,也是希腊诸邦中任何一个都不能统一希腊本土而罗马却能统一地中海世界的根本原因。”这反映出A. 罗马共和政体利于民族认同B. 罗马法兼顾了社会各

17、阶级的利益C. 罗马实行了务实的统治策略D. 罗马疆域由欧洲逐渐扩张到世界【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罗马通过公民权的授予解决了地域局限,这是罗马统一地中海的根本原因,由此可见罗马实行了较为务实的统治策略,故本题答案选C项;材料产生的是罗马帝国,不是罗马共和国,排除A项;罗马法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排除B项;材料旨在强调法律作用,不是强调罗马的扩张,排除D项。18.古罗马早期,封闭保守个体家庭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公元前2世纪以后,广阔的大庄园改变了古罗马的家庭经济,大量奴隶涌入家庭生活中,这些庄园采取一种新型的赢利的农业模式。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国家政策保护奴隶主的利益B. 对外扩张中奴

18、隶制经济的发展C. 公民法加强了产权保护D. 农业耕作技术取得巨大进步【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公元前2世纪,随着奴隶制经济的发展,罗马古老的家庭经济的根基发生了动摇。大量奴隶涌入家庭生活中,奴隶主阶级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摆脱出来,靠剥削奴隶生活,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古罗马对外扩张使战俘奴隶大量增多,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与国家政策保护奴隶主的利益没有直接关系;C选项错误,从罗马建国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公元前2世纪以后罗马境内实行的是万民法;D选项错误,此时期古罗马并未出现农业耕作技术的的巨大进步,这不是此时期罗马农业模式转变的主要原因。故

19、正确答案为B选项。19.2016年6月英国全民公投脱离欧盟,英国高等法院后裁定,英国政府在正式启动“脱欧”程序前需经议会批准,英国政府发表声明称,对此裁决“感到失望”,并宣布将向英国最高法院上诉。2017年1月,英国最高法院就“脱欧”问题做出终审裁决,强调政府启动“脱欧”程序必须经议会投票批准。据此可知英国A. 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B. 政府权力受议会制约C. 国家元首“统而不治”D. 首相由议会选举产生【详解】根据材料“政府启动脱欧程序必须经议会投票批准”可知英国政府权力受议会制约,B选项符合题意。英国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于1721年英国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任财政大臣,经常主持内阁会议,居内阁大

20、臣会议之首,成了实际上的首相,A选项排除。材料与国家元首“统而不治”的说法无关,C选项排除。材料与首相产生过程无关,D选项排除。20.在理论上,今天英国国王是国家“一切权力的源泉”,英国政府被称为“英王陛下政府”,英国的武装部队是“皇家部队”,甚至议会中的反对党也称为“英王陛下忠诚的反对党”。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最合理的一项是A. 英王是事实上的国家权力中心B. 英王权力是象征性、礼仪性的C. 英王有权组织政府、领导军队D. 英王成为议会中反对党的领袖【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君主立宪制下的英王“统而不治”,只是国家权力象征,故B正确;从题干材料可知,英王在法理上地位较高,但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

21、特点,国王实际上“统而不治”,权力中心在议会,故A错误;C项与英国君主立宪制下英王“统而不治”的史实不符,故C错误;英王不是议会中反对党的领袖,D项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史实不符,排除。21.“我有一头驴,它值30美元,那我就可以被选举为议员了;一年后,我的驴死了,我这个议员就不能继续当下去了。请问,究竟谁是议员呢?是我,不是驴?”富兰克林这番话,说明他认为美国独立后忽视了A. 穷人的利益B. 黑人的利益C. 白人利益D. 议员的利益【详解】依据材料中“究竟谁是议员呢?是我,还是驴?”的信息可以看出富兰克林反对以财产为标准的民主,认为美国独立后忽视了穷人的利益。故选A。材料中不是反对宪法忽视了黑人

22、的利益,B错误;美国宪法依然是保护白人的利益,C错误;材料中主要论述的是财产与民主的问题,富兰克林没有认为是忽视了议员的权力,D错误。22.下表内容依据美国宪法部分条文整理。该表体现了美国实行授予联邦的权力禁止联邦行使的权力保留给州的权力1.征税权 2.办理外交和缔结条约 3.建立陆军、海军1.不得对从任何州输出的商品征税 2.未得到州的同意,不得改变州疆界 3.在商业上,不得给予任何一州优惠于他州的待遇1.管理州内工商业 2.制定和改变州法律 3.保护健康和安全A. 总统制B. 内阁制C. 共和制D. 联邦制【详解】根据美国宪法“授予联邦的权力”,“禁止联邦行使的权力”,“同时又保留给州一定

23、的权力”可知这是用宪法规定了美国中央和地方的权力,体现了联邦制的特点,故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总统制、责任内阁,排除AB;材料是规定的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的权力,与共和制无关,排除C。23.某宪法赋予总统有较长任期,并拥有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极大行政权,但总统提出的法案都必须经过政府部门部长的签字,而部长则对立法机构(参议院)负责。据此判断,该宪法是A.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B 美国1787年宪法C.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D. 法国1875年宪法【详解】根据“总统有较长任期”,“总统提出的法案都必须经过政府部门部长的签字,而部长则对立法机构(参

24、议院)负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正是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D项正确;英国权利法案确立的是君主立宪政体,没有总统,A项错误;美国总统提出的法案不需要政府部门部长签字,B项错误;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德国的君主立宪政体没有总统,C项错误。24.1871年德意志宪法的第三章联邦议会和第五章帝国议会,构成德意志帝国的基本权力框架,如下图所示。对此解读准确的是A. 德国君主立宪体制趋于完善B. 联邦议会议员代表的是邦国利益C. 帝国议会行使经济立法大权D. 普鲁士在联邦议会中占绝对优势【详解】联邦会议并不代表议员个人意志,议员代表的是各邦君主的意志,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是各邦君主

25、权利的集中体现,发挥的性质是主权性质而非议会性质,故 B 项正确;从结构图看,德国议会不能独立行使立法权,表明君主立宪体制不完善,故 A 项错误;帝国议会的权力仅是名义上的,只是一个“公民权利”的装饰品,C项错误;普鲁士在联邦议会中占相对优势,其他邦国如果团结一致,也可以抵消这种优势,故D项错误。二、材料分析题(共3大题,25题26分,26题12分,27题14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秦有天下,裂都能(诸侯王都城)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地方长官),据天下之雄国,

26、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摘自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二 唐代宰相共有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由中书省发出。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这是对此项命令之再审查;然后交由尚书省及其六部去执行。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三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互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摘编自皇明祖训材料四 清朝建立了君主独裁的政治体制,把封建专制推向了顶峰。它保证了中央集权,实行了政治上和

27、思想上的一元化统治,特别是最高层的统治集团维持了长时期的稳定和统一,避免了由此而起的政治动乱,如权臣、外戚、宦官专政等。(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周”与“秦”分别建立了什么制度,各有何影响?(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唐朝实行的中央官制。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官制的历史作用。(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太祖所实施的举措并分析其主要原因。(4)清朝“把君主专制推向顶峰”的举措是什么?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做法产生的影响。【答案】(1)周:分封制。影响:有利于稳定当时政治秩序,但容易导致地方割据。秦: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2)制度:三省六部制。作用:共议国政,减少决策失误;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3)举措:废丞相,裁撤中书,设六部。原因:丞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4)举措:设立军机处。保证了中央集权;加强了思想上和政治上的统治;利于维护长期稳定统一,提高办事效率。【详解】根据“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得出分封制。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一方面有利于稳定当时政治秩序,拓展了疆域,但另一方面,分封制容易导致地方割据。根据“秦有天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